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幾十年走完西方主流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發展之路,城鄉生存與發展環境產生巨大落差與不平衡。全國范圍內踐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中國鄉村振興如火如荼的開展。
放眼全球,全球范圍內發達的國家、領先的區域,發展鄉村擁有怎樣的成功之道?鄉村振興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綜合發展性:法國農村改革
01、適用背景
法國,一體化農業+領土整治 。綜合發展型模式是指以滿足農村現代化的需求為核心,通過農村建設的集中化、專業化以及大型化方式,推動鄉村的綜合發展,以法國的農村改革為典型。法國作為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既是一個工業強國,又是一個農業富國。
法國只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就實現了農村現代化建設,這主要是緣于法國政府采取了適宜的發展策略,積極有效地推進農村改革。法國農村改革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發展一體化農業”+開展領土整治。
所謂“一體化農業”,就是在生產專業化和協調基礎上,由工商業資本家與農場主通過控股或締結合同等形式,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企業方式,把農業與同農業相關的工業、商業、運輸、信貸等部門結合起來,組成利益共同體。
實行“一體化農業”能夠將農業和其余相關部門集合起來,通過其他部門和機構提供資金和技術指導帶動農業建設,實現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
二是開展領土整治,通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幫助和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村,實現農村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以此加快鄉村社會的現代化建設。
法國在進行農業一體化改革和開展領土整治工作中,政府都非常強調應用財政扶持、技術保障以及教育培訓等綜合的方式來支持鄉村建設,助推鄉村社會的善治。這些措施最終能夠加快鄉村地區的發展,使得城市和鄉村地區的發展速度、經濟水平和預期目標趨于平衡。
02、模式總結
綜合發展型模式是在國家整體規劃和科學指導的精神下,通過有效協同的方式,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很好地整合了社會中各個部門的優勢資源,使其共同致力于推動鄉村社會的發展。綜合發展型模式非常強調完善的合作機制,以融合和互促的手段建設利益共同體,形成工農共同發展的良性經濟循環,加快了農業現代化實現。
城鄉共生型:美國鄉村小城鎮建設
01、適用背景
20世紀初,美國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中心過度擁擠,導致許多中產階級向城市郊區遷移,極大地推動了小城鎮的發展。再加上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小城鎮功能設施的齊全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進一步助推了小城鎮的成長和發展。美國小城鎮的發展與政府推行的小城鎮建設政策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02、振興要點
美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城鄉共生型模式以遵循城鄉互惠共生為原則,通過城市帶動農村、城鄉一體化發展等策略來推動鄉村社會的發展,最終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雙贏局面,以美國鄉村小城鎮建設為典型。美國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國家,在鄉村治理過程中,非常推崇通過小城鎮建設來實現農村社會的發展。
03、成功之道
美國小城鎮建設帶動鄉村發展。1960年,美國推行的“示范城市”試驗計劃的實質就是通過對大城市的人口分流來推進中小城鎮的發展。在小城鎮的建設上,美國政府非常強調富有個性化功能的打造,結合區位優勢和地區特色,注重生活環境和休閑旅游的多重目標。
直至21世紀,小城鎮有著良好的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能夠對全鎮的經濟社會進行統籌監管,保證小城鎮發展的有序與穩定。由于美國城鄉一體化已經基本形成,因此,美國小城鎮建設能夠很好地帶動鄉村的發展。
04、模式總結
城鄉共生型模式產生于特殊的社會人文環境,多見于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以農村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和發達的城鄉交通條件為基礎,能夠全面提升國家的現代化水平。在城鄉共生模式下,政府在追求經濟目標的同時,更加重視鄉村生態、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發展。
伙伴協作型:加拿大農村計劃
01、適用背景
加拿大農村協作伙伴計劃。伙伴協作型模式是指在互相交流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通過跨部門之間的協商合作形成戰略伙伴關系,最終共同致力于鄉村善治目標的實現,以加拿大的農村計劃最為典型。加拿大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也存在著城鄉之間貧富分化的情況。
為了扭轉這一現象,提升鄉村社會的活力,加拿大政府頒布實施了《加拿大農村協作伙伴計劃》,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務治理以及村民的就業教育問題的解決力度。
02、成功之道
加拿大伙伴型鄉村治理模式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通過建立跨部門的農村工作小組支持和解決鄉村問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第二,建立農村對話機制,定期舉辦農村會議、交流學習、在線討論等活動,及時掌握社情民意,為民眾排憂解難;第三,構建農村透鏡機制,使各級政府部門官員站在村民立場上,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第四,推動和組織不同主題的農村項目,激發企業和個人到農村創業的激情;第五,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建立信息服務系統和電子政務網站,為村民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和專家指導建議。通過農村協作計劃的實行,政府成了維護村民利益、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好伙伴,極大地推動了鄉村地區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
03、模式總結
