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摘要:農村發展需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帶來的機遇,探索突破制約農業產業現代化、規模化運營瓶頸的路徑,該文以山東省臨沂市為例,分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致使農業產業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農產品的品質特色不鮮明、整合以及傳播力度不大、創建品牌的龍頭企業實力不夠強大等,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對策,包括構建農業產業品牌價值、提升農業產業品牌價值、促進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加大信息化建設等,以期對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產業;發展困境;對策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對“三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鄉村振興要求堅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下農業發展路徑,建立完善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助力,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增長。
01 鄉村振興戰略下臨沂市農業產業發展的困境
01、農產品的品質特色不鮮明
盡管臨沂市擁有很多農產品種類,但至今尚無兼具獨特性與代表性的拳頭產品,以致臨沂市的農產品很難和其他地區的同類產品進行有效區分,競爭力不足。臨沂市的很多農產品在品牌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短板,品牌定位于形象塑造不夠明確,以致消費群體對其認知度普遍較低,很難形成品牌忠誠度。
02、整合不夠、傳播力度不大
近些年中,臨沂境內塑造出了很多農產品公共品牌,但普遍存在著品牌小及輻射力低的問題。以茶葉為例,臨沂市茶葉栽植總面積達10萬畝,投產面積占六成以上,在農業部登記的特色農產品只有4個,品牌之間的整合工作缺乏確切的定位與目標,以致不能形成強大合力。再比如牛蒡,蘭陵縣莊塢鎮種植總面積就達到5萬畝,全鎮牛蒡生產單位有數百家,但建成規模化生產格局的稀少,基本上是通過淘寶、天貓等網站外銷低檔牛蒡茶產品,自身在品質、服務等方面很難形成競爭優勢[1]。
03、創建品牌的龍頭企業實力不強
當前臨沂市從事農產品產銷活動的企業基本是中小企業,且很多是初創期企業,運營中經常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外加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很難建設出獨特的品牌特色。雖然蒙陰蜜桃、營南花生等區域公共品牌已具備一定社會知名度,但因企業的市場開發與營銷能力有限,導致未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難以擴大市場份額。
02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產業優化發展的對策
01、構建農業產業品牌價值
農產品品牌價值主要覆蓋品種、品質、口味、商標(LOGO)等內容,其中LOGO是最顯著的外在表征。品種多從如下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一是各區域產出的獨特品種資源,其二為品種的開發利用情況,例如農產品的再加工、新品研發等。既往很多研究及實踐均證實,打造初級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的品牌難度系數較高,基本是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的方式加工成食品。長期以來,品質是鄉村振興下農業發展中塑造品牌的著力點,很多企業經數年發展后運營規模擴大、知名度更高,產品品質控制難度成倍數增加。當處在這樣的境遇下時,企業要主動編制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儲存、加工、流通標準,認真落實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各種措施。同時,要大力推進農產品品質認證工作,不僅能客觀地評價農產品品質,也體現出消費群體對其的信任度,這是鞏固和提高農產品質量公信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品味是農產品品牌價值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通常是指文化品味。文化元素被定義成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靈魂,能夠使農產品品牌內涵更豐富。正因如此,要從多個方面開展好創意策劃工作,挖掘并整合農產品與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等文化元素,通過合理的方式把其滲透至品牌建設領域。
臨沂素有沂蒙山區之稱,沂蒙幾乎就是整個臨沂市的代名詞,很多農產品品牌建設中融合了沂蒙這一地域概念,代表性品牌有“沂蒙紅嫂”“蒙山沂水”等。臨沂市作為革命老區之一,擁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沂蒙紅色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中能輔助增加品牌的社會知名度與經濟價值。
LOGO作為農產品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未來要從多方面努力提升LOGO的設計水準,不僅要追求美觀大方、簡潔實用,又能全面地表現出產品的特點、歷史文化內涵、價值取向等要素,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路,使其演變成廣泛傳播品牌的一個有力工具,持續增加臨沂農業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02、提升農業產業品牌價值
首先,精心策劃頂層設計。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產品形成品牌價值的基石。以“好客山東”為例,其在全國范圍內知名度很高,且旅游業處于標桿地位,淋漓極致地凸顯出頂層設計的必要性。所以,在設計與建設農產品品牌時,一定要深入挖掘品牌價值,精心設計LOGO和廣告語,使其產生積極的反響。
其次,整合各項傳播策略。借鑒“好客山東”形成的成功經驗,實施“聯合推介、集中宣傳”,運用央視、山東衛視等主流媒體進行集中宣傳,以進一步增加品牌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最后,做好品牌農產品的營銷工作。除了常規的專賣店、同城配送、電子商務等營銷渠道之外,也要善于運用社會熱點、時事新聞等進行營銷,循序漸進增加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03、促進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
在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持續延伸農業產業鏈,建設出集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多環節的全產業鏈模式,并積極引進先進科技以增加產業鏈的附加值,孵化出更多的農業新業態,聚集多方力量促進農業產業的良性發展。臨沂是山東省的農業大市,農業人口875萬,臨沂將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處理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在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陸續涌現出很多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其中蘭山區金鑼集團作為一家以生產加工肉制品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擁有年產肉及肉制品200萬t的生產能力,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產企業。公司的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專賣店與經銷商均超過1萬,近些年還發展了產品出口業務[2]。在臨沂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04、加速農業信息化建設
第一,要建設完善的農業信息化體系,采集、整合分散在市場內的各種農業信息,增加廣大農戶的接受效率,增加他們對信息的掌握程度。現如今,信息是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信息閉塞會帶來發展速度減慢的問題。在落實該項工作實際時,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導向性作用,加強信息入村項目建設,增加信息網絡在本地的普及率。也要創建農業生產對接機制,建立相配套的供銷群。例如,依托于信息技術促進農戶和企業對接、企業和農產品需求者對接等,進一步增加農業資源的流通及共享效率。
第二,充分應用“互聯網+”的銷售模式,持續拓展農產品的營銷渠道。為此,要在農村地區打造良好的電商環境,結合本地的實際狀況,編制能促進電商發展的政策。比如山東臨沂農村地區充分應用本地的資源優勢,線上營銷黑豆、杏仁、沂蒙綠茶等,使農業特產銷售到全國各地[3]。
第三,積極為消費者提供虛擬體驗服務,比如基于新媒體平臺營銷沂蒙綠茶時融合發展沂蒙茶文化消費者在網絡前均會具體了解產品,故而為了吸引消費者一定要為他們提供滿足自身感官體驗的服務。與此同時,深度融合虛擬服務和沂蒙茶文化,充分發揮臨沂茶文化悠久歷史與優異的地理環境優勢,塑造“喝沂蒙綠茶,品齊魯風韻”的茶文化風貌。
03 結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探索農業產業發展困境的路徑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為此,要深入挖掘本地農業產業特色,促進產業之間的有效融合,提升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以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農產品品牌以持續增加農業產業發展的綜合效益,進而促進農村地區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本文收錄于《農業工程技術-農業信息化》2024年第4期,目次43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5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