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封面人物: 食行生鮮創始人兼CEO張洪良)
三農日報第351期
今日名言:不解釋的,才叫從容。不執著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世界互聯網大會紅利來了
11月7日,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如約而至,浙江烏鎮再次拉開互聯網盛會的大幕。
區域經濟、數字經濟、網絡治理等成為重要話題。20場分論壇重點探討人工智能、5G、大數據、網絡安全、數字絲路等熱點議題。博覽會現場設置了11個主題展區,包括發展理念區、綜合展區、數字經濟人才對接區,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安全與通信、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智慧醫療健康、數字文化傳媒與教育等。
2、丁磊:商業存在的價值不是誰把誰干掉
今天,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網易很快會有線下店,但明確稱不建設物流。對于今年雙十一銷售額的期待,丁磊表示,消費者滿意就是他最大的期望,一個好的平臺每天都是雙十一,不需要選一個日子勒緊褲子買東西。
丁磊認為,商業存在的價值不是誰把誰干掉,而是滿足一部分用戶的需求。
3、預計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
據工信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2.9%,就業人數達到1.71億人,占當年總就業人數的22.1%;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20強中,我國企業占據了9席……
預計到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占GDP的35%;到2030年這一比重保守估計將超過50%。
4、我國優質企業上市4大路徑
目前我國優質企業想要上市,主要有4個地方,上海交易所主板、深圳交易所主板、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深圳交易所創業板,其都中前三個實行的上市規則、交易規則都相同,對企業要求門檻較高。
創業板門檻相對低些,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特別是符合國家經濟轉型的新興產業,比如計算機、傳媒、生物醫藥等行業。
5、業內人士分析:復合肥上漲原因是原材料漲價
根據國家發改委調查資料顯示,近年來,稻谷、小麥、玉米等3種主糧作物平均每畝化肥投入約130元,占畝均生產成本的15%左右,今年3種主糧作物生產成本將增加2%以上。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肥料市場氮、磷、鉀、尿素等變化較大,從年初到現在增幅10%左右,氮肥、尿素漲的比較厲害,尿素突破歷史高點,去年同期2000元一噸了,現在2300元一噸,尿素出口形勢好,復合肥上漲原因是原材料漲價。
6、報告:下個10年中國將迎來光伏與風電大規模建設高峰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8》報告,中國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將在2020年達峰。下個10年中國將迎來光伏與風電大規模建設高峰。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80-160GW/年,新增風電裝機約70-140GW/年。到2050年,風能和太陽能成為我國能源系統的絕對主力。
「地方大動作」
7、河北省出臺意見:到2022年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超1萬億元
近日,河北省政府出臺《關于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到2022年,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達到1萬億元以上,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0%以上。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10家,500億元以上的達到2至3家。
8、江蘇:常州計劃培育農村土地資源統籌配置示范點
近日,從江蘇省常州市國土資源局獲悉,從今年11月起到明年底,常州市擬在全市范圍內培育60個農村土地資源統籌配置示范點,將聚焦6個類型、選擇60個示范點展開,簡稱“660”示范點培育行動。為此,常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常州市農村土地資源統籌配置示范點培育行動方案》,10月11日印發實施。
9、山西:探索農業循環的新鏈條
山西長治長子縣綠色循環農業封閉示范區位于山西長子縣城西10公里處的石哲鎮西漢村,以沼氣為紐帶,上連秸稈利用、肉牛養殖,下延蕙澤田園綜合體及各類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玉米種植的糧、畜、菜綠色循環產業格局,形成“秸稈—養殖—沼氣—沼渣(液)—有機肥—種植業(有機農產品)”的區域循環鏈條。
10、山東分級管理2200家飼料、獸藥生產企業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消息,目前,全省飼料、獸藥生產企業已實現分級管理,對年度評級優秀的飼料獸藥生產企業,在人員培訓、技術服務等方面享有優惠政策。
據統計,全省共有飼料生產企業1900家,獸藥生產企業300家。依照飼料獸藥生產企業生產管理狀況,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下次檢查評定間隔時間分別不得少于12個月、6個月、4個月。
11、黑龍江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開始發放
日前,黑龍江省2018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正式啟動。
經黑龍江省政府同意,2018年黑龍江省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為合法種植面積25元/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為合法種植面積320元/畝。
「產業新勢力」
12、海水魚基因組育種產業空間巨大
目前,解決好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是當務之急,國家大力控制海洋捕撈的同時,促進了海洋魚類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這個產業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生物技術領域首席科學家、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松林帶領團隊深耕以鲆鰈魚類為主的海水魚基因組育種技術,建立了鲆鰈魚類基因組編輯技術平臺,開辟了海水魚類基因組選擇育種新途徑,為海水魚類育種研究翻開了新篇章。
據了解,牙鲆抗病新品種和半滑舌鰨基因組編輯技術取得成功后,國內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開始采用基因組育種技術對其他魚類開展抗病品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3、全國首個自動售販機冷鏈鮮食規范出臺
11月6日,中國烹飪協會團體標準發布會發布了《自動售販機冷鏈鮮食餐品制作、配送及食用管理規范》,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動售販機冷鏈鮮食餐品各環節執行及管理規范的標準,涉及餐品制作、配送及食用等方面。
《規范》對以標準化加工+全程冷鏈配送+線上訂餐+線下自動售賣機取餐為模式的新型外賣業態和企業提出要求,提升新餐飲模式下的各環節食品安全。此舉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也有助于餐飲行業的標準化發展。
14、安徽省政協委員呼吁:生鮮農產品物流頑癥較多
安徽省政協委員、民革蚌埠市委會副主委、安徽財經大學教授楊蓮娜認為,生鮮農產品物流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生鮮農產品流通環節多,物流成本高;物流基礎設施落后,冷鏈技術應用緩慢;信息化水平低,供應鏈穩定性差;生鮮電商發展緩慢,農產品上行網銷規模偏小,功能尚不完善。
楊蓮娜建議,要讓生鮮農產品物流更“智慧”。在產地建立智慧化交易中心和自動化物流倉儲中心。支持利用信息化手段,將訂單運營、分揀加工、客戶服務等功能進行整合,建立智慧化信息系統。
15、數據:14家農業公司預計今年凈利超億元 都賺錢了!
