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鄉村振興正從過去傳統的建設時代進入到運營時代。通過持續不斷的迭代升級,目前鄉村已經完成了將資源逐步開發,并沉淀為鄉村資產的過程,已具備了很好的硬件條件,但美中仍有不足:一是同質化開發,千村一面;二是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產業缺少人才,有輸血無造血;三是沒有把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而要解決上述這些問題,必須借助于鄉村運營。早在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就高瞻遠矚提出“要把整治村莊和經營村莊結合起來”。
01
鄉村整村運營的概念
鄉村運營,顧名思義,即對鄉村進行市場化運營,通過與愛鄉村、會策劃、懂營銷的鄉村運營師團隊開展合作,將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具體來說,就是在鄉村建設基礎上,導入輕資產的運營公司,從自我盈利角度出發,多元化方式盤活農村資產,提供資產收益率,促進鄉村的可持續;深度挖掘村莊一切可利用資源,將其轉化為產品,實現差異化發展;同時剝離一些不規范的操作,開拓村民思維、引導村民引動,帶領村民致富,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01、資源整合
資源是分散的,產權關系也是比較復雜的,怎樣把分散的資源,通過村集體把它串聯起來,整個過程其實是以運營,也就是以資源管服作為一個前置條件來思考的整體流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是會需要對接市場的,市場既有外來的投資方,也會有國有公司,特別是區縣的、地方的國有公司,它在鄉村振興過程當中是一個中堅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就是村集體、運營方,比如說愿鄉,通過資金的方式和市場方式共同來把土地進行整合,在這個過程當中還需要的是行政管控,包括各個區縣的職能部門、農業農村局、規制、國土等等,怎樣把他們能夠整合起來?都是通過集體的經濟組織,也就是現在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去把資源整合進來,同時來對接市場主體和職能部門,然后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在資源整合、建設之后,需要產業的運營服務平臺,在第二階段進行資源的利用。
02、資源利用
資源利用的方式有很多,各個地方的土地的政策也不一樣,產業基礎也不一樣,因此資源利用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的。在資源利用的階段,雖然也是需要去做調研、投資、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等的一些工作,但它有一個核心就是既然是整村運營,一定是一個長效的運營機制,它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出口,起到橋梁的作用,使整村運營能夠做好。
3、資源管服
長效的運營其實就是資源管理服務,在這個過程當中,每一個階段它都需要一些具體的工作去支撐。比如說在資源管服過程中,需要去做產業的策劃,包括機制的設置,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讓村集體能夠發揮很好的治理的作用,同時企業或者市場方還能夠協助村集體去完善、提升治理水平。然后就是協同治理,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怎樣形成一個對價機制去對接市場,讓資源能夠實現更大的溢價;其次就是對整個產業的管理和服務,包括整個項目、產業的一些推廣等等,這樣的完整鏈條就形成了整村運營。
02
長三角地區整村運營的經典案例分析
01、香村 祁莊
合作模式:政府+市場+村集體
開發方式:政府主導、村民主體、市場參與
主力業態:特色民宿、餐飲、會晤空間、農耕
祁浜村地處周莊鎮中部,距離周莊古鎮7公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特色明顯,交通條件優越,文化底蘊深厚。
2017年,在國家旅游局發布的《關于對“中國優秀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公示名單》中,周莊?香村旅游區名列其中,是江蘇省唯一入選的景點。
然而,這個優美的旅游勝地,曾經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鄉村人口空心化、活力不足、鄉土特色受到沖擊和破壞等問題。最蕭條時,全村120多戶人家,僅有100多個常住人口,并且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村莊里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或者遷居到鎮上和市里。農房空曠日漸荒廢,大片土地閑置,整個村莊都呈現出一副“衰敗”的景象。
2016年起,祁浜村憑借三株浜村的自然優勢,與旅游公司聯手,共同出資成立鄉村旅游服務有限公司,整體規劃44公頃,配備游客接待中心、農耕文化展區、特色農耕體驗區等設施。
為盤活村里處于“休眠”狀態的土地資源,成立祁浜村農房合作社,合理利用村民閑置的房屋和宅基地,由鄉村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出資租賃,統一修繕、裝修,打造了“香村·祁莊”民宿品牌。
目前,已開放8棟以“年代秀”為主題的特色民宿,共有客房21間,分別展示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本世紀00年代鄉村生活,意在將旅居客帶入一個有時代烙印的環境中,營造出獨特的鄉村文化體驗。
2017年8月23日,江蘇省公布了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首批試點村莊名單。其中,張浦鎮金華村北華翔、周莊鎮祁浜村三株浜和錦溪鎮朱浜村祝家甸攜手入選。
2019年,香村·祁莊入選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
02、村上 長漾里
合作模式:租賃
開發方式:郊野鄉村綜合體
主力業態:民宿、田園美食、旅居康養、鄉建學院、非遺、手作工坊、研學
村上長漾里位于平望廟頭后港村
村上·長漾里位于蘇州市吳江平望鎮廟頭村,是一個由26棟鄉村房屋改造而成的多業態田園綜合體,這里東有雪落漾,背靠長漾,內擁葫蘆蕩,自然肌理與生態環境優越,是“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范區的重要節點,亦是平望大運河文化帶“鄉村記憶”空間,2018年入選蘇州市第二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單位。
