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傳統玉米種植模式產量低、收益差,但河北武邑90后姜世國卻敢包300畝種玉米,底氣何在?“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是關鍵!這套技術由中和農信旗下的鄉合平臺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玉米專家團隊密切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并加以推廣應用。巧用寬行改善通風透光、窄行提升種植密度,輔以滴灌帶精準輸送水肥,這套組合拳實現畝均增產300-400斤!更有專業團隊“播種到收獲全周期服務”為零經驗者托底。
這一實踐正是響應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主攻糧油單產提升、推廣高效模式與水肥一體化的部署。鄉合正通過因地制宜探索高產高效種植模式,通過“四良”融合配套,以“科技+服務”,打造成標桿高產田,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和均衡增產。姜世國的300畝科技田,正是其縮影。
圖為鄉合與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召開關于“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的研討會。
鄉合通過和各地科研和生產一線技術服務深度合作,將中國最前沿的種植研究成果,通過綜合服務體系落到田間地頭,成為中國頂尖農業研究組織與中國廣大種植戶的連接器、放大器。
盛夏七月,90后新農人姜世國的300畝玉米格外青翠挺拔,豐收在望。姜世國是一位90后,就在一年前,這位河北衡水武邑縣審坡鎮花園村的小伙,還在為縣城送啤酒的奔波和初次嘗試種植香菜遭遇虧損而一度心灰意冷。
在他迷茫之際,父母分享的體驗讓他看到了轉機。父母曾通過中和農信旗下鄉合的農業服務,實現了省心高效的種植和滿意收成。父母的信賴和贊譽,加上自己良好的合作體驗,這讓姜世國心中一動:“他們懂技術,服務又實在,像我這樣的‘種地小白’,是不是也能靠他們搞出名堂?”帶著這份好奇和一絲希望,當鄉合的技術團隊主動上門,為他詳細講解農業規模化經營和科技種植方案時,姜世國決定:放手一搏!自己承包的300畝地種玉米,并決定全面采用鄉合提供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方案!
“不是頭腦發熱。”姜世國強調,“我做足了功課,對比了各種模式的利弊,但我堅信‘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親歷過鄉合的可靠服務,他選擇全心信任:“交給他們,我心里有底,顧慮少。”這份基于了解和信任的“孤注一擲”,成為他創業的關鍵一步。此外,作為一個有豐富經驗的創業者,姜世國其實對種植業也是做足了考量。“選擇包地搞種植,是筆‘快反饋’的投資。”姜世國解釋,“周期短、結果明,不行也能快速調整。比起創業做生意,試錯成本低得多。”
科技突破: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直擊增產痛點
玉米增產是一項系統工程,畝穗數、穗粒數、穗粒重要達到高效平衡才能實現增產,而畝穗數的增加將會面臨諸多風險。鄉合提供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方案,為有效規避這些風險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方案:
1.基于地塊土壤墑情、氣候條件及農時窗口,科學推薦最優密植模式(河北區域成熟應用寬窄行、一穴雙株、品字形)。如姜世國的300畝玉米地,專家綜合研判選定“寬窄行”模式,奠定高產架構基礎。
2.嚴選經區域試驗驗證的耐密、抗逆、高產品種,確保高密度群體下穩產高產潛力。
3.全程指導精量播種,保障播種質量與出苗均勻度;應用滴水齊苗技術,精準調控水分,有效根除“大小苗”問題,奠定整齊健壯群體基礎。
4.實施植保抗逆一體化方案,一次作業同步實現病蟲害高效防控與莖稈強健防倒伏,為密植玉米全程健康生長護航。
