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茶葉迎來了低碳化的考驗與變革。
早在2004年,我國便以林業為起點,啟動了農業碳匯項目的試點。此后,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扶持和推動農業碳匯發展。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雙碳背景下,作為茶葉低碳化新業態“低碳茶園”建設成為生態環境保護和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低碳茶園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樣式,引爆農業農村產業鏈的技術變革、商業模式....
什么是低碳茶園
從概念上來看,低碳茶園是指在茶樹種植、管理、采摘、加工及茶園景觀規劃與運營全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實現茶葉生產與環境保護和諧共生的茶園模式。其核心在于通過科學構建和管理茶園及周邊生態環境,綜合運用一系列固碳減排技術措施,增加茶園生態系統碳固定,降低茶園管理以及茶葉加工過程碳排放,最終獲得優質、安全、低碳的茶葉產品。
由于低碳茶園的多功能性,也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生物多樣性豐富:相較于常規茶園,低碳茶園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保留原有林木、種植多種樹木和綠肥作物,構建多層次生態系統,有利于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學農藥使用。
2)固碳減排效果顯著:通過茶樹行間種植、有機肥施用、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措施,增加茶園碳匯能力,減少碳排放,實現茶園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3)產品質量提升:低碳茶園生產的茶葉因生態環境優良、管理科學,其色、香、味、形俱佳,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茶葉的需求。
4)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低碳茶園不僅提升了茶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通過生態價值的轉化實現了茶園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所以,低碳茶園得到政府和政策的重視與扶持,并成為中國茶園現代化的重要方向,推動傳統茶園積極轉型與升級。
低碳茶園解決什么問題
探究其作用上來看,低碳茶園逐漸地被政府、企業看作茶園突破的主要形式。畢竟,低碳茶園解決茶農收入、增加茶園多元化經營途徑等。從整體來看,低碳茶園解決以下幾個難題:
1. 解決茶園收入單一難題
低碳茶園通過多元化經營策略,打破了傳統茶園收入單一的困境。一方面,低碳茶園注重品牌建設,提升茶葉附加值,通過高端市場定位實現溢價銷售;另一方面,低碳茶園利用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發展林下經濟,如種植中藥材、果樹等,增加茶園收入來源。同時,結合茶文化體驗、生態旅游等新興業態,吸引游客體驗采茶、制茶樂趣,拓寬茶園收入渠道。
2. 解決茶葉品質難題
低碳茶園通過科學種植與管理,有效提升了茶葉品質。采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減少農藥使用,保障了茶葉的安全性;通過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措施,優化茶樹生長環境,提高茶葉的產量和品質。此外,低碳茶園還注重茶葉加工的標準化和清潔化,確保茶葉從田間到茶杯全程可追溯,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茶葉的需求。
3. 解決茶園經營難題
低碳茶園經營模式創新,有效解決了傳統茶園經營難題。通過引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建立茶園合作社或企業化運營模式,實現茶園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時,加強茶農技術培訓,提升茶農科學種植和管理水平,增強茶園整體競爭力。此外,低碳茶園還注重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靈活調整經營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4. 解決農業污染難題
低碳茶園在減少農業污染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降低了農業面源污染的風險;通過種植綠肥作物、保留原有林木等措施,增加茶園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改善茶園生態環境。此外,低碳茶園還注重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如將修剪下的枝條加工成有機肥料,實現茶園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壓力。
除了解決以上幾個問題之外,低碳茶園還反哺了傳統茶園,推動中國茶園從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顛覆型變革。
低碳茶園如何做?
