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田園綜合體是出現在中共中央2017年一號文件中的一個新詞,一個生于天字第一號文件的國家命題、一個打造詩意棲居理想地的時代課題、一個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問題。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田園綜合體主要包含六大建設理念,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01
以旅游為先導
鄉村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潮流,田園綜合體順應這股大潮應運而生。看似匱乏實則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需要匠心獨運的開發。一段溪流、一座斷橋、一棵古樹、一處老宅、一塊殘碑都有訴說不盡的故事。瑞士有被稱為無煙工業(手表、軍刀)、無本買賣(金融業)、無中生有(旅游業)的“三無經濟”。旅游本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業,瑞士在這方面開發得風生水起,值得借鑒。
02
以產業為核心
一個完善的田園綜合體應是一個包含了農、林、牧、漁、加工、制造、餐飲、酒店、倉儲、保鮮、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產等行業的三產融合體和城鄉復合體。對農民來說,遠走他鄉和拋家別親的進城務工犧牲太大,在本區域內多元發展,從多個產業融合發展中獲取收益的模式更為可行。沒有一個比較高的生活水準,人心必背,沒有產業支撐的田園綜合體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各級各類現代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創業園,應適當向田園綜合體布局。
03
以文化為靈魂
文化就是“人化”與“化人”的過程。田園綜合體要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讓人們可以體驗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苦樂與禮儀,以此引導人們重新思考生產與消費、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關系,從而產生符合自然規律的自警、自醒行為,在陶冶性情中自娛自樂,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內涵的綜合體是不可持續的。
04
以流通基礎為支撐
各種基礎設施是啟動田園綜合體的先決條件,而及時地提供一些關鍵的基礎設施又會對后續的發展產生持續的正向外部性。缺乏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物流、人流、信息流,一個地方就無法實現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溝通,鄉村偏僻的地理位置被阻隔世外,就無法與外部更廣闊的地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向外開放的經濟空間。
05
以體驗為價值
田園綜合體是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的綜合體。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后現代,人們對“從哪里來”的哲學命題已經無從體悟,田園綜合體通過把農業和鄉村作為綠色發展的代表,讓人們從中感知生命的過程,感受生命的意義,并從中感悟生命的價值,分享生命的喜悅。
06
以鄉村復興為目標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初始階段,農業和鄉村與國家和社會的落后往往緊密聯系在一起,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就是鄉村年輕人大量流出的過程和老齡化的過程、放棄耕作的過程和農業衰退的過程,以及鄉村社會功能退化的過程。田園綜合體是鄉與城的結合、農與工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生產與生活的結合,以鄉村復興和再造為目標,通過吸引各種資源與凝聚人心,給那些日漸蕭條的鄉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價值、信仰、靈感和認同的歸屬。
開展田園綜合體要堅持以農為本,以保護耕地為前提,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保持農村田園風光,保護好青山綠水,實現生態可持續;要確保農民參與和受益,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讓農民充分分享發展成果,更有獲得感。讓人們從中感到農業是充滿希望的現代產業,農民是令人羨慕的體面職業,農村是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10大標桿案例
首批國家田園綜合體項目全國僅有這10個,每年將獲得5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和20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資金支持連續3年。
1、四川成都—都江堰天府源
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牽頭實施,3年計劃總投資21億,其中:中央財政農發資金1.5000億、省級財政農發資金6000萬元、成都市級財政農發資金3000萬元、都江堰市級財政農發資金6000萬元,整合其他財政資金33997萬元,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1.462億。
該項目區域包括都江堰市胥家鎮和天馬鎮的13個社區,耕地面積32766畝。項目以“山水田園、獼果花香”為規劃定位,以糧油蔬菜產業為基礎,以紅陽獼猴桃為特色,以都江堰深厚的水文化、道文化、農耕文化為支撐,依托都江堰突出的旅游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
政府搭臺、市場化運作,圍繞“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總體目標,把項目區建成多彩鄉韻的展示區、產業融合的示范區、農村改革的先行區、綠色農業的典范區,在全省發揮田園綜合體示范引領作用。
