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已經成為農業科技領域最火熱的賽道。阿里、京東、拼多多、華為、騰訊等互聯網大廠紛紛入局...
除了趨勢之外,政策推動也成為最為關鍵因素。
早在2019年,國家就開始了數字農業的具體規劃,圍繞著“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三個特點開展農業改革。更多的數字技術被引進來,并依托它們助力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激發鄉村活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鼓勵平臺企業創新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領域數字化,提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產業鏈各環節數字化水平,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以品牌化、可追溯化助力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十四五”時期的關鍵之年,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農業科技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穩住農業基本盤”?答案就是中國農業應該遵循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推廣數字農業,強化“數字力量”筑牢農業“基本盤”,將互聯網+、大數據、遙感、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發展全過程,讓“數字衛士”堅守耕地紅線,牢牢把穩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然而,農業投資大,回報慢,絕不是賺快錢的行業,需要每一個農業耕耘者既要有情懷更要有擔當;“把雙腳扎進泥土里,把論文寫在田地上”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投身農業的至臻情愫。
(圖片數據來源:農業行業觀察,農俠會,農業新媒體聯盟)
農業行業觀察結合中國布局智慧農業、數字化農業等30家公司進行了一次盤點,希望激發更多的奮斗者投身三農事業。
阿里巴巴
早在2019年,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首次亮相,這一事業部秉承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農產品生意」的使命。數字農業事業部成立之后,阿里也將建立產、供、銷三大中臺,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開創助農新模式。
近些年,阿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互聯網技術或者新技術應用到農業里,從而提高農產品標準體系和生產效率。比如,通過數字化設備,像田間攝像頭、溫度濕度監控、土壤監控、無人機航拍等,以實時“數據”為核心來幫助生產決策的管控和精準實施;再比如,通過海量數據優化農業產業的資源配置,提升農業產業鏈運營效率等。
隨著全國1000家基地的建成,阿里從生產源頭開始,農戶從選種、播種、除草到灌溉、施藥,全部都有針對性和差異化的指導,在農村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城市餐桌的過程,也會有銷售渠道的匹配方案。簡言之就是實現農業產區的“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升級,從源頭管理農品品質,并最終實現品質升級、產業沉淀、農民增收。
2021年9月,阿里再次整合數字農業事業部,把社區電商品牌升級為“淘菜菜”,積極探索出一條助農興農、減少社會損耗、促進內需的價值之路。“淘菜菜是為美好生活而來,希望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實惠好貨,更便利且有溫度的服務;同時要幫農民增加收入,讓小店生意更好。”阿里中國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表示。
京東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京東早在2014年就開始在助農之路上進行了長遠的布局。從生鮮電商上行、工業品下鄉到電商扶貧、產業扶貧,依靠多年經驗、技術的積累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京東逐漸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助農之路。
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元年”,京東整合自身線上線下資源,大力扶持修文獼猴桃、宿遷霸王蟹、彌勒陽光玫瑰葡萄等地標農貨走出當地,與消費者建立有效連接。更憑借其更加精準、高效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持,提升農產品品牌度和競爭力。據統計,2021年,京東與江蘇宿遷、陜西武功等30個農業產業帶政府簽約合作,助農成交額同比上漲236%,幫助近百萬農戶增收。
2021年11月,京東公布了“奔富計劃”的階段成果:自2020年10月啟動鄉村振興京東“奔富計劃”以來,截至2021年8月,10個月時間,覆蓋28個省級行政區,幫助近百萬萬農戶增收超億,開設助農館和特產館達753個,其中240家特產館年收入過百萬,已帶動農村實現2200億產值。
為了延續“讓“奔富助長計劃”全面落地”,京東還將加大了投入,預計到2023年,京東將培養100萬新農人,落地50個數字農場,打造30個地標品牌,帶動60個過億農業產業帶,力促農產品銷售突破萬億元。
拼多多
布局農業,拼多多可謂是ALL IN。“農業既是拼多多重投入的「藍海」,也是一種「情懷」、夢想”。
在這個過程中,拼多多通過互聯網,消費者和農民被緊密聯系起來,并惠及雙方。在農民利益得到保障、收入得以增加的同時,也讓一批批懂電商、懂農業的「新農人」愿意回到農村進行農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而且,拼多多通過與數以千萬計的社區商戶建立緊密聯系,在全供應鏈環節直接或間接帶動農業。