W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農林漁牧業有32家公司發布了今年的年度業績預報情況,其中,有14家公司預計凈利潤有超過億元(按照預告凈利潤下限這一指標排序,下同),而明確表示在今年凈利潤同比有不同幅度增長(按照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這一指標排序,下同)的公司,則有11家。
16、南非:人尿造磚環保還能產肥料
近日,南非研究人員以人尿為原料,利用化學反應制造出磚塊,若能投入大規模應用,有望減少傳統燒磚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開普敦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人尿、鈣、沙子和細菌等原材料,用8天時間在實驗室里造出這種“生物磚”,造磚過程中還生產出肥料。這種灰色磚沒有異味。
17、報告稱:數字化技術變革農用地經營權交易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土地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專家對北京、重慶、湖北、四川等地農村產權交易所實地調研,對當前運行的農地交易網絡平臺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涵蓋18個省份的2000多份農戶調查問卷分析形成報告。此外,研究團隊還走訪了相關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建設等數字化技術專家,了解數字化技術發展的前沿。
報告得出結論,數字化技術將會給農用地經營權交易帶來巨大變革。
18、業內人士指出:智慧農業3大方向
針對智慧農業的發展方向,業內人士也是給出了答案:一是由人工走向智能生產領域。首先在在種植、養殖生產作業環節,它擺脫人力依賴;而在食品安全環節上,則構建農產品溯源系統;在生產管理環節,將更加地提高效能。二是更加突出個性化與差異性營銷方式—經營領域;三是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
「專家觀點」
19、李國祥:農業發展的三大難題
李國祥認為,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三大難題:一是誰來種地?誰來發展現代農業?二是怎樣種地?怎樣發展現代農業?三是農民如何持續較快增收?如何讓農民分享農業增值收益?
20、百事大高管:中國商界應該關注中國農村地區零售業
百事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睿楠認為,在中國和中國以外的商界領導都應該關注中國農村地區零售業的蓬勃發展,有三個原因:
1)這將為所有類型和規模的公司創造前所未有的增長機會。;2)中國農村是零售創新的新疆土。3)中國農村經濟為商業和社會福祉的創新融合,提供了機遇。
「新產品」
21、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成本可以降低20%~40%
由楊凌設施農業協會會長李建明研發的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擁有2方面優勢。一方面大棚內升溫快,可以使葡萄提前一個月上市;另一方面由于跨度大,便于機械化操作,也方便游客進行采摘,發展觀光農業。
據介紹,該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相對于日光溫室來說,成本可以降低20%~40%,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種植面積增加1倍以上,建造成本每平方米減少70~150元。
「新融資」
22、Taranis獲2000萬美元B輪融資
Taranis是一家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農業技術初創企業,致力于通過空中探測和深度學習技術來識別農作物可能存在的種植培育問題。近日,該公司宣布已經順利完成一輪2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據公司介紹,它提供的空中成像技術,主要以高速無人機或載人飛行器為主。目前,業務范圍遍布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烏克蘭以及美國的各大農場。此輪融資過后,公司計劃進一步拓展海外業務市場,其中包括澳大利亞。
「新商機」
23、區域循環農業消滅農村廢棄物
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的創始人樸明國將人畜禽排出的糞便、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 100%無害化處理,致力于改善了農村環境狀況,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套區域生態循環農業。
據介紹,該模式以青食玉米生產、秸桿青貯黃貯、肉牛養殖、糞便生產沼氣、沼渣沼液生產有機肥、有機肥還田等主要產業環節為基礎,構建“青食玉米生產→秸桿青貯黃貯→用氨化飼料養牛→用廢棄物生產沼氣→有機肥生產與還田”閉合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鏈,通過廢棄物交換、循環利用、要素耦合和產業聯接等形成相互依存、密切聯系、協同作用的生態循環農業體系,以自身創新機制的運行、環境成本內部化的方式化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突出矛盾,實現經濟和生態相協調的“雙贏”。
據悉,該項目可以減少化肥(降低 58%以上)、農藥的施用量(降低 12.5%左右),提高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效率(95%以上),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 95%,實現農業廢棄物零排放和全消納。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