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南風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近期,大氣候集團(以下簡稱大氣候)與眉縣政府簽訂2.6萬畝數字獼猴桃全產業鏈體系建設項目合作引發關注。
針對該項目,大氣候做出全面“投資規劃”,計劃三年內建設完成數字獼猴桃種植基地2.6萬畝,研發4套數字化管理系統,改造數字化貯藏冷庫5萬噸,累計銷售獼猴桃5萬噸,3年內累計營收20億元,帶動當地2000戶家庭增收。
3年,2.6萬畝,5萬噸,20億元,2000戶增收……這一連串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其實需要很大的技術賦能。大氣候集團將如何通過“大氣農場”模式去為更多優質農產品產區賦能?他們在背后做了哪些準備?
(大氣候集團市場負責人/田佳女士)
近日,農業行業觀察專訪了大氣候集團市場負責人田佳女士,邀請她為大家分享大氣農場為農產品品牌賦能的故事,并一起解讀智慧農業如何進行商業裂變,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顯示,大氣候集團成立于2015年,是全球領先的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服務商,致力于用大數據為農業賦能。
從這幾年發展來看,“賦能”的確已經成為大氣候助力中國農業變革的核心關鍵詞。大氣候從創立初期為農企、政府提供物聯網技術產品,再一步步借助技術下沉至細分應用場景,從種植、流通到管理、銷售,對優質產區的農產品進行系統化品牌建設。每一步都在放大互聯網技術給農業帶來的真正商業價值。
田佳舉了個郁南無核黃皮的例子。從2016年開始,大氣候就與郁南政府達成合作,通過物聯網技術、農業大數據平臺對上萬畝無核黃皮基地進行數字化改造,并以“可視化溯源”作為市場切入和鏈接點,將郁南無核黃皮從傳統批發市場幾塊一斤的藥材原材料,打造成優質產區幾十塊一斤的特產水果,賣到終端消費者手中。這一改造,讓郁南無核黃皮完成了自產自銷去除了中間商,還保證了產地可靠性和安全性。郁南也因此從一個貧困縣變成為了知名的黃皮水果優質產區,當地農民收入水平直線提升。
目前,大氣候已在全國近 4000 家農場落地標準化種植、數字化監管、全程可視化溯源等服務。
2020年,大氣候基于過去5年從物聯網硬件到數據化服務的基礎上,以“數字化品牌”牽頭農產品上行、“數字化渠道”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數字化供應鏈”改造保障農產品品質、“數字化基地”建設穩定標準化農產品供應,這四大模塊組成“大氣農場”服務與加盟體系,打造優質產區現代農業新業態樣板,為農產品產區全產業鏈服務。
未來五年,大氣候將圍繞“大氣農場”模式,與全國優質農產品產區建立加盟服務,以數字化為種植端賦能,同時打造農產品銷售全渠道,以可視化溯源技術為鏈接,以農業大數據為基點,以全程可視化溯源為支撐,以“一縣一品”品牌化營銷為工具,為農產品上行提供了建設性、創新性的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大氣農場已經將數字化模式逐步應用到了眉縣獼猴桃、內蒙古昭君鎮水稻等項目中。
據田佳介紹,依托過去五年的技術與經驗沉淀,2020年大氣候推出自營數字獼猴桃品牌新奇味Sunkiwi,與眉縣最優質的農戶基地合作,甄選出最出色的產品,結合創新的營銷方式,帶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體驗,單果最高價賣到14塊/顆,并榮登天貓【高端獼猴桃口碑榜】第二,與國際頭部品牌“佳沛”一起位列前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嚴苛的品控考驗下,新奇味Sunkiwi的損耗率遠遠低于行業標準。這一成績單也讓眉縣獼猴桃種植戶看到了國產獼猴桃的潛在價值。
那么,對于當下及未來,大氣候又將如何利用“大氣農場”模式進行商業裂變,以數字化為中國農產品賦能,為農民實現創收,助力鄉村振興呢?田佳女士給出了詳細的答案。
(以下是采訪實錄,刪減版)
農業行業觀察:大氣候為什么推出“大氣農場”?大氣農場的創新和差異化又有哪些?如何確保競爭優勢?
