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01
后疫情時代,預制菜方興未艾
1.1 外延豐富,即烹、即熱類產品疫情后爆發式增長
源起美國,在日本隨冷鏈普及而迅速發展。預制菜源起于美國 1960s 發展出的面向 B 端的食品供應業務, 其中的代表企業是 1969 年成立的西斯科(Sysco)公司,業務為給餐廳、飯店、醫院和學校提供鮮凍肉、海鮮、 家禽、蔬菜、水果、零食以及環保餐具等。1980s 隨著日本的冷鏈運輸發展以及冰箱的普及,預制菜業務也開始 高速發展,發展出 BC 兼顧的企業如日冷,針對 B 端的便利店和快餐店主推雞肉產品,針對 C 端則突出便捷性 與食材的新鮮度,推出高品質差異化產品。
快餐店創造國內預制菜需求,隨行業發展加工程度逐步加深。預制菜在中國的發展則起步于肯德基、麥當 勞等企業在 20 時機 90 年代進入后催生的凈菜配送生意模式,國內大城市逐漸發展出凈菜加工配送產業,中國 預制菜行業開始萌芽發展。2000 年后預制菜品類從凈菜拓展到肉禽和水產,形成更深一步加工的半成品菜。2010 年后,隨著餐飲連鎖化趨勢帶來的產品標準化需求,預制菜在 B 端迅速發展,隨后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更促進 了進一步加工的料理包產品的崛起,商家只需加熱速凍的菜品就能出餐,極大提升經營效率。2020 年后,疫情 限制了居民的出行,預制菜成為一個新的選擇,商家也有推出預制菜年夜飯等產品,C 端消費有望快速崛起。
預制菜尚無統一劃分標準,一般分為即配、即烹、即熱、即食四類。預制菜按照加工的深度可以簡單分為 四類,即僅初步加工食材的即配食品,如初步處理、切片的蔬菜和肉類;只需要簡單烹飪即可食用的即烹食品, 如經過腌制的速凍牛排或經過一定熱加工的炸藕盒、天婦羅等;加熱即可食用的即熱食品,如料理包、酒店推 出的年夜菜;以及開封即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如鹵制品鮮貨。
凈菜、調理肉制品、料理包等發展迅速,可統稱為“狹義預制菜”。由于預制菜的定義尚不明確,故僅以上 述國內預制菜發展歷程中的即配型凈菜、即烹型調理肉制品、和即熱型料理包等作為一種劃分方式,這也是預 制菜子品類中在中國發展的較快的三類。
(1)即配型凈菜:根據百度百科,凈菜也稱新鮮消毒蔬菜,通過將新鮮蔬菜去除不可食用部分,并經過清 洗、消毒等步驟,再將可食用部分整體或者切絲、切片后完成制作。可以直接供應餐飲連鎖門店等 B 端客戶, 也可以進行分裝,甚至將多種菜品進行搭配,做成面向 C 端消費者的產品。也有部分分類中,將初步加工的肉 類產品也歸入凈菜,而傳統的肉類產品,尤其是畜類,本身也需要經過屠宰、分切等步驟,如果僅是進一步切 塊、切片處理則與原先并無顯著差異,因此暫不歸入上述“狹義預制菜”范疇。
(2)即烹型調理肉制品:根據科普中國的定義,調理肉制品又稱預制肉制品,是指經過初加工、調味、腌 制,或者進一步上漿、裹粉并熱加工的肉類產品,需要低溫儲存和運輸,只需要簡單下鍋烹飪即可食用。這也 是傳統意義的預制菜,包括速凍牛排、牛仔骨,水產的酸菜魚片、巴沙魚片,以及經過了熱加工的天婦羅、藕 盒等。產品既可以供應餐飲店或酒店,提高其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出餐效率,也可以通過商超或預制菜企業的 連鎖門店對 C 端銷售。
(3)即熱型料理包、禮盒等:即熱型預制菜產品食用方式更加方便,菜品在經歷烹飪的全過程后速凍或真 空保存,只需使用微波爐或其他方式加熱即可食用。所含菜肴品類更加豐富,既有常見的魚香肉絲、咖喱雞肉, 主要面向餐飲企業,也有制作工序復雜、原材料品質要求較高的佛跳墻、花膠雞等產品,一般使用禮盒裝,可 用于節日送禮,一些大型的中央廚房或酒樓傾向于制作此類產品。即熱型預制菜是預制菜加工程度最深的形態, 其中料理包通過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隨著國內外賣行業規模的擴張而迅速發展。
廣義上另有較多品類也可劃入預制菜。由于預制菜的主要功能是簡化餐飲的制作流程,完成了從食材到食 品中間的部分或全部加工工序。按照這個標準進行劃分,廣義上有很多品類也能夠算作預制菜,例如艾媒咨詢 和澎湃新聞、經濟觀察報等咨詢和媒體機構,將一些傳統的食品,例如速凍米面、速凍火鍋料、方便食品、鹵 味甚至罐頭和火腿腸都劃入預制菜的范疇。
我們將其與上述“狹義預制菜”進行了區分,從發展歷史的角度,罐頭、火腿腸等歷史較長,遠在現代意 義的預制菜出現之前就存在;從菜肴和主食區別的角度,認為速凍米面、方便面等更接近主食而非菜肴;從進 一步加工的角度,罐頭、鹵制品鮮貨無需進一步加工或加熱,與在餐飲門店打包更類似;從能否構成一道完整 菜品角度,速凍火鍋料只能作為火鍋眾多食材的一小部分,而凈菜、調理肉制品等都能夠獨立成菜。通過這些 角度,我們將這些品類統稱為“廣義預制菜”,并只針對其中的“狹義預制菜”部分進行后續論述。
1.2 冷鏈基礎奠定基礎,BC 端需求迅速催化
預制菜的發展受供需雙方影響:1)需求端,快速、便捷、高效備餐需求同時在家庭端與餐飲端快速增長;2)供給端,冷鏈物流的基礎實力逐漸提升,為預制菜發展奠定基礎。
1.2.1 To C 端:新一代消費者,快速備餐需求增加
家庭消費者對預制菜需求的提升在于消費升級、城鎮化發展。預制菜目前主要價格帶在 21-30 元,與外賣、 部分方便速食價格帶接近。根據艾媒數據,預制菜 45.7%的消費者來自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占比則 分別為 19.8%、16.4%。一線城市中,消費者經濟實力較強,且工作節奏較快,對于快速備餐需求更強。從消費 者動機來看,71.9%的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的主要目的是節省時間,但是也會兼顧美味、健康等因素。
