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從來沒有一個行業像今天的休閑農業,一半是烈焰,一半是海水,備受爭議。
有人說,政策、市場的雙重推動下,這個行業是當下以及未來最大的風口。于是,奮不顧身地跨界而來。
也有人喊著“大海,我愛你”撲向大海,被嗆了幾口海水后,又祥林嫂般到處說:這里是大坑,千萬別上當。
那么,萬人迷、萬人痛的農業,到底是風口,還是大坑?
近些年,“農業是未來十年大風口”之類雞湯文章流行的同時,也有不少人現身說法,以自己悲慘經歷表示農業是個大圈套。
如果仔細研究這些人的“遭遇”,其實有著諸多共同點:
1、投資人都是跨界而來,之前沒有經歷過農業,或者小時家里務農,現在印象模糊。
2、投資的沖動都是喝了不少“雞湯”,又聽聞身邊某個朋友的朋友說農業是個大風口。不僅能夠盈利,還有不少政府補貼。
3、投身農業之初,嘗過一點“小甜頭”,然后自信地大規模投入。
4、他們的失敗,多是難逃“天災受損,豐收谷賤”的怪圈。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第五點,那就是這些所謂“新農人”的經營模式,和傳統普通百姓的“小農模式”并無根本不同。
誠然,跟傳統一家一戶的耕種相比,這些“新農人”的圈地動輒數百畝、上千畝,但他們的運營模式并沒有多少改變,依然是“雇人耕種——收獲——對外銷售”的套路。所以,充其量,他們只是“大農經濟”。
但相比小農經濟,這些“大農經濟”的租地成本、人工成本、機械成本等等大幅增加,但他們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銷售渠道的定價權、農產品的溢價等等幾乎沒有任何提升。
所以,他們“塊頭”雖大,但和普通老百姓比起來,競爭力反而下降。
為什么美國的規模農業能夠盈利,而在國內暫時不行?其實道理不復雜——美國農業的產業鏈條和社會分工非常成熟。
拿收割機為例,美國的收割機公司每年從南往北進行操作,可以工作十個月左右,而國內,每年只有一個月的使用時間。單單均攤成本一項,就差了多少?
還有不少“新農人”試圖通過電商模式減少流通環節,已達到優化產業鏈效率的目的。但是當下,種植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流程損耗大、消費習慣不成熟等原因,使得這種嘗試往往無功而返,鮮有成功案例。
所以,從以上分析我們看到,這種單純增加種植“體量”的“大農經濟”模式,雖然有政策和消費升級的推動,但短時間內仍然難有善終。
既然農業有這么多的“BUG”,那么網上那么多鼓吹“農業是藍海,農業是風口”的雞湯,又是從何而來?
如果我們百度一下,也很容易找到這些雞湯的來源和支撐點:
1、國家各種相關政策的出臺,農業項目很輕松都能獲取幾十萬,上百萬的國家補貼,誘人吧!
2、臺灣、日本休閑農業的成功,他們的農產品能夠溢價25倍,嚇人吧!
相關政策大家已經非常熟悉,那么我們再來探究臺灣、日本休閑農業到底是如何成功,和我們跌進大坑的那些投資者有何不同?
以我們熟悉的日本MOKUMOKU農場為例,這里最初是一個養豬經營聯合體,后來在休閑旅游發展的背景下,逐漸打造成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休閑觀光農業、網絡購物于一體的主題農場。
在休閑體驗方面,巧妙通過小豬訓練園的方式為游客提供觀賞,游客可在屋外零距離接觸觀賞小豬。同時游客也可在飼養屋喂養小豬。
農場巧妙將銷售加工產品的店鋪包裝成主題館,如豬主題館內就有許多豬肉生產加工的商品,還有叉燒館、面包館、香腸主題館等。而當地養殖的豬肉則會在餐廳通過料理的方式直接讓消費者品嘗。各種奶制產品則會在牛奶工坊賣出。
在這種體驗場景的構建下,這個“養豬場”每年單單農場內的銷售額就高達數十億日元。
再比如臺灣臺東縣的池上鄉,雖然是一個著名大米產區,但是由于傳統的經營模式,種植戶收入并不高。
后來他們開始策劃活動,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比如,每年的“池上秋收音樂節”,邀請著名的藝術團體前來演出。演出場所就在收割完的早稻和未收割的晚稻之間。
試想,再優質的一畝稻谷能夠賣出多少錢?而這種極富沖擊力的音樂節門票呢?
當然,吸引游客前來,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池上還開發了一系列特色衍生品,如米蛋糕和米冰淇淋。針對婚宴市場推出金屬甕、小木桶、手提袋和花布包裝的婚嫁米等等。
現在,這些延伸產品的收入不僅遠遠超出了稻米的銷售額,還提升了稻米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這兩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臺灣、日本的休閑農業,核心依舊是農業,但展現形式和經營模式,已經遠遠甩開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狀態,更多的是農場觀光的旅游業、活動體驗的娛樂業、親子體驗的教育業、民俗展現的文化業等等。
而他們真正的核心盈利來源,也不再是傳統農產品的直接售賣,而是旅游業帶來的綜合收入,以及體驗場景下的文創農產品植入式銷售——這也是臺灣農產品溢價25倍的真正秘密。
如果再將我們國內的“大農經濟”和臺灣日本的休閑農業對比,就可以輕松得出我們本文的結論:
傳統經營模式下的農業的確是個大坑,而融入了場景體驗設計,融入了旅游、娛樂、教育、文化的休閑農業,才是真正的風口。
所以,當你在抱怨農業不好做的時候,請先自我審視:你做的到底是農業,還是休閑農業?
作者:徐達
來源:參見莊主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6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