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文旅產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傳統的旅游體驗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游客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而數字技術為文旅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可能。例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運用,讓游客在家中就能預覽目的地的風光,甚至參與到歷史事件的虛擬體驗中,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旅游前規劃。沉浸式數字體驗項目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人物對話,或是身臨其境地感受自然景觀的壯麗。然而數字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創作,還可以應用于互動、服務、宣傳等多個維度,數字技術的普及,正在推動文旅產業向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01 文旅數字化發展現狀
01、智慧場景助力傳統文旅業態加快更新
一是沉浸式體驗空間推動傳統旅游消費場景實現升級。沉浸式體驗場景通過場景建構、全息投影、增強現實以及虛擬現實等手段,以信息分享便捷性為途徑,創造出交互式體驗場景,能夠更充分地調動體驗者的多重感知,成為數字文旅發展新形態。
(圖片:LBE大空間體驗熱潮|來源時空旅行計劃)
二是智慧場景推動旅游產業附加值有效提升。沉浸式體驗利用數字技術,將真實和虛擬場景結合,創造出人機互動的體驗環境,既可以實現遠程虛擬旅游,又可以拓展真實場景演繹邊界,在升級用戶消費體驗的同時,為文旅產業創造出更多優質產品。
02、文旅管理數字化
文旅管理的數字化包括在線旅游預訂、數字化導覽服務、數字化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指通過文旅體驗流程的數字化,提升旅游產業管理效率、增強游覽便捷度、留存旅游產業足跡從而反哺文旅升級與文化保護的全過程。
(圖片:數字景區管理平臺|來源:網絡公開)
在時間上,文旅數字化建設可以打破傳統公共服務時間、空間及場館、景區等實體空間的限制,打通各類旅游公共服務信息化統籌鏈路,優化旅游公共服務內容供給。在效能上,依托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可實現對文旅資源的精準管理和優化配置,提高服務效率;同時,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服務流程,減少人為操作,降低出錯率,提升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
03、文旅營銷數字化:網絡流量成為延伸文旅產業鏈的重要介質
近年來,網絡在飛快提高文旅傳播效率和效果,網絡流量轉化能力強、傳播速度快,成為驅動地方城市線上快速火爆、線下急速引流的重要手段。并且網絡平臺成為城市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據新榜發布的《2023年度文旅內容洞察報告》顯示,文旅營銷不斷升級,文旅行業進入3.0內容運營時代。于新一代消費者而言,線上內容平臺成為用戶獲取旅游信息、決策參考的重要陣地,抖音短視頻平臺則為文旅內容創作的主陣地,平臺的風格特色深深影響著內容創作。
(圖片:《2023年度文旅內容洞察報告》文旅營銷分析|來源:新榜數據)
文旅產業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深度融合,擴展了地方城市文旅營銷推廣渠道。通過交互式傳播方式,網絡平臺能夠精準獲取游客需求和偏好,從而有效拓展文旅傳播邊界,優化生產要素配置,促進文旅資源高效利用。
02 文旅+數字創作
01、數字藝術:國家大劇院《情緒劇場》
文藝創作與科學發展一直是“雙向奔赴”的過程,一方面,數字化與智能化助力了對傳統文化的守正與創新;另一方面,藝術也驅動數字科技發展,新的創作需求催生了新的交叉學科。AIGC、影像互動、4K、8K、5G、XR等技術都為藝術創作帶來了無限可能,而觀眾也將通過數字化技術沉浸于一個全新的文化體驗之中。
《情緒劇場》是國家大劇院 “藝·境”數字藝術展的展陳項目之一,是藝術家費俊與心理學家劉正奎合作的系列藝術實驗項目之一。
(圖片:Emotional Theater“情緒劇場”|來源:網絡公開)
該作品通過人工智能及情感計算技術,可以檢測并呈現觀眾的情緒。裝置將情緒細分為細膩的16種類型,并結合情緒能量值,為每位觀眾量身定制一場專屬的音樂與視覺盛宴。通過智能匹配不同音樂家的作品,裝置不僅讓音樂隨著觀眾的情緒波動而流淌,更以音樂為驅動,實時生成與之共鳴的藝術影像,構建出一個充滿療愈力量的個性化音畫劇場,為體驗者形成從情緒的認知、轉化到接納的積極心理效應。
(圖片:“情緒劇場”的16種情緒類型之一|來源:網絡公開)
02、數字博物:中國國家博物館《數說犀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每年要接待入館觀眾近千萬人次,如何讓觀眾更加快捷地進入博物館,準確了解觀眾的參觀需求,使觀眾在有限的參觀時間內收獲更多,不斷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不斷探索的方向。
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數說犀尊”展覽,以一物一展的形式,從出土經歷、功能特點、鑄造和裝飾工藝、造型美學等方面對這件國寶進行全方位解讀,并突破常規展陳手段,綜合運用高清三維掃描、超高清顯示、人工智能、紅外感應、AOA定位、增強現實、環境監測等技術,通過數字手段直觀呈現“犀尊”高清細節和相關學術成果,使觀眾從單純的參觀者轉變為探索者和參與者,從視、聽、觸、互動思考等多維度深入了解犀尊所承載的文化價值。
(圖片:《數說犀尊》智慧導覽機|來源:中國文化報)
03、數字空間:多媒體主題公園《Glow Safari》
《Glow Safari》是由韓國多媒體娛樂公司 .Mill 制作運營的室內多媒體主題公園,即基于全息圖、互動系統、投影映射等寫實媒體技術打造的互動光影空間。這是一個從想象力出發的實感體驗型新媒體藝術主題公園,其靈感源自對于“光”的想象,在這里觀眾可以尋找能將光線傳遞給人類世界的神秘動物,和它們面對面互動。整個主題公園可以體驗10個以自然和動物為主題的不同概念空間,包括無限海洋、光之峽谷、連接花園、節日屋、發光叢林、云端草原等。
在《Glow Safari》中,交互技術被應用于燈光、聲音、視頻和結構等所有元素,從而強化與主題公園中的神秘動物進行“交流”的體驗,觀眾可以直接與“發光動物”互動,感受“無動物狩獵”的樂趣。
(圖片:《Glow Safari》無限海洋主題|來源:網絡公開)