疫情也加速了預制菜的發展。疫情對餐飲堂食有較大影響,使得家庭場景用餐頻次增加,加速了預制菜滲 透率的提升。21 年,每日優鮮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超過 300%。《虎年春節消費趨勢報告》中提到,春節淘寶預 制菜銷量同比增長達到 100%以上,而盒馬渠道的預制菜銷量也實現了同比 345%的增長。預制菜在家庭端消費還處于發展初期,滲透率水平仍較低。據調查,51%消費者的購買頻次仍僅有 1-3 次, 購買頻次低。但隨著消費習慣養成,以及未來預制菜品類不斷豐富、口感不斷提升,消費者平均購買頻次預計 會有進一步提升。
1.2.2 To B 端:餐飲供應鏈發展,降本增效訴求明顯
預制菜有助于緩解餐飲行業成本端壓力。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餐飲行業也持續擴容,2010-2019 年餐飲行業收入規模復合增速達 11.43%。2020-2021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場景受到管控限制,餐飲業 短期內遭遇較大沖擊。2021 年餐飲市場收入為 4.69 萬億元,相比 2019 年已基本持平。2022 年 1-2 月收入同比 增長 8.93%,餐飲業仍處于復蘇進程中。而與此同時,在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受阻、大宗商品通脹加劇的背 景下,長期困擾餐飲企業的成本“三高”問題(高房租、高人工、高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成本被進一步被放 大,餐飲企業經營壓力陡增。預制菜作為一種半成品,一方面,可以降低餐企對于廚師人員的依賴,節約人工 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減少后廚制作流程,進一步縮減后廚使用面積,降低房租成本。
預制菜可滿足餐飲連鎖化趨勢下的標準化需求。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對餐飲品牌和食品安全的關 注度持續提升,連鎖餐飲企業憑借全流程的標準化管理,愈發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同時,在行業大環境出現波 動時,連鎖餐飲企業憑借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更易于存活,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 年在 疫情環境下,連鎖餐飲企業營業收入 2019.29 億元,同比下降 9.63%,而餐飲業整體同比下降 16.6%,連鎖餐飲 好于全行業,同時我國餐飲連鎖化率也從 2019 年的 13.30%提升至 2020 年的 15.00%,表現出連鎖餐飲在風險下 的韌性,且相比海外,我國餐飲連鎖化率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連鎖餐飲企業經營中,如何保證不同門店 菜品口味的一致性,增強消費者對于餐飲品牌的認知顯得至關重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顯示,我國目前 成規模的連鎖餐飲企業中,74%已自建中央廚房體系,不僅可以為企業內部的門店體系提供預制菜等半成品, 也可以將服務能力向外輻射,為其他餐企供應預制半成品。通過這一模式,不僅可以提升餐企對終端門店的掌 控能力,也能利用集約化生產優勢進一步降低成本。
外賣需求增加,預制菜使用有利于提升出餐效率。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投入到家庭烹飪的時間 相對有限。特別是對于年輕群體,通過外賣解決日常飲食需求逐漸成為主流方式。與此同時,疫情對堂食場景 的沖擊,以及出于自我保護,消費者會更傾向于選擇外賣消費。截至 2020 年,我國的外賣用戶數量已增長至 4.6 億人,對應外賣市場規模為 6,646 億元,2011-2020 年復合增速為 46.26%。外賣商家通過采用預制菜(料理 包)進行菜品烹飪,可以加快出餐速度,提升消費者體驗,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時加快周轉,增加門店營收。此 外,對于門店面積有限的小 B 餐飲,采用預制菜也可以提升門店產品的多樣性,特別是對于一些前序處理流程 較為復雜的菜品。
1.2.3 冷鏈物流保障了配送服務與產品質量
預制菜的配送基本通過冷鏈進行,冷鏈設施建設決定了產品的配送范圍及質量穩定。至 2020 年,我國冷鏈 物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 3,832 億元,近 6 年的 CAGR 達到 16.92%,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同時,2021 年,我國 冷庫總容量達到 5,224 萬噸,同比增長 6.05%。同期,我國運輸配送主要設備冷藏車總量達到 14.36 萬輛,近 4 年的 CAGR 達到 17.80%。冷鏈建設預計仍會保持較快增速,為預制菜業務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
