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省,浙江省在鄉村振興的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涌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發展模式,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了“浙江經驗”。
浙江省鄉村振興十大模式及案例
01、空間聚集模式:美麗休閑
桐廬:多規和一,勾畫富春山居新圖
作為全省村域規劃“多規合一”試點,桐廬構建覆蓋全縣、統籌兼顧的美麗鄉村規劃體系,將縣鄉村三級規劃體系變成以“特色產業帶”為單位編制縣級規劃體系,形成古風民俗帶、生態養生帶、產業風情帶、詩畫山水帶、運動休閑帶錯位化、特色化發展,全域化、整體性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衢州:山水為憑,串起詩畫鄉村風光
衢州,浙江的重要生態屏障、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2019年,衢州啟動“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建設,總面積1000平方公里,形成3條風光帶、6大樣板區、18個特色點、18組美麗鄉村群的總體格局。這條從衢州全市層面規劃統籌的鄉村振興示范帶,挖掘沿線特色,形成整體優勢,實現統一規劃、整體推進。
02、綠色崛起模式:生態旅游
余村: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余村,位于湖州市安吉縣,2005年“兩山”理念提出后,余村從“采石經濟”向“生態經濟”轉型,關停礦山、工廠,開始堅定地走鄉村旅游產業的道路,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如今,余村已完全實現了從過去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到現在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的轉變,并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首批“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名單。
洞頭區:修復一片沙灘,激活一個村莊
2016年,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成為全國首批8個藍色海灣整治試點單位之一,通過實施藍色海灣整治項目,利用生態“杠桿”撬動了產業崛起、海島振興,讓海島群眾換了一種方式“靠海吃海”,走出一條既彰顯海韻、又留得住鄉愁的綠色發展道路。
2018年洞頭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獲此榮譽的首個海島地區。
03、產村融合模式:多元產業
曹村鎮:萬畝農田“種”出美麗經濟
曹村鎮隸屬于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地處瑞安中南部,距溫州機場僅48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三面環山,山清水秀,資源豐富, 環境優美,水陸交通便捷,因而被稱為“浙南縣通衢”。其農業物產豐富,主產品以種植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西瓜、楊梅、甘蔗、馬蹄筍、毛豆等。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曹村鎮率先響應號召,成為瑞安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排頭兵”,緊緊圍繞戰略總要求,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突破口,打造了集農業生產、生態旅游、戶外運動、鄉村休閑、文化體驗、康體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曹村田園綜合體。每逢節假日,曹村鎮“水陸空”三棲旅游日均客流量達到5000余人次。
04、品牌引領模式:特色產品
衢州:“三衢味”香飄九州
自從在G20杭州峰會上走紅,衢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三衢味”成為浙江省打造美麗大花園、振興鄉村產業的標志品牌??鲁歉涕?、江山獼猴桃、開化清水魚、常山胡柚等產業通過“三衢味”的聚合作用,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農產品溢價銷售。
麗水:“山”系品牌筑托花園鄉村
近年來,麗水市通過逐步構建以山地特色為內核的“山”系產業體系,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農家樂民宿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居”、鄉村旅游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景”等,有力推動了鄉村經濟加快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05、數字賦能模式:互聯網+
五四村:探索“數字鄉村一張圖”
2019年9月,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在浙江省率先探索“一圖全面感知”鄉村數字化治理平臺。一張疊加各部門17個圖層232類數據的五四數字鄉村底圖,如同村莊里的“智慧大腦”,鄉村旅游和集體經濟發展不斷提檔升級,使得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5萬元。
遂昌:農產品“觸網”迸發鄉村新活力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麗水市遂昌縣,農村人口居住極為分散。2013年遂昌縣成立首家縣域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為小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遂昌縣去年僅土豬肉銷售額便達到43.53萬元,戶均增收4000余元,而網紅特產長粽的銷售額更是突破5000萬元。
06、文化深耕模式:文化創意
葛家村:“藝術家駐村”與農民同頻共振
2019年開春,寧??h葛家村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探索了一條與農民融合設計鄉村的藝術振興之路。據統計,葛家村村民建設了40多個共享空間,創作了300多件藝術品,但投入僅60多萬元,這個村子2019年前11個月接待了3萬多名游客,僅民宿收入就同比增長了3倍。
