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農墾總局,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派出機構、直屬單位,中央直屬有關高校:
為做好數字農業建設項目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申報儲備,根據《“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重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十四五”數字農業建設規劃》及《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總體安排,加快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和儲備入庫,經商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
根據《“十四五”數字農業建設規劃》部署,成熟一個申報一個,經與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溝通一致后,按程序申報項目。
二、國家數字農業創新分中心
(一)功能定位
分品種國家數字農業創新分中心,主要聚焦特定品種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需求,針對本專業領域數字農業產品和技術應用短板,開展基礎性、關鍵性、引領性技術研究,研發先進適用、特色專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農業技術產品,形成特定品種數字農業集成解決方案、應用服務模式和技術產品體系;承擔本專業領域數字農業標準與通用技術規范的制修訂,提出本專業領域中長期技術攻關路線圖;推動本專業領域成果轉化,協同創新中心推動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
分區域國家數字農業創新分中心,主要聚焦特定區域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需求,對創新中心、分品種創新分中心的數字技術與產品進行本地化調試、改造,研發適用本區域特色品種的數字技術與產品,協同創新中心推動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
(二) 建設布局
2023年計劃支持15個分品種創新分中心和2個分區域創新分中心,包括:國家數字種植業(玉米)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種植業(大豆)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種植業(棉花)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種植業(油料)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種植業(天然橡膠)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種植業(中藥材)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畜牧業(肉牛)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畜牧業(生豬)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畜牧業(羊)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畜牧業(蛋禽)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農業裝備(農業傳感器)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農業裝備(人工智能和農業機器人)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農業裝備(智能農機北方)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農業裝備(智能加工)創新分中心、國家數字種業(作物育種)創新分中心和國家數字農業區域創新分中心(東北)、國家數字農業區域創新分中心(西南)。
(三) 建設內容
聚焦數字農業產品的原始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現有基礎,針對本項目定位,購置升級與數字農業密切相關的專用科研軟件、專用儀器設備、專用設施裝置等改造特定實驗環境,搭建相關技術產品研發和集成創新平臺。
(四)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應為農業農村部直屬單位、高等院校、省級科研院所,并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 在本領域數字化技術研發處于國內先進地位,具備省級及以上科研實驗條件,近三年承擔過省級以上相關重大科研項目;
2.每年創 新分中心投入本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的科研經費不低于500萬元,專職研發人員不少于100人;
3.擁有較高水平科研隊伍,具備承擔本領域創新任務的能力;
4.規章制度健全,運行機制良好。上述條件需要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進行闡述,并附相關證明材料。
申報單位還應研究部署以下工作,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進行詳細說明:
1. 提出創新中心日常管理和科研團隊架構,包括中心主任(行政管理)、技術委員會(技術管理)及首席專家、科研團隊分工及每個科研業務方向負責人初步考慮;
2.提出今后5年本領域數字農業技術攻關計劃及實施路線圖,預計可能取得的創新成果及呈現形式;
3.根據本中心的功能定位,與相關領域創新中心、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之間的合作考慮;
4.提出今后5年中心軟硬件平臺運維、科研、人員、日常運轉等各項經費保障初步安排。
(五) 申報數量
農業農村部直屬單位、中央直屬高校,每個獨立法人單位申報項目總數不超過1個;屬于地方項目的,每省(區、市)申報數量不超過1個,并先與市場與信息化司溝通。
(六) 中央投資規模
分品種創新分中心,申報單位為農業農村部直屬單位、中央直屬高校的,中央預算內投資比例為100%;申報單位為省級科研院所、地方所屬高校的,中央預算內投資比例,按照東、中、西部、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核定總投資的70%、80%、90%、90%,且不超過2000萬元。分區域創新分中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比例不超過核定總投資的50%, 且不超過1000萬元。