02
市場潛力巨大,規模效應與長尾效應并存
2.1 狹義預制菜約 2200 億規模,即烹型調理肉制品規模最大
大口徑預制菜規模約 3000 億,復合增速超 30%。最早在 2020 年,據預制菜企業找食材的聯合創始人兼總 裁崔恒亮估測,全國預制菜企業約 2 萬家,平均年銷售額 1500 萬左右,因此得出預制菜市場 3000 億規模的結 論。而根據智研咨詢,至 2021 年國內預制菜注冊企業已接近 6.9 萬家,按 1500 萬的平均營收計算市場規模超 萬億,推測統計口徑偏大。而第三方機構近期的統計中, NCBD(餐寶典)測算 2020 年預制菜行業規模 2527 億元,預測 2021 年為 3137 億元;艾媒咨詢測算 2020 年為 2888 億元,預測 2021 年為 3459 億元,在其報告中也均將速凍米面等統計在內,口徑仍然偏大。
狹義預制菜推測規模 2200 億,其中凈菜 500 億、調理肉制品 1500 億、即熱型料理包和禮盒等 200 億。針 對 2021 年狹義預制菜的三種品類分別測算規模:
(1)即配型凈菜,通過各線城市滲透率推算。北京日報 2020 年統計,北京市凈菜滲透率不到 10%,由于 各類政策持續推進凈菜市場規模,新京報統計北京新發地市場凈菜占比已達 90%,推測北京等一線城市凈菜占 比已有較大提升,估計達 20%,按照遞減,推測二線城市凈菜占比 10%,三線及以下占比 5%。而根據第七次 人口普查數據,一二線城市人口占比分別為 5.7%、12.6%,假設全國蔬菜人均消費相同,根據 wind 數據,2020 年國內蔬菜市場成交額 7834.71 億元,而近年來成交額基本維持穩定,假設 2021 年數據與 2020 年相近,再與 各線城市人口占比及滲透率相乘得出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凈菜消費規模約 90 億、98 億、320 億,合計 得到規模約 500 億元。
(2)即烹型調理肉制品,通過凍品規模剔除其他品類計算。根據 Frost&Sullivan 數據,2020 年冷凍食品中, 速凍食品行業規模 1611 億,剔除速凍面米約 800 億(根據千味央廚招股書,2019 年為 773.5 億)、剔除速凍火 鍋料 462 億(智研咨詢統計),2020 年規模約 400 億,按照 20%增速估測 2021 年達 500 億,而一些傳統即烹型 調理肉制品只是使用冷凍工藝,參考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 年中國冷凍食品行業規模 3489.7 億,而速凍食品規模 1286 億(Frost&Sullivan),占比約 1/3,故推測整體調理肉制品行業規模為速凍部分的 500 億的三 倍,即 1500 億元。
(3)即熱型料理包、禮盒分 B 端和 C 端分別估計。據新思界統計,2019 年料理包市場規模 71.10 億,2019 年應為即熱型預制菜在 C 端興起之前,大部分應為 B 端。考慮外賣市場發展的帶動,根據立鼎產業研究,外賣 訂單規模 2019 年為 159.3 億單,2021 年為 239.7 億單,增長 50%,考慮料理包滲透率的提升以及價格增長因素, 推測料理包 B 端規模在兩年內有翻倍增長,約 150 億。對于 C 端,近年來增長迅速,尤其過年期間增長迅速, 多有企業推出預制菜禮盒,今年天貓公布的“十大新年貨數據”中,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 16 倍,但推測目前體 量相對 B 端仍然較小,估測為 50 億元。故即熱型料理包、禮盒的 B 端和 C 端合計約 200 億元。而廣義上的預制菜規模,加上佐餐類鹵制品(2020 年 1798 億)、速凍面米(2019 年 774 億)、方便面(2020 年 1054 億)等,規模則超過 7000 億。(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2 B 端規模優勢顯著,但不可忽視 C 端長尾效應
中國預制菜人均消費僅日本三分之一,遠期發展空間近萬億。參考日本預制菜消費,根據 Statista 數據,2013 年日本人均預制菜消費量達 25kg,并維持在 20-25kg 水平,而中國人均消費量從 2013 年的 5.4kg 提升至 2021 年的 8.9kg,也僅為日本的 1/3 水平。僅從量的角度來看,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能達到近 7000 億元,再考慮消 費升級帶來的預制菜消費質量的提升,中國預制菜遠期市場規模有望接近萬億水平。
C 端需求持續催化,B 端 C 端占比推測已達 7:3。預制菜的銷售渠道較多,廠商可以通過經銷商或直接銷 售給餐飲企業,也可以在商超、新零售等 C 端渠道銷售,此外還有預制菜企業采取直營或加盟門店的形式在 C 端進行銷售。據艾媒咨詢統計,2019 年國內預制菜 B 端與 C 端占比約為 8:2,而參考日本該占比為 6:4,C 端市場可發掘空間較大。而隨著疫情等因素催化 C 端需求,我們推測 2021 年國內 C 端消費規模約 650 億,其 中凈菜 300 億,調理肉制品 300 億,即熱型 50 億),占比已接近 30%,具體測算如下:
(1)凈菜方面,由于凈菜在菜市場等 C 端場所迅速替代,對于 B 端,餐飲企業一般均有后廚,且食材處 理規模較大,使用凈菜成本較高,500 億凈菜規模中 C 端占比應較大,推測為 300 億;(2)調理肉制品方面, 近年來 B 端和 C 端沒有明顯的差異性驅動因素,推測占比仍維持原來的整體水平 8:2,C 端在 1500 億中占 300 億;(3)即熱型預制菜參考前文論述,判斷 C 端規模 50 億。
