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5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若干重要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
分“三步走”, 目標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記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統籌城鄉和城鎮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現在印發這份《意見》,有何重大意義?
答: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黨的十九大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現階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有著現實而深刻的時代背景,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既是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又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拓展發展空間的強大動力。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度保障。
記者:這份文件提出了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整體框架。請問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是什么?
答: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明確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則。一是明確改革的總方針,就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二是明確改革的抓手,就是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三是明確改革的目標,就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四是明確改革的路徑,就是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
記者: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如何分步實施?
答: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需要按照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并與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進行緊密銜接,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要基本打通,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要放開放寬,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要基本建成,農村產權保護交易制度框架要基本形成,經濟發達地區、都市圈和城市郊區在體制機制改革上要率先取得突破。
第二步,到203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要顯著縮小,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要基本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要全面形成,城鄉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要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基本實現。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成熟定型。城鄉全面融合,鄉村全面振興,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
改革措施多點發力, 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縮小城鄉差距
記者:城鄉要素流動不順暢,是城鄉二元壁壘的突出體現。請問《意見》在這方面有哪些改革舉措?
答: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既是提高經濟效率、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關鍵制度,又是提高社會運行效率、降低社會成本的重要制度。
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促進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信息匯聚的良性循環,《意見》提出了9項改革舉措,主要是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穩慎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完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建立工商資本入鄉促進機制、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
記者:城鄉公共服務不均等,是城鄉差距的明顯體現。請問《意見》在這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
答:農村公共服務是鄉村發展的明顯短板,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必須加快補齊這個短板。必須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統一、制度并軌。
《意見》提出了6項改革舉措,主要是建立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健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險制度、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健全鄉村治理機制。
記者:城鄉基礎設施差距大,極大影響城鄉融合發展。《意見》在這方面推出哪些改革措施?
答:從國際經驗看,率先推動城鄉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些發達國家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最直接措施,貫穿于城鎮化的每個階段。近年來,我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城市相比仍然十分滯后。必須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鄉村,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擋升級,加快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
《意見》提出了3項改革舉措,主要是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機制,推動城鄉路網的一體規劃設計,統籌規劃重要市政公用設施和城鄉污染物的收運處置體系;健全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機制,區分公益性和經營性設施,對建設投入主體予以明確;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管護機制,明確鄉村基礎設施的產權歸屬,由產權所有者建立管護制度。
記者:城鄉產業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在不少地區,一邊是大城市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一邊卻是鄉村的傳統農業。《意見》如何縮小城鄉產業差距?
答:鄉村經濟的發展方向,是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為重要補充。必須瞄準這個發展方向,完善農企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意見》提出了6項改革舉措,主要是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機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鄉村文化保護利用機制、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健全城鄉統籌規劃制度。
記者:城鄉居民收入比雖然逐步回落,但仍然處于高位,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請問《意見》在這方面有哪些改革舉措?
答:“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必須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鼓勵勤勞致富,統籌提高農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四方面的收入。
《意見》提出了5項改革舉措,主要是完善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環境、健全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機制、建立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機制、強化農民轉移性收入保障機制、強化打贏脫貧攻堅戰體制機制。
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記者:改革任務很重,如何確保《意見》切實落地生效?
答:推動《意見》落地生效,總的工作方法是: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中央層面負責對體制機制改革、政策安排進行頂層設計;省級層面負責統籌制定本地區的實施方案、實施路徑,提出務實管用的措施;市縣層面負責推動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
《意見》提出了4項組織保障措施。一是加強黨的領導,確保黨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城鄉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二是強化分工協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牽頭建立城鄉融合發展工作的協同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督導;各有關部門將制定細化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改革措施。三是壓實地方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將明確落實路徑,部署好重點工作。四是注重試點引路,設立一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努力探索統籌城鄉關系,先行先試、觀照全局,邊試驗、邊總結、邊推廣,條件成熟時以法律等形式固化。
來源:人民日報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