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發展。
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2019年,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2萬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8.1萬家,吸納3000多萬人就業。
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建設了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特色產業鎮(鄉)和超1億元的特色產業村。發掘了一批鄉土特色工藝,創響了10萬多個“鄉字號”“土字號”鄉土特色品牌。
鄉村休閑旅游業快速發展。建設了一批休閑旅游精品景點,推介了一批休閑旅游精品線路。2019年,休閑農業接待游客32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
鄉村新型服務業加快發展。2019年,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6500億元,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村網絡銷售額1.7萬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4000億元。
農業產業化深入推進。2019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542家),農民合作社220萬家,家庭農場87萬家,帶動1.25億農戶進入大市場。
農村創新創業規模擴大。2019年,各類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超過850萬人,創辦農村產業融合項目的占到80%,利用“互聯網+”創新創業的超過50%。在鄉創業人員超過3100萬。
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價值;
鄉村特色產業拓寬產業門類;
休閑農業拓展農業功能;
鄉村新型服務業豐富業態類型。
近年來,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鄉村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產業鏈發展不完全、產業融合不深入、產業發展要素缺活力等問題,亟待加強引導、加快發展。
農業農村部適時發出這一五年規劃,旨在引導和加速鄉村發展。
注重布局優化,在縣域內統籌資源和產業,探索形成縣城、中心鎮(鄉)、中心村層級分工明顯的格局。
注重產業融合,發展二三產業,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主體融合、業態融合和利益融合。
注重創新驅動,開發新技術,加快工藝改進和設施裝備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注重品牌引領,推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加工產品品牌,創響鄉土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溢價。
注重聯農帶農,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一、鄉村產業發展的機遇
政策驅動力增強。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多的資源要素向農村聚集,“新基建”改善農村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城鄉融合發展進程加快,鄉村產業發展環境優化。
市場驅動力增強。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化特點,休閑觀光、健康養生消費漸成趨勢,鄉村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巨大。
技術驅動力增強。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風起云涌,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在農業中廣泛應用,5G、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與農業交互聯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引領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二、鄉村產業發展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不確定性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沖擊,全球供應鏈調整重構,國際產業分工深度演化,對我國鄉村產業鏈構建帶來較大影響。
資源要素瓶頸依然突出。資金、技術、人才向鄉村流動仍有諸多障礙,資金穩定投入機制尚未建立,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尚不完善,社會資本下鄉動力不足。
鄉村網絡、通訊、物流等設施薄弱。
發展方式較為粗放。
創新能力總體不強,外延擴張特征明顯。
目前,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為2.3∶1,遠低于發達國家3.5∶1的水平。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為67.5%,比發達國家低近18個百分點。產業鏈條延伸不充分。第一產業向后端延伸不夠,第二產業向兩端拓展不足,第三產業向高端開發滯后,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問題突出,鄉村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三、鄉村產業發展如何做
(1)提升農產品加工業
完善產業結構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
優化空間布局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統籌產地、銷區和園區布局,形成生產與加工、產品與市場、企業與農戶協調發展的格局。
促進產業升級技術創新是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通過加快技術創新,提升裝備水平,促進農產品加工業提檔升級。
(2)拓展鄉村特色產業
構建全產業鏈拓展二三產業為重點,延伸產業鏈條,開發特色化、多樣化產品,提升鄉村特色產業的附加值,促進農業多環節增效、農民多渠道增收。
推進聚集發展集聚資源、集中力量,建設富有特色、規模適中、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集聚區。
培育知名品牌 “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要求,以質量信譽為基礎,創響一批鄉村特色知名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夯實鄉村產業發展品牌之路。
(3)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
鄉村休閑旅游業是農業功能拓展、鄉村價值發掘、業態類型創新的新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兼容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發展前景廣闊。
聚焦重點區域依據自然風貌、人文環境、鄉土文化等資源稟賦,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備、內涵豐富的鄉村休閑旅游重點區。比如,城市周邊鄉村休閑旅游區、自然風景區周邊鄉村休閑旅游區、民俗民族風情鄉村休閑旅游區、傳統農區鄉村休閑旅游景點。
注重品質提升鄉村休閑旅游要堅持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以農耕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生態農業為基礎,古樸村落為形、創新創意為路徑、開發特色明顯、形式多樣的鄉村休閑旅游業態。
打造精品工程通過休閑農業重點縣、美麗休閑鄉村、休閑農業園區的建設,打造休閑旅游精品工程。
提升服務水平從服務標準、配套設施,真正讓消費者玩的開心、吃得放心、買的舒心。
(4)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
鄉村新型服務業是適應當下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變化應用而生的產業,具有業態類型豐富、經營方式靈活、發展空間廣闊等優點。
提升生產性服務業
擴大服務領域。適應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的趨勢,支持供銷、郵政、農民合作社及鄉村企業等,開展農技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以及市場信息、農資供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及維修、農產品營銷等服務。
提高服務水平。引導各類服務主體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城鎮設立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推廣農超、農社(區)、農企等產銷對接模式。鼓勵大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開展托管服務、專項服務、連鎖服務、個性化服務等綜合配套服務。
拓展生活性服務業
豐富服務內容。改造提升餐飲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發、洗浴、照相、電器維修、再生資源回收等鄉村生活服務業,積極發展養老護幼、衛生保潔、文化演出、體育健身、法律咨詢、信息中介、典禮司儀等鄉村服務業。
創新服務方式。積極發展訂制服務、體驗服務、智慧服務、共享服務、綠色服務等新形態,探索“線上交易+線下服務”的新模式。鼓勵各類服務主體建設運營覆蓋娛樂、健康、教育、家政、體育等領域的在線服務平臺,推動傳統服務業升級改造,為鄉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主體。引導電商、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各類電子商務主體到鄉村布局,構建農村購物網絡平臺。依托農家店、農村綜合服務社、村郵站、快遞網點、農產品購銷代辦站等發展農村電商末端網點。
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快互聯網技術應用與推廣。在促進工業品、農業生產資料下鄉的同時,拓展農產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產品的進城空間。
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環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完善鄉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5)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的交叉重組,引領農業和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農業產業化升級版
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打造知名企業品牌,提升龍頭企業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帶動能力、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構建權責明確、治理結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完善的產業發展有機體。
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體,發展縣域范圍內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融合模式,促進資源共享、鏈條共建、品牌共創,形成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科研助力和金融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以功能拓展帶動業態融合,推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意農業、功能農業等。
建立健全融合機制。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合作方式,促進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
(6)推進農村創新創業
培育創業主體
培育返鄉、入鄉和在鄉創業主體,到2025年,培育100萬名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帶動1500萬返鄉人員創業。
搭建創業平臺
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聚集資源、資源服務創業”的要求,建設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
強化創業指導
建設農村創業導師隊伍。到2025年,培育10萬名農村創新創業導師,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健全指導服務機制。建立指導服務平臺,依托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實訓基地和網絡平臺等,通過集中授課、案例教學、現場指導等方式,創立“平臺+導師+學員”服務模式。
優化創業環境
強化創業服務和創業培訓,建立“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模式,推行“創業+技能”、“創業+產業”的培訓模式,為創業提供優良生長環境。
培育鄉村企業家隊伍
鄉村企業家是鄉村企業發展的核心,是鄉村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到2025年,建造一支懂經營、善管理,具有戰略眼光和開拓精神的鄉村企業家隊伍。
來源:智慧農業生態鏈互益平臺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0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