C 端下沉市場尚待挖掘,線上渠道銷售火熱。從地區分布來看,根據艾媒咨詢的統計,2021 年 C 端預制菜 消費中一線城市占比近一半,而一線城市人口僅 8299 萬,占比不足 6%,預制菜的消費市場非常集中,三線以 下城市僅占約 18.1%,下沉市場的消費需求尚待挖掘。而從購買渠道上,C 端消費者線上預制菜購買占比為 21.5%, 2022 年的春節消費更進一步促進線上市場的增長,根據商務部公布的“2022 全國網上年貨節”數據,預制菜的 銷量額同比增長 45.9%,而天貓公布的“十大新年貨數據”中,預制菜銷量則同比增長 16 倍。
03
廣袤天地群雄逐鹿,不可忽視的木桶效應
3.1 產業鏈環節復雜,要求企業具備綜合實力
預制菜產業鏈涉及面廣,可挖掘空間大。鑒于我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全國各地菜系種類極為 豐富,預制菜行業作為食品工業化趨勢下的一種新飲食方式,在下游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拉動下,其產業鏈各環 節將大有可為。從上游環節來看,預制菜上游主要為農林牧漁行業,包括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原料、畜禽等肉制 品原料以及魚蝦等水產品,此外還涉及到調味品及其他生產輔料。中游生產環節為預制菜行業發展的核心,決 定了行業供給是否能與下游需求相匹配。特別是對于消費者極為看重的菜品口味還原度問題,需要生產企業通 過生產技術工藝的不斷革新,來提供健康、美味、便捷的產品。而預制菜的銷售幾乎涵蓋食品行業的所有渠道, 既包括 B 端的餐飲酒店、團餐、鄉廚,也涉足 C 端消費者所觸及的農貿市場、商超、線上電商平臺等,銷售渠 道可拓展性強。此外,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保障也是行業能夠快速成長的重要基礎。總體而言,面對需求增 加,行業供應端也亟需不斷優化變革,加強上下游之間的協同,提升整體運轉效率。同時要繼續加大市場培育, 提升滲透率,釋放行業發展潛力。
從產業鏈各環節的特點來看,預制菜上游行業主要為種植業、養殖業,我國是傳統的農業生產大國,對于 此類農副產品的生產擁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同時由于農業乃國之根本,國家也對農業生產提供諸多政策支持, 農產品產量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整體機械化程度不高,仍以個體農戶生產為主。對于中游 的預制菜生產企業,當下還是以面向 B 端客戶為主,C 端消費者對于預制菜的認知需要進一步培育。而且由于 生產門檻不高,存在眾多作坊式小生產商,規模企業占比偏低,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最后,產業鏈下游的餐飲 行業仍以中小餐飲為主,而商超渠道亟需進行變革,搶奪線下流量。
3.2 參與者類型不同,各具競爭優勢
近年來,隨著行業景氣度的提升,大量新入局者不斷涌入,行業參與者眾多,但總體集中度仍然不高。本 篇從產業鏈延伸角度,將現有預制菜生產企業分為三大類:上下游產業縱向延伸企業、相關產業橫向跨界企業 以及專業預制菜企業。其中,專業預制菜企業深耕行業多年,是行業的先行者;上游產業延伸企業是指上游原 料企業向中下游延伸;相關產業跨界企業包括餐飲企業、零售企業和傳統速凍企業,其中餐飲企業和零售企業 屬于是從下游銷售渠道向中上游拓展;而傳統速凍企業是在自身產品基礎上橫向拓展進入預制菜領域。鑒于不 同類型的預制菜企業具有不同的經營模式,本部分將對其進行分析和對比。
(1)上下游企業縱向延伸類
①上游產業延伸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原料供應的穩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預制菜生產的主要成本項為原 材料成本,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較大。在這種背景下,原料供應企業選擇向下進行產業鏈延伸布局,不僅可 以利用自身規模化生產優勢降低原料成本,而且有助于打造企業的第二成長曲線,降低原料價格周期性波動對 業績的影響。此外,對于原料企業而言,原有業務的銷售渠道(如將生鮮產品供應商超、餐飲)也可為預制菜 所復用。目前國內相關企業如,水產領域的國聯水產等,雞肉領域的圣農發展、春雪食品等,豬肉領域的雙匯 發展、龍大美食等。
②下游行業向上游延伸,指零售出身的預制菜企業由于其直面終端消費者,擁有 C 端渠道優勢。大型零售 商是線下流量的重要入口,依靠連鎖門店形成的渠道網絡,擁有較高的供應鏈效率。預制菜作為人們日常生活 采購品,隨著需求的增加,勢必會成為零售商線下門店的重要引流品類。零售商可以選擇通過代工的輕資產方 式,布局預制菜領域。此外,零售商掌握大量線下消費數據,有利于利用數據優勢更好把握消費者需求變化。目前,國內相關企業主要包括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永輝超市等新零售企業。
(2)其他產業橫向跨界類型
其他相關產業橫向跨界玩家主要包括傳統速凍企業、餐飲企業。這類企業原來的產品與預制菜關聯度高, 一般擁有直接供應鏈、品牌認可度等優勢。