近些年,拼多多在努力實現了農場直連餐桌之后,正在致力建設一套專門服務于農產品的物流基礎設施,努力推動解決「賣得好」的問題。同時,拼多多希望平臺的AI算法和大數據的相關應用,在幫助農民通過平臺將農產品以最快、最優價的方式銷售出去的同時,利用平臺銷售數據模型的建立為農民提供信息化支持和市場預測,指導他們未來對于農產品的生產。
另外,陳磊接棒黃崢一年來,帶領拼多多取得了不少變化,但唯一不變的就是“死磕”農業,且在持續加力。在拼多多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的同時,宣布將拿出100億成立“百億農研”專項,目的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達到科技普惠。
「我們最大的農業夢想,是希望消費者能吃得更好、更健康,同時能幫助農民變得更為富裕,有奔頭」,陳磊說,「拼多多希望做正確的事情,為世界帶來有意義的變化」。
華為
華為,用科技賦能農業,天經地義。
早在2019年,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透露宣布:將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培育海水稻,通過土壤數字化,讓鹽堿地上長出水稻,從15億畝鹽堿地里改造出1億畝的良田。
除了與袁隆平合作之外,華為加速“科技賦能農業”的步伐,還與華為與北大荒集團聯手“種地”雙方將致力于推進農業生產現代化及智慧農業建設,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數字農業產業化,為中國農業產業賦能。
2021年2月9日,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在微頭條稱,華為機器視覺推出了智慧養豬解決方案V1.0,將為智慧養殖業做貢獻。據介紹,這套養豬系統提供儀表盤監控、大數據分析、數字化管理,支持AI識別、AI學習、AI預測、AI決策等等,還通過標準化、程序化,實現全感知監控、機器人巡檢和自動/遠程控制。
目前,華為憑借技術優勢正在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培育增強農村群眾互聯網能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博創聯動
作為創始人與CEO的陶偉,是一位兼具技術與情懷的創業者。“希望未來通過我們的技術,幫助中國的農場實現農業機械全程無人化作業。”
2014年,陶偉成立北京博創聯動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博創聯動),目標是把機器人技術中的自動控制技術、遠程聯網技術應用于農用機械裝備和新能源車輛等領域,把每臺農業裝備變成智能聯網機器人,實現智慧農場的全套解決方案。“實現智慧農業,農機的智能化必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在陶偉看來,一方面,農機智能化不僅能夠解決農業生產難題,智能精準化種植又將最大化提升土地的利用率,還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農村創業,讓農村勞動力回流。另一方面,智能化互聯網的精準作業過程將帶來農業效率的提升,農業機械裝備帶來的農田、農作物大數據的信息增值,未來是萬億級市場。機器本身的智能化提升是解決生產效率非常重要的因素,智慧農機將成為今后農業裝備產業技術競爭的焦點。
目前,博創聯動借助技術創新與解決方案落地為切點賦能鄉村振興,踐行農業科技公司的情懷與當擔。2021年,博創聯動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共同簽署“優質水稻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服務項目”和“作物耕種管收農機智能化解決方案技術開發項目”,共同在浙江嘉興構建高標準水稻全程數字無人化精準生產場景;為了確保自主研發的采棉機等高端設備的核心控制技術安全自主可控,助力新疆棉花生產轉型升級,博創聯動還與沃得聯合開發4MZD-6自走式棉花收獲打包一體機,幫助新疆棉農提升作業效率;為了解決廣西甘蔗收割難題,博創聯動自主研發的甘蔗機智能控制系統,幫助甘蔗采收效率得到百倍的提升,廣西甘蔗采收的難題也迎刃而解...
博創聯動從農業機械智能控制、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及農業物聯網技術入手,經過7年的發展,形成了智能農機、數字農業平臺、智慧農場解決方案等3大主力產品線,并且完成了從耕種到收獲等農業生產全鏈條的落地應用,正朝著“全球領先的科技農業服務商”邁進。
陶偉還談到,博創聯動心系祖國,心系農業,積極響應總書記“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號召,為賦能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的數字農業需要每一位奮斗者
在過去的50年中,農業產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工業技術的進步和機械在農業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率和產量,人類可以更高效地耕種更多土地。
當前,我國利用數字化技術推進傳統農業轉型取得積極進展,農業數字化轉型初具成效。隨著技術進步與創新步伐的不斷加快,數字技術成為把穩農業“基本盤”、構筑新一輪產業新優勢的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尤其是加大數字農業技術基礎設施建設,運用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顛覆傳統農業產業形態,讓“數字力量”的互聯互通增強、生態系統合作、技術賦能等特征更加明顯。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隨著農業的數字化升級,農業將釋放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空間。但是,中國農業的分散性、發展不平衡,需要每一個參與者砥礪前行、融合發展。
數字農業,未來可期,但別忘了:眾人拾柴,火焰會更高!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7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