村上長漾里集合民宿、青旅、鄉建學院、農家餐飲、日料酒館、茶室、書店、非物質文化醬坊體驗館、各類手作工坊、色彩空間、種子研學館、戶外拓展、蔬菜花園、攝影基地、婚禮堂等多種業態于一體,是一個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鄉村版Shopping Mall。
長漾里稻田餐廳
長三角一體化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長漾里正位于長三角一體化先行示范區域內,緊沿長漾和太浦河。村上·長漾里是吳江2019年的田園綜合體建設一號議案,鄉旅融合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2022年度蘇州市職工療休養范圍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出爐,吳江區平望鎮廟頭村(村上長漾里)成功入選。
03、中國 江村
合作模式:村、鎮集體所有
開發方式:成立文旅公司
主力業態:研學、文化交流、學術展示、費孝通江村紀念館、江村club、教授工作室、江村市集
江村是太湖東南延岸的一個普通村落,實名是開弦弓村,一水彎似弓,一水直如箭,開弦弓村因之得名。交通區位條件優越,是聯系浙江、江蘇和上海的重要節點。
1936年7月,就讀于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的費孝通先生來到開弦弓村調研,完成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自此,“江村”就成了開弦弓的代名詞,它是中國鄉村發展變遷的經典樣本,也是世界觀察中國鄉村的最好窗口,有“華夏社科第一村”之稱。《江村經濟》這本著作也由此成為人類學和社會學的一個里程碑。
以打造“中國·江村、世界·水鄉”為形象定位,借助“江村經濟”的世界影響力,以江村文化為統領,依托湖蕩、魚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以三產融合發展為主線,致力于打造“世界級鄉村振興示范區、生態綠色一體化引領區”。 江村文化、水鄉文化底蘊深厚,研學文化已逐漸成為區域重要品牌。
費孝通文化紀念館
江村書架計劃
江村Club除了舉辦各類展覽活動,平日里也正在逐漸成為當地居民休憩交流的場所
自然資源部公布2021年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踐優秀案例,《蘇州市吳江區開弦弓等長漾北片區村莊規劃》入選第一批推薦案例,這也是“村莊規劃案例”名單里蘇州唯一入選的案例,為高質量打造七都鄉村振興樣板發揮了積極作用。2022年,吳江區江村景區,成功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04、杭州 青山村
合作模式:成立村屬企業,引進職業經理人和團隊
開發方式:自然教育、社區營造、生態扶貧
主力業態:自然學校、鄉村圖書館、民宿、農家樂、未來社區
龍塢水庫
杭州余杭區黃湖鎮青山村,三面環山,高山峻嶺,崗巒起伏;南面丘陵蜿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青山村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富,筑有中型水庫三座,著名的龍塢水庫區更是杭州地區無污染源區之一。
然而前些年,村民們為了種植毛竹林,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劑,污染了水庫,威脅到飲用水安全。為了根治匯水區污染,2015年11月,青山村黨支部和村民們以產權信托方式委托大自然保護協會以及合作伙伴,創建了善水基金信托集中管理毛竹林,從43戶農戶手里完成500多畝低丘緩坡毛竹林地的林權流轉,農戶將林地承包經營權以財產權信托方式委托給基金信托集中管理并獲取補償金。通過集中管理,農戶的毛竹林收益由每百斤約24元提高到每百斤31元,直接收入提高20%。
青山村未來鄉村文化綜合體
2019年,青山村集體收入66.8426萬元,人均收入3.2萬元。2019年10月,青山村被余杭區政府正式確定為“未來鄉村實驗區”,青山村的發展由此步入全新階段。
目前,青山村已培育民宿3家、農家樂近10家、農莊1處、竹制品工坊2家,引進了文創產業——融圖書設計館、融設計百工坊,還有環保教育自然營地、大馬灣創意休閑度假酒店等,起步探索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的路子。
自然學校
鄉村圖書館
05、杭州 永安村
合作模式:成立村屬企業
開發方式:引進職業經理人和團隊進行專業化運營
主力業態:永安稻香小鎮、“禹上稻鄉”農文旅融合項目、研學
俯瞰永安村一角
俯瞰永安村農田
農田的田埂建起了參觀廊道,引入了一些藝術家的設計作品
余杭區永安村,村域面積7.09平方公里,30個村民小組,農戶889戶,人口3100多人,擁有耕地5259畝。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28.5萬,屬于余杭區經濟薄弱村。
2019年7月份,余杭區農業農村局面向全國公開招聘第一批農村職業經理人,招聘人員實行合同制,對象是那些愿意在鄉村做運營,愿意回鄉創業的年輕人,基本年工資18萬元,另有績效考核則需要他們在鄉村經營中獲得,由各村股份制經濟合作社自行制定。而農村職業經理人所建團隊的工資,需要他們與團隊共同從鄉村經營中獲得。
此后,永安村成立了“杭州稻香小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村屬企業,在2019年11月8日,做了第一期開鐮節豐收月活動,一炮打響了“永安稻香小鎮”的品牌。
引進職業經理人和團隊進行專業化運營后的永安村,營業收入由2019年的120萬元提高到2021年的225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由2019年的73萬元提高到2021年的31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從2019年的42322元提高到2021年的56920元;核心區塊水稻產值由2000元/畝,提升至6000元/畝。
傳統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更多體現在管理職能,與經營發展要求截然不同,也差距甚遠。正所謂專業人做專業事,這樣的組織化創新,對于鄉村經營而言至關重要。永安村先后獲得“杭州數字鄉村示范村”“杭州市首批共富村”“杭州市首批未來鄉村”“浙江省AAA級旅游村莊”等榮譽稱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