三、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
(一)功能定位
圍繞創新鏈與產業鏈銜接發展,建設一批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對接國家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和分中心,實現相關技術產品集成應用、中試熟化、標準驗證、示范推廣等,推動探索重點品種產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助力培育數字農業企業,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數字農業發展生態,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
(二) 建設布局
2023年,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計劃支持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蔬菜、馬鈴薯、果園、熱帶水果、中藥材等品種;數字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計劃支持生豬、蛋禽、肉禽、奶牛、肉牛、羊等品種;國家數字漁業創新應用基地計劃支持淡水魚、淡水蟹、海水蝦、海水魚等品種;國家數字種業創新應用基地計劃支持水稻、生豬等品種;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計劃支持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品種。
(三) 建設內容
圍繞1種主要農產品或具有相同技術需求的品類,在縣域范圍內選擇具備一定規模、相對集中連片的區域,購置國產化數字農業相關設施設備,開發集成管理平臺,建立貫通信息采集、分析決策、作業控制、智慧管理等各環節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體系。
1. 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重點建設內容包括:
(1)配套遙感應用系統、物聯網測控系統、田問綜合監測站點等設施設備,對生長環境和生物本體進行實時監測,對墑情苗情、蟲情、災情等“四情”和氣象進行預測預報,精準指導生產決策;
(2) 升級改造農機裝備,按需加裝北斗導航、遠程運維、無人駕駛系統、高精度自動作業、作業過程自動測量等設備;配置無人機、智能催芽育秧、水肥一體化等智能裝備,實現耕整地、播種、施肥、施藥、收獲等過程精準作業;
(3) 建設智慧農場管理系統,對基地數字化設備進行聯網管理,實現農資、人員、成本、設備、農事、收成等精準管理。
2. 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重點建設內容包括:
(1) 升級配置工廠化育苗智能設備和種苗生產管理系統,實現全程智能化育苗;
(2) 建設生產過程管理系統,配置生長環境和生物本體監測、環境遠程調控、水肥藥精準管理、智能植保、自動作業、視頻監控等相關設施設備,實現智能化生產;
(3) 建設采后商品化處理系統,配置清洗去雜、分級分選、計量包裝等一體化智能設備,實現采后處理全程自動化;
(4)建設智慧設施管理系統,實現農資、人員、成本、設備、農事、收成等精準管理。
3.國家數字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重點建設內容包括:
(1) 配置動物發情智能監測設備,建設育種數字化管理系統,提高畜禽育種效率;
(2)建設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系統,改造升級畜禽圈舍通風、溫控、光控、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糞便清理等設施設備,實現飼養環境自動調節;
(3)建設數字化精準飼喂管理系統,配置電子識別、自動稱量、精準上料、自動飲水等設備,實現精準飼喂與分群管理;
(4) 配置畜禽疫病移動巡檢、遠程診斷、自助診療、監測預警等設施設備,實現對動物疫病的診斷預警;
(5)配置產品收集系統實現集蛋、擠奶、包裝自動化;
(6) 建設智慧牧場管理系統,實現養殖投入品、產出品、生產記錄、人員、成本等精準管理。
4.國家數字漁業創新應用基地。重點建設內容包括:
(1)建設在線環境監測系統,配置養殖水體、大氣環境等傳感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實現大氣和水體環境的實時監控;
(2)升級水產養殖智能裝備,配置自動增氧、餌料自動精準投喂、循環水、尾水處理控制、網箱升降控制、水下機器人、無人機巡航等設施設備;
(3)配置病害檢測設備,構建水產類病害遠程診斷系統;
(4)建設智慧漁場管理系統,實現養殖投入品、產出品、生產記錄、人員、成本等精準管理。
5.國家數字種業創新應用基地。重點建設內容包括:
(1)改造升級糧食作物種業優勢區的智能化數字化基礎設施,配置物聯網測控、田間監測、精量播種收獲等設施設備;
(2)改造升級高效糧食作物育種信息系統,配置田間高效智能信息采集、表型和基因型檢測等設備;
(3)改造升級主要畜禽品種性能測定、基因組選育、遺傳評估等數據分析系統,配置種畜禽綜合性能在線測定裝備、母畜發情可穿戴設備、基因型檢測等設備。
具體建設任務和技術參數參考《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技術指南(第一版》(附件,以下簡稱《指南》)。鼓勵各申報單位在《指南》基礎上,對不同品種不同種養殖模式的數字化技術路線做進一步深入探索。
(四) 申報要求
項目申報主體為縣級人民政府,負責項目申報、過程管理、實施監督。建設單位為縣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項目具體實施,承擔項目法人主體責任。項目投資方式為直接投資。
擬申報縣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基地建設選擇的農產品應當為縣內農業主導品種,產值規模在省內排名前10位,且已經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產業鏈條完整,基本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
2.縣政府高度重視數字農業建設,已制定了支持數字農業發展的相關規劃及支持政策,數字農業建設基礎扎實、成效突出,具有較強的資金配套能力;
3.申報主體承諾待項目批復后,推動創新應用基地與本領域國家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分中心形成緊密指導合作聯系,支持其在基地開展相關技術產品集成應用、中試熟化、標準驗證、示范推廣等工作;
