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自2018年原材料開始上漲以來,農藥行業就出現不同的聲音,有說行業進入了寒冬,也有說行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近期,南方農村報記者在廣東調研時也聽到了類似的聲音:大企業區域負責人表示,雖然國家倡導農藥減量增效,但企業產品銷售額仍呈現上漲的態勢;而中小企業以及下游渠道,則表示行業內卷嚴重,產品價格太高,日子并不好過。
這是事實,但也是趨勢。
在國家政策以及國際大環境的推動下,資源會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中小企業淘汰的概率大于轉型成功的概率。
如果將國內上市農藥企業進行分類,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正在沖擊IPO或者剛剛上市的企業,已經上市多年的企業以及在退市邊緣徘徊的企業。而他們的表現正代表了行業的現狀。
國外雙草生產受阻
農藥企業積極“造船”出海
從國外尋找出路,已成為國內農藥企業的工作重點。
隨著我國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政策的長期貫徹,農藥利用率提高,我國農藥使用量呈下降趨勢。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農藥生產大國,海外市場如同水豐草美的“大草原”,成為國內農藥企業相布局的“新沃土”。尤其是手握資源的企業,近年來更是加大了海外市場的投入。
國內主要農藥企業產品出口情況(不完全統計),根據公開數據整理,僅供參考。
近幾年來,出口占比不斷提升,目前我國農藥出口占比在60%以上。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農藥進口共計10.4萬噸,出口共計220.2萬噸,進口金額為9億美元,出口金額為80億美元。
以原藥草甘膦和草銨膦生產為例,全球產品幾乎80%集中在中國生產。
圖片說明:2021年9月,美國颶風導致拜耳草甘膦美國工廠停產。拜耳是全球第一大草甘膦供應商,產能合計37萬噸。有分析稱,拜耳草甘膦停產后,給國內企業騰出30萬噸的市場空間。
受供需矛盾影響,2021年草甘膦價格一路猛漲。從2021年初不到2.8萬元/噸,到2021年12月底的8萬元/噸,草甘膦價格年漲幅超過185%,目前草甘膦仍維持在5-6萬元/噸的高價。
和邦生物、興發集團、江山股份、新安股份是當前國內主要的草甘膦生產企業,占據了國內一半以上的產能。
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利好行情,也給這些企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以興發集團為例,草甘膦方面,興發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泰盛公司現有18萬噸/年草甘膦產能(含其全資子公司內蒙興發5萬噸/年產能),產能規模居國內第一。
2022年上半年,興發集團草甘膦系列產品銷量為10.02萬噸,銷售金額61.4億元。截止目前,興發集團取得的草甘膦原藥登記基本可以覆蓋全球原藥市場需求,針對草甘膦水劑、顆粒劑取得的海外登記已超百個。
近日,興發集團也發布企業第三季度報,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9億元-4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12 億元-24.62億元,同比增長96.98%-98.98%。
興發集團表示,業績上漲系受傳統化工及農化行業周期性波動影響,公司草甘膦、磷礦石、黃磷等產品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同樣受益的還有江山股份,2022年上半年江山股份除草劑收益34.8億元。
數據來源:江山股份半年報
江山股份作為國內四大草甘膦生產企業之一,目前擁有草甘膦原藥產能7萬噸/年,其中甘氨酸法產能3萬噸/年,IDAN法產能4萬噸/年,是國內首批通過環保核查的4家草甘膦生產企業之一。
據江山股份介紹,2021年由于黃磷等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大幅上漲,帶動草甘膦價格持續上漲。2022年,江山股份農藥產品收入38.70億元,其中除草劑收益34.8億元,業務占比將近90%。
潤豐股份作為國內主要的除草劑出口企業之一,其90%的產品出口海外。
潤豐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傳統出口業務模式收入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未來,隨著公司境外自主登記數量的持續增加以及以“快速市場進入平臺”為特點的全球營銷網絡建設的不斷完善,境外自主登記模式的收入占比以及自有品牌的B-C收入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依舊未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引發的糧食安全擔憂、生物燃料需求復蘇以及因天氣導致的相關農產品供應問題,助推了全球大宗農產品的需求強勁,大宗農產品價格預計將持續維持高位。
大宗農產品價格的高位運行會帶來種植者擴大種植面積,增加農業投入品的投入,全球作物保護產品的需求整體趨旺。
海外市場情況:
拉美區域持續較快增長:拉美區域成為全球越來越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供應來源地,在過去的五年持續快速成長,尤其是巴西市場持續增速明顯;
北美市場增速緩慢:美國、加拿大市場規模相對穩定,伴隨非專利作物保護品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加?。?/span>
亞太市場穩定緩慢增長:區域內印度、印尼增速非常明顯且還將持續增長;
非洲區域增速加快:伴隨經濟的發展,非洲區域各國加大農業的投資,作物保護品市場規??焖俪砷L;
東歐市場增速加快:區域內俄羅斯、烏克蘭增速非常明顯,尤其是俄羅斯已成為全球第七大作物保護品市場。
農藥企業扎堆IPO
資本介入下企業轉型加速
企業發展的盡頭是上市!農化企業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
近兩年,農藥企業A股上市的步伐明顯加快,據35斗統計顯示,過去60天,有7家農藥企業正在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
數據來源:35斗
2022年8月19日,農心科技成功登陸深圳交易所;8月25日,廣康生化創業板IPO申請過會;30日-31日兩天時間,久易股份和泰禾化工接續成功闖關創業板;9月3日-4日接連兩天,正邦作物和山東綠霸分別沖刺深交所和上交所主板IPO;9月25日,綠亨科技沖擊北交所IPO成功。
除了上述企業外,筆者私下了解,還有一些年銷售額破億的本土企業也在嘗試沖擊IPO。
分析這些正在沖擊IPO的企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企業有共同點:大多從事原藥生產與出口,并掌握一定的資源。如山東綠霸的草銨膦、廣康生化的聯苯肼酯、正邦作物的咪鮮胺、泰禾化工的百菌清和2,4D,在行業中都處于前茅。
山東綠霸2021年6種農藥單品銷售過億,其中,氯氟吡氧乙酸、敵草快、高效氟吡甲禾靈和百草枯的年銷售額超3億元,毒死蜱和馬拉硫磷的年銷售額超1億元。