2、浙江紹興—“花香漓渚”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農民受益”的總體要求,花香漓渚以農業綜合開發為平臺,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進度,調整種植結構、提升花木檔次,積極推進花市提檔升級,引進一批優質農文旅類項目,補足現有花木產業集群發展相對滯后、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土地資源要素約束凸顯等短板。
通過3年努力,建成以高端花木農業為主導產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響花木集群看漓渚、高端蘭花看漓渚、全域美麗看漓渚3張金名片,在三產融合上走出新路子,將“花香漓渚”田園綜合體打造成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樣本。
漓渚現有6個花卉專業村,250多家花卉企業,花木基地4萬余畝,擁有綠化苗木、名優蘭花等8大系列2900個品種。
未來幾年,漓渚鎮將全力推動試點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將“花香漓渚”建成集休閑農業集群發展區、宜業宜居宜游美麗新家園、品質型高效生態農業樣板區、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示范區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著力打響“花木集群看漓渚”、“高端蘭花看漓渚”、“全域美麗看漓渚”的三張金名片,為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創造更多“柯橋經驗”。
3、浙江湖州—“田園魯家”
浙江安吉“田園魯家”是當地首個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項目,以魯家村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南北莊、義士塔、赤芝3個行政村,構筑“1+3”格局,規劃范圍總計55.78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板塊劃分為“一廊三區”,最終形成“一帶為核、一環貫通、三點輻射、四村共贏”的局面。
項目重點建設圍繞一院、一環、三區展開,一院即“兩山”學院,也是綜合體的靈魂,一環即兩山綠道,三區即綠色生態農業示范區、創意農業休閑度假區、生態農林鄉居體驗區。遞鋪街道生態文明建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分3年完成,預計總投資6.7億元。
“嶺上家園”——創意農業休閑度假區為輻射帶動區,主要分布于南北莊、義士塔2個村,以打造嶺上農場——嶺上湖居——嶺上鄉居三個主題板塊為主;
“云上樂園”——生態農林鄉居體驗區是拓展延伸區,核心村為赤芝村,建設梅溪山、靜氧空間兩大核心項目。
最終形成“一帶為核、一環貫通、三點輻射、四村共贏”的局面。
4、云南保山—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
保山市隆陽區強力推進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引領區域傳統農業向生態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轉型,形成四季有景、色彩繽紛的農業觀光畫卷,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閑娛樂、傳統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園。
項目涉及隆陽區河圖街道、金雞鄉2個鄉鎮(街道)、11個村(社區),概算總投資41億元。圍繞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功能定位,未來將以“菜、花、果”為生產核心,著力打造“滇西花籃?錦苑?花千谷”、“滇西果藍?萬家歡?果山”、“滇西菜藍?晨農?饞滇菜”的“云花、云果、云菜”3大名片。
項目包含“五區一村落”(花卉產業區、水果產業區、蔬菜產業區、華大智慧農業科技示范區、優質糧食生產區,12個田園特色村莊)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將農業生產與鄉村旅游、文化創意、康體養生、科普教育深度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文化旅游整體推進。
5、河北唐山—遷西“花鄉果巷”
試點項目所在地東蓮花院鄉地處遷西、遷安、灤縣、豐潤四縣交界處,距京沈高速20公里,距遷西縣城30公里,距在建的京秦高速僅僅5分鐘車程,位于環首都2小時經濟圈內,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項目規劃區總面積7.35萬畝,涵蓋西山、徐莊子、西花院、東花院、東城峪等12個行政村。項目總投資17.2億元,建設期為3年,總計可獲財政資金支持2.1億元,同時可撬動社會資本10億元。
依托燕山獨特的山區自然風光,該項目以“山水田園、花香果巷、詩畫鄉居”為規劃定位,以生態為依托、以旅游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創新為理念、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打造特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生態優良的山水田園,百花爭艷的多彩花園,碩果飄香的百年果園,歡樂暢享的醉美游園,群眾安居樂業的祥福家園。
園區探索出“安梨+油用牡丹+二月蘭”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確定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
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就業3500人,增收8億元以上,通過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了企業、合作組織有效益,集體有股份,群眾有收益,核心區12個村近萬名農民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實現了多方共贏,良性循環。
“花鄉果巷”特色小鎮作為“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的核心主導區,由唐山市供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于2017年初入選河北省首批82個省級特色小鎮,是“智慧集約型農旅一體化產業集群”與“農旅+建設運營發展創新模式”實踐示范樣板,并助力“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成為全國供銷系統綜合改革的樣板地和實驗田!
