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隨著休閑農業的概念提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參與其中,然而大半部分人對休閑農業了解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對更深次的休閑農業規劃不太了解,小編根據多年休閑農業規劃經驗為您分享休閑農業規劃如何做?怎樣才能創造出更突出有特色的休閑農業?
(一) 開發與保護并舉的理念
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農業古國,在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思想 下,營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農業。我國傳統農業中早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辨證認識, 并用于指導農業生產。如今的農業園區規劃建設和園區內的農業生產經營、休閑體驗等活 動以與自然和諧共存為最高準則,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在保護、開發、培育資源與環境的過程中提高農業的開發和利用程度,以確保園區景觀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態性。
(二) 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的理念
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季節性,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 源、農業生產條件和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 特色。
特色是休閑農業發展的生命之所在,越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越強,因此園 區建設要與實際相結合,明確資源優勢,保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我新、我精、我特”的壟 斷性地位,使園區建設更直接地為園區服務、為旅游服務。如北京門頭溝區的“妙峰瓔桃 園”、平谷區的“桃花海觀賞采摘區”、順義區的“龍灣屯萬畝優質梨觀光采摘園”等無一不是 以特色取勝的典范。
(三) 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念
我國臺灣地區休閑農業園區的概念,被賦予了具有地方意義的community(社 區)的理念,而不再只是一個強調專業生產的屬于工業特質的Park(廠區)概念。我國臺灣休閑農業園區社區經營的理念是整合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聯盟方式構成帶狀的休閑農業園區,并適時開展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 的"社區”理念來推動各項工作,從而走在了休閑農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前列。
目前,我國臺灣地區休閑農業園區成為輔導農民順利轉型經營休閑農業及創造農村地區就業機會的載體。我國大陸的休閑農業園區建設可充分借鑒臺灣地區關于園區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 念,改變以往的經營思維.有條件的園區可朝向精致農業政策延伸、轉型,從而可以改變大 陸休閑農業在空間布局上呈現出的“遍地開花”的發展現狀,杜絕掛個牌子就采摘、各自為政、缺乏系統管理、發展特點不突出、缺乏宏觀系統規劃等弊端。
(四)堅持“農游”相結合的理念
休閑農業的特點是將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休閑農業通過旅游業的開展而走向市場,并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提高自身的經濟價值,從而獲得應有的經濟效益。
同時,休閑農業 為旅游業的發展開拓了新領域,豐富了新內涵,促進了現代旅游業內涵和外延的擴張。休 閑農業園區就是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并增加了休閑觀光農業項目,通過 兩者之間的相互帶動.發展“農游合一”的新型產業,從而在城郊營造優美宜人的綠色游憩空間。
休閑農業是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后,一次本能的、明智的、必然的臍血尋根之旅、自我調適行為和供需錯位循環。
當今社會,世界是平的,關系是泛的,在單一具體產品營銷(點)遵循邊際效益遞減規律的前提下,產業經營鏈(線)可以上端溯源下端延伸,產業行業圈(面)可以橫向聯合縱向聯動,產業綜合體可以內部循環外部融合,這是休閑農業無邊界的理論基礎。
無邊界休閑農業的實踐與探索,是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應用,是新常態經濟的客觀反映,需要我們重新認知人類與農業的關系,重新認知休閑農業的內涵與外延,重新認知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復雜性和靈活性,重新認知經濟活動與社會活動的滲透力和適應力,重新認知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的顛覆力和影響力。無邊界休閑農業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01
農業與旅游無邊界
曾經,休閑農業只是旅游產品體系的一個小分支,但我國大部分的旅游景區都在鄉村,休閑農業不僅來了一個反包圍,還滲透到景區中,成為傳統景區擴容提質與轉型升級的途徑之一。農旅結合,農旅共強,以農促旅,以旅帶農,農中有旅,旅中有農,正成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態勢。另外,很快,一個新的名詞將會誕生,那就是景區農業,景區農業的概念流行后,將再次印證農業與旅游的無邊界。
02
農業與休閑無邊界
休閑農業集資本、科技、人才和現代經營理念于一體,是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孵化器、試驗田、推廣站,是其他農業模式與形態的萬能膠、吸附劑與收納袋,可謂一切先進的農業科技、農業模式都可以基于休閑農業的載體得到運用與展現,不影響農業生產的過程。
