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農民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農民職業化是農業基本現代化的重要指標。自2012年以來,相關部門就啟動實施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當前,一批能創新、敢創業、有技術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正在引領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農業部日前印發《“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數量要發展到2000萬人。
在北京某小區當電工的戴師傅來北京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氨M管比較辛苦,但掙錢機會多,比在家種地強。”戴師傅向記者坦言,河南老家還有幾畝地,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回去種了,“種地一年的收入還不如在外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到城市務工,并成為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據人社部統計,截至2016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達2.82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9億人。
如此龐大的群體離開農村,走進城市,導致農村務農勞動力數量大幅減少,農村“空心化”現象十分普遍?!?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談種地”已經成為極其現實的問題。
但是,在中央反復提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抓在中國人自己手里,并且里面主要裝的是中國糧”的背景下,莊稼終究還是要有人來種,而且要種得好、種得精。
這就需要依靠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農民職業化是農業基本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經營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鞭r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再過10到20年,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將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依靠力量”。
實際上,自2012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農業部、財政部等部門就啟動實施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截至2015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規模已達1272萬人,比2010年增長55%;陜西、江西等11個省區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意見》等文件。中央和地方財政累計投入超過80億元,全國1800多個農業縣開展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
“只有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加快構建一支高素質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隊伍,才能為現代農業建設提供堅實的人力基礎和保障?!鞭r業部科教司副司長江文勝告訴記者。
吸引“新農”、提升“老農”、儲備“知農”是我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主要手段。
當前,一批能創新、敢創業的“新農”加入職業農民隊伍,引領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正成為創業創新的沃土,工商資本的進入,“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新業態催生一批新農人,一批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以及農業電商、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新產業,有力促進了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安徽省南陵縣“80后”職業農民谷浩,從上海海洋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承包了300畝魚塘,并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術,創新四大家魚混養模式,實現單位面積養殖產量和效益翻番,輻射帶動周邊100多個養殖戶畝均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
同時,一批想務農、有經驗的“老農”轉變觀念提升技能,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骨干力量。
通過教育培訓,一批農民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獲得提升,正在成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骨干。他們積極發展規?;⒓s化經營,開展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提供了基礎支撐。
吉林省農安縣農民武向全曾經是種田能手,在專家的引導下,他創辦了天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利用農家肥和黑沙改造鹽堿地,大幅提高了玉米單產水平,不但成為科技達人,還帶動了周邊400多戶農戶,流轉、托管土地7600多畝,增產增收又增效。
此外,一批高學歷、有情懷的“知農”在職業培育中加速成長,成為農業后繼者,推動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些地方積極探索,創新教育內容與方式,立足未來農業發展培育后備人才,確保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后繼有人。如江蘇省自2015年開始針對省內高校所有涉農專業應屆生,開展為期一周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培訓,引導學生投身現代農業建設;安徽農業大學與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創設現代青年農場主創新創業實驗班,采用“理論學習+實踐教學+創業孵化”的分段培養模式,目前首批畢業生已經走上創業道路,注冊了青年農場主商標,創建了“青年壹品”互聯網銷售平臺,成為全校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平臺。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人數將達到2000萬人。那么,對于人口眾多、農民眾多的中國而言,多少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可以滿足我國農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對此,農業部科教司教育處處長紀紹勤說,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通常耕地的80%左右是靠職業農民來耕種的,農業產值中50%左右是由職業農民貢獻的。照此標準,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重而道遠。
據農業部測算,1億人左右規模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比較符合中國國情。這1億人中,包括生產經營型3000萬人,專業技能型6000萬人,社會服務型1000萬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級農業部門著力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積極發揮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涉農學院、科研推廣機構、企業社會組織的作用,形成了以農廣校為主體、多方資源廣泛參與的“一主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據悉,2012年至2017年間,連續6個中央“一號文件”都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作出了部署,表明了中央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要“健全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體系,定向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常務副校長劉天金認為,農廣校不是一所普通意義上的學校,是農民教育培訓的專門機構和全國體系,在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服務“三農”發展上肩負著特殊而艱巨的使命?!岸ㄏ蚺囵B職業農民”,核心是圍繞職業農民本身的性質、特點、規律推進精準培訓。
劉天金認為,要著力推動三個轉變:在培訓對象上,推動留守向職業的轉變;在教育培訓機構上,推動從分散到聯合的轉變;在教育方式上,推動由短期向經常的轉變。
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參與培訓工作,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面向產業、融入產業、服務產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揮農民職業教育集團的作用,支持各地整合資源辦好農民學院,拓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渠道。鼓勵農業園區、農業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實習實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引導農民合作社建立農民“田間學校”,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就近就地學習、教學觀摩、實習實踐和創業孵化場所。(來源:經濟日報 )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9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