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文 / 陳錫文(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一個宏大的歷史和現實命題。
讀懂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是讀懂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起點,也是理解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現狀的邏輯原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一個宏大的歷史和現實命題。
縱向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過程,土地制度、稅賦制度、國家治理制度的變遷演化,農業生產和工程技術的發明發展、中國特色人文精神的脈絡和傳承等,都與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演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橫向看,當代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則涉及今日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是整個中國國情現狀、社會變遷和人們生活方式演變的縮影。因此,了解中國農村、農民,對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演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了解中國農村、農民,就必須從歷史著眼,觀察現實,這樣才能把握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要素和內核。
中國的農業文明在世界文明的版圖上獨立成章,延綿不絕,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中國的農民在千百年來的勞動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耕作制度、技術體系和文化理念,中國農業發展歷史底蘊的深厚是令人驚嘆的。在中國歷代執政者心中,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他們在治國理政中最為關心的頭等大事,因為這不但關乎整個國家的命運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而且事關每個平民百姓的生活福祉,因而也關系政權的人心向背。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文帝就曾說過,“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自周代以來,歷代皇帝都要在春耕之前率群臣親耕,這就是“籍田”禮,以此來為天下百姓作表率。自漢代以來,地方的主政官員們就有一項年復一年的重要工作——“勸農”,即在春天來臨時,勉勵人們依據季節,重視及時耕作。中國的歷代執政者都在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建立了各種支持農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一代又一代不懈地推動著農業的進步,鍥而不舍地一直走到今天。一句話,中國的農業文明是從歷史深處走來的。
將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執政黨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當代中國的“三農”問題中,尤以土地制度和糧食問題最為根結,這是因為中國農業的歷史使命首先是需要養活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繁衍的人們,中國農村的發展就是要讓住在這方土地上的人民至少獲得溫飽。土地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制度,調整著這個國家的政府與人、人與地、人與人之間基本的經濟關系和分配形式,從某種程度上講,土地問題也可以轉化為糧食問題。土地制度如果不符合農業的規律和農民的愿望,糧食問題必然就難以解決。
今天的中國是14億人口的大國,如果中國自己的糧食不夠了,任何國家乃至整個國際社會都不可能有幫助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在1949年中國政權發生變更之際,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曾預言:中國人口眾多,歷代政府包括國民黨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同樣,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它必然會因此而垮臺。但是歷史證明,艾奇遜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吃飯問題確實歷來是中國的一個大難題,歷史上的執政者很少能夠真正解決好它。
新中國建立后,共產黨執政的政府是否有能力解決好這個問題,當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到了1994年,當中國人均糧食擁有量超過370公斤時,有一個叫作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的美國學者寫了一本叫《誰來養活中國?》的書,聲稱由于人口增加、耕地減少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入21世紀后,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對于中國的糧食需求和未來前景有不同聲音并不奇怪,但這無疑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的執政者們比以往更加重視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并將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了執政黨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到2015年,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已經超過450公斤。
讓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更加好起來,為人類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事實勝于雄辯。從1978年開始的農村改革,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歷史性轉折點,不僅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推動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跡,而且帶動和促進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毫無疑問,中國糧食的供給影響著世界糧食的供給,而中國農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則影響著全球人口減貧目標的實現。這是因為到可預見的未來,即使中國的人口城鎮化率能達到70%以上,仍將有4億多人口居住在農村,如果他們的生活得不到持續改善和提高,不但中國的全面小康社會無法如期建成,世界的貧困問題也不會得到有效解決,甚至國際經濟的發展軌跡都會因此受到重大影響。因此,中國的農業農村發展不僅是中國自己的問題,更與我們這個地球村的發展進步息息相關,血脈相連。
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中國農業的對外開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關聯程度也更加緊密。在世界貿易體系中,中國作為農產品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對世界農業的發展格局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走到今天,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再一次證明,中國人有決心、有能力、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并能夠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目前,中國人已經成功解決了自己的吃飽問題,下一步要解決如何吃好、吃得更營養健康,如何讓農業的發展對環境更加友好,如何進一步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使中國的農業更加有效、持續地發展,讓中國農民生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更為幸福,讓中國的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為人類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農資360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