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光輝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圍繞“精準農業”做文章,建立了以信息化為主導、精準農業為核心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和智能農機實現智能配肥、精準施肥、按需打藥、節水灌溉和農機定位……給糧生產裝上高科技的“順風耳”“千里眼”,實現農機管理信息化、田間作業智能化、農業經營產業化、農業服務品牌化。
夏糧豐收,又播下新的一季。在河北趙縣南姚家莊村的田野里,一臺臺聯合收割機靈活地掉頭、轉彎,一壟小麥從前面“吃”了進去;打捆機緊跟其后,將“吐出”的秸稈粉碎、壓塊;排在隊尾的免耕播種機旋即上前沿著麥茬撒下玉米種子,收割、脫粒、播種一氣呵成。這是趙縣光輝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的農機在田間工作。
發展托管讓合作社在規模服務中出效益
合作社理事長姚風娟今年50歲。2010年,她放棄縣城的工作,回村種地,一度受到質疑。但有股倔勁兒的她,2013年10月牽頭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規模經營,硬是闖出了一片天地。2015年,農業部印發《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合作社緊抓趙縣被評為全國首批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發展契機,找準借助智慧農機提供規?;泄芊盏穆纷?。當過會計的姚風娟一項一項地摳種地成本,一畝地一年一季小麥、一季玉米,買種子要80元,肥料290元,澆地360元(電費90元、人工270元),耕種收500元(農藥140元、人工360元),流轉費800元,一畝糧食總成本要2030元?!叭斯こ杀菊嫉?0%,合作社要想有賺頭,必須把人工這塊降下來。”機器替換人工,合作社一步一步置辦農機,從耕、種、收到打捆、烘干,應有盡有?!把矍暗氖崭顧C收一小時,相當于20個人干一天。合作社25臺收割機同時下地,一天下來,光是人工就能省1萬元?!币︼L娟說。
如今,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擁有成員196戶,來找合作社托管的不光有姚家莊村,附近停住頭村、北白尚村、南白尚村的土地也全部由合作社“全托管”,經營規模擴大到1.8萬畝,平時只要39人,農忙時再雇80個臨時工,一個人就能管200畝地。規模出效益,合作社的優勢顯現出來。投入上,化肥從廠家統一訂購,一噸便宜100~120元,再加上批量購買種子、農藥,成本還能節約5%~10%,平均下來,每畝地能節省100多元。產出上,近3600畝流轉的地跟敦煌種業簽了訂單,生產的是麥種,一斤2.2元,比普通小麥貴上近1倍;玉米專供飼料廠,經色選機篩選,一斤多賣兩毛錢。1.8萬畝一里一外算下來,純利潤300多萬元。成員們說,“自己種地,種子化肥花費只多不少,小農戶接訂單也沒那個實力,不算人工,一年到頭一畝地落不下千把塊。現在入股合作社,年底按土地入股分紅近千元,省心不說,在合作社當農機手,農忙時一天還能掙400元哩!”
