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導讀:當前鄉村振興的最大難題,是村集體經濟不行。隨著農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既面臨著挑戰,又面臨著機遇。我們必須要重新看待集體經濟這個問題。
有集體經濟的好處是是什么?一方面,有集體經濟,能幫助村民辦一些急迫的大家都所需的大事情。二是從自給自足的角度來說,村有集體經濟,為大家辦事方便和順暢一些,時間和效率也要好一些。三是從增強黨的基層執政能力來說,村集體有集體經濟,能增強廣大群眾對黨的依賴,能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和地位,能提升黨在基層的領導力。
在鄉村振興發展的大趨勢和總要求指導下,如何讓村集體經濟組織“行起來”,如何盡快高質量盤活農村閑置集體資源,多種方式發展集體經濟,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這對建設未來鄉村共同富裕至關重要。
01
高質量強大村級集體經濟應是自主而創新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認為應該打破思想的藩籬,鄉村產業的發展應區別于城市,建立一個有特色、有競爭力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各個地區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宜工則工,突出特色,走多元化的道路。
近年來,浙江省諸暨市依靠財政政策支持,堅持開源節流并舉,通過興產業、促改革、控支出、強保障四項舉措,高質量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消薄增收。2020年,該市村集體總收入達11.29億元,77.1%的行政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總體收支平衡或有盈余,所有行政村經營性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其中40%的村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
一是發展資源經濟。盤活農村土地、資本、人才等資源要素,開發集體土地和“四荒”資源,鼓勵村集體通過招標出租、合股經營等形式變資源為資產。目前,累計吸引鄉賢回歸項目60個,投資超600億元。如山下湖鎮解放村將2000多畝土地流轉給浙江米果果農業有限公司,實行“保底收益+贈送10%股份+利潤分紅”土地流轉模式,為村集體每年增收100多萬元;大唐街道鄉賢回鄉發展藍莓產業,推動村集體年增收100萬元以上。
二是發展美麗經濟。打造“西施之眼”“西施之裳”等7條鄉村景觀帶,串起全市美麗鄉村資源,發展鄉村旅游、養生養老、節會經濟、文化創意等美麗經濟。目前,已成功打造米果果小鎮、春風十里小鎮等網紅景點,中國珍珠節、浙江省獼猴桃擂臺賽、同山封壇節等節會經濟效應不斷顯現。2020年,該市實現旅游收入2.5億元,增加農村就業崗位8000個,促進農民增收5億元。
三是發展物業經濟。加大對財政資金、村級資金統籌力度,鼓勵村集體改造新建集體住房,通過抱團聯建、聯購物業等方式獲得穩定租金收益。目前,已實施18個抱團聯建(購)項目,受益村195個。如楓橋鎮4個村投資1800萬元聯建廠房17000平方米,每年租金收益超100萬元;13個鎮鄉71個村聯購新農都29間商鋪,每間商鋪年租金12萬元,村均增收4.9萬元。
四是促改革,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諸暨率先開展創新農村產權交易種類,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地票”交易,市場化盤活農村存量用地4.4萬平方米,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1300余萬元。如該市陳宅鎮巽迪陳村原有廢棄老學校占地808.6平方米,2019年1月完成復墾并置換成地票,經競價交易,為村集體增收270萬元。創新農房激活模式。探索宅基地、房屋租賃等“三權分置”登記辦法,出臺閑置農房激活激勵政策,創新實施項目入駐、產業發展、環境優化等農房“激活八法”。因地制宜發展文旅、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共激活農房1744幢。如楓橋鎮陳家村將10幢老舊農房改造為80余間出租房,采取“統一代管、改造、出租、分配收益”的集約化經營“紅楓居”模式,每年為村集體增收近30萬元。
村集體經濟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應該是資金、人才、技術、品牌、營銷管理經驗的綜合體。目前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做法主要為大力推行旅游康養或是家家戶戶興辦農家樂,然而需求市場這塊蛋糕就這么大,優勝劣汰,很多鄉村并不適合這一發展模式,一窩蜂的低質量模仿,最終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在產業低質同構化時,臺州三門金家峙村給出了答案。高質量強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臺州三門金家峙村以“重點幫促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為契機,以全村道路硬通化為基礎,探索創新“金家峙村模式”,充分盤活村內的荒地、橘樹品種等村集體資源,此外,自杭州市蕭山區結對幫扶金家峙村以來,金家峙村共獲扶持項目4個,補助資金483萬元。
2021年在蕭山區和三門縣農業農村局的合力幫扶下,投資 480余萬元的幫扶項目——農產品冷鏈基地,8月底開始對外招租,冷鏈基地帶動當地200余人就業,租金收益將用作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收入的20%將用于村里低收入農戶和困難群眾的幫扶。不能靠山,不能吃海的金家峙村以產業項目支撐鄉村振興,為困難群眾提供增收渠道,讓他們能夠自主“造血”,實現由“三無鄉村”到“共富典型”的華麗蛻變。探索出剪枝換種,冷鏈幫扶“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效益”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高質量強大村集體經濟不意味著必須去選擇貌似高大上的發展模式,只要能使當地經濟綠色化可持續性自主“造血”,為困難群眾提供多樣化增收渠道,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那這就是一種高質量強大村集體經濟。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基于本土鄉村已有的特色資源,去積極探索創新集體經濟的多種實踐形式,積極探索未來鄉村共同富裕的多種途徑。
02
高質量村集體經濟應回歸以村名為主體的中心
村級集體資產如何清查、登記、管理;村集體收益為村集體積累的資金如何落到實處等問題都需要完善的制度體系支撐,村兩委班子發揮“領頭雁”作用。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在于“領頭羊”。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
