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想發展鄉村振興,既要找準合適的發展模式,也要避免發展雷區。那么,關于鄉村振興的15條禁止性規定,你都知道有哪些嗎?
01、2個“嚴禁”
嚴禁工業和城鎮污染向農業農村轉移。
嚴格禁止下鄉利用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所。
02、2個“不得”
不得違規違法買賣宅基地。
不得借鄉村振興之名違法違規變相舉債。
03、3個“不搞”
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征,做好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典型引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搞層層加碼,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04、1個“一律不準”
除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外,各部門一律不準再組織其他檢查考評。
05、2個“防止”
防止內部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占集體
防止脫實向虛傾向,嚴格管控風險,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
06、2個“嚴懲”
對挪用和貪污扶貧貸款的行為嚴懲不貸。
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
07、1個“查處”
科學確定脫貧摘帽時間,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嚴肅查處。
08、3個“打擊”
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教惡勢力。
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
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打擊力度。
09、3個“整治”
繼續整治農村亂建廟宇、濫塑宗教造像。
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征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繼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要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全國各地,因地制宜,已涌現出許多新模式,如下文中的四大“落地性模式”、八大典型發展模式,這些模式的生動實踐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鄉村振興畫卷,一起來看看吧!
四大“落地性模式”
文化創意型
依靠傳統文化創新創意的藝術村/民族村/文創村等,該類型主要依靠歷史文化名村、少數民族村、鄉村藝術家、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對當地民俗文化進行活化創意,以文化創意為主帶動當地的農業和旅游發展。
項目依托:特色小吃與風俗演藝
項目定位:旅游風情小鎮
項目業態:實景演藝:千年鐵魂和又見老山西、3D裸眼演藝長平之戰和問佛、六尺巷、非遺民俗街、棲嬉園、蝴蝶館、動物園、兒童樂園、老年大學等。
康體運動型
以鄉村田園為生活空間,以休閑運動、農活體驗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達到回歸自然、修身養性、康體療養等的目的一種生活休閑方式。
八大典型發展模式
二、“七化發展模式”山東壽光模式
壽光圍繞產業的標準化、園區化、品牌化、職業化、市場化以及鄉村宜居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打造鄉村振興“壽光模式”。
1.產業標準化。部省共建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落戶壽光,成立了4名院士領銜的67名專家團隊,啟動了118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研制工作。
2.農業園區化。自2018年以來,壽光市建設了占地3萬多畝的18個現代農業園區,大力推進蔬菜產業的轉型升級,一個大棚就是一個“綠色車間”,一個園區就是一個“綠色工廠”。
3.農產品品牌化。“壽光蔬菜”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打造了“七彩莊園”“壽光農發”等一批企業品牌以及“樂義蔬菜”“金彩益生”等一批蔬菜單體品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達到16個。
4.新型職業化。壽光積極培育新型職業化農民,開展了30萬農民科技大培訓,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青年人才回鄉創業。
5.經營市場化。壽光拓展市場化經營體系,與阿里、京東、拼多多、字節跳動等全面合作,通過線上渠道銷售的蔬菜占比大幅度提升。
6.鄉村宜居化。2019年,壽光市全面啟動“美麗鄉村”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提升三年行動,設立專項獎補資金;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全面實施農村廁所、道路、供暖、供氣、污水處理等“十改”工程,不斷推進鄉村綠化工作。
7.公共服務均等化。壽光還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建設,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產業振興“抱團發展”模式—遼寧盤錦模式
近些年,盤錦市以建設盤錦鄉村振興產業園為突破口,把建設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盤錦市打造成了一個產業振興的平臺載體,變投入為產出,走出鄉村建設示范、產業振興輸出的“盤錦模式”。
1.打造生態品牌。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按照“打生態牌、走精品路,實施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水稻、河蟹、棚菜、鴨子特色生態農業。
2.打造特色產業。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化,扶持壯大了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目前,盤錦成為北方最大的糧食、河蟹專業市場。
3.打造“休閑旅游+農業”。依托農村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采取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辦法,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把種莊稼變為“種風景”。
4.打造高科技“5G”農業。借助5G+AI精準種植養殖、5G+無人機植保、人工智能病蟲害智能診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打造高效農業。
六、旅游與農業融合模式—貴州“三變”模式
貴州省的舍亨村,立足旅游資源,實施產業富村、商貿活村、生態立村、旅游興村、科技強村,建設農耕文化園、百草園和百花園、現代農業科技展示園,提升農業產業觀賞性、體驗性和科普性,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
舍亨村農民企業家陶正學,于2012年成立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后又成立了高原濕地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公司。通過合作社和旅游開發公司,舍亨及周邊村的荒山、河流、洞穴、森林、河灘、自然風光和土地等,被量化成集體和村民的資產,再整合閑散資金和財政扶貧資金變成了村民和集體的股金。憑借自然條件優勢,引進經濟發達地區企業投入資本和技術,成立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開發村莊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村級經濟。如,農家旅館、農家飯店和特色種植養殖。
八、“五位一體”模式—河南省“孟津模式”
孟津縣作為河南省糧食核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省級示范縣,近年來打造了一種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
1.農旅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現代農業資源和都市近郊優勢,大力整合農業園區、田園風光、黃河濕地、經濟作為等旅游資源,深化農旅、文旅融合發展。如,打造孟扣路果蔬產業集聚群、小浪底專用線高效特色農業觀光帶,以及“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等。
2.吸引鄉土人才。孟津縣充分利用縣職教中心、各鎮黨校、各村“三新”大講堂、黨員教育培訓基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教育資源,開展以實用技術為主的技術培訓,尤其注重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訓。
3.打造鄉土文化品牌。該縣以鄉愁、鄉情、鄉望為主題,集中展示河洛地區知名古建筑、古文化、古風俗、古技藝等,弘揚農耕文化和中原文明。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如牡丹畫產業等;還深入挖掘剪紙、雜耍、書畫、戲曲等民間藝術、民俗活動等。
4.改善人居環境。近年來,孟津縣通過開展垃圾清零、一村萬樹、廁所革命、拆違治亂等工作,使得鄉村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打造出了設施完善、整潔干凈、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5.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該縣不斷探索黨建引領的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打通了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同時也叫響做實了“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服務品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41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