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去融合生物技術、材料技術和其他的相關技術,在農業的數字生產、數字經營和數字治理方面,都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最終實現農業生產節本、提質、增效,實現農村的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農民富裕。”在8月6日舉行的新京報夏季峰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說。
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助力
問: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在你看來,當前農業現代化中,還面臨哪些挑戰?
孫坦:從農業發展的角度看,農業在我們國家的地位越來越高,糧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都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層次。但這三個問題其實存在悖論,或者說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比如,農村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某種程度上會制約糧食安全,因為我們不可能開墾更多的土地、使用更多的農藥化肥,這會對水土、生態安全造成隱患。此外,種糧的收益相對較低,保障糧食安全,就可能制約鄉村振興的發展。所以,如何統籌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問:你認為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
孫坦:科技創新是唯一的出路,是不二的法門。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通過生物育種、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等新一代的農業科技,去提升糧食安全水平,同時又確保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第二,要用好生態安全這張非常有用的牌,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去支持鄉村振興。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結合改變農業
問:具體來說,目前有哪些技術,對解決糧食安全和綠色發展的矛盾有幫助?
孫坦:今天的農業科技,和上一個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比如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正在不斷運用到農業科技創新領域。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疊加,對生物育種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選擇良好的基因、良好的遺傳性狀,然后在大田中對它進行表型的驗證,通過基因型和表型的關聯,分析哪一個基因位點對哪一個表型進行控制,然后進行相應的生物育種和分子設計育種,就能夠把最好的基因和最好的表型保留下來。當前,生物育種和計算育種,已經成為了全球和我們國家育種的最前沿方向和主流的模式。
問: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發展迅速,在農業中是否也有運用?
孫坦: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疊加,在農業科技中前景非常廣闊。我們知道,農業是一個復雜場景,它不是標準化、通用化的場景,而是個性化的場景,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非常多。而當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結合之后,我們可以瞬間找到影響作物產量的各種因素間的相關性,目前,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可以在五秒鐘之內對22000種影響作物產量的因素,進行分析和決策,最終找到影響作物生長的關鍵因素,這就是所謂的增強分析。
智能農機解決未來誰種地的問題
問:在農業現代化中,農業機械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你認為未來的機械化是怎樣的?
孫坦:在今天,農業機械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正在快速發展,它的結果就是智能農機裝備,以及人們常說的農業機器人,在國外一些地方,農業機器人發展得很快。這是未來農業機械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對我們來說,農業機器人和智能農機裝備未來的作用同樣非常重要。目前我國農業勞動力持續減少,農業勞動力的平均年齡持續增長,在未來,我們必然要面對誰來種地的問題,農業機器人將會成為替代的勞動力,同時還可以達到節本、提質、增效的目的。
問:生活中,已經出現了納米農藥之類的產品,這和信息技術是否有關?
孫坦:這些主要是材料科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然后在農業中的應用。現在,3D打印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未來還會出現4D打印,也就是在3D打印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時間軸。4D打印在很多醫學的場景和農業的場景下,都有廣闊的前景,因為它的材料會隨著時間軸的變化,按照我們預先設定的程序,發生相應的形態的改變。
產業興旺需轉變生產模式
問:信息技術對鄉村振興有哪些方面的幫助?
孫坦:鄉村振興主要包含五大方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農民富裕。其中,產業興旺是重要的核心,因為只有產業興旺了,鄉村振興才有可能實現。信息技術在這方面要發揮的主要作用和邏輯,就是要推動農民和農業生產,從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和數據密集型進行轉變,只有完成這個轉變,才可能真正實現產業興旺。當然,這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創新,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地情況不同,并不存在一個可復制、可推廣到全國的通用模式。比如13個糧食主產區,要解決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矛盾,簡單來講,就是要讓種糧變得賺錢。再如西南山區、丘陵山地,沒有集約化生產經營的條件,如何去實現小地塊、坡地、山地農村的鄉村振興等。
問:在你看來,解決這些問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孫坦:這里可能要規避或警惕兩個問題,第一是農村的空心化,農業勞動力持續減少、老齡化的問題。這方面,一是進行勞動力替代,同時讓農業生產變得高科技化,打造新一代的農人,讓更多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愿意回鄉去進行高科技農業生產的創業。第二是避免農民進城、老板下鄉,就是農民放棄農業經營,到城市里面務工、學習和生活,資本跑到鄉下去進行土地的流轉和土地開發,這對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都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解決的辦法是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考慮怎樣以農民創業為主體,同時以資本支撐、政府保障,去實現鄉村振興。
數字技術作用重大但也要注意陷阱
問: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區塊鏈方興未艾,它們如何運用在農業農村的發展中?
孫坦:新型的數字技術,對農產品品牌的打造、農產品市場的拓展、銷售渠道和產業鏈的延伸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產業形態的打造方面,數字經濟對小農狀態下實現適度集約化有一定的意義。其次,在農業加工產業方面,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和區塊鏈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數字經濟,讓農產品行銷全國、行銷全球,實現在本地的溢價和產業鏈的延伸。
問:當前電商助農越來越普遍,是否也是數字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
孫坦:確實如此,電商可以讓農產品賣得更遠,獲得更高的收益。但從目前看,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當前的農村電商,更多的是C2C,農民或者銷售者,在電商平臺上銷售當地的農產品,商品是從農民手里到消費者手里。但傳統小農生產的特征,使得這種模式很可能出現一些問題,第一,剛剛把品牌打造起來,卻發現沒貨了。第二,品牌起來后,經常會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開始一只雞五斤重,后來越來越小,甚至到最后,已經不是原先的那種雞了。這些問題,都是在數字經濟發展中需要格外注意的。
技術發展破解技術帶來的問題
問:在你看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孫坦:技術造成的問題,仍需要技術的發展去解決,我們需要考慮,怎樣通過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和區塊鏈,去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和品牌信任度的問題。我們需要推動C2C到B2C,把農民組織起來,形成農民合作社,形成合法的企業,去進行商品的質檢、注冊,以企業的形式面向全國的消費者。再進一步,可以從B2C向B2B,進生鮮超市、大型商超,就是B2B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對農產品溯源、質量保障等都有很好的幫助。
問:在生態安全和鄉村振興方面,數字技術有何作用?
孫坦: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鄉村環境的美化,更豐富的農業業態在不斷發展,比如康養、農業休閑旅游、農業觀光、都市現代農業等。在這些方面,應該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線上線下相結合,也就是O2O。雙方交易的不是貨品,而是一種服務,也就是說,通過電商去宣傳本地好的風景、好的民宿、好的農產品,吸引游客線下到本地進行康養、休閑、觀光旅游和農事體驗等。當前,農村的O2O發展還非常薄弱,未來有著巨大的空間,這也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最有效的途徑。
本文來源:孫坦:數字技術怎樣助力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新京報.2022-08-06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7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