①傳統速凍企業跨界布局預制菜的主要優勢在于其較強的供應鏈能力以及渠道分銷能力。傳統的速凍食品 企業,如速凍米面制品龍頭三全食品、速凍調理制品龍頭安井食品,依托多年的主業經營,在供應端已建立起 可輻射全國的生產、物流網絡,規模優勢突出,銷售渠道持續滲透。預制菜的生產、銷售與傳統速凍食品有諸 多類似之處,可以在采購、生產、流通等環節實現業務協同,提升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②餐飲企業進入預制菜行業主要依托餐飲品牌自身知名度,擁有較為廣泛的消費者基礎。大型連鎖餐飲企 業往往通過自建中央廚房的方式為旗下門店提供標準化的預制菜品,來保證門店之間口味的穩定性。部分餐飲 企業,如海底撈,其背后的供應鏈平臺蜀海供應鏈不僅能夠滿足原有品牌的需要,也能對外輸出食材供應鏈解 決方案服務。此外,在疫情導致線下餐飲門店流量減少的背景下,不少餐飲企業開始嘗試餐飲零售化,通過將 自家主打菜品通過預制菜的形式銷售給消費者,部分緩解經營壓力。
(3)專業預制菜企業
專業的預制菜企業深耕行業多年,渠道運營經驗豐富,產品研發力強。專業的預制菜生產企業經過長期的 生產經營,能夠明確自身市場定位,在細分品類、細分區域、細分渠道上有著獨到理解。無論是直面 C 端消費者的品牌建設,需要持續的新品研發來滿足多樣化需求,還是為餐飲等 B 端提供定制化的產品服務,專業型的 預制菜企業仍然是行業內最為重要的參與者。目前,我國專業的預制菜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包括 味知香、好得睞、蒸燴煮、蓋世食品、鮮美來、新聰廚、廈門綠進等。
04
重點公司分析
4.1 安井食品:速凍龍頭,渠道優勢明顯
速凍食品龍頭,以預制菜業務為第二增長曲線。安井食品成立于 2001 年,銷售速凍火鍋料制品(以速凍魚 糜制品、速凍肉制品為主)和速凍面米制品、速凍菜肴制品等速凍食品,2021H1 占比為 63.38%、23.78%、12.51%。預制菜業務在公司戰略上被作為第二增長曲線。2020 年 10 月,公司投資設立廈門安井凍品先生供應鏈有限公 司,擬通過凍品先生開展預制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2 年 4 月 1 日,公司告擬收凍品先生 30%股權,凍品 先生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持續擴充預制菜產品矩陣,渠道優勢助力業務擴張。凍品先生產品豐富,包括火鍋周邊產品如水發系列(毛 肚、黃喉等),即烹型預制菜的黑魚片、天婦羅蝦等,即熱型的梅菜扣肉、佛跳墻等,目前公司的藕盒、天婦羅 魚蝦等品類的產品規模已經位于國內前列,規劃未來要打造 10 個有冠軍相的大單品,100 個競爭力產品。公司 渠道及產品策略為“BC 兼顧,雙輪驅動”,80%以上營收來自經銷商渠道,2020 年底公司經銷商數量達 1033 家,在預制菜廠家中具有明顯的渠道優勢。此外,公司提出快手菜概念,推進快手菜專柜模式,在銷售終端投 放,目標要將凍品先生打造成為預制菜肴行業快手菜的代名詞。
4.2 千味央廚:產品陣容齊全,發力餐飲供應鏈
公司是國內最早為餐飲、酒店、團體食堂等 B 端市場提供速凍面米制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公司以模 擬餐廳后廚工藝為產品設計理念,以節約餐廳后廚成本為產品設計準則,致力于通過提供中央廚房定制化、標 準化產品解決餐飲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的迫切需求。現已成為肯德基、必勝客、華萊士、海底撈、真功夫、九毛 九、呷哺呷哺等知名連鎖餐飲企業的合作伙伴。
2017-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 CAGR 達到 16.76%,增速較快。分產品看,公司油炸類產品份額最高,2020 年實現營收 5.21 億元,占比 55.34%;其次為烘焙類和蒸煮類產品,均接近 20%;菜肴類及其他產品僅占 5.27%。動態視角看,2017-2020 年期間,油炸類、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營收增速分別為 13.96%、16.20%、 20.38%、46.56%,蒸煮類和菜肴類產品增長強勁。
公司直銷主要以定制品服務大 B 餐飲客戶,經銷則多以通用品覆蓋小 B 客戶。公司經營模式包括通用品生 產和定制生產兩種,兩種模式的收入占比約為 65%和 35%,保持穩定發展態勢。通用品主要為公司根據市場需 求自主開發的產品,面向全體客戶銷售。通用品主要由公司自產,少量對外委托加工;而定制品主要是與特定 客戶聯合研發或根據客戶要求做工藝定制、包裝定制,均由公司自產。相應地,銷售模式上,針對大客戶,公 司采用直營的方式直接對接客戶需求。而小 B 客戶數量較多且較為分散,管理難度較大,采用經銷模式有利于 降低公司服務成本。近幾年,經銷和直銷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維持在 6/4 水平附近。公司早期在大客戶服務積累 的優勢使得公司在面對小 B 市場時,憑借過往的產品和服務口碑,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費用打入渠道,更快地實 現小 B 市場的覆蓋。公司經銷商數量也從 2017 年的 521 家增加至 2020 年的 907 家。此外,直銷模式下毛利率 更高,主要系二者定價模式和產品類型不同所致。經銷模式定價需要給予經銷商一定的毛利空間;同時定制產 品比普通標品毛利率更高。
4.3 味知香:BC 雙輪驅動,預制菜行業深耕多年
