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農業是國家的立身之本,今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和扶持農業發展,將農業帶到了下一個嶄新的發展節點,而未來國家農業的發展將會是前程一片大好。
就在剛過去不久的2019年10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海淀區人民政府、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四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平行論壇現場大咖云集,來自中國、美國、日本、荷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及駐華大使農業參贊等共同探討分享農業前沿科技與未來發展方向,共議興農大計。
什么是未來農業?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說:“當前世界農業發展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需要解決約十多億人的貧困和營養不良問題,還要解決未來人口增長帶來的食物安全問題。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增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引發深刻的變化,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合作,推動農業投資更加便捷高效是破解世界農業發展難題的必由之路。”
面向未來農業,張合成認為近期農業科技工作要在九個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其中包括以糧食單產水平提升為重點,農業信息與經濟科學要重點實現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應用,盡快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重點突破農業大數據處理與云計算技術,分析新形勢下糧食及食物安全形勢,精準提出對策等。
而談到什么是未來農業時,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漢中說:“就是生產者采用新的生產方式,比如說新的技術、新的裝備和新的模式,也就是綠色化的投入,規模化的生產,機械化的操作,智能化的管理,集團化的運營和品牌化的發展,目的就是滿足消費者對安全、綠色、健康、多元的產品、業態和服務的需求。科技既為生產者新的要求提供支撐,也要為消費者的新的需要提供服務,這是科技為未來農業著力的方向。”
“現在要說農業科技的一個特點,就是快,而且還有一個加速度,農業科技快速發展就會給農業產業帶來巨大變化。”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說,未來的農業形態是什么樣,很難精準勾勒出,但是未來農業一定有一些基本的特點、性質,一個是要提供優質、安全、綠色的農產品,一個是可持續發展。
未來農業需要“跨界”和“智造”
“未來農業需要大家跨界融合去完成。”北京中環易達設施園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靈玲說,一個行業需要全產業鏈,現在越來越多大規模生產還需要智能裝備和機器人,需要溫室設計、建筑設計、植物保護、物流等等,想把一個農場變好并且管理好需要跨專業多學科疊加,需要提升效率。
以工廠化農業、都市農業和城市農業為例,她介紹,“我們的技術如果降維小型化可以放在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大樓,每一個屋頂,每一個地下室,甚至放在你的車里,你的辦公桌上,這是小型的植物工廠;我們也會建一個一個垂直農場,這是城市農業;在城市和農村結合的城郊我們做都市農業,這可以和不同產業結合,完成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模式。這是我們一站式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做到全產業鏈的服務。”
在中國科學院環發所所長張燕卿看來,農業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的利益共同體,這個利益共同體就是創新生態系統。
張所長指出:“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設,這個體系建立起來之后,各家職能發揮出來,各家的利益得到保障,形成了一個穩定體系以后,這是整個未來農業發展根本出路。”
騰訊集團副總裁馬斌說,騰訊始終做好連接器,更多的是生態伙伴一起,在種植、農場管理、安全溯源等方面用好互聯網產品,從標準產品到遠程監控,智能倉庫綠色生產儲存,農村采購以及電商到物流服務到用戶手里,同時我們連接之后重新定義生產,了解用戶需求。我們在管理上業務流程自動化,圍繞著人在這個過程當中農資怎么樣精準采購,從產品種植到環境預判,通過傳感器加數據加算法,來做深度的融合。
日本有機農業普及協會理事長小祝政明介紹了能夠獲得高產量、高質量,同時高營養、高病蟲害防御能力的土壤改良方案,“我們用這樣移動的設備,這是一套土壤分析系統,每個人都可以非常簡便地隨時隨地分析全球各個地方的土壤樣品,同時還可以非常簡便地來分析或者配置正確的肥料。”
AI和大數據,助力農業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我們以前的農業是看天吃飯,我們提出的口號要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使我們能夠得到更加高效、規模和有收益的農業。”前美國NASA科學家張弓列舉了AI和大數據在農業里面的應用方式,其中一個是農業種植的精細化管理。
“這是在國外特別突出的,我要對每一塊地的土壤情況、氣侯情況、未來天氣情況和作物本身情況做詳細的跟蹤和整理,然后給出每一塊地的建議。實際上通過信息區別去把播種、施肥、灌溉,收獲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農業鏈條。與這個生產線條對應的是涉農相關的金融服務的線條,包括了農業的保險、信貸,包括后端的農業貿易和農業的生產流通整個過程,實際上這種信息的聯合也使得世界農業的生產格局轉向整個全方位的整合。”
“今年投入使用的高分六號,可以說是‘中國農業一號衛星’,給我們提供了極強的數據準備,另外相對于美國,中國的移動互聯覆蓋在農村是遠遠超過美國的,實際上在美國農村移動互聯網特別是4G很缺乏,我們現在已經提出來把5G向農村推進,這個時候我們要研究如何利用這種信息優勢,去把中國的農業做虛擬的整合,實現中國農業從小農向規模化推進。”張弓說。
合作創新共享是農業的未來
“農業不會、也不應成為是農村和農民的農業,我認為趨勢應該是全社會或者是所有人的農業,未來的趨勢也是最大的趨勢,就是將會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資本來關注農業產業。”
遠洋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明說,“如果講到挑戰,我認為目前其中挑戰之一,就是如何把我們現有的農業技術轉換成為產業的價值,這其中應該是讓涉足農業產業的各種組織,應該向企業化發展,各種涉及農業的資產向資本化發展,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
通過這些業界大佬們的發言我們可以看出,農業是一個永恒的魅力產業,合作、創新、共享,這就是我們的農業未來。
來源:農民日報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