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于曉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非遺是中國鄉村產業的寶貴財富!未來必將迎來大爆發!
“非遺資源”不只具有歷史價值、審美價值等,還具備潛在的巨大經濟價值。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底,我國非遺產業核心層規模突破1.4萬億元。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大數據平臺的統計結果,中國有近90萬項非遺資源。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原本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受著猛烈的沖擊。在很多年輕人眼中,非遺的歷史性對應的是“非常遺憾的過時”,文化性對應的是“土氣”,保護和傳承就更談不上了,年輕人這種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忽視和誤解十分讓人擔憂。
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戰略”后,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不少地方正在積極探索非遺傳承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新路徑。
另外,非遺在鄉村振興中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能提供青年的就業創業的機會;另一方面可形成新的產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此,我們應重視非遺傳承與發展,使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
作為傳統手工藝諸多的貴州,正在借助非遺產業實現鄉村振興。
據統計,目前貴州共有57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其中手工藝傳承人占了近三分之一。在他們中有15位傳承人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合作社等,他們成為帶領群眾依靠地方特色文化脫貧的中堅力量。
除了老一輩手工藝者,貴州還有一位90后妹子憑借著傳承竹編非遺技藝成為當地青年創業和產業振興的榜樣。
2019年她的竹編產值達到1200萬元,還幫助貧困戶實現年入10萬元夢想。她擁有20多個商標、12項發明專利。竹編包、竹編配飾、竹家具等各類特色工藝品,不僅銷往中國各地,還銷往美國、葡萄牙等國家和地區。
她就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傳承人——楊昌芹。一起來看一下這位90后農村妹子的非遺致富經!
-010-
貴州赤水市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擁有竹林面積132.8萬畝,有20萬人在這里從事與竹相關的產業活動,逐漸形成以生態竹產業為支撐的種植、加工、旅游等全產業鏈。赤水竹編工藝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90后,楊昌芹就是土生土長的赤水市人。
楊昌芹出生于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的一戶苗族人家,原本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可就在她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噩耗突至,父親因患癌不幸去世。
除了精神上的打擊,現實生活的需要也讓這個缺失了“頂梁柱”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物質壓力。母親一人帶著楊昌芹三姐妹艱難地生活,雖然從不說苦,但有好幾次,楊昌芹都看到她的肩膀被擔子磨得掉皮流血。
楊昌芹想,是該給母親分擔憂愁了。成績優異的楊昌芹決定不再讀書,外出打工掙錢!期間她在餐廳掃過地,當過傳菜師、收銀員,甚至還炒過菜。打了一年工,楊昌芹決定用存下來的錢回縣城讀職校,學習一技之長。
這次重返校園的決定,也讓楊昌芹從此與竹編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印江民族職業學校期間,楊昌芹學習的本是幼師專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政府的資助下到赤水學習竹編工藝。
由于自幼擁有美術功底,17歲的楊昌芹編出來的東西自是比常人不同一些,這也引起了身為赤水竹編傳承人陳文蘭的關注。
陳文蘭是當地竹編名人,她的竹編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并遠銷港澳臺、日本、美國和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陳文蘭憑借竹編技藝先后被評為貴州省拔尖鄉土人才、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大師”等稱號,并且成為赤水竹編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看到悟性極高的楊昌芹,陳文蘭竹如獲至寶,把楊昌芹收作徒弟,并把畢生的竹編技藝傳授給楊昌芹,希望楊昌芹把竹編工藝發揚光大。
-020-
2008年楊昌芹成立了竹藝公司,從一個小加工作坊發展到公司化運營,帶動了當地留守婦女就業,2019年營業額已達到600多萬元。
其實,楊昌芹在經營過程中發現,傳統手工藝必須要與時尚、文化、生活相結合,所以必須要學習新思維、還要大膽創新,并且開始摸索立體竹編工藝。
之后,楊昌芹不斷考察學習,還帶領團隊成員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等高校進修學習,同時在村里開設培訓班,讓更多的竹編手藝人重拾技藝,加之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融合,傳統平面竹編成功轉化為立體竹編,創新出了竹編水杯、竹編茶具、竹編瓷器、竹編手提包、竹編首飾等一系列立體精細竹編工藝品,很受市場青睞。
2012年,在赤水市政府的資金扶持下,楊昌芹成立了自己的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牽起手來,發展赤水的竹編工藝”,楊昌芹解釋自己公司命名的初衷。
同時,楊昌芹還發現,自己一個力量有限,想要發展竹編工藝,必須要培育人才和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
于是,2019年楊昌芹在大同鎮上成立了集生產、銷售、加工、培訓等為一體的產學研基地,把培訓班“搬到”鄉村,面對面傳授本地農民竹編技藝。
2019年,她的公司產值達到1200萬元,擁有20多個商標、12項發明專利。她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上千人就業,其中很多是貧困留守婦女。
如今,赤水有20萬人從事相關產業,很多人像楊昌芹一樣,吃上了“生態飯”、“手藝飯”。
目前,赤水竹編,在貴州赤水不僅是脫貧攻堅的產業,還必成為支撐鄉村振興的產業。
-030-
2018年全國兩會作為人大代表的楊昌芹出現在首場“代表通道”上,介紹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以及竹編產業聯動旅游業助推脫貧攻堅的生動事例,傳遞出貴州的自信與風采。
于此同時,這幾年國家大力提倡鄉村振興、返鄉創業、三產融合、農村電商等政策。楊昌芹覺得傳統工藝必須要擁有新模式,必須要與大政策、大方針結合才能真正顯示出“小產業,大能量”的精髓。
貴州赤水擁有良好的紅色基因,同時該與傳統工藝相結合,形成了旅游產品。尤其是竹編工藝品,成為當地旅游工藝品,深受廣大游客喜愛
楊昌芹看上了“旅游+竹編工藝”的巨大機會。于是,在赤水當地黨委、政府幫助下,楊昌芹在赤水四洞溝景區游客接待中心旁開設了非遺展示銷售廳,第一次將赤水竹編工藝和旅游、休閑結合在一起。
除了與旅游結合之外,楊昌芹還把竹編工藝品登上電商平臺,受到國內外用戶的瘋搶。2020年,在農產品直播的助推之下,楊昌芹還帶領團隊采用直播的形式銷售竹編工藝品,成為網紅級非遺產品。
對于未來,楊昌芹表示,未來要打造竹編工藝產業鏈,讓更多人端起非遺手藝的‘飯碗’,傳承非遺文化,創享美好生活。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6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