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生態休閑農業起于19世紀30年代,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急劇增加,為了緩解都市生活的壓力,人們渴望到農村享受暫時的悠閑與寧靜,體驗鄉村生活。于是生態休閑農業逐漸在意大利、奧地利等地興起,隨后迅速在歐美國家發展起來。關于其概念,休閑農業一詞來源于英文的Agritourism / Agro. Tourism,是由農業(Agriculture)和旅游(tourism)兩個詞組合起來翻譯的。同而對于休閑農業目前有都市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說法。
目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主要有以下七種模式30種類型:
第一組模式
田園農業旅游模式
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旅游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游活動,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類型有:
1.田園農業游。以大田農業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品嘗和購置綠色食品、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游活動,以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如上海孫橋現代農業觀光園,北京順義“三高”農業觀光園。
2.園林觀光游。以果林和園林為重點,開發采摘、觀景、賞花、踏青、購置果品等旅游活動,讓游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美好自然。如四川瀘州張壩桂園林。
3.農業科技游。以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為重點,開發觀看園區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溫室大棚內設施農業和生態農業,使游客增長現代農業知識。如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園。
4.務農體驗游。通過參加農業生產活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游客接觸實際的農業生產、農耕文化和特殊的鄉土氣息。廣東高要廣新農業生態園。
第二組模式
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
5.農耕文化游。利用農耕技藝、農耕用具、農耕節氣、農產品加工活動等,開展農業文化旅游。如新疆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
6.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禮儀民俗、節令民俗、游藝民俗等,開展民俗文化游。如山東日照任家臺民俗村。
7.鄉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間技藝、民間戲劇、民間表演等,開展鄉土文化游。如湖南懷化荊坪古文化村。
8.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風俗、民族習慣、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節日、民族宗教等,開展民族文化游。如西芷拉薩娘熱民俗風情園。
第三組模式
農家樂旅游模式
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游活動。主要類型有:
9.農業觀光農家樂。利用田園農業生產及農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來觀光、休閑和體驗。如四川成都龍泉驛紅砂村農家樂、湖南益陽花鄉農家樂。
10.民俗文化農家樂。利用當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娛樂、休閑。如貴州郎德上塞的民俗風情農家樂。
11.民居型農家樂。利用當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如廣西陽朔特色民居農家樂。
12.休閑娛樂農家樂。以優美的環境、齊全的設施,舒適的服務,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動。如四川成都碑縣農科村農家樂。
13.食宿接待農家樂。以舒適、衛生、安全的居住環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來休閑旅游。如江西景德鎮的農家旅館、四川成都鄉林酒店。
14.農事參與農家樂。以農業生產活動和農業工藝技術,吸引游客前來休閑旅游。
第四組模式
村落鄉鎮旅游模式
以古村鎮宅院建筑和新農村格局為旅游吸引物,開發觀光旅游。主要類型有:
15.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大多數是利用明、清兩代村鎮建筑來發展觀光旅游。如山西王家大院和喬家大院、福建閩南土樓。
16.民族村寨游。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發展觀光旅游,如云南瑞麗傣族自然村、紅河哈尼族民俗村。
17.古鎮建筑游。利用古鎮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鋪、古寺廟、園林來發展觀光旅游,如山西平遙、云南麗江、浙江南潯、安徽徽州鎮。
18.新村風貌游。利用現代農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莊綠化、工農企業來發展觀光旅游。如北京韓村河、江蘇華西村、河南南街。
第五組模式
休閑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類型有:
19.休閑度假村。以山水、森林、溫泉為依托,以齊全、高檔的設施和優質的服務,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旅游。如廣東梅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
20.休閑農莊。以優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田園景觀、豐富的農業產品、優惠的餐飲和住宿,為游客提供休閑、觀光旅游。如湖北武漢謙森島莊園。
21.鄉村酒店。以餐飲、住宿為主,配合周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游客提供休閑旅游。如四川郫縣友愛鎮農科村鄉村酒店。
第六組模式
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游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游活動。主要類型有:
22.農業科技教育基地。是在農業科研基地的基礎上,利用科研設施作景點,以高新農業技術為教材,向農業工作者和中、小學生進農業技術教育,形成集農業生產、科技示范、科研教育為一體的新型科教農業園。如北京昌平區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園、陜西楊凌全國農業科技農業觀光園。
23.觀光休閑教育農業園。利用當地農業園區的資源環境,現代農業設施、業經營活動、農業生產過程、優質農產品等,開展農業觀光、參與體驗,DIY教育活動。如廣東高明藹雯教育農莊。
24.少兒教育農業基地。利用當地農業種植、畜牧、飼養、農耕文化、農業技術等,讓中、小學生參與休閑農業活動,接受農業技術知識的教育。
25.農業博覽園。利用當地農業技術、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產品、農業文化進行展示,讓游客參觀。如沈陽市農業博覽園、山東壽光生態農業博覽園。
第七組模式
回歸自然旅游模式
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奇異的山水、綠色森林、靜蕩的湖水、發展觀山、賞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動,讓游客感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主要類型有:
26.森林公園。以大面積人工林或天然林為主體而建設的公園。森林公園除保護森林景色自然特征外,并根據造園要求適當加以整頓布置。公園內的森林,普通只采用撫育采伐和林分改造等措施,不進行采伐。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森林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梢蚤_展森林旅游與喜悅休閑,并按法定程序申報批準的森林地域,森林公園是經過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或是經過逐漸改造使它形成一定的景觀系統的森林。森林公園是一個綜合體,它具有建筑、療養、林木經營等多種功能,同時,也是一種以保護為前提利用森林的多種功能為人們提供各種形式的旅游服務的可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經營管理區域。在森林公園里可以自由休息,也可以進行森林浴等。主要包括:
一是地文資源,包括典型地質構造、標準地層剖面、生物化石點、自然災變遺跡、名山、火山熔巖景觀、蝕余景觀、奇特與象形山石、沙(礫石)地、沙(礫石)灘、島嶼、洞穴及其他地文景觀。
二是水文資源,包括風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溫泉、小溪、冰川及其他水文景觀。
三是生物資源,包括各種自然或人工栽植的森林、草原、草甸、古樹名木、奇花異草、大眾花木等植物景觀;野生或人工培育的動物及其他生物資源及景觀。
四是人文資源,包括歷史古跡、古今建筑、社會風情、地方產品、光輝人物、歷史成就及其他人文景觀。五是天象資源,包括雪景、雨景、云海、朝暉、夕陽、佛光、蜃景、極光、霧凇、彩霞及其他天象景觀。
27.濕地公園。是指以水為主題的公園。以濕地良好生態環境和多樣化濕地景觀資源為基礎,以濕地的科普宣教、濕地功能利用、弘揚濕地文化等為主題,并建有一定規模的旅游休閑設施,可供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生態型主題公園。濕地公園是具有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強調的是濕地生態系統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護、展示,突出濕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屬性。
28.水上樂園。水上樂園是一處大型旅游場地,是主題公園的其中一種,多數娛樂設施與水有關,屬于娛樂性的人工旅游景點。有游泳池,人工沖浪,水上橡皮筏等。
29.露宿營地。
30. 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自然保護區是一個泛稱,實際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備的條件不同,而有多種類型。按照保護的主要對象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生物物種保護區和自然遺跡保護區3類;按照保護區的性質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科研保護區、國家公園(即風景名勝區)、管理區和資源管理保護區4類。不管保護區的類型如何,其總體要求是以保護為主,在不影響保護的前提下,把科學研究、教育、生產和旅游等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來源:青松智庫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9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