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01
什么是農村三變改革
農村“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資源變資產是指將合法的集體土地、林地、林木、水域、濕地和閑置的房屋、設備等資源的使用權,通過一定的形式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取得股份權利;
資金變股金是指將各級各部門投入到農村的發展生產和扶持類財政資金(財政直補、社會保障、優待撫恤、救濟救災、應急類等資金除外),按照各自使用管理規定和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支農資金、資產收益扶貧等國家政策要求,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戶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各類經營主體,享受股份權利,按股比獲得收益;
農民變股東是指農民自愿以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林木所有權、集體資產股權、住房財產權(包括宅基使用權),以及自有生產經營設施、大中型農機具、資金、技術、技藝、勞動力、無形資產等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協商或評估折價后,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02
安徽省懷寧縣模式
該縣對村級集體資源較多村,則以村為單位,開展“三變”改革;對組級資源多,便于利用開發的,則以組為單位,開展“三變”改革。高河鎮方祠村是這次“三變”改革27個試點村之一,村級集體資源少,村兩委則以村民組為單位,充分利用組級資源性資產,推進“三變”改革,村民組以集體所有土地經營權入股經營,增加組級集體收入,帶動農民增收。
方祠村蔡塘村民組原窯廠閑置土地及荒山100畝入股獨秀薯業有限公司,發展紫薯種植,組集體年固定分紅17000余元,年終還有效益分紅。
貧困戶余小伍、方四六兩戶貧困戶利用扶貧小額貸款每戶5萬元入股該公司,年固定分紅3000元,年終不少于200元效益分紅。王灣、中塘、大塘三村民組利用200余畝荒山以及10畝水面入股安慶九瀧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發展生態養殖肉羊、魚蝦,年分紅4萬元以上。
余塘組利用140畝山場入股安徽春色園林景觀建設有限公司發展優質綠化苗木種植,每年分紅14000元以上;長塘組利用9畝山場入股該公司,分紅900余元。
03
怎么改?13個具體實施步驟
“三變”改革的“十三個步驟,32個環節”:
第一步:摸資產。
實施“三變”,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到底有哪些是可以變的,用什么形式去變?只有搞清楚這些,才能知道搭建多大的平臺,開展多大規模的適度經營,農民才有可能去參加“三變”,才能變成股民,才能增加收入。這里有二個環節。
1.一要摸清“三資”存量。要以鄉鎮為責任主體,指導試點村組成清產核資工作組,對村(組)所有的資源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進行全面清產核資工作,重點清查核實未承包到戶的資源性資產和集體統一的經營性資產以及現金、債權債務等,清產核資工作要按照清查、核實公示、建立臺賬、審核備案、匯總上報、納入平臺管理等操作程序進行,清產核資工作要堅持民主公開,組織群眾參與、監督和認可,清查結果要公示,確認,答疑解惑。這是“三變”改革基礎中的基礎,必須要做扎實,也關系到“三變”改革的效果。
2.二要分清可變資本。存量摸清楚了,哪些可以變,哪些不能變,就要按照“三變”的條件,從村集體“三資”中科學劃分出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流動性資產(資金)以及財政投入到村的發展類資金,經協商評估后建立投資入股存量資本臺帳。
第二步:定身份。
3.一要摸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數量,開展成員身份界定。
成員身份界定工作由試點村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基準日由試點村自行確定,報鄉鎮“三變”辦備案。成員身份界定應遵循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程序規范和群眾認可的基本原則,按照成立組織、發布公告、摸底登記、方案制定、審核公示、上報備案等操作程序進行。成員身份界定方案需經村民會議表決通過。
第三步:折股份。
4.對投資入股的資本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并建立資產的管理、使用等相關制度,為投資入股前作好充分準備。農民自有的可變資本參照執行。
第四步成立組織。
5.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監事會及理事長(理事)、監事長(監事)等,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制定章程及各項制度。
第五步選產業。
“三變”改革要實現其價值,選擇符合實際的好產業十分關鍵,產業選好了,發展就會非常順利,產業選不好,“三變”就有可能失敗,要以村為單位,制定發展規劃,做到一村一策。
6.一是選好發展方向。鄉鎮、村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個性化的方案,提出基礎好、潛力大的產業作為發展方向。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時制宜。尤其是要解決好錢從哪里來,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發展產業的問題。
7.二是組織專家論證。產業怎么樣選擇,不是黨委書記、鄉鎮長說了算,也不是村支部書記、村主任說了算,是群眾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因此,在選擇產業的時候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選擇好,縣鄉鎮要組織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實地勘察、指導,幫助分析研究當地土壤環境、氣候條件,找準適合本地發展的主導產業。
8.三是編制產業發展規劃。要以村為單位,抓緊研究謀劃,深入挖掘自身發展優勢和特色,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村級為單位,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每一個村都要有一個主導產業。
第六步:引企業。
壯大一批、引進一批、新建一批,關鍵是要選好人,人才是關鍵因素。
9.一是做好項目儲備。鄉鎮以村為單位儲備一批“三變”項目,每個村不少于2個項目的“三變”改革發展項目庫。