田佳:大氣候為什么要推出大氣農場?因為我們在做生產端服務的時候,必須要把農產品的流通和溢價納入到服務考量體系中來。如果不這樣,我們就解決不了農業服務的關鍵問題,也解決不了企業的痛點。
大氣農場探索的是一種新型的合作和企業經營模式,除了要把大氣候過去5年積累的技術優勢輸出外,也希望通過本地化聯合運營幫助農企解決缺經營思路、缺高端人才、缺管理工具、缺資本支撐等問題,幫助農業生產型企業打破“七年回本”、“3億規模天花板”等魔咒。
而創新和差異化優勢是個動態積累的過程,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除了需要能夠從基礎技術、核心應用、系統矩陣、管理能力、營銷能力、服務能力具備全方位的創新研發能力支撐外,還需要我們在做宏觀規劃時能站在產業鏈的高度,而在做微觀運營時又能擼起袖子下沉至企業經營中去,并最終能以成本和效率檢驗自身價值。
大氣候用“互聯網思維”重構了農企管理、農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形態,而“大氣農場”就是集成樣板和落地各個優質產區后,本地農業新業態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的種子。
目前,大氣候擁有3000多個基地,這些基地供應了超過24+億條的生產數據,未來,大氣候可以依靠這些數據為農業行業實現更多數據增值。
農業行業觀察:大氣農場具體解決行業哪些痛點?目前有哪些樣板案例,進展如何?
田佳:我先問王老師3個問題,假設你是一家水果種銷型企業負責人,在3年內:
? 你如何管理2.6萬畝種植基地?
? 你如何完成2.6萬畝基地,將近5萬噸的水果銷售?
? 你如何在3年內累計營收20億,帶動當地農戶2000戶增收?
你會發現上述問題幾乎是每個優質產區上至政府、中間是農企、下至農戶所思考的問題。
大氣候目前面向2000萬家庭高端農產品的需求,在供應端必須以大氣農場統籌基地搭建標準化供應鏈體系,以此構建細分消費市場的垂直共享生態體系。
在合作對象選擇上,大氣農場以縣域和當地的龍頭企業為目標對象,雙方以聯合經營的模式去運營,成為傳統農企以及區域農業的一個新型業態補充。該業態以技術為核心,涉及生產/育苗,甚至是品牌銷售和流通渠道搭建及創新。
在基地的選擇上,大氣農場優先選擇產業基礎資源更有優勢的產區進行快速樣板建設,比如說眉縣的獼猴桃或者周至的獼猴桃、洛川的蘋果等優質產區。
同時,大氣農場采取個體加盟和聯合經營模式,孵化一個品類或一個品牌,再以這個品牌構建種植模型,建立分紅模式;然后,再建立一套完整的從生產到倉儲到流通,到品牌端的銷售渠道,構建完整的產業賦能體系。
大氣農場希望構建一個新型的商業合作模式,幫助農企增收。
舉個例子,我們新近跟眉縣簽訂了2.6萬畝的數字獼猴桃基地項目合作,大氣農場將圍繞2.6萬畝的種植基地,以品牌端牽頭,開展智慧種植,標準化改造等。預計三年內大氣農場累計營收將達到20個億,并且帶動當地的農戶2000戶增收。
農業行業觀察:大氣農場給大氣候帶來了什么?這一塊業務將會如何轉變?
田佳:大氣農場發展至今經歷了至少4個階段的版本探索和迭代,我以4個典型案例為例,比如以數字化基地建設規范產品銷售的北純農場案例;以郁南無核黃皮產業帶合作,完成去中間商自產自銷的案例;以品牌農業實現“鄉村振興”實實在在為農民創收的眉縣案例;以及正在部署中的“輕資產、重品牌、重管理、重模式”的增城案例。大氣候農場希望在2023年能夠服務1000萬個家庭,然后到2025年,能夠為2000萬個家庭用戶提供優質農產品服務。
至于未來將會如何轉變,這里打個廣告,歡迎讀者通過關注我們的微信號持續了解增城模式的發展情況。
在市場端,大氣農場以品牌牽頭,建設一個體系,同時在這個體系里形成品牌溢價。
在生產端,大氣候農場用一種新型的輕資產管理模式,比如,以工業品集約化方式進行生產管理。
比如說,合作基地按照大氣農場的方式去進行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大氣農場以互聯網去監管農事作業。基地種出來的產品,大氣農場以高于市場價格進行收購,解除農戶的后顧之憂。另外,大氣農場還會設計一個階梯性的分紅體系刺激科學種植,讓農戶有意愿跟我們合作,并按照我們的方式去種植和管理。
農業行業觀察:大氣農場如何構建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新型流通體系建設?是否可以舉例說明?
