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楊村橋鎮的草莓小鎮,工作人員巡察“數智草莓植物工廠”內種植的草莓。翁忻旸攝/《瞭望》新聞周刊
中國不少地方開展的智慧農業探索,已深入到組織模式、產學研貫通各環節。不過,智慧農業發展也面臨基礎設施、數據質量、“智慧”人才供給等難題,需多方合力破解。
科技“加碼”農業生產向新提質
陜西省咸陽市長武縣丁家鎮張代河村,從高處俯瞰,現代化蔬菜種植大棚整齊劃一,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大棚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還為村民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張代河蔬菜產業園區占地約1000畝,集示范引領、生產加工、物流運輸、電商運營、耕讀研學、采摘體驗等于一體,建設有科技園綜合服務中心,環園道路和景觀河道,標準化育苗區、沙地甜瓜生產區、休閑觀光區、葉菜高效生產示范區、生態設施蔬菜生產區的“一心二環五大功能區”,機井、蓄水池、水肥一體化系統等基礎設施配備到位。目前已建成42座日光溫室大棚、2座智能溫室大棚、1座魚菜共生大棚和凈菜加工車間,去年累計生產蔬菜360噸,村集體經濟增收9萬多元。
《咸陽日報》記者 劉計劃 攝
張代河蔬菜產業園區的日光大棚科技元素滿滿,每座大棚都搭載著“農業大腦”,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根據蔬菜生長的不同階段,精準滴灌,一滴都不浪費;氣象監測站,時刻關注著大棚內的氣候,讓蔬菜始終生長在最優的環境;數字化溫度控制系統,更是節省了人力,大棚內溫度數據傳至卷簾機控制終端后,系統通過智能算法,讓卷簾機自動放卷或收卷保溫簾。這種“數字新農具”的應用,讓蔬菜畝均產量比傳統種植大幅提升。
黨建引領,鎮上成立蔬菜專班,專門指導種植經營,統籌村級大棚、合作社機械等資產,吸納17戶種植大戶參與產業發展,做到規劃、育苗、服務、銷售“四統一”,并全面改善種植技術、培育農產品品牌、降低散戶經營風險,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張代河村依托蔬菜產業園區共建拱棚264座,17戶種植大戶去年戶均增收3萬多元,解決120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人均務工收入增加6000元。
智慧農業實踐走向深處
在山東省,“90后”何石寶一人就管理了1000畝地,糧食連年高產穩產。這得益于當地吸引高學歷人才的激勵機制,讓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得以有效落地。
何石寶所屬的農業企業負責人張研生說:“收入與農場利潤掛鉤,加上地方人才補貼,像何石寶這樣的大學生農場主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span>
在數據平臺建設上,各地也在不斷發力。
浙江省打造的“鄉村大腦”,貫通省市縣三級,日均訪問量超120萬次。在楊梅產地臺州市仙居縣,數據可精確到每一戶、每一株楊梅,為保險、貸款等服務提供了依據。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干部陶忠良說,浙江從源頭上統一數據格式、語言體系等,在多個產業實現高效鏈接。
此外,各地還在努力讓前沿技術離農業更近。
在安徽省,胡宜敏擁有副研究員和企業副總經理兩重身份。在他身邊,這種雙重身份的科研人員還有近100人。胡宜敏說,這有利于他們直面農業場景、與市場充分串聯。
在胡宜敏供職企業的關聯產業園內,已集中智慧農業企業40家,遍布產業全鏈條。企業互相使用最新科研成果,形成生態圈。由于底層數據互相開放,企業間協作關系緊密,集成創新便利度得以提升。
2月11日,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西南智慧農業產業園,工作人員在采摘無土栽培的番茄。姚永亮攝/《瞭望》新聞周刊
智慧農業發展堵點待解
中國智慧農業發展仍需邁過基礎設施不足等多道“坎”,第一道“坎”就是集約化程度低。
中國農民戶均耕地少,技術投入收益低。部分經銷商表示,愿嘗試智慧設備的農民基本為大戶。專家認為,目前中國農業社會化組織發育仍在初期,智慧農業潛力尚未完全釋放。
另一道“坎”是數據。一方面農業數據收集、利用不足,表現為市場缺乏大的農業數據采集第三方公司。
“數據收集困難帶來的影響是根本性的。”胡宜敏表示,這影響到農業數字化系統能否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中國農業數據缺乏標準,客觀上造成數據難以融合。一家相關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掌握作物生長情況。但因數據沒打通,趨勢性預測就無法提供給有需要的群體。”
此外,人才不足也制約了智慧農業的發展潛力。有學者表示,原因之一是交叉學科的布局和引導人才下沉的體制機制尚在布局。當前無論是農學本科生還是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對農業數字化都不夠了解。加上當前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就業意愿低,導致相關人才更加缺乏。
多方發力破解現實難題
為破解上述難題,專家、基層干部、企業負責人、農業經營主體等人士,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建議。
針對基礎設施問題,可在補短板的同時,優先在基礎設施完備地區發展智慧農業。
為提升規模化水平,智慧農業項目可更多圍繞集約化經營主體展開,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傾斜。同時,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參與。
為實現涉農數據精準有效積累,可探索企業與農戶數據分紅機制;同時允許企業對一地耕作模型在一定時間內享有排他使用權。政府歸集數據,則不必過細,以保護企業的積極性。
為鼓勵統一數據標準,要建好國家涉農數據共享平臺,明確獲取權限,明確保密責任,加快農業數據安全立法。還可逐步建立多方受益的數據利益聯系機制。
為培養跨學科人才,可錨定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創新跨學科培育方式,讓相關專業學生對智慧農業發展方向有更深入、準確的理解。
來源:新華社、咸陽日報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