大陳村:村歌文化凝聚“精氣神”
近年來,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以“黨建+文化”為發展總引擎,借助村歌文化帶來的疊加效應,全力打造農旅融合、主客共享的美麗鄉村,推動文化和經濟融合發展。
07、要素激活模式:閑置農房
紹興:讓閑置農房成為撬動鄉土活力的新支點
2018年,紹興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一條閑置農房激活利用的新路子,成為該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目前,該市累計引進2965個開發建設項目,激活15839幢閑置農房共308.29萬平方米,帶動農民就業20594人。
石塘鎮:老石屋變成“東海好望角”動力源
溫嶺市石塘鎮依山傍海,被譽為“東海好望角”。自2014年以來,石塘鎮通過石屋元素、石屋文化有機嫁接旅游業態,引導石屋旅游民宿發展,實現了石屋的保護和增值。
資源盤活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紅利。被譽為“畫中鎮”的石塘鎮2019年接待各地游客約230萬人,實現旅游收入約3.5億元。
08、能人帶動模式:社會投資
下山頭村:村企共建打造“有趣村莊”
樂清市大荊鎮下山頭村4年前創新“村企共建”模式,通過村黨支部與鄉賢企業結對共建、組織共商、項目共創、難題共解、服務共推、資源共享,走向村集體經濟、村民收入和企業利潤“三豐收”,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4年前的10萬元增加到如今的206萬元。
烏巖頭村:“布袋教授”與古村的復興實踐
臺州市黃巖區寧溪鎮烏巖頭村在俗稱“布袋教授”的同濟大學楊貴慶教授團隊的指導下,以“民國印象、藝術村落、慢生活區”為主題,開展村內古建筑修繕、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去年,烏巖頭村將村集體6間房子出租,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8萬元。
09、片區聯動模式:聯動發展
淳安下姜村:聯合體抱團“綠富美”
近年來,淳安縣下姜村,聯合周邊31個行政村,施行組織共強、規劃共繪、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和品牌共塑,共同打造鄉村振興聯合體。2019年,大下姜32個村實現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076.9萬元、經營性收入931.3萬元,有31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0萬元以上。
奉化滕頭村:片區聯動共繪五村新圖景
5年來,奉化區滕頭區域黨建聯合體通過“五聯五促”,把7個村擰成一股繩,實現區域內經濟發展、規劃建設、公共服務、黨的建設等各項事業聯動推進。
10、四治融合模式:村莊治理
桐鄉越豐村:“三治”到“四治”的鄉村治理躍遷
桐鄉市越豐村在2013年啟動“自治、法治、德治”建設工作試點的基礎上,探索“自治理村、法治護村、德治潤村、智治管村”的鄉村治理經驗,走出了一條鄉村社會治理創新實踐之路。
岱山東沙鎮:“四治融合”讓漁港小鎮美起來
岱山縣東沙鎮成立網格理事會,組建村級調解員隊伍,開發“平安通”APP客戶端,實現村級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推動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
浙江省鄉村振興十大模式的啟示
01、因地制宜
從浙江省鄉村振興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鄉村資源在發展要素的帶動下會產生不同類型的發展模式。如桐廬是美麗環境,余村是生態資源,衢州是特色農產品,紹興是閑置農房,而寧波葛家村是文化。且鄉村發展的資源要素主要有:生態資源、土地資源、特色產業、閑置農房、民俗文化、社會環境、交通要素、水資源等。在規劃建設中,不能盲目跟風,要思考如何充分轉化提升特色資源要素的價值,實現綠色、特色發展。
02、全局謀劃
結合當地特色資源、群眾意愿和政府相關政策等,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突破口,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培育龍頭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在規劃中要注重三產融合,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突出拓展延伸產業鏈,促進農旅結合、互聯網+、一二三產業融合,構建鏈式聯動的產業經濟,充分激發各類資源要素的價值轉化。
03、區域協同
能夠依靠自身特色資源實現鄉村振興的鄉村不多,大部分村莊資質平平,難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特色。在鄉村規劃中要按照“示范引領、區域一體”的原則,突出跨村聯合、連片提升,創新體制機制,開展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品牌共塑,打造區域共贏的發展路徑。變“單打獨斗”為“集約共建”、變“各自為政為“優勢互補”,推動“一村富”走向“村村富”,“一處美”變成“一片美”。
04、人才建設
鄉村振興要破解人才瓶頸,加強人才建設,培養和開發鄉村土專家、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人、新型農民,發揮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人才下鄉投資、創業,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鄉賢和鄉村領路人,建強基層組織。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鄉村振興要強化科技支撐,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要完善提升鄉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綜合治理模式,強保障、優服務、善治理,構建幸福鄉村的微治理體系。此外,建立精準有效的土地、資金、人才等政策體系是政府推動鄉村振興的直接動力源。
內容來源:一諾農旅規劃,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