味知香是國內最早進入預制菜領域的企業之一,現已經建立起以“味知香”和“饌玉”兩大品牌為核心的 產品體系,包括肉禽(牛肉、豬肉、家禽)、水產(蝦類、魚類)等產品品類,涵蓋數百種菜品,其中肉禽類占 比逾 70%。預制菜行業潛在市場空間廣闊,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競爭格局分散,藍海特征明顯,公司上市 后將進一步擴大產能,結合公司的研發能力和柔性生產,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2017-2020 年公司營收 CAGR 為 20.11%,2021H1 同比增長 31.39%,主要在疫情后快速恢復。從產品來看,味知香肉禽類產品占比最高,基 本達到 70%左右。
味知香銷售以經銷為主,根據銷售對象及終端客戶不同具體分為零售渠道和批發渠道。其中零售渠道面向 個人消費者,主要從公司采購“味知香”品牌產品后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此類客戶分為經銷店和加盟店;批發 渠道客戶一般從事冷凍食品批發業務,此類客戶主要從公司采購“饌玉”品牌產品后銷售給酒店、餐廳、食堂 等客戶。近年來公司加大了對加盟店的投入,多數加盟店從原有經銷店升級而來,提高了加盟店的開店成功率, 2021 年 H1 加盟占比達到 46%。與此同時,公司經銷商客戶(含加盟店、經銷店、批發客戶)仍在持續增加, 達到 2,177 家,加盟店、經銷店、批發客戶分別為 1,219、522、436 家,幫助公司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05
附錄
5.1 得利斯:B 端為主 C 端為輔,產能迅速擴張
圍繞肉制品主業,發展預制菜產品。得利斯是以生豬屠宰、冷卻肉、低溫肉制品、調理食品加工為主的大 型食品專營企業,在 2015 年籌劃成立菜肴事業部,發展預制菜業務。目前,公司預制菜分為四大事業部,包括 面點、牛肉、速凍調理、即食休閑。品類方面以肉制品為主,其中火鍋類的調理肉片以及速凍類的奧爾良烤翅 單品規模較大,菜品則主要包括元氣牛肉湯、藤椒牛小排、香鹵牛腱、紅燒牛腩、豬肉小酥肉、紅燒肉等。目 前公司與 B 端合作更多,B 端和 C 端比例約 7:3,合作的客戶包括正新雞排、鍋圈食匯、杭州匯裕、江蘇雅瑪 吉、全家、便利蜂、盒馬鮮生便利連鎖等。
2022 年產能大幅提升,目標收入規模 12.5 億元。公司預制菜業務擁有山東、北京、吉林、陜西四大基地, 集中于北方市場,2021 年預制菜產能約為 3 萬噸,在建預制菜產能有 15 萬噸,其中山東本部 10 萬噸產能,今 年一季度開始部分試生產,陜西基地 5 萬噸預制菜產能預計 2022 年 7 月投產,2022 年底,新增預制菜產能將 達到 15 萬噸。公司也在規劃西南和華東市場布局。2022 年公司預制菜業務規劃目標為 12.5 億元,其中速凍調 理類 6.5 億、牛肉系列 3 億、即食休閑類 2.2 億、速凍米面類 0.8 億元。
5.2 福成股份:雙品牌力,預制菜業務占比提升
擁有“福成”中國馳名品牌和“鮮到家”速食品產品品牌。福成股份是集肉類制品、速食品、乳制品、餐 飲連鎖、殯葬服務、肉牛養殖、肉牛屠宰加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2007 年福成股份建立“鮮到家”品牌進 入預制菜領域,擁有較強的品牌力,專業打造新方便菜肴系列產品、牛排系列產品和餐飲預制食材系列產品, 產品包括肉排類產品(牛排、魚排、雞排、豬排)、菜肴類產品、肉糜類產品、醬鹵產品、水浴調理包產品,共 200 余個品種,產品在京東等線上線下渠道都有銷售。公司的牛肉產品及各類肉制品、速凍食品已獲市場高度 認可,已同王老吉、全家連鎖、宜家、麥當勞、西貝、航食、東方豪客、綠茶連鎖等眾多優質客戶建立了長久 穩固的合作關系。
5.3 同慶樓:老字號餐飲企業,涉足預制菜業務
設立食品事業部,“餐飲+食品”雙輪驅動。同慶樓主營業務為餐飲服務、婚慶服務、酒店住宿以及食品銷 售業務。公司作為中華老字號餐飲企業,有較為深厚的烹飪工藝傳承,擁有一些經典菜肴的獨特工藝,公司數 量龐大的廚師隊伍也在不斷探索、創新研發更多的新菜品。2020 年,公司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安徽同慶樓食品有 限公司重點發展預制菜業務,全面推動公司進入了“餐飲+食品”雙輪驅動的發展新格局。2021 年上半年,公 司食品事業部已初步完成團隊建設、產品研發定標、OEM 工廠合作、線上線下銷售體系建立等。目前公司食品 業務產品包括速凍面點、自熱飯、臭鱖魚、臘味、預制菜五大系列,同慶樓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擁有眾多的 大型線下餐飲門店,在市場上有較為堅實的品牌基礎,也有利于食品銷售。
5.4 蒸燴煮:料理包龍頭,致力中餐標準化
料理包龍頭,產品矩陣豐富。公司成立于 1998 年,專業從事速凍料理包研發、生產、銷售工作,是中餐標 準化的倡導公司。公司采用日本、德國等地進口的專業流水線設備,從切配、烹調、包裝均實現了自動化生產, 原材料供應商均是行業內前三甲品牌,公司也通過了國家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SC 生產許可證等一系列官方認證,且通過了清真認證,2018 年獲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目前,公司已有 300 畝中西餐菜肴生產基地,支 持定制 1600 多款產品持續研發,在全國擁有超 5000 個服務網點。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有較多知名合作企業和機構。公司經過多年發展,產品供求范圍覆蓋整個餐飲產業, 終端銷售渠道涵蓋快餐店、中高檔餐廳、機場、車站、醫院、學校、超市便利店、企業、偏遠山區等。合作單 位包括知名餐飲企業如華萊士、大型企業如富士康、旅游景區如上海迪士尼,以及交通企業如東方航空、青島 鐵路局等。
