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簡介:李道亮,漢族,1971年2月出生,1993年7月入黨,1999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是我國知名的農業信息化專家。)
智慧農業是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的“生態融合”和“基因重組”。具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一是農業生產智能化。主要通過全面感知、可靠傳輸、先進處理和智能控制等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來解決“誰來種地”問題,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二是農業經營網絡化。主要是通過電子商務等現代信息技術,來解決“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產品流通扁平化、交易公平化、信息透明化,建立最快速度、最短距離、最少環節、最低費用的農產品流通網絡。
三是農業管理數字化。主要是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來解決“農業管理高效和透明”問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推進農業管理現代化,提高農業部門的行政效能。
四是農業服務精準化。主要是通過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來解決“農村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讓農民便捷靈活地享受到需要的各種生產生活信息服務。
智慧農業面臨的機遇
發展智慧農業,是中央有關政策的要求,更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現實需求,也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一是高位拉動。黨的十八大做出了“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戰略部署,在這四化中,農業現代化是短腿,而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對農業信息化和智慧農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李克強總理于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智慧農業是“互聯網+農業”的重要抓手,“互聯網+”必將推動智慧農業快速發展。
二是現實驅動。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資源、市場和生態多種瓶頸,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各種資源要素和生產過程進行精細化、智能化控制,對農業行業發展進行專業化、科學化管理,以減少對資源環境的依賴,突破資源、市場和生態環境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多重約束,從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和生產方式轉變。
三是技術推動。近年來,世界各國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我國信息技術創新和研發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日漸成熟,使得農業信息化從單項技術應用轉向綜合技術集成、組裝和配套應用成為可能。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條件,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智慧農業面臨的挑戰
盡管我國智慧農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以農業物聯網為例,我國農業物聯網處于起步階段,在技術、應用、產業和機制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發展瓶頸。
一是關鍵技術和裝備匱乏。目前農業物聯網應用多在環境信息感知和數據傳輸環節,終端的信息處理和智能控制應用環節較少,尚未形成農業物聯網“感知-傳輸-處理-控制”的應用“閉環”。特別是低成本、高可靠的環境信息傳感器,生命信息感知技術產品,適合農村不同地理環境的高通量、低資費的信息通訊技術,支持閉環控制應用的終端技術亟待解決。
二是應用效果和效益不佳。農業物聯網具有明顯的“人-機-物”一體化特征,應用目標是智能化的按需控制和智慧化的精細管理,這需要農業知識模型特別是各種農業動植物環境閾值模型的支撐。目前農業物聯網數據資源的細分和數據挖掘尚未有效開展,大田、設施、畜禽、水產等領域的環境與生命體之間的知識模型和實用控制閾值庫沒有建立,計算機分析控制缺乏參照,控制的可靠性低,農業物聯網的優越性沒有得到發揮,應用效益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產業發展滯后。由于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多樣且規模都較小,大型IT公司參與積極性不高,尤其是缺乏大型的傳感器制造商和運營商。目前,我國農業物聯網推廣應用多是高校和科研單位承擔,農業物聯網專用傳感、控制設備量產能力不強、價格高、穩定性差、運行維護不及時等問題較突出,已經成為農業物聯網發展的主要瓶頸。
四是可持續運行機制尚未建立。我國農業物聯網處于起步階段,應用技術不成體系,推廣應用沒有規?;?,運行機制不可持續,在很多地方農業物聯網應用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擺樣子、走過場的情形,真正進入生產經營主體管理決策環節的應用還不多。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科學引導,建立并完善農業物聯網快速發展的政策環境,鼓勵消費需求和民營資本進入,形成可持續發展機制。
智慧農業發展前景展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如何完成智慧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可以借鑒國外智慧農業發展模式。
一是美國模式。美國是農業生產智能化和農業服務精準化的典型代表。美國用直升機進行耕作管理的農場占農場總數的20%以上,很多農場實現了精準施肥,精準施藥和精準灌溉,同時,美國建立了數據開放制度,開放的農業數據供專業公司開發,可為農場主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
二是日本模式。日本是農業經營網絡化的典型代表。日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聯合會”主辦的市場銷售信息服務系統和“日本農協”自主統計發布的各種農產品的生產數量和價格行情預測系統可提供的精確的農產品市場信息,每一個農戶都對國內市場乃至世界市場什么好銷、價格多少、每種農產品的生產數量了如指掌,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確定和調整自己的生產品種及產量,使生產處于一種情況明確、高度有序的狀態。
三是比利時模式。比利時是農業管理數字化的典型代表,比利時農業的特點是“生態”,比利時以信息化為手段對田塊施肥量進行數字化管理,并建立了監管機制,一旦發現家禽糞便等有機肥的使用不符合明確標準,就要進行懲罰。
當前,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正處在起步階段,未來一個時期,隨著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出臺,現代信息技術將快速向農業領域滲透,智慧農業的發展將進入加速期,智慧農業將成為農業現代的制高點。展望未來,發展智慧農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搶抓“互聯網+”戰略機遇。智慧農業概念的提出與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迫切內在需求相吻合,既是歷史機遇的巧合,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智慧農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不是概念的炒作,我國目前農業發展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拐點上,農業生產智能化、農業經營網絡化、農業管理數字化、農業服務精準化是必然發展趨勢。因此,一定要牢牢抓住“互聯網+”戰略機遇,深入推動互聯網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的融合。
二是推進智慧農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英國演化經濟學家卡蘿塔·佩蕾絲認為,每一次大的技術革命都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技術-經濟范式。這個過程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第二個階段是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和收獲,每一個階段大概需要20~30年的時間。當前互聯網進入中國已經有21個年頭,進入農業不過10年左右,物聯網、云計算和智能終端作為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才剛剛開始,因此,從現在開始大概到2025年都是智慧農業的培育階段,智慧農業的成熟推進和蓬勃發展大概還需要20~25年的時間,大概到2050年,智慧農業將完全進入成熟期。因此,發展智慧農業,要科學謀劃,分步推進,切忌好高騖遠。
三是當前推進智慧農業需要政府引導。智慧農業是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具體應用,具有基礎薄弱、一次性投入大、受益面廣和公益性強的特點。在當前投入產出效益不高、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農業信息化市場化運作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需要公益性行業專項支持,建議根據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按照“發展急需、技術成熟、示范效益好”的原則,實施一批有重大影響的智慧農業應用示范工程,建設一批國家級智慧農業示范基地,推動智慧農業跨越式發展。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7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