智慧農機和大數據管理 “會”種地變“慧”種地
合作社服務面積大了,也面臨著新煩惱:土地質量參差不齊,不同的地畝產能差出幾百斤,也很難保證統一訂單的收購需求。姚風娟認為,還是要靠科技,做到技術精準、精細管理。
精準農業是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術支持的根據空間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技術與管理的系統。
第一招,按需精準施肥。合作社通過打造“兩張圖、一車間、一臺機”,實現農機精準變量施肥。一是繪制“長勢圖”,依托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團隊,運用無人機搭載多光譜傳感器,航拍小麥長勢,獲取小麥長勢圖。二是繪制“處方圖”,合作社運用趙縣土肥站測土配方技術,分析不同地塊區域的肥料差異化需求,使用計算機生成不同區域和不同地塊的變量施肥處方圖。三是建設智能配肥車間,使用智能配肥機。合作社購買了一臺TPJ28智能精準配肥機,對每塊土地“對癥下藥”,實現肥料按需定制。既能提供足夠的養分,又不造成浪費,還能對原材料進行“追根溯源”,實行一戶一碼,手機一掃,肥料相關信息全知道。目前,合作社每季配肥約800噸,滿足周邊種糧大戶2萬多畝地的肥料需求。
第二招,按需合理打藥。合作社在北斗定位導航系統的施藥路線指引下,通過調整施藥機壓力、流量和行走速度等多項參數,實現藥液噴灑自動變量精準控制,施藥不漏噴、不重噴。與傳統施藥機相比,節藥至少兩成,還促進農產品質量提升。
第三招,推廣節水灌溉。縣里推進節水灌溉技術與節水品種集成,推廣“一水千斤”小麥栽培模式,每畝節水52立方米左右。合作社用上了噴灌設備,大噴頭換成了小噴槍,每年能省30%左右的水。用水減下來了,產量反而上去了,姚風娟說,“改變灌溉方式后,溝渠用不上了,再把田埂打掉,這些被占用的地塊又能種糧食,每百畝能多出11畝地,按一季小麥一季玉米、畝產各千斤估算,100畝地能多‘長’出2萬多元!”
第四招,農機定位促進合作社科學決策。合作社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專家團隊,在機械化生產裝備上改造加裝工況監控和作業信息采集終端設備。目前已在拖拉機上安裝了全球衛星定位自動導航系統,在秸稈還田機、旋耕機、深松機上安裝了作業面積質量智能監測遠程監管終端,在小麥玉米播種機上應用了綜合GPS測速技術、電機控制技術、傳感器監測技術和GPRS技術的化肥種子播量精準控制及堵塞空穴漏播聲光報警及語音播報系統,在小麥聯合收獲機上安裝了綜合運用GPS定位系統。通過“移動互聯網+農機裝備”“物聯網+大數據管理系統”,將終端生成的監管信息數據經處理器處理后,以物聯網無限傳輸的方式,傳輸到通過電腦使用的可視化交互界面網絡平臺,實時展示機具位置,查詢機具作業軌跡、作業時間、作業面積、作業時長及糧食產量,基于整年、整月、整日進行分析的作業統計信息圖表等,使農機裝備調度最優化、機務財務管理規范化、生產檔案管理數字化和生產信息統計精準化,合作社管理省工、省時、提效。解決了農機裝備、合作社、作業方的監管問題,還增添了年輕人從事農機事業的吸引力,促進合作社科學決策。
如今,從產前到產中,合作社管理越來越精細,水土保住了,地力上來了,化肥減施了,產量、質量提升了。眼下,合作社又瞄向產后環節:一是發展加工。2019年,合作社新上石磨生產線,將自產的高優小麥和種植的玉米、谷子、大豆進行低溫研磨加工,注冊了“冀興隆”商標,“冀興隆”牌面粉一袋5公斤,賣到80元以上,成為商超和院校的搶手貨。二是秸稈處理。2020年,合作社和縣有機肥廠簽訂秸稈回收加工協議,秸稈加工成有機肥后,再返給合作社,政府還給補貼100元/噸?!昂献魃缧绿砹艘慌_粉碎打捆機,真管用”,姚風娟說,“瞧瞧這院里,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全是咱的好幫手咧!”
合作社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所得榮譽見證了合作社一路走來的發展進步。理事長姚風娟2013年獲得農業部“全國種糧大戶”稱號,2014年獲趙縣文明辦“趙縣好農民”稱號,2019年獲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合作社2015年獲評縣“明星示范合作社”,2016年被評為“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社”,2017年獲中國農機行業年度農機化杰出服務獎,2018年成為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精準施肥、肥料深施技術及其裝備示范應用基地,被評為石家莊市“2018—2020年度重點龍頭企業”。
本文來源:東方城鄉報 作者:康晨遠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