5.5 好得睞:知名預制菜連鎖品牌,加盟店逾千家
主品牌連鎖經營面向 C 端客戶,子品牌布局 B 端。好得睞始創于 2002 年,主要經營家庭預制菜的研發與 生產,擁有占地 20000 平方米的專業食品生產廠房,銷售網絡覆蓋長三角地區 20 多個城市,曾榮獲蘇州市質量 獎,通過中國檢驗認證中心 ISO22000 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并參與制定預制菜行業標準。公司主品牌 采用連鎖經營的模式面向 C 端,目前加盟門店已經超過 1000 家,同時也在布局全渠道,通過旗下品牌閃廚布局 酒店、鄉廚、家宴等渠道,通過睞得好布局學校、企事業食堂等團膳渠道。此外,公司還創設高端營養湯品牌 百祥膳,打造健康系列湯品。(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5.6 盒馬工坊:面向 C 端,打造 3R 第一品牌
盒馬旗下鮮食品牌,半成品菜發展迅速。盒馬工坊成立于 2017 年,從手工鮮做餛飩起步,2020 年 3 月, 盒馬工坊正式升級為盒馬生鮮的 3R 事業部,包括即烹(Ready to cook)、即熱(Ready to heat)、即食(Ready to eat),奠定了盒馬工坊新的發展方向。2020 年公司品類則已囊括熟食、面點、半成品、時令點心四大類鮮食, 產品種類超過 1300 款,地域上覆蓋全國 23 個城市,月成交額破億,成為國內 3R 領域第一品牌,并推動與餐飲 老字號、手藝人、網紅名牌等合作,豐富產品品類。而疫情催化下,熟食、半成品菜的消費需求激增,盒馬工 坊半成品 SKU 持續增加,在過年期間銷量也大幅提升。
5.7 國聯水產:水產企業轉型預制菜
依托全球供應鏈和研發優勢,產品結構轉向預制菜品為主。國聯水產是國內少數具備全球采購、精深加工、 食品研發于一體的海洋食品企業,形成南美白對蝦加工為主,小龍蝦、羅非魚、海鱸魚等多海鮮水產品類為輔 的綜合水產食品集團,是中國首家對蝦、羅非魚雙 BAP 四星認證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最 大的水產上市企業,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對蝦加工銷售企業。公司在產品研發、原料采購、渠道鋪設等方面領 先行業,充分發揮全球供應鏈和研發優勢,產品結構逐步向以預制菜品為主的餐飲食材和海洋食品轉型,產品 附加值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公司預制菜類產品主要包括水煮、裹粉、米面、調理、火鍋燒烤等精 深加工類水產品。
5.8 圣農發展:國內最大白羽肉雞食品企業,產業鏈向深加工延伸
百勝、麥當勞長期戰略合作企業,熟食+生食雙曲線同步發展。圣農發展國內規模最大的白羽肉雞食品企業, 擁有全球最完整配套白羽肉雞全產業鏈,涵蓋了飼料加工、原種培育、祖代與父母代種雞養殖、種蛋孵化、肉 雞飼養、屠宰加工與銷售、熟食加工與銷售等多個環節,主營業務是肉雞飼養及初加工、雞肉產品深加工,主 要產品是分割的冰鮮/冷凍雞肉及深加工肉制品。公司已經與百勝、麥當勞、沃爾瑪、永輝等國內外知名客戶建 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并在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建立自主的銷售渠道。至 2021 年中期,公司食品業務已建及在建工廠產能合計超過 43.32 萬噸。在鞏固雞肉深加工業務的同時 拓展了豬肉、牛肉等肉類產品的加工和銷售生產業務,目前的生產線覆蓋中式調理包、冷凍調理線、油炸、蒸 煮、碳烤、煙熏、灌腸等多種工藝,且生產線設計靈活,不斷提升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可以生產各種中式、西 式產品,并且可以隨時滿足客戶臨時性波動需求。
5.9 春雪食品:深耕雞肉深加工調理品
調理制品業務占比過半,白羽雞雞肉調理品領域市場前列。春雪食品成立于 2012 年,專業從事白羽雞雞肉 食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業務,致力于成為中國雞肉調理品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 雞肉調理品和生鮮品。公司核心經營管理團隊是國內最早進入雞肉深加工調理品領域的團隊之一,公司擁有國 際先進的自動化調理品生產線,在雞肉食品加工,特別是調理品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產品研發、生產、管理、銷 售和品牌等綜合優勢,具有雞肉深加工產業鏈集約化系統管控能力,在行業具有較大影響力。根據公司招股說 明書,2017 年-2019 年,公司雞肉調理品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 2.36%、3.51%和 4.07%,在行業集中度較低的白 羽雞雞肉調理品領域處于市場前列。公司產品出口日本、歐盟多年,擁有伊藤忠商事、德克士快餐、家家悅超市、全家便利店、嘉吉動物蛋白 等一批粘性較高的國內外知名客戶。同時公司與京東聯手打造的雞肉品牌“上鮮”已連續三年位居京東生鮮雞 肉類銷量第一名,公司在線上銷售市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5.10 雙匯發展:肉類加工龍頭,開發中華菜肴