其實,低碳茶園對于傳統茶園來說是個新物種,需要從體系上來審視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否則很難破圈。接下來,我們再來低碳茶園需要做哪些事情:
1. 發力茶樹良種化
農業轉型核心是良種的革命,好種子才會有高產、高效的農產品。
所以,低碳茶園的發展首先應從茶樹良種化入手。通過選育和推廣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優、抗逆性好的茶樹良種,從根本上提升茶園的生產效率和茶葉品質。良種化不僅能提高茶葉的產量,還能增強茶樹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生產成本和環境污染。同時,良種化也是茶園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后續的生態種植和低碳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2、探索生態種植模式
低碳茶園的關鍵就是推行生態種植、有機種植等綠色種植方式。
低碳茶園應積極探索生態種植模式,如采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學農藥等措施,構建茶園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通過種植綠肥作物、保留茶園原有植被、合理間作套種等方式,增加茶園生物多樣性和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茶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固碳能力。生態種植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茶葉品質,還能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茶園生態環境。
3. 執行立體循環農業模式
立體循環農業模式是實現低碳茶園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茶園內部及周邊區域的合理規劃布局,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的農業生態系統。例如,在茶園中套種食用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利用茶樹修剪枝葉和廢棄物作為有機肥料或生物飼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立體循環農業模式不僅能提高茶園的綜合效益,還能增強茶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韌性。
4、擴大生態低碳茶認證
標準化、體系化是低碳茶園的未來,因此,要持續擴大低碳茶園、生態茶園的認證。
生態低碳茶認證是推動低碳茶園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健全的生態低碳茶認證體系,對茶園的生產管理、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等方面進行嚴格評估和監督,確保茶葉產品的生態性和低碳性。同時,加強生態低碳茶的宣傳和推廣,提高消費者對生態低碳茶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促進茶產業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發展。
5. 加碼茶園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低碳茶園提升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關鍵。通過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茶園環境、茶樹生長、茶葉加工等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通過數字化管理,茶園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同時,數字化手段還能幫助茶園實現產品追溯和質量安全管理,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和忠誠度。
在發展路徑上,低碳茶園除了以上5條之外,還需要在加工、新商業等層面上加強與突破,從而持續增強低碳茶園的核心競爭力。
商業模式
剛剛提到,低碳茶園不是簡單的升級,而是系統化創新,從源頭開始發力,引入新技術、新方式、新思維,并把這些貫穿到低碳茶園的產業鏈變革里。
透視整個低碳茶園發展方向來看,有4個商業模式成為低碳茶園的新商業模式。
1. 茶園碳匯
茶園碳匯是低碳茶園的核心商業模式之一。隨著全球對碳中和、碳達峰的重視,農業碳匯交易逐漸成為熱點。茶園作為重要的農業生態系統,通過茶樹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通過科學種植管理(如施用有機肥、種植綠肥、廢棄枝葉還田等)提高土壤有機質,從而增加土壤碳匯水平。例如,福建廈門的農業碳匯交易平臺,推動了生態茶園碳匯交易,不僅為茶農帶來額外收入,還促進了茶園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模式不僅有助于實現經濟效益,更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 農產品碳標簽
農產品碳標簽是另一種創新商業模式,它通過數字化形式記錄茶葉等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使產品信息更加公開透明。碳標簽的引入,不僅提升了消費者對茶葉環保屬性的認知,還促進了茶企在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例如,一些有機茶葉企業通過碳標簽認證,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增強了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品牌忠誠度。這種模式有助于推動茶行業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
3. 茶葉深加工
茶葉深加工是提升茶葉附加值的重要途徑。隨著消費者對茶葉認知的提高,市場需求日益多元化。通過深加工技術,可以開發出功能性茶飲品、茶食品、茶保健品等多種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例如,一些企業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茶葉中的有益成分提取出來,制成茶多酚、茶氨酸等保健品,大大提升了茶葉的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深加工不僅延長了茶產業鏈,還促進了茶產業的轉型升級。
4. 茶文旅融合
茶文旅融合是低碳茶園發展的另一大亮點。通過將茶文化、旅游與茶園生態相結合,打造特色茶旅項目,吸引游客前來體驗。例如,安化黑茶小鎮通過整合茶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將黑茶產業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促進了鄉村振興。茶文旅融合不僅豐富了茶園的商業模式,還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和普及,提升了茶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所以,低碳茶園的變革一定是體系化、顛覆型的變革,從技術入手到商業模式的巨變,才是低碳茶園的新樣式。
最后,農業行業觀察認為,低碳茶園除了技術變革、商業模式變革,還需要在冠軍企業的打造與培育上發力。透視中國的產業,每一個產業的變革,一定是從標桿企業或領軍企業內部開始的,從領軍企業的認識與思維上迭代與創新,并推動行業的進步與發展。截止目前,我國低碳茶園還缺乏標桿企業,整個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是需要時間~(文/思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4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