銷售業績大幅提升,為企業沖擊IPO,提供了信心。
近期的俄烏沖突,導致全球化工原料大漲,也給行業一個警醒:無論是農藥領域還是化工領域,得資源者得天下。
但是,隨著農藥原藥全球產能逐步轉移到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國內由于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很快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并呈現出低價惡性競爭的局面。
農藥企業扎堆沖刺IPO是機遇也是挑戰。
如果沖刺IPO成功,企業拿到錢后要做什么?從這些公司發布的招股書不難看出,改良工藝擴充優勢項目產能無疑是首選。
以8月1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農心科技為例,作為一家以農藥制劑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的農藥制劑企業,殺菌劑是公司的主推產品。
農心科技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兩至三年內,公司將進一步拓展國內與國際制劑業務,同時布局上游特色原藥業務,以農藥制劑與原藥業務雙輪驅動,助力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公司將以農作物的防治需求為產品研發、生產的根本出發點,持續加大制劑產品的研發投入,打造更多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爆款產品。
正邦作物作為國內2021年度“全國農藥行業制劑銷售TOP100”榜單上的第三名,也于今年6月向深交所主板提交了招股書,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表明,募集的5.2億元資金,其中4.71億元用于年產15000噸全自動綠色植保制劑產業化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將對公司現有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大對重點產品的產能布局,同時對部分產品進行升級換代。
根據公司計劃,正邦作物在農藥原藥領域,在維護和鞏固咪鮮胺產品品質及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氯蟲苯甲酰胺、啶氧菌酯、螺蟲乙酯、氟啶蟲酰胺等次新化合物。同時,逐步開拓特種肥料業務,并不斷擴大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區的市場,并在山東建工廠,增強北方市場影響力。
行業變革值得關注
戰略誤判加大淘汰風險
有企業扎堆上市,組團沖擊IPO,但同時也有企業在危險的邊緣徘徊。這其中最具有代表、行業關注較多的當屬輝豐股份和紅太陽。
輝豐股份作為一家以小作坊發展起來的企業,自2010年A股上市后,企業發展如日中天,不到8年的時間企業營業收入就從7.92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9億元。一度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成為行業中的標桿企業。
然而2018年的環保事件后,公司一度陷入停產風波。
輝豐公司11名涉案人員被依法采取逮捕、刑事拘留、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罰款逾千萬,年產3000噸咪鮮胺項目被叫停。
輝豐股份也于當年的8月14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變更為“ST輝豐”。
隨后,輝豐也開啟了連續三年的虧損之路。其中,2020年5月,停牌大半個月的輝豐轉債進入暫停上市環節,這是史上首個因觸發交易規則而暫停上市的轉債品種。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輝豐股份將會直接退市。
在經歷了復雜的轉型與斷臂求生之后,輝豐股份于2021年扭虧為盈,凈利潤超3億元。
不過,輝豐股份2022年上半年的3800萬元虧損,引發了外界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擔憂。
輝豐股份2022年上半年經營情況
同輝豐股份一樣,紅太陽也曾有著輝煌的歷史,憑借良好的發展勢頭,被稱為農藥行業第一股。百草枯原藥及膠劑的生產與出口,為公司積累的巨額的資本。
然而,2020年在經歷了控股股東違規占款46.84億元資金后,公司走下坡路。
先是子公司停產,債務纏身,后是大股東資金鏈繃斷,多名高管集中出走,實控人被“限制高消費”。因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今年2月7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紅太陽2022年上半年經營情況
雖然紅太陽今年的業績有所好轉,但是問題貌似仍未解決。
在今年9月紅太陽發布的公告中,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以紅太陽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仍具備重整價值為由,向南京中院申請對紅太陽進行重整,并申請先行啟動預重整程序。
紅太陽對此表示,申請人的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紅太陽是否進入預重整及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如果南京中院裁定對公司進行預重整,尚不代表公司正式進入重整程序。但是,如果南京中院裁定對公司進行重整,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紅太陽、輝豐股份的一舉一動之所以被關注,不僅是這兩個企業是曾經的農化巨頭。這兩家企業發生的事件都處在農藥行業轉型的節點。
紅太陽、輝豐股份未來的走勢無法預測,但是從這兩個企業的經歷看,國家環保的決心之大,對農藥企業管理之嚴。
有一組數據值得大家警醒:2020年全國農藥生產企業170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3家,同比減少26家,較2010年的986家減少了293家。
根據國家“農藥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5年國內農藥生產企業數量要少于1600家,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3-5年間,至少有105家農藥生產企業被淘汰。
農藥行業變革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更多的資源也會向頭部企業積累。
附1:2022年農藥行業銷售百強排行榜單TOP100
附2:2022全國農藥行業制劑銷售TOP100
數據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來源:南方農村報 作者:任亞航 錢普貴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9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