加速布局深加工,設立餐飲事業部持續推廣。雙匯是中國肉類行業的領先企業,業務涉及肉類產業鏈的各 個環節,包括飼料、養殖,到屠宰及生鮮產品、肉制品加工,再到外貿業、商業零售等,配套發展包裝業、調 味品業等。近年來公司加速布局預制菜業務,相繼推出“雙匯筷廚”“雙匯尚菜館”等預制菜產品上市招商,和 湖南新聰廚食品簽訂戰略合作。2021 年初,公司成立了餐飲事業部,專業化運作餐飲渠道,主要推廣預制切割、 腌制調理、火鍋食材、醬鹵熟食、中華菜肴等餐飲食材產品,目前餐飲事業部的工作在積極推進中,下一步將 持續做好產品研發與推廣,加快市場開發和網絡構建,助推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圍繞“一碗飯、一頓飯、一桌 菜”產品結構方向,聚焦中華菜肴、預制菜、餐飲食材等產品,推進公司產品進家庭、上餐桌。
5.11 龍大美食:一體兩翼,BC 端研發同時推進
食品為主,屠宰和養殖為兩翼支撐,深耕預制菜業務多年。龍大美食創辦于 1996 年,公司堅持以預制菜為 核心的食品主體,以屠宰和養殖為兩翼支撐,致力于成為中華預制菜最佳供應商、中國領先的食品企業。在“一 體兩翼”發展戰略下,公司已開展預制菜業務多年,有火鍋類、精肉類等預制食材,有酥肉類、速烹類等預制 半成品,也有成品菜肴。當前公司的預制產品超過 1000 種,按照食材、口味和工藝,分為預制食材、預制半成 品和預制成品三大產品系。龍大美食在山東、上海、四川建設國內領先的預制產品研發中心,進行不同口味的產品研發工作,山東研 發中心負責醬鹵產品和高低溫產品的研發,上海研發中心負責 B 端餐飲產品和創新性產品研發,四川研發中心 主要負責川渝口味產品和休閑食品的研發。除此之外,公司加大在產品創新、質量安全控制、保鮮技術、加工 工藝等方面的科研力度,致力于不斷成為食品加工企業和餐飲服務企業提供大眾消費的創新產品。
5.12 三全食品:速凍米面龍頭,發展“菜飯一體”預制菜
米飯類技術積累深厚,創新推出“一碗飯”、“炒飯”預制菜。三全食品是國內首家速凍面米食品企業,亦 中國生產速凍食品最早、規模最大、市場網絡最廣的企業之一,致力于速凍面米類食品、速凍涮烤類食品、冷 藏保鮮料理類食品等多種食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現已擁有 400 多種產品。2004 年,三全食品就引入了日本 全套無菌米飯炊制和常溫菜肴設備,開始深入研究米制品和菜肴的各種工藝;2014 年,三全旗下鮮食工廠正式 投產,隨即成為 7-11 等便利系統供應商,研發生產了各種米飯菜肴便當。近年來,公司開始推出“菜飯一體” 預制菜,包括魚香肉絲、紅燒牛肉、咖喱雞丁、梅菜扣肉 4 種口味的“一碗飯”系列,以及海鮮炒飯、臘味炒 飯、揚州炒飯等炒飯系列。
5.13 惠發食品:北方速凍調理肉制品代表,預制菜品種豐富
預制菜產品涵蓋八大菜系,孵化眾多預制菜品牌。公司成立于 2005 年,主營業務為包括速凍丸類制品、腸 類制品、油炸類制品、串類制品等在內的速凍調理肉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打造中國餐飲企業的“中 央工廠”,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美食的“家庭廚房”,也是一家集預制菜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提供健康食材供 應鏈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食品企業。目前惠發食品已自主研發預制菜品 300 余款,其中包含凈菜(肉)類、料 包類、半成品類、成品類,最終形成冷凍預制菜品、冷鮮預制菜品、常溫預制菜品三大系列,菜品涉及魯菜、 川菜、閩菜、蘇菜等八大菜系及各地域特色小吃等,菜品服務于多個餐飲渠道,已形成“惠發”、“澤眾”、“惠 發鮮廚”、“愛沙一品”、“涮幫主”等產品品牌,和“潤農供應鏈”“惠發小廚”、“惠發云廚”、“惠發美廚”、“伊 蘭小甸”、“米洛可”等服務品牌。
5.14 廣州酒家:“食品+餐飲”中華老字號,加速發展預制菜應對疫情
依托“食品+餐飲”業務多年積累,發展節日預制菜套餐。廣州酒家是一家“食品+餐飲”雙主業協同發展 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現已成為深具嶺南特色的大型食品制造及餐飲服務集團,致力于成為粵式飲食文化領導者。食品板塊,公司旗下擁有“廣州酒家”、“陶陶居”、“利口福”、“秋之風”、“糧豐園”等品牌,產品包括以廣式 月餅及月餅餡料、粽子、年宵食品等為代表的節令食品,以核桃包、叉燒包、流沙包、糯米雞、蝦餃等點心為 主的速凍食品,以及廣式臘腸臘味、中式糕點餅酥、西點面包蛋糕、盆菜熟食預制菜等其他食品。為應對疫情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公司不斷完善經營模式,采取多種應對措施,包括深入研究廣東 省各級政府發布的預制菜產業政策,結合市場需求及自身優勢,加大對預制菜的投入,推進公司預制菜業務加 速發展,推出節假日特別套餐和季節限定菜式,關注盆菜、速凍菜式等預制菜產品研發。
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證券,安雅澤、陳語匆、菅成廣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