伙伴協作型模式改變了以往政府高高在上的形象,政府通過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與村民形成了新型的合作伙伴,積極幫助農民改善生活,促進農村現代化的快速實現。伙伴協作型鄉村治理模式的主要價值在于實現城鄉的統籌協調發展,通過平衡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農村社會的整體效益。
創新技術型:新加坡都市農村
01、適用背景
放眼新加坡,一片繁華奮起之景,城中綠地多,根本看不到一片農田。新加坡人根據土地面積少的特點,造就了這個城市農業發展的特殊結構。在種植業結構上,大力發展果樹、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在產業類型上,以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等為主;在糧食結構上,主要限于魚類、蔬菜和蛋類的生產,蔬菜僅有5%自產,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
02、振興要點
1、高集約型農業科技
現代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是新加坡都市農業重點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其發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產值為目標,以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為載體,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業科技園的基本建設由國家投資,然后通過招標方式租給商人或公司經營。
每個科技園內都有不同性質的作業,如養雞場、胡姬花園(出口多品種胡姬花)、魚場(出口觀賞魚)、牛羊場、磨菇園、豆芽農場和菜園等。這些農場應用最新、最適用的技術,以取得比常規農業系統更高的產量。
2、創意垂直農場
提起新加坡現代化都市農業,不得不提其創意“垂直農場”。這一節能環保型農場的動力能源取自太陽能、風力及不可食用的植物廢料,并用污水來灌溉。人們還可以在封閉的灌溉系統中循環用水以減少用水量、避免徑流造成土肥流失。
占地3.65公頃天鮮農場率先推出垂直種植蔬菜技術,優化農場土地利用,日平均目標生產10噸葉菜,比傳統地面農場的生產力高出5倍。
3、農業發展服務業化
城內小區和郊區建立小型的農、林、牧生產基地,既為城市提供了時鮮農產品,又取得了非常可觀的觀光收入。
03、模式總結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素有“花園城市”之美譽。在幾乎沒有農業的背景下發展都市農業,注重以下幾點:一是發展現代化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提高食品自己率,二是興建科學技術公園,促進生產力發展,三是建設都市型科技觀光農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休閑產業型:中國臺灣鄉村旅游
01、適用背景
臺灣在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農業面臨快速發展工業和商業的競爭,以及國際農產品的沖擊,農產品成本高,價格低,農民收益少,臺灣農業發展面臨衰退、萎縮。針對這一挑戰,臺灣采取了加快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結構,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于是就開始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
02、成功之道
1、鄉村花園
環境優美、景觀獨特、地域性強的鄉村花園。清境小瑞士花園,空氣清新自然,景色優美如畫,兼具北歐風光,因此又有“臺灣小瑞土”及“霧上桃源”之美名。平均溫為攝氏15-23℃左右,舒適宜人的氣候成為人門避暑的勝地,園區內種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美麗新奇。區內的設施如挪威森林廣場、阿爾卑斯雙塔、落羽松步道、主題花園等皆環繞著天鵝湖而建,悠然地徒步其間猶如置身在歐洲。園中設有大型停車場、露營烤肉區、歐式花園、精致餐飲中心、紀念品販賣部、露天咖啡廣場等,提供休閑。
2、鄉村民宿
臺灣鄉村民宿發展比較好的地區是南投縣清境地區和臺北黃金山城金瓜石。目前清境地區民宿通過策略聯盟經營的方式,成立了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共同進行營銷活動推廣,在對外事務的利益爭取、地區發展的規范、地區的資源分配與協調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進一步推動了當地鄉村民宿的健康發展。而臺北黃金山城金瓜石則充分利用豐富的人文風情和優美的自然風景,把原先的臺灣冶金礦區,從煉金廠、古煙道、廢礦坑、戰俘遺跡甚至是天皇寓所進行合理規劃開發,獨特的景觀吸引著無數前來到訪的游客。
3、觀光農園
臺灣的觀光農園最初形成于1980年,苗粟大湖,彰化田尾菜地開始經營的觀光果園、觀光花市。到1998年,觀光農園發展結果為北部區域有55處觀光農園,占全臺灣地區的55.56%;中部區域有21處,占21.21%;東部區域有12處,占12.12%;南部區域有11處,占11.11%。目前,觀光農園的類型包括觀光果園、觀光茶園、觀光菜園、觀光花園、觀光瓜園等。各式各樣的觀光農園因開放時間不同,分布全年不同季節,一年四季都可享受觀光、休閑、摘果、賞花的田園之樂。
4、休閑農場
休閑農場是臺灣農業類型中最具代表性者,農場原以生產蔬菜、茶或其他農作物為主,且具有生產雜異化的特性,休閑農場具有多種自然資源,如山溪、遠山、水塘、多樣化的景物景觀、特有動物及昆蟲等,因此休閑農業可發展的活動項目較其他類型的休閑農業更具多樣性。常見的休閑農場活動項目包括農園體驗、童玩活動、自然教室、農莊民宿、鄉土民俗活動等。休閑農場是由數個農民或多個農民團體聯合興辦的,規模比觀光農園要大,面積一般在50公頃以上,經營的項目比較多元化。
5、市民農園
市民農園是指經營者利用都市地區及其近郊的農地劃分成若干小塊供市民承租耕種,以自給為目的,同時可讓市民享受農耕樂趣,體驗田園生活。1989年,臺北市農會積極規劃推動市民農園,并于1990年輔導北投區設立第一家市民農園,從而成為臺灣第一家市民農園。到1998年底,臺灣已設置58處市民農園,都屬于農耕體驗型市民農園。這些市民農園的設置,以都市近郊、水源充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車程在半小時最為理想。與觀光農園相對,市民農園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時業余時間經營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從總體發展情況來看臺灣市民農園的規劃建設遠沒有其他園區形態發展好。
03、模式總結
臺灣地區鄉村旅游起步較早,已經形成了多種成熟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模式。臺灣地區在鄉村旅游的特色定位、創意設計、游憩設計、產業鏈打造、營銷推廣等成功經驗,利用廣泛的農村農業資源,結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制定合理的頂層設計,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再農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