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除了政策的支持,農村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也是吸引農創客們的重要因素?,F在的農村,早已不在是過去的破敗不堪的落后摸樣,呈現出的是另一片繁榮的景象。土地流轉規?;洜I、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使得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新型農業主體順勢而起;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的涌現,更是促進了農產品出去的美好愿景。這一切,為農創客們實現創新理念和自主創業開辟了一片藍海。
現在,已經有許多農創客不負堅持,終于在農村創業致富了!今天小農菌為大家舉幾個例子,它們也都是在農村最常見的創業項目,分為種植和養殖兩大類!具有成本低、收益快、市場前景好等優點,只要符合基本生產條件,實施起來也比較簡單。
種植類
案例1:櫻桃敲開致富門
譚秀京是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界石鎮三瓣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退伍回村后,譚秀京自己種了幾顆小櫻桃,吃著酸甜可口,他眼前一亮,想著種植櫻桃或許能成為幫助村民致富的門路。后來,他又嘗試著栽種了18棵大櫻桃,起初大櫻桃連年不結果,譚秀京四處打聽,尋找種植良方,精心護理,終于在五六年后,大櫻桃開始結果。
大櫻桃成熟期長,品種多,采摘也比小櫻桃省事,一上市就深受歡迎。眼見大櫻桃種植效益可觀,譚秀京馬上廣泛宣傳推廣大櫻桃種植。他還先后多次去外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引進優良品種,指導村民種植。漸漸地,村里櫻桃種植漸成風氣,成為村民田地里的“搖錢樹”。如今,“青山綠水紅櫻桃”逐漸成了文登旅游的一張金字招牌。僅靠著櫻桃收入,三瓣石村人均年收入1萬余元。
案例2:一棵花椒樹的致富經
史明朝家住在河南省澠池縣坡頭鄉不召寨村。當地“十年九旱,靠天吃飯”這句民謠道出了村民當年多少的無奈與辛酸……為找到脫貧門路,村黨支部書記史明朝寢食難安。就在一籌莫展時,隔壁鄰居王玉民家門前種的十幾棵“大紅袍”花椒樹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去陜西韓城的花椒種植基地考察,請專家化驗土壤樣本,然后根據土壤類型、栽種作物來給土地“配餐”,還從韓城購買了花椒樹苗。一年后,試種的花椒長勢旺盛,證實了村里適合花椒的種植。2007年8月,正是花椒成熟的季節,史明朝種植的花椒初次掛果。2008年就實現收入8000多元。村民們的顧慮打消了,紛紛前來“取經”。史明朝一邊傳授技術,一邊不斷地改良,提高花椒的品質和產量。通過輻射帶動,花椒樹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樹。今年,不召寨村的花椒種植面積達到2600多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80%以上。坡頭鄉全鄉累計發展面積近2萬畝,花椒品牌逐步在全國叫響。
案例3:“愛情花”成為“致富花”
朱運芬是重慶市璧山區健龍鎮白果村2組村民,今年60歲的她和丈夫種植玫瑰十多年了。他們種的玫瑰不是普通的觀賞玫瑰,而是可食用玫瑰,聞起來芳香撲鼻,能做成玫瑰花茶、玫瑰花飲品等。3至5月的玫瑰鮮花行情好,他們會選擇賣給收購商。6月以后的玫瑰鮮花賣不上好價錢,就曬做成消暑解渴的玫瑰飲品。9月份的時候把花枝條剪下,插進田里培育,5個月后又能賣玫瑰苗子。
2016年,朱運芬家的玫瑰苗子就賣了3萬余株。雖然每年依靠玫瑰花收入能有八九萬元,但朱運芬還是希望能有更大作為。朱運芬說,玫瑰花種植技術要求不高,沒有蟲災、旱澇災害等潛在風險,只要自己勤快一點,就能有可觀的收入。
案例4:山地變茶園生活比蜜甜
福建省光澤縣司前鄉黃坊村瑤壇組的李學麟,是個茶廠老板。說起回鄉創業的經歷還要從一次偶然的機會開始說起,李學麟從家鄉買了幾盒“干坑紅茶”送給朋友,朋友品嘗了之后贊不絕口,并建議他回鄉開發茶山,辦個茶廠。最終,他回到了闊別二三十年的家鄉,開始了種茶計劃。
