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農業農村部專題報道:“吳江無人農場模式,為智慧農業探出中國新路!”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以蘇州市入選智慧農業國家級改革試點為引領,積極探索構建覆蓋糧油、園藝、蠶桑、畜牧、水產等產業門類的全產業鏈智慧農業體系,探索形成了 符合吳江實際、富有吳江特色的糧食生產無人農場“慧種植”四步法。吳江無人農場模式已在長三角地區輻射面積超過50000畝,為智慧農業落地見效提供了“吳江經驗”。
01 統籌布局“一張藍圖”,形成發展的“引領力”
秉持“系統謀劃、統籌布局、分步實施”的思路,成立吳江區智慧農業農村領導小組,研究制定《蘇州市吳江區智慧農業農村試點建設實施方案》和《蘇州市吳江區數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初步構建了全區智慧農業農村發展的“任務書”和“路線圖”。對照行動計劃確定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責任分工,由各牽頭部門建立完善推進機制,逐步落實、逐項銷號。同時,將農業農村的數字化建設列入全區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單一項目獎補最高可達100萬元。
02
整合構建“兩個集成”,形成數據的“指揮棒”
建成無人農場集成應用平臺,整合數據、統一研判,實現糧食生產“耕種管收”技術、業務、數據的精細化發展。數據集成上,將數字地圖、云端部署、無人終端、智能監管、全局管理、實時監控等六大模塊的農業生產全流程數據信息集合在云服務平臺進行分析。指令集成上,運用北斗導航、光譜遙感、智能農機等裝備技術,開發集農機無人駕駛系統、機群協同作業、調度管理、信息采集于一體的農機作業監控與調度管理平臺,實現無人駕駛、遠程遙控、大數據分析與智能管控。
03
全面打造“三道關口”,形成科技的“加速度”
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促進發展的關鍵支撐,努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更好發揮人才活力,從而進一步轉化為成果運用。
一是打通科技創新研發關。瞄準智能農機裝備自主研發和創新,會同久富農機,與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制造適應性強、性價比高的收割機和插秧機,解決核心卡脖子技術和農機農藝融合問題。
二是打通科技人才引育關。將農業人才鏈條滲透到農業園區、基地、學校和研發機構,推動人才要素相互配合、協同發力。久富農機研發人員占比達15%,年均研發經費投入占銷售額超10%,立項“無人機紅外多光譜監控農作物長勢”等多項課題,逐步解決智能農機作業技術原創性差、適應性差、工況單一等問題。
三是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關。瞄準糧食生產耕、種、管、收環節,對農機裝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升級,實現高速插秧機、聯合收割機、拖拉機作業精度均在±2.5cm以內、掉頭對行精度≤5cm,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02項、外觀專利19項。
04 大力推動“四化提升”,形成產業的“高效益”
實施“四農四化”提升工程,實現人力成本降低45%以上,化肥、灌溉用水等需求量減少20%以上,農藥施用量減少10%-20%。
一是農田“宜機化”改造。依托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園區主干道路面凈寬達5米以上、機耕道路面凈寬達到3.5米以上,便于大型智能農機行駛和作業。將原來每個2-3畝的田塊,整合為50畝,土地利用率增加4%以上,激光平地機平整后田塊高低誤差±2cm,節水率達30%左右,使“小田變大田、多塊變大塊”。
二是農情“信息化”升級。田塊周邊部署聯網傳感器終端,建設5G基站,對田塊進行網格化管理。配備智能孢子捕捉儀、智能蟲情測報儀等,實時監測病蟲害發生情況。配套田間氣象站,實現田間溫度、濕度、風速風向、降水、氣壓及光照強度全天候精準監測。建成全新的高標準農田智慧化灌溉系統,在水田部署傳感器檢測水位深度,通過節水灌溉自動控制閥門,實時監測大田水位、渠道水位、水流量等數據值,實現精準控制排水。
三是農機“自動化”作業。對耕整地、種植、植保和收獲等環節進行“無人化”農業裝備研發、示范和應用,實現智能物聯網終端和大數據可視化,重點解決無人駕駛智能農機作業的遠程可視化監控與管理。針對傳統育秧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建成智能全自動育秧流水線1套,用工從以前的12人減少到3人,工作效率從每小時600盤提高到1200盤。
四是農事“智能化”決策。通過農機作業監控與調度管理平臺、數字農業信息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等,進行一鍵線上遠程點火、熄火、開始及結束作業,實時監控機具作業狀況,實現無人農場的區域管理、田塊管理、車輛信息管理、設備管理、農業機械作業路徑規劃等智慧決策管理,實現糧食生產“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精準化、無人化作業。
目前,吳江區聯合南京農業大學和省農機推廣部門,成立吳江“智慧稻作技術”推廣聯盟,推動無人農場輸出至江蘇省內多地及浙江、安徽等地。下一步,吳江區將聚焦短板弱項,繼續攻堅克難,努力打造吳江無人農場的升級版,實現“馳騁阡陌興農桑”的宏偉藍圖。
一是錨定重點技術,推進產業降本增效。瞄準關鍵技術清單、重點產品清單和產業發展趨勢,構建完備的研發、制造、推廣、使用體系,提高農機“智造”水平。尤其是針對單機智能化提升、清潔能源轉化等細分方向,提升無人農場自我感知、自我適應、自我決策能力,實現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推動更多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資源集聚,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二是聚焦系統集成,推進產業加速融合。不斷豐富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病蟲草害等環節農情信息,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數據采集分析、農事指令智能決策和農機智能作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將耕、種、管、收環節拓展至育秧、上秧、烘干、加工和銷售,實現要素高效配置。進一步集聚更多國家級、省級項目資金和金融活水,構建更緊密的產業鏈合作關系,撬動更大的農業新質生產力集群。
三是聚力綠色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此前,在江蘇南京、安徽池州、泰國彭世洛府等地的試驗示范覆膜插秧增產12%-35%,計劃加大綠色無人農場技術集成和示范推廣力度,通過機器人除草、覆膜插秧、側深施肥等更多綠色新質生產力技術,賦能形成集約節約、循環高效的綠色生態型無人農場發展新模式。積極把握綠色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機遇,深度參與更多改革試點,努力“走遍全國”“走向全球”。
來源:農業農村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