田佳:我們還是以新奇味Sunkiwi為例。大氣候操盤新奇味Sunkiwi其實是基于多年的農業大數據積累落地經驗。大氣候根據過去3年眉縣獼猴桃的數據分析,很快便選定了一直使用有機種植方式、且獼猴桃品質極佳的“二哥”的基地,并以高于當時市場價的形式與“二哥”達成了合作,并承擔獼猴桃銷售所涉及的冷庫、物流、品牌策劃、渠道建設等工作。品牌成功推向市場后,二哥和農場的農戶還能獲得相應的分紅。接著大氣候在沒有燒錢的情況下,只花了互聯網平均獲客成本的13.2%(數據來源 《2020年中國電商行業分析報告》),就把一個優質有機的獼猴桃新奇味Sunkiwi,做到了天貓高端水果口碑排行榜第二,僅次于佳沛。
我們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扭轉經營和管理思維。幫助農業企業打造產品品牌。
傳統企業做農產品銷售時,沒有意識到需要將產品力和品牌力的競爭進行貫穿。新奇味Sunkiwi品牌的成功在于從品牌策劃到產品售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時間點和交付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套數據分析和反饋機制在支撐。這些數據除了提供更精準的決策輔助外,還為下一年的品牌優化奠定基礎。
第二、找到用戶和市場定位,并以此作為供應鏈品控指導。標準化種植、市場導向、用戶定位是產品銷售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如何做呢?我以新奇味Sunkiwi的采收環節為例:
新奇味Sunkiwi以市場銷售數據指導SKU制定,再以未來將要銷售的SKU指導采收入庫,這種采收會直接降低入庫損耗和售后客訴。
為何傳統農企不敢采用這種創新的采收模式呢?原因有三:一、無法掌握終端消費行為數據并以此做采摘指導。二、采收成本會上漲,而在沒有溢價對沖的情況下,這么大幅度的成本上漲企業很難承擔。三、城市化進程導致農村勞動力和人口素質跟不上,如果以勞動力填充型去進行精細化采摘的話,按照農村現有的人力資源和人口素質水平很難持續。
所以新奇味Sunkiwi今年的一個運營目標是研發更高效、低成本的采收硬件逐步替代人力,這也是大氣候“科技賦能”的一個研發方向。
第三、產品分級標準化,流通渠道扁平化、多樣化,構建供應鏈體系。傳統的農產品流通從基地、產地一批、銷地一批到各級分銷商,最終到達消費者手里最少要經過4個環節,造成了農企分潤環節多、利潤率低、損耗高、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等問題。這樣的方式也有其合理性,因為市場變化無法被及時捕捉、渠道建設成本高、人力資源和管理跟不上等等,所以農企更愿意將商品交付給產地一批或者銷地一批,而不是承擔上述成本和風險。
大氣候在運營新奇味Sunkiwi的時候,是以傳統農企經營者的角色去體驗和探索多渠道、扁平化的解決方案。我們以市場銷售數據直接指導新奇味Sunkiw分揀包裝入庫,除了減少分揀環節降低損耗風險外,通過供應鏈數據監控、口感預測等技術手段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端消費體驗。
新奇味Sunkiwi整個運營環節,大氣候是從全產業鏈做管理創新,構建了一個從“產地到餐桌”的一個新型的流通體系。
農業行業觀察:大氣候為何從數據服務切入產業鏈營銷,這里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嗎?
田佳:五年前,我們在做發展目標規劃的時候就已經很清楚,物聯網是底層基礎和獲取數據的工具,真實數據是應用研發的依據、而成本與效率才是核心本質。大氣候用了5年時間從物聯網硬件、SAAS軟件、大數據管理平臺、新零售模式、數字化品牌逐步搭建起了面向未來農業的企業形態,并打算以“大氣農場”的加盟模式將這一模式復制和推廣出去。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已經跟數十個優質產區的龍頭企業搭建了合作,并以本地化聯合運營的形式帶動區域優勢產業提升,“留下來(大氣候)、走出去(新品牌)、有錢分(本地農業從業人員)”是大氣候通過本地化運營實現的最樸實的愿望。
農業行業觀察:大氣候未來規劃如何?能否詳解下未來的布局及著重點?
田佳:大氣候成立已有5年多,從第一年開始我們就在做規劃,從數據到運用已經積累豐富的經驗。
比如說,第一年大氣候自主研發了互聯網、物聯網的硬件,布局數據的采集,特別是田間地頭數據的采集。
有了真實的數據之后,第二年我們再圍繞著氣象災害、預警等方面做軟件開發,我們叫做saas應用。并加速推廣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大力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
第三年,大氣候開始深入產業,用數據賦能產業。比如,從2016年開始,大氣候就已經與地方政府共建大數據平臺,布局整個產業的數據服務。并且,大氣候做了可視化溯源技術,實現區塊鏈溯源,確保數據真實性、唯一性,方便消費者溯源掃碼追蹤和辨別真偽。同時,借助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讓農產品實現溢價。
除了技術賦能之外,大氣候還會圍繞鄉村振興開展服務。未來,大氣候以物聯網為技術核心,對數字鄉村中涉及的水利、公路、農業生產加工、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進行項目建設,鋪設農眼智能監測管理系統,將項目進度、物資調配、施工質量等作業流程納入到同一個平臺上,實現數字化、可視化統一監管,構建鄉村振興服務平臺。(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5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