儲備項目要堅持三個原則:①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自身資源稟賦,選擇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有建設基礎,對本地發展具有較強帶動力的項目,特別要重點加強農業的公益性、基礎性項目建設的儲備。②向優勢產品、優勢區域集中的原則,重點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優勢區,突出科學技術推廣,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信息體系等基礎建設儲備項目,加快提升優勢主導農產品產業水平。③擇優落實,動態管理的原則,對項目承擔單位條件發生變化,不符合選項條件的項目,及時淘汰退庫。同時,根據國家農業投資重點的變化和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適時補充完善更新項目庫。
10.二是尋找合作對象。要根據儲備項目,采取外引內聯的方式,重點圍繞農村閑置資源、資產和特色優勢產業,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簽訂初步意向性合作協議。
11.三是確定經營主體。對具有合作意向企業的資金、技術、生產經營等情況進行實際考察,經擇優比選后,擬定重點合作對象,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確定合作經營主體。
第七步:帶農戶。
選好產業后,要同步引導農戶,積極利用可變資產入股到企業,參與“三變”。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民偏好于“輸血式”扶貧,對入股的“造血”式扶貧難以接受,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2.一是加強宣傳。要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大“三變”改革政策宣傳力度,把政策好處、可能存在的風險都給群眾講清楚,讓他們認識“三變”、了解“三變”、參與“三變”、入股“三變”,享受“三變”改革帶來的紅利。
13.二是廣泛動員。鄉鎮、村組干部要進村入戶、一家一戶、挨家挨戶,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動員他們利用手中閑置的資產、資源、資金拿出來參與“三變”,讓“三變”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農戶。
14.三是積極引導。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廣大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自有資金投資入股到經營主體,主動參與“三變”改革,特別是貧困戶,要幫助他們成為股民。
第八步:確對象。
根據可變資本權屬關系和類別,確定“三變”改革對象。
15.一是屬村集體資產入股的受益的范圍對象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16.二是屬財政可變資金入股的按照《財政資金入股操作辦法》進行,原則上按照政策扶持范圍確定受益對象。在分配利益的時候要盡可能照顧“貧困戶”(村集體根據投入到村級的財政資金,選擇合法經營、經濟效益好、發展前景廣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合作對象,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確定合作經營對象。)
17.三是屬個人資本入股的其收益自主支配。
第九步:定資金。
根據項目情況確定資金的來源,有三個環節。
18.一是屬財政項目支持的按項目申報程序落實資金,不得挪作他用。
19.二是屬自籌資金入股的以集資方式落實資金。
20.三是無自有資金的可根據情況采取信用貸款或申請擔保貸款等方式落實資金。
第十步:商股比
在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協商確定商股比
21.一是確定合作內容。根據確定合作的項目,協商合作方式、合作股份、股值、股比及利潤分配等事項。
22.二是協商股比。村集體、農民及承接經營主體相互之間按照股權設置、股份量化和股比分配的相關要求,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建議在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協商制定。
23.三是進行公示。以集體資產或財政資金入股的,由村委會進行張榜公示,接受監督,并留存張榜照片。
第十一步:簽合同
依法合法簽訂合同
24.一是制定合同文本。縣鄉有關部門要盡快拿出“三變”改革的規范合同樣本,就雙方達成的合作事項形成正式合同文本。提供的入股合同范本,需規定了合作方式、合作期限、入股人股本情況、甲乙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分紅的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等。
25.二是依法簽訂合同協議。約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認真履行合同協議。
26.三是合同簽訂雙方將合同送縣級“三變”辦公室備案。
第十二步:推項目
項目不推進,一切都是空話。要按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村制宜的要求,以村為單位、制定好實施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法,組織實施。
27.一是制定合作方案。加強與承接企業的跟蹤銜接,制定好項目合作方案,明確時限、產業、責任,對項目每個環節進行持續跟蹤和對上銜接,通力合作,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步伐。
28.二加強鄉鎮管理。鄉鎮要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倒排各個環節時間進度表,明確目標倒排進度,落實好項目責任人,做好跟蹤與服務,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及時化解重點工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督促合作雙方按時間節點穩步有序推進項目實施。
29.三是各業務部門加強技術指導。堅持以縣為主的原則,各職能部門要派出技術人員,指導和幫助項目建設,協調解決建設中的困難,促進項目高質量完成。
第十三步:抓驗收
驗收成效評估工作成績。
30.一是及時驗收。對屬于財政資金項目的,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按照規定、程序、標準,對項目進行驗收。
31.二是及時兌現項目資金。項目管理單位要根據驗收結果,按規定程序,兌現項目獎補資金。
32.三是做好總結評估。項目實施結束后,認真分析“三變”項目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取得的經驗,提出突破難題和瓶頸的建設性意見建議,指導下步工作開展。
來源:農村農事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