臺州三門縣的經濟薄弱村數量多、資源匱乏,自探索推行基金式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以來,由三門縣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管理(省以上財政補助資金150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200萬元、村集體自籌資金)基金,用于扶持經相關部門確認的經濟薄弱村。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通過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堅持陽光操作,確保良性運行,為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無自主發展項目的經濟薄弱村,在確定列入三門縣村級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股東后,以每年股東紅利方式作為經濟薄弱村的經營收入;有較為成熟的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的,可將其投資款,專項用于項目建設?;鹪O立6年以來,共取得利息收入近1100萬元,支付扶持村分紅1025萬元,消除38個無區位資源優勢發展的,村級集體經濟的薄弱村,村集體每年至少增收5萬元。
嘉興桐鄉梧桐街道安樂村,現有農戶808戶,戶籍人口3000余人,新居民約2.3萬人。在大量人口涌入村中后,環境衛生問題日益堪憂。安樂村借助省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成立勞務專業合作社,提供保潔,綠化等服務。村合作社投資71.8萬元,占股20%。勞務專業合作社采用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路長制”與“河長制”包干,明確每位保潔員的責任區域和工作要求,實現村內自我保潔、自我管理。
通過產業發展實現村集體收益可以為村集體積累資金,解決村里無錢辦事的難題。村集體收益被有效使用,真正把收益用于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自2018年起,勞務專業合作社通過承接物業管理、小區道路保潔、綠化養護等服務,實現年創收200萬元;而村合作社按市場價格將建好的管理用房租賃給勞務專業合作社,累計收益116.48萬元。如今的安樂村,村居環境干凈、整潔、優美,村級集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取得了民生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讓群眾真正享受發展成果,充分調動和激發群眾投身于集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匯聚智慧,凝聚力量, 讓集體經濟發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臺州三門縣和嘉興梧桐鄉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各級黨組織及政府利用優化農業保護政策體系和強農惠農政策優勢抓產業,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全方位激發黨員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市場不無序介入,政府不過度介入,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賬上有錢,班子團結,不搞形式主義,低頭悶聲干實事,為未來鄉村共同富裕的實現注入強勁動力。
03
高質量村集體經濟應凸顯農業農村核心競爭力
《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鄉村產業根植于縣域,以農民為主體,地域特色鮮明、業態類型豐富,彰顯地域特色、承載鄉村價值、體現鄉土氣息,應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強鄉村產業聚合力,持續增長力,發展新動能。其中強調應科學合理布局、優化產業空間結構,強化資源保護利用,培育提升農業品牌,突出優勢特色,培育壯大鄉村產業,完善政策措施,確保鄉村產業振興落地見效。
麗水松陽縣蔡宅村通過豆腐工坊建設項目,開發油腐及延伸產品,讓農民分享全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農民共同富裕;開化霞川村通過大石龍水電站增效擴容技改項目,大石龍水電站發電機順利完成改造,于2018年正式投入運行并成功并網發電。
每年為村集體帶來40萬-60萬元的穩定收入,浙江省天臺縣采用村企聯合發展模式,外商投資項目與區塊特色產業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茶葉、蔬菜、水果、筍竹等特色農業產業;浙江省瑞安陶山鎮聯合68個薄弱村,通過整合資源,與鎮所屬的開發公司成立新公司,雙方以同等比例入股發展特色產業,為薄弱村帶來經濟收益;平湖·青田山海協作“飛地”產業園,通過深入分析青田土地指標充裕和平湖產業配套成熟的優勢,創建建立“三供三?!焙献髂J剑辞嗵铩肮┩恋刂笜恕⒐╁X投資、供人管理”,平湖“保障落地、保障招商、保障收益”的合作模式;“加入‘飛地抱團’項目,每年村集體經濟能夠增收6萬元,村民的幸福感更強了。”停久村黨支部書記虞志文說。金華婺城區致力于全面鞏固提升村集體經濟,不能讓一個鄉、一個村掉隊,持續開展村集體創富和農民致富的“雙富”工程,統籌全區資源“飛地抱團”帶動山區村增收致富。
結 語
眾所周知,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也是非常重要的調控和管理手段。我們建議農村基層黨委、政府應該充分研究論證,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對于真正帶領群眾致富,走合作化、集體化道路的的村級組織,給予充分肯定,并予以資金傾斜扶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智慧力量。對經濟薄弱村,既要輸血,更要造血,打牢自我發展的根基。部門幫扶,村企結對子,都要把增強集體經營性收入作為著力點,建立精準扶貧長效機制,扶上馬送一程,確保幫扶成果不后退,農民收入不減少,集體經濟壯大之路可持續長久,處處是小康幸福之路。
高質量村集體經濟凸顯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是組織村民,或是單一的農村農業,而是把村民閑置和低效使用的資源、資產最大化運用,通過集體優勢來增加集體收入,通過集體力量和集體收益分配的方式,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實現未來鄉村共同富裕這一目標??h村鎮三級統籌協調,進行資源資金合理分配。從實際出發,尋找自身核心競爭力如何定位,是自然資源開發,還是物業經營,抑或盤活已有產業等等,切實走出一條有特色、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學有效產業發展之路,為未來鄉村共同富裕打牢堅實根基。
內容來源:錢江瞭望,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7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