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關于推介泗水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十大模式”的通知
各鎮(街道):
近年來,我縣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發掘村集體經濟發展潛力,一大批村集體經濟組織堅持因村施策,立足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圍繞盤活利用村級資產資源、做活土地文章、推進村莊經營、發展特色產業等路徑措施,形成了多種特色鮮明、卓有成效的發展模式。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要求,梳理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十大模式”及典型案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附件:泗水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十大模式
泗水縣農業農村局
2023年2月28日
泗水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十大模式
模式一:資源開發型
對于依山傍水,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的村,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資產資源管理運營中的作用,憑借土地、山水、田園等特色自然資源,通過發包、參股、聯營、合作等方式對集體資源加以開發利用,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集體經濟發展質量。
典型案例:泉林鎮青龍莊村,充分利用位于青龍山腳下的地理優勢條件,在原有山水、田園基礎上,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先鋒帶頭作用,帶領群眾大搞荒山綠化,成功創建青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打造獨特的“山頂松柏戴帽、山間果樹纏腰、山下牛羊遍地、野果滿山遍野”的生態環境景觀。依托獨特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桑樹種植,并通過加工桑葉茶、舉辦“桑葚采摘節”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展集體增收路徑。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到58.2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34.23萬元,占比58.8%,村民銷售收入和務工收入也顯著提高。
模式二:資產盤活型
結合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建立村級資產臺賬,摸清集體家底,對村集體閑置的辦公場所、機井、大棚、農業設施、廢棄的學校等資產,通過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盤活利用,增加村集體財產性收入。
典型案例:2022年,各村以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為契機,梳理完善資產臺賬,認真核實資產現狀,對閑置資產進行盤活利用。苗館鎮剩余糧村將村閑置的機井進行修理維護,更換了抽水泵、維修了管道,通過公開對外發包,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0450元;華村鎮大崇義村將多個閑置旱藕池進行淤泥清理、損壞部分維修,公開對外發包,每年可為集體增收15000元;楊柳鎮吳家莊村將村集體閑置的農機租賃給農戶,每年可為集體增收8000元;苗館鎮蔣家河村村委會搬進新的辦公場所后,原來的老村委辦公院落閑置,以公開拍賣的方式對老村委辦公院落進行盤活利用,為集體增收22萬元。
模式三:產業發展型
圍繞當地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結合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拉長產業鏈,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促進村集體持續增收。
典型案例:金莊鎮卞家莊村,多措并舉發展產業促進集體增收。一是招商引資促增收。利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6萬多平方米的產業園區,建成標準化廠房15個,成功招引16家企業入駐,廠房租金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80多萬元。二是發展服務促增收。村集體注冊成立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為園區內各企業提供用工招聘、物業管理、安全保衛等服務,不僅每年為村集體增加10萬元的服務性收入,還為本村和周邊群眾提供了900多個就業崗位;三是發展高效農業促增收。村集體注冊成立泗水縣金櫻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山東省果科研究所和泰安育苗基地建立起長期技術合作機制,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種植管理、統一包裝銷售,現已種植櫻桃500余畝,品種高達12個,建成800米觀光長廊,探索創辦“卞家莊村櫻桃櫻花節”,逐步開發休閑采摘、生態旅游、民俗經濟等業態。通過三產融合發展,2022年卞家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1.4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超過152萬元。
模式四: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型
村黨組織牽頭成立合作社,村兩委成員帶頭入社,村集體經濟組織以集體土地、機械、現金等入股,以“黨支部+”的運行模式,與種植大戶、技術能人、家庭農場、企業、科研機構等進行聯合與合作,實現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實現集體和農戶收入雙增。
典型案例:高峪鎮西頭村是典型的山區村,為改變西頭村單純的傳統農業種植狀況,2016年3月,村兩委牽頭成立了泗水縣七彩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蟠桃等優質林果,采取“黨支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村集體以30萬元扶貧資金、辦公場所等作價入股,占股44%,按照“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原則,黨支部發揮其組織優勢,為合作社組織務工人員、提供協調服務,合作社負責開展日常經營管理并提供種植技術,社員則可以在合作社內務工,實現村集體、合作社和農戶三方共贏。2022年,西頭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5.17萬元,其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上交土地租金及分紅款16.05萬元。