回鄉之后,他投資200余萬元在隔壁的東山村購買了一塊近千畝山地30年的土地使用權。今年是茶山開采的第二年,李學麟說:“今年可采摘茶青5萬公斤,能生產主產品‘麟鼎香紅茶’5000公斤,按最低價每公斤320元計算,產值可達160萬元。未來,隨著茶山的管理進一步完善,產量一定會更高,收益也會更大?!?/span>
養殖類
案例1:豪豬養殖助脫貧
28歲的劉福財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番陽鎮番陽四村村民。高中畢業后,他在家鄉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先后養過豬,雞,鴨,最后決定養豪豬。2016年5月,他專程趕赴湖南省桃源縣考察,學習豪豬飼養的經驗技術?;貋砗?,在原有合作社養殖場的基礎上,建起占地300平方米的沼氣生態循環豪豬養殖場,并在當地政府的協調幫助下,以“政府+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動番陽三村、四村共27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參與豪豬養殖。
目前,劉福財的豪豬養殖場內飼養豪豬100多頭,貧困戶定期輪流來勞動和學習養殖技術。預計到今年底,可以出欄近200頭豪豬,屆時每戶貧困戶可以獲得4000多元的利潤。劉福財說:“豪豬養殖成本低、利潤高,我對養殖豪豬有信心?!蓖瑫r,他希望能逐步擴大養殖規模,把產業做大,“我不僅要帶動貧困戶脫貧,還要帶著大伙一起致富奔小康”。
案例2:返鄉養泥鰍帶富眾鄉親
魏萬彬是四川宜賓南溪區汪家鎮白廟村人,一直在外以開車為生。通過朋友介紹,他了解到臺灣泥鰍養殖周期快、收益高、市場前景好,于是就有了回鄉養殖臺灣泥鰍的念頭。
家鄉郁郁蔥蔥的青山、縱橫田間的溝渠,背靠馬耳巖水庫給生態養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魏萬彬占地的150畝的養殖基地,分小塊呈梯形連片在一起,密實的臺灣泥鰍在池塘里翻騰,充滿生機。當前彬興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計劃通過提供種苗、傳授技術和統一銷售等方式,吸納當地更多的村民加入泥鰍養殖行列,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到泥鰍養殖中來。魏萬彬正在嘗試自己孵化苗子,成功后就能帶動更多的鄉親們一起致富。
案例3:藕田養蝦巧打“致富牌”
江蘇省東海縣溫泉鎮存村的返鄉農民柴北平是位創業能手。柴北平介紹,創業初期曾專程前往多地考察,在種植品種、技術、套養等方面取經學習,讓自己的創業計劃更接地氣、更易成功。三年下來,柴北平已經在蓮藕種植上積累了不少經驗。
現在流轉的藕田地有120多畝,成立了東??h青蓮種植合作社,主要采用蓮藕、龍蝦種養結合的方式經營。除了種植蓮藕、養殖龍蝦外,他在水田邊還種起了各式蔬菜、散養上了雞鴨鵝,生態種養出了效益,他的年收入超過24萬元。
案例4:山雞養殖帶富眾鄉親
馬興輝所在的甘肅省康縣三河壩鄉水草壩村是該鄉最偏遠的村之一,就在其他人還在終年奔波在異地他鄉掙體力錢的時候,馬興輝卻回家辦起了養殖場。馬興輝在打工時,發現當地一個養殖場養的一種山雞銷路很好,而且這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和康縣差不多,便萌生了辦養雞場的想法,后來,他只要有空閑時間,他就去這個養雞場轉,與養雞場的主人聊天,學習養山雞的有關技術。基本掌握了養山雞的要領之后,馬興輝辭去了建筑工地的活,回家了。
2016年3月,馬興輝注冊成立了祥輝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吸收13戶農戶入社。投資13萬元建起簡易雞舍100平方米。由于山雞生長所需的氣候、環境得天獨厚,到年底山雞就出欄1000多只,每只山雞苗成本20元購入,90元出售,每只山雞獲利60多元。
小農菌語:非常希望這些農創客的成功經驗能帶給你啟發,為你打造成功的基石。最后,小農菌在這里給農友們提個醒,創業的前期不要過于心急,先小規模的進行試點,一步一個腳印,穩步發展才是良策。(來源: 農業網Agronet)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