通過“花鄉果巷”特色小鎮的建設,促進“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的花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精準扶貧,形成全鄉的統一品牌打造,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風貌,讓新農民更適合新時代的發展。
6、山西臨汾—襄汾縣
襄汾素有“棉麥之鄉”的美稱,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基礎好,產業基礎雄厚,擁有集創意農業、循環農業,農事體驗等要素基礎,所以,5年來襄汾所培植的深厚的發展根基,為襄汾獲此殊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5年,襄汾立足縣域特色優勢,把握市場脈搏,創新發展機制,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形成“農業+文旅+產業”的多元化融合發展格局,為經濟增長、農民增收提供了巨大動能。
規劃在汾河以東,北起襄汾縣與堯都區交界、南至縣城建成區,以燕村荷花園為核心,涉及2個鄉鎮9個村,面積1萬余畝的區域開展試點工作,全力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近郊創意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
在這個區域實施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主要有5大優勢:
1.生態環境友好
2.產業基礎良好
3.市場主體成熟
4.利益聯結緊密
5.政策保障有力
未來,襄汾將自家壓力,借力國家好政策,以“農業為基、文化為魂、產業為徑、富民為本”,全力把襄汾建設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示范區、鄉村旅游的新標桿。
7、山東臨沂—沂南縣朱家林
山東省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部門競爭立項、層層評審,成為山東唯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該由政府引導、創客引領、綜合規劃、多主體參與,按照田園綜合體的構成要素協同打造,規劃總面積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平方公里)核心區約3.33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3個村民大組,人口共16000人。
自今年起,中央省市專項資金連續3年、每年投入7000萬元用于試點項目建設。
該項目以“創新、三美、共享”為發展理念和總體定位,遵循“保護生態、培植產業、因利勢導、共享共建”的原則,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創客為主體,以創意農業、休閑農業、文創產業為核心,規劃布局為“二帶二園三區”。
“二帶”是小米雜糧經濟產業帶和珍珠油杏、木本油料為主的特色經濟林帶;
“二園”是創意農業園、農事體驗園;
“三區”是田園社區、創意孵化培訓區和農村電商倉儲物流區。
項目包括創意核心區、創意農業區、休閑度假區、省委黨校分校片區、加工倉儲物流服務區等5大功能區。
沂南農開部門已累計在此實施水利工程和道路建設等8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260萬元。同時,吸引其它類財政項目10個、資金45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1.2億元,帶動22家新型經營主體進駐,為該項目區成功創建國家試點打下了堅實基礎。
8、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五夫鎮
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鎮田園綜合體經現場考察、項目匯報、專家評審、集體評議,在7個參與的市縣中脫穎而出,成為福建省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首個國家級示范點。
五夫鎮位于武夷山市東南部,鎮域面積175.75平方公里。距離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國家風景名勝區45公里,距武夷山市區61公里。五夫村位于五夫鎮鎮區南部,是位于鎮區的三個村莊五夫、五一、興賢之一。聯合五夫村周邊10個村莊,形成“五夫田園”的規劃范圍。
該項目將針對園區中的農業產業區、休閑旅游區、文創產業區、朱子文化休閑小鎮、農業科技區五大功能區的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整合各部門及社會資金,對糧食、茶、蓮、竹等主導特色產業進一步提標、提質、提升,拓展項目建設內容和內涵。
全面高標準建設觀賞型、生態型、記憶型農業;全面提升完善農產品生產、銷售等倉儲、物流網絡項目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科技、特色農業種植水平;創新建設農民技術培訓機制;
全面增強村集體經濟活力,打造“清新福建”、“美麗武夷”、“悠閑五夫”,最終建成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9、廣西南寧—美麗南方
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位于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半島,范圍包括金陵鎮的興賢村和石埠街道辦事處的忠良村、永安村等,綜合體規劃面積69.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2萬畝,農業人口5.6萬人。
目前,規劃區有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3個,入駐企業60多家,各級財政資金累計投入近8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18億元,主要投入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建成了龜鱉養殖加工生產、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生產、青瓦房民俗風情古村落體驗等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項目48個,面積8000畝。
規劃以美麗南方豐富的農業資源、產業基礎、特色村落、傳統文化為依托,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抓手,完善生產、產業、經營、生態、服務和運行六大功能體系,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步同生”、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
此外,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擬將規劃區設計為“一軸兩翼三帶八區”的總體布局結構。一軸即沿005縣道的園區交通和發展主軸,將園區各主要功能片區、景觀節點和特色村落有機整合,形成完整的田園綜合體。
兩翼以005縣道為界,將園區分為南北兩翼。三帶即依托園區農田、村落、水系、山地,形成三條重要的農業休閑觀光體驗帶。八區包括創意農事體驗區、智慧農業展示區、高效農業集中區等八個功能分區。
10、廣東珠海—斗門區嶺南大地
廣東珠海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項目,位于珠海斗門生態農業園蓮洲片,總面積11.77平方公里,該項目以石龍村嶺南大地生態度假區項目為核心,覆蓋東灣及下欄村片區。
項目以嶺南文化為魂,以富民為本,以發展高端現代農業為核心,以文化和科技體驗為脈絡,以綠色生態科創教育為載體,打破原有單一農業種植局面,以“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開啟一二三產業循環發展的現代農業大產業,打造一個宜農、宜文、宜教、宜居、宜購、宜養、宜樂、宜游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示范項目。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8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