模式五:土地規模經營型
鼓勵村集體創新土地流轉方式,引導農戶通過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整村整建制流轉,使土地集中連片,通過土地規模經營,增加村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星村鎮沙崗村外出務工人員多、土地粗放經營,2014年村集體流轉農戶承包地200畝,以糧食托管種植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穩妥推進,2019年村黨組織注冊成立綠旭農業專業合作社,結合肉牛養殖發展全株青貯玉米種植,探索推進“玉米+肉牛”生態循環農業模式。2020年沙崗村率先實現了整村土地流轉,“小田變大田”實現了耕、種、防、管、收全程機械化,大大降低了種糧勞動力成本,還可以減少10%的農藥化肥使用量、增加20%的糧食產量。“節本增效”的土地規模經營方式,使沙崗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逐年增加,2022年達了13.42萬元。
模式六:土地股份合作社型
村集體以集體土地、資金等入股,引導農戶以家庭承包土地入股,村集體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實行股份合作經營,通過獲取入股分紅、合作經營收益增加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柘溝六村位于柘溝鎮西北部,共627戶、1867人,全村耕地面積1340畝。2020年7月,由村兩委成員、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共同出資,注冊成立了泗水縣魯柘綠農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430戶、入股土地850畝。合作社堅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入社農戶在自己不用種地的情況下,既可以確保每畝地600元的土地收益,還可以根據當年合作社營收情況獲得一定的分紅,實現集體與農戶雙增收的目標。2022年,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村集體增收3萬元,其中,集體土地租金24000元,分紅6000元,入社農戶每戶分紅400元。
模式七:物業出租型
村集體利用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留用地,興建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門面房等,通過物業租賃經營等方式,增加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泗河街道穆家莊村充分利用緊鄰城區的優勢,將村里廢棄的老學校進行整理并將村南一處廢棄的大坑用建筑垃圾進行了填埋,在整理出的土地上整合利用扶貧項目資金,建起了兩處鋼結構廠房,通過對外出租的方式每年可為集體增收12萬元。濟河街道韓家莊村,整合村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建設門面房,每年可為集體增加11.7萬元租金收入。
模式八:生產服務型
對于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土地集中便于機械化的村,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發揮統的作用,通過開展“菜單”式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滿足不同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業機械的需求,在帶領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
典型案例:高峪鎮卻莊村位于泗水縣高峪鎮駐地南6公里,依河傍水,地理位置優越、水澆條件便利。全村共有512戶、1890人,耕地面積2400畝。村集體經濟組織推行“菜單”式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等服務模式,最大限度滿足小農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2022年,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提供耕、種、防、管、收等單環節或多環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5000元。
模式九:產業項目型
村級班子經營意識強,通過積極爭取各級項目資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依托產業項目發展特色種植、休閑農業,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
典型案例:圣水峪鎮南仲都村充分利用國家鄉村振興的政策窗口,整合南仲都村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資金,建起了草莓種植大棚64個、火龍果采摘大棚11個。經過幾年發展,逐漸形成了以產業項目為依托,帶動草莓育苗及種植、火龍果采摘、鄉村旅游等融合發展的鄉村特色農業發展模式。2022年,南仲都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4.35萬元,其中,生態農業觀光園產業項目經營性收益45.7萬元。
模式十:投資入股型
村集體利用村集體資金、社會和政府等投資資金,通過對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倉儲設施等進行投資入股,發展“飛地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2019年泗水縣整合泗河街道、金莊鎮北曹家莊村、苗館鎮桃花莊村、高峪鎮北丑村、泉林鎮王阜莊村及星村鎮52個村的中央財政扶持資金、扶貧專項資金、第一書記資金等共3020萬元,購買了泗水強英鴨業有限公司孵化車間9棟,共28775平方米,項目按照投資金額設置3020萬股,每股價值1元,參與投資村占股20萬股到50萬股不等,政府統一按照資金來源構成將產業資產進行移交確權,“飛地抱團”項目投資形式,打破了地域、資源限制,讓更多村得以參與。投資協議約定,投資村不參與企業日常經營,每年按照投資額6%的比例參與分紅,根據投資額不同,村集體每年可獲得12000元-30000元投資收益。
來源:泗水縣農業農村局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