5.集成智能滴灌系統,實現生長中后期“水肥藥一體化”精準按需供給。依據玉米需肥規律動態調控,顯著提升水肥利用率,是突破單產瓶頸的關鍵驅動。
“寬窄行”巧布局:
利用玉米明顯的“邊行優勢”(邊行植株因通風透光好而長勢佳),創新采用寬行與窄行交替種植模式。
核心優勢一:突破密度限制。寬窄行布局允許適度密植,在河北地區可達到每畝5500~6500株甚至更高,顯著增加單位面積株數。
核心優勢二:優化生長環境。寬行(80厘米)極大改善了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害,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同時,寬行也為田間作業(如機械施肥、噴藥)提供了便利。
核心優勢三:精準施肥提效率。肥料主要施用在窄行區域,減少寬行浪費,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并可抑制雜草發生。
配合寬窄行,集成智能滴灌系統則實現了水肥管理的精準化與高效化。
集成智能滴灌系統:
精準水肥:田間鋪設的滴灌帶,能將水和溶解的肥料精準、均勻地直接輸送到每一株玉米的根部。
滴水齊苗:創新滴水齊苗技術,保苗率由80%提升至95%以上,出苗水時間在48小時以內,可以有效抑制密植群體空稈和大小穗發生。
按需供給:系統可根據玉米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水需肥規律,進行“少量多次”的精準追肥灌溉,滿足作物最佳需求。
“定制化+陪伴式服務”:田間地頭的定心丸
先進技術的成功落地,離不開強大服務的支撐。鄉合的“陪伴式服務”是姜世國敢于放手一搏的最大底氣。
節點把控“不誤農時”: 客戶經理如同“田間鬧鐘”,在關鍵農時節點準時將所需農資送到地頭,并詳細講解技術要點。技術老師親臨現場指導作業,監測作業效果。
“有求必應”的專家團: “不管大小問題,一個電話或微信,技術老師第一時間解答,知無不言!”。另外,為了姜世國“玉米收完接著種香菜”的計劃,技術專家葛冬冬還結合當地氣候、土壤、種植習慣及茬口安排,為他量身定制了涵蓋品種選擇、測土配肥方案、精準施肥追肥策略等個性化種植“秘籍”。并且定期深入田間,實地查看苗情長勢,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水肥方案和病蟲害防治策略,實現科學精準管理。
危機時刻“力挽狂瀾”: 今年春季遭遇低溫,嚴重威脅玉米幼苗。技術團隊迅速制定方案,指導姜世國精準追肥和噴施葉面肥,成功挽救了秧苗!“沒有他們,損失不敢想。”更令他驚喜的是,團隊還以遠低于市場價幫他聯系了山東農業大學的專業土壤檢測。
當被問及選擇鄉合的原因,姜世國給出了樸實的答案:“鄉合提供的,絕不僅僅是賣農資、給技術。它更像是‘事事有提醒,服務在身邊’的貼心管家,是真正的‘陪伴式服務’。解決了我們新手最怕的‘不懂、錯過、沒人管’這些痛點,讓我能安心種地,專心創業。這份‘在客戶身邊,陪伴成長’的理念和行動,就是核心價值!”姜世國笑言要給他們的服務打9.9分,“怕他們驕傲。”
“豐收印證:科技種田的硬實力
如今,站在田邊,姜世國信心滿滿。經過科學精細化管理,他的300畝玉米長勢喜人。根據目前的長勢,預估畝產將比傳統種植方式增產300-400斤干糧! 這意味著300畝地折算增收有望超過10萬元。科技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肉眼可見的驗證。豐收在望的喜悅,更點燃了他更大的夢想:“明年,我想把規模擴大到2000多畝!我相信,有鄉合這樣的專業伙伴一起干,一定能種好!”
展望:科技興農,未來可期
姜世國的增產案例,是新農人擁抱科技、借力專業服務的縮影。 2025年,鄉合大力推廣的“玉米密植滴灌高產技術”已在河北、內蒙古、河南等全國多個省份加速布局,落地面積持續擴大,增產增收成效顯著,生動彰顯了“科技賦能+專業服務”雙輪驅動的強大力量。
河北臨西、正定推廣“玉米密植滴灌高產技術”打造高產示范田
在廣袤的中國鄉村,鄉合推廣的創新技術與陪伴式服務正深度融入田間地頭,支撐更多耕耘者滿懷信心播種希望。科技興農,未來可期!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正在科技與服務的共同滋養下,描繪出更加豐饒美好的豐收圖景!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