03 文旅+數字管理
01、深秋遲暮 新冬可期
九寨溝從2003年開始“數字九寨”建設工作,到2010年成為我國第一個智慧景區,其數字化和智慧化水平始終都走在全國前列,是我國智慧景區建設的代表。智慧化和文旅融合是智慧文旅景區的兩個必備條件,九寨溝在智慧文旅景區建設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階段,先是從傳統景區邁向智慧景區,然后是充分加強文化資源的發掘與應用,再邁入智慧文旅景區。
九寨溝的智慧管理主要包括景區內人的管理、景區內車的管理、景區內環境的管理、景區內社區的管理、景區各應用平臺綜合集成、應急管理。其在智慧管理中充分應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網等通信和信息技術手段,并構建起數據體系完備的景區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感測、傳送、整合和分析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對景區管理和游客服務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
(圖片:九寨溝自然風景|來源:網絡公開)
不過早期九寨溝在文化融合上的創新和實踐較少,近兩年九寨溝把發掘景區的文化內涵、推動景區從自然風景類向文旅融合型景區發展作為重要的著力點,并以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拓寬景區的文化內涵,正積極地發掘區域文化特色。
02、東臺西溪景區智慧運營
東臺西溪景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西郊,地處古運鹽河畔,交通便利。該景區的數字化管理實踐主要從散客服務、團隊服務及數據中臺三個方面,構筑了數字化管理的閉環。
首先依托“天仙緣”小程序+“售檢票管理系統”的散客服務體系,景區將分散的旅游資源與信息進行整合,通過小程序,游客可以獲得包括“食、住、行、游、購、娛”的多維度游覽信息,便利度大大提升,極大簡化了定制化出游難度。同時,通過與OTA平臺對接,天仙緣景區打通平臺間的數據及服務壁壘,游客可通過人臉識別、身份證、二維碼、紙質票等多種方式入園,不用擔心平臺區隔導致的游覽不便。
(圖片:東臺西溪·天仙緣景區數字孿生平臺|來源:網絡公開)
利用5G技術萬物互聯的特點,天仙緣景區包括視頻監控、IP客流一體機、停車場閘道設備、游覽車、售票自助機、應急報警柱、對客服務大屏在內的諸多硬件設備均能夠接入景區數據中臺,與手機、應急指揮大屏的互聯互通。使得景區通過一部手機、一塊大屏就能實現對景區的實時動態監管。通過系統間的配合,景區能夠實現提前預判、監控配置、實時監測、設備預警、入園管控、接警響應、指揮調度等數字化管控。
也得益于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完善建設,如今東臺西溪·天仙緣景區年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園區總收入超20億元,景區“景警融合型智慧景區”的嘗試,也使其入選2021年度江蘇省智慧旅游景區名錄。
04 文旅+數字營銷
在任何業務領域,了解并吸引目標客戶都是成功的關鍵。對于文旅行業來說,關鍵在于如何精準地將景區的獨特性展示給最廣泛的潛在受眾。相較于傳統文旅營銷,文旅數字化營銷擁有廣泛傳達、精準推送、互動性強、數據可視等優勢。淄博的燒烤、哈爾濱的冰雪節、晉城的古建筑與塑像......一批批城市借助社交媒體與內容平臺的傳播爆火于網絡。但作為景區本身,終究不能坐等“潑天的富貴”,需要主動擁抱數字化營銷手段。
頂流景區—河南老君山
今年8月23日,網紅景區河南老君山宣布國有化,在網絡上引起熱議。2019年,在短視頻平臺的強力推動下,老君山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憑借其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在短視頻平臺上迅速走紅,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2023年,老君山景區達到歷史性突破,全年接待游客450萬人次,綜合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全國名山眾多,但為何只有老君山在欒川成為如此熱門?
(圖片:2007-2023年老君山風景區營收情況|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規劃研究院)
首先,景區巨資造景,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山岳旅游地。老君山在產品打造上不拘泥于傳統景區的方式,而是從美學角度出發,通過建筑、自然景觀、燈光和互動空間等多種手段設置核心吸引點,利用網紅效應吸引游客,尤其是年輕人。同時景區擅于創造事件營銷和話題,保持老君山在高流量位置。例如捕捉美麗瞬間,通過攝影和游客分享,擴展網絡影響力,“一場大雪后的金頂雪景”由此成為熱門話題,每到冬季,都能吸引大量游客涌入。并且老君山以道教圣地和老子歸隱修煉的歷史背景聞名,深入挖掘老子文化和道教內涵,通過展示和體驗,增添了景區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感,讓年輕人欲罷不能。借助新媒體的力量,通過短視頻和內容營銷,老君山的形象在年輕人群體中迅速普及。這種營銷策略不僅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還增加了游客的粘性,進而提高了景區的游客轉化率。
(圖片:網絡上年輕人在老君山打卡|來源:網絡公開)
如今,文旅數字化程度的提高及大數據與新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和普及,文化內容也將與旅游體驗深度結合,將催生出更多創新的產品和服務,為文旅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數字文旅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不斷推動文旅產品的創新升級,帶動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助力文旅行業發展開啟全新篇章。展望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技術的融入,文旅產品的形態將更加豐富多樣,游客的體驗將更加個性化和智能化,數字文旅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文章來源:沉浸城市智庫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4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