4.由本項目支持信息化改造提升的每一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均應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不存在失信等情況,連續生產經營3年以上,目前生產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自籌配套資金的能力和運維項目的人員和技術,能夠確保項目建成后長期運行。
上述條件需要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進行闡述,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優先支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申報本項目。2017年以來已承擔過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的縣,不得再申報本項目。
申報主體還應研究部署以下工作,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進行詳細說明:
1. 建立縣級人民政府負總責、農業農村部門主導、技術單位支撐的項目管理機制,明確上述各方權責關系;
2.明確基地范圍,建立基地管理機制,明確基地負責人,負責基地日常管理和聯絡,組建基地專家組,負責基地建設運行和應用推廣的技術指導;
3.與相關領域國家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分中心保持密切合作,支持開展數字農業相關技術產品的中試熟化、標準驗證、集成創新,提供必要試驗條件、試驗數據;
4.明確專門資金渠道和專業技術人員,保障信息化設備和信息系統持續運行,及必要的維護更新和迭代升級,在實際生產經營中持續發揮作用;
5.配合國家數字農業創新中心,以指定方式、頻次、地址報送數據;
6.從制度建設、硬件配置、系統設置、人員管理等各個方面,加強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落實“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要求,防止發生異常操作、數據泄露、數據篡改等問題。
國家數字種植業、數字種業創新應用基地不低于1萬畝,其中果園不低于5000畝;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規模不低于20萬平方米;國家數字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中,生豬養殖場年出欄量不低于5萬頭,奶牛養殖場存欄量不低于1000頭,肉牛養殖場存欄量不低于1000頭,蛋禽養殖場存欄量不低于25萬只,肉禽養殖場年出欄量不低于50萬只,羊養殖場年存欄量不低于1萬頭;國家數字漁業創新應用基地中,池塘養殖覆蓋面積不低于5000畝,陸基工廠化養殖、網箱養殖水體不低于10萬立方米。未明確規模要求的,可參照相似種植養殖環境、生長過程、農技農藝要求的農產品品類。
申報項目名稱統一設定為“XX省(區、市) XX縣(市、區)國家數字種植業/設施農業/畜牧業/漁業/種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XX品種)”。
(五) 申報數量
各地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要統籌本地區畜牧、漁業等部門共同開展項目申報工作,單獨設立畜牧、漁業行政管理部門的,可以申報1個本行業項目。每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申報總數不超過3個,每個計劃單列市申報總數不超過1個,北大荒農墾、廣東省農墾每個申報總數不超過1個。同時,每省份每年申報同一品類項目不超過2個,自2021年起每省份累計建設同一品類項目不超過5個。
(六) 中央投資規模
中央預算內投資比例,西藏地區為100%,東、中、西部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核定總投資的40%、50%、60%、60%,且不超過2000萬元。北大荒農墾、廣東省農墾所申報的項目,中央投資比例參照所在地方執行。中央預算內投資不得:用于土建工程等基礎設施、非數字化裝備。擬申報項目縣應統籌解決項目長期運維資金,確保項目長期發揮作用。
四、有關要求
1.農業農村部直屬單位、中央直屬高校申報國家數字農業分中心的,應此前已通過農業農村部部門預算財政項目庫申請填報,并于10月31日前分別向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發展規劃司報送可研報告(一式各3份)。
2.省級科研院所、地方所屬高校申報國家數字農業創新分中心的,應向所在省(區、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申報,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發展改革部門批復立項,并于10月31日前向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批復立項文件(一式3份)。
3.縣級人民政府申報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的,應向所在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申報,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發展改革部門批復立項,并于10月31日前向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批復立項文件(一式3份)。
4.各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在報送2023年項目時,應同時報送本省(區、市)已承擔項目的實施報告,包括項目建設進展、取得成效、存在問題、意見建議及下一步工作計劃。超期未完工、建設序時進度滯后的項目要作出說明,并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各省(區、市)已承擔項目的建設成效,將作為安排新建項目的重要參考。
5.如項目已于前期批復立項,且與本通知相關要求不符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需要進行調整并履行相關程序。
6.各項目單位要抓緊在農業建設項目管理平臺、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庫等平臺完成項目填報工作。
7.其他項目申報要求按照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申報通知要求執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