時至今日,農業本身也細分衍生出大量業態、模式和類型,粗略統計有傳統農業、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現代農業、石油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生物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創意農業、品牌農業、立體農業、集約農業、兩型農業、訂單農業、數字農業、精準農業、節水農業、灌溉農業、山地農業、旱作農業、陽臺農業、庭院農業、基塘農業、太空農業、海洋農業、鹽堿農業、沙漠農業、母本農業、低碳農業、綠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白色農業、紫色農業、彩色農業、芳香農業、富硒農業、母嬰農業、碳匯農業、創匯農業、期貨農業、規模農業、資本農業、眾籌農業、微農業、虛擬農業等,雖然很多概念交叉甚至重復,但都是對農業特性的界定、訴求和探索。休閑農業的發展,進一步激發了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意與創業,更多的農業概念或者概念農業將冒出,無論你知不知道,喜不喜歡,反不反對,這就是必然與趨勢
03
城市與鄉村無邊界
如果我們把休閑農業的前置條件硬性設定為鄉村,那么發生在城市的相關農業現象,就只能叫亞休閑農業、類休閑農業或者仿休閑農業,比如城市的屋頂農業和屋頂花園、家庭的陽臺農業和魚菜共生水族箱、大廈外墻的垂直農業、商場的藝術農業、辦公室的植物屏風、餐飲名店的展示農業、公園內的景觀農業、幼兒園的親子農業一角、中小學校園內的農業科普生態圃、敬老院里的園藝療養基地,再如美食街的鄉村風情,城市廣場的農業嘉年華節會,甚至只是城市公園充氣池里的親子抓魚,酒店房間茶幾上的一小盆果蔬,乃至城市時尚青年們鑰匙扣上的一個迷你植物吊墜,都無不說明了我們對農業、對綠色、對健康的追求,也是一種群體意識的喚起。
這里面,有的產品與技術是直接由休閑農莊供給過來的,有的是受休閑農業啟發或影響的。從社會整體發展角度講,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農業的同時,我們要歡迎農業進城,要鼓勵上述亞休閑農業、類休閑農業、仿休閑農業壯大和普及。
一個地方休閑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不僅僅是看有多少家星級農莊,還要把城市真正建設成為田園城市,而不是水泥鋼筋的森林;要以休閑農業為借鑒或導向,將教育辦成生態型、趣味化、創造性的學習與成長樂園,引導旅游地產莊園化、養老地產村落化、工商地產生態化,整體打造美麗和諧、幸福宜居、洋溢著個性與特色、充滿了創意與活力的慢生活縣域城市。
04
資源和要素無邊界
休閑農業要素在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化、教育、體驗、養生、景觀、種養和加工。休閑農業資源包括了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農林牧副漁等一切農業生產、農家生活、農村生態、農民技能和農耕文化,并可以靈活吸納一切時尚流行文化和城市資源要素。
休閑農業也是唯一通過資源優勢吸引城市各類先進要素持續向農村流動的農業形態,對城鄉互動交流,特別是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長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在進行休閑農業資源調查時,將突破原來旅游資源調查的方式與范疇。
在規劃分析時將從空間、時間、人際三個方面做更深入的梳理,一是山、水、田、園、路、城鎮、村落、民居、景區之間的有效聯動與協調保護;二是古往今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農忙農閑、法定節假日、二十四節氣等不同時間段和不同時間節點的產品配置優化與經營策略調整;三是男女老少、遠近高低、興趣愛好等不同客源人群的細分與取舍。
05
模式和業態無邊界
產業形態上包括休閑農業、休閑漁業、休閑牧場、休閑林場、休閑果園、休閑茶園、休閑菜園、休閑花園、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展示體驗基地和企事業單位后勤保障基地等;地域分布上包括都市創意體驗型、郊野休閑度假型、旅游景區依托型、農業園區配套型、新農村建設示范型、民族村寨文化傳承型、山區林下綜合開發型、湖區濕地保護利用型、庫區水源生態保育型、礦區綜合治理恢復型和老區產業扶貧帶動型等;發展模式上包括小型家庭農場型、迷你眾籌體驗型、大眾休閑游樂型、高端養生度假型、區域支柱產業延伸型、專項主題文化深度開發型、特定客源市場對接型、社區支持農業訂單型、農民合作組織捆綁型和品牌農莊連鎖型等;在主題定位上有農業產業主題、特色行業主題、運動健身主題、養生度假主題、商務休閑主題、趣味教育主題、科普游學主題、社科人文主題、文化體驗主題、藝術展示主題、新奇個性主題等。可謂模式類型多樣,規模大小不一,定位主題不同。
在業態方面,許多傳統的商業模式與服務業態將與休閑農業結合起來,比如耕讀書院、養生公寓、倉儲式超市、高端幼兒園、鄉村酒吧、國際青年旅舍、后勤基地、企業培訓基地、企業總部莊園、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中心、社區業主莊園、鄉村婚紗攝影基地、影視文化拍攝基地、市民假日大學、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農民創業園、格子農莊、寵物訓導中心、民間收藏展示中心、國防教育訓練基地、公益社團活動基地等,這些新的業態豐富了休閑農業的產品體系,加快了休閑農業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力度。
06
功能和作用無邊界
姐種的不是菜,是寂寞(遁世功能);姐種的不是菜,是希望(激勵功能);姐種的不是菜,是因果(禪休功能);哥種的不是樹,是愛情(紀念功能);哥種的不是樹,是存折(投資功能);哥種的不是樹,是綠韻(環保功能)。從網絡開心農場到現實開心農場,從很多人的咖啡館到很多人的農莊,憤怒的小鳥游戲到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從爸爸去哪兒到爸爸去農莊,從舌尖上的中國到舌尖上的農莊,休閑農業充分發揮了其融會貫通的吸收能力。隨著國家與地方各級部門對休閑農業扶持力度與引導作用的加大,休閑農業配套產業和配套服務的日趨完善與成熟,休閑農業一定能發展成為農業大觀園、教育大課堂、生態會客廳、聚會大本營、美食嘉年華、特產購物村、科普新陣地、藝術新載體,促進城市與鄉村、傳統與時尚、技術與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與平臺的融合發展。
綜上所述,休閑農業示范,有標準,無邊界;有標桿,無雷同;有時段,無止境。無邊界休閑農業,有認知,才有方向;有認知,才好實踐;有認知,才叫探索。
圖文來源:鄉村產業發展服務聯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1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