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2023,是新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新商業的發展之年,也是新經濟的興起之年。
在2023,新的財富機會在哪里?有哪些行業值得關注?誰將引領下一波浪潮?
新興的增量——新經濟時代
在這一部分,我想展示那些已經到來的、正在發生的,或者距離當前商業環境不遠的增量空間。
這些趨勢,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而一些企業可能已經吃到了其中的紅利。
1、專精特新(隱形冠軍)
專精特新指的是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大特征的中小企業。國際上有接近的概念表述稱為“隱形冠軍”,也就是悶聲發大財。
我國發展專精特新尤為必要,是實現技術突圍的關鍵。在這其中,掌握新技術非常重要。比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體化壓鑄”、芯片行業的chiplet模塊化設計封裝、光伏行業的鈣鈦礦電池等。
二十大報告中說:“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企業也加大了對研發及人才的投入。據工信部披露,我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專精特新企業的平均研發強度更是達到10.3%,“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步伐明顯加快。
與此同時,企業對于專精特新人才求賢若渴。
根據獵聘大數據,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專精特新制造業企業發布的職位數屢創新高,工資也遙遙領先普通的規模以上制造業,充分展現了專精特新企業抗風險、反脆弱的屬性。其中研發類崗位占比高達23.7%,明顯高于傳統制造業企業。
目前927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小企業中,已上市僅僅719家,也就是說未來蘊藏著很大的上市機遇。
2、新能源
“雙碳“指的是“碳達峰”與“碳中和”,國家明確提出:“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span>
而要在設定時間內實現“雙碳”目標,只能依靠發展新能源和綠色科技等方法,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優化能源結構。這必將帶來新能源產業變革。
根據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中國實現凈零排放投資規模將超過174萬億,其中新能源投資占比接近80%,是最容易產生獨角獸的領域。
事實上,新能源賽道已經涌現出100多家準獨角獸公司,等待幸運的你慧眼識珠。
另外,雙碳戰略及新能源變革還將創造大量的新增就業。
根據k-Matrix公司估計,綠色經濟在2012-2016年間幫助美國創造了大約950萬個全職就業崗位,占美國勞動年齡人口的4%。歐盟委員會估計,到2050年,新能源變革將創造300多萬個就業機會。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2年1-5月,新能源產業招聘的職位數同比增長高達64.4%,遠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更別說相對互聯網行業頻繁傳來的縮編、裁員消息,新能源賽道無疑十分火熱。
從薪資上看,新能源職位的薪資也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其中,能源 / 礦產項目從業者薪酬最高,為每月 38490 元。
另外,據調查新能源從業者考慮轉行的從業者占比僅為17.3%,明顯低于全行業的29.3%,可見大部分新能源職場人還是看好本行業發展。
因此,投身雙碳融合+新能源變革這個短期有爆發、長期可持續、百萬級規模的黃金賽道,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其中,又包含了發電端的光伏、風能、核能,存儲端的氫能、化學儲能,應用端的新能源汽車、碳管理等等。圍繞于此,各種化學新材料、電子設備也會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3、數字人
2021~2022年最火的概念,無疑是元宇宙。
但是受限于硬件交互設備的技術不成熟,元宇宙的相關應用及服務依然需要3-5年才能進一步孵化和完善。
但是在當下,作為元宇宙世界的通行證,數字人已經開始證明自身的用戶及商業價值。近幾年文娛行業涌現出初音未來、柳葉熙、翎Ling等一批虛擬偶像,也深受年輕人喜歡。
國家政策也鼓勵數字人技術及行業的發展?!?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開展人機交互、混合現實等關鍵技術開發,推動類人視覺、聽覺、語言、思維等智能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span>
在用戶需求及政策鼓勵下,數字人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期。據推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62.3億元增長到2030年的3095億元,相關企業數量將從2020年的10萬家,增加到2025年突破40萬家,其中光2021年就新增超過6萬家企業。
各類資本也是積極涌入。2021年全年數字人相關企業共發生融資2843起,融資金額2540億元,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IDG、順為資本、鋒瑞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和字節跳動、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頭部互聯網公司。
具體而言,數字人產業可以包括內容消費型、虛擬身份型、工具替代型和服務陪伴型四大領域。不同領域,意味著不同的需求。比如服務陪伴數字人,就可以為獨居人群、老年人提供服務。
站在2023年開端,我們可以看到,數字人將成為每一家企業的標配,各行各業也對數字人生產的成本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兩年,原來需要兩三個月制作時間的3D超寫實數字人,已經可以壓縮到一到兩周,制作成本也已經從百萬元級別下降到萬元。
4、新消費
隨著Z世代的迅速崛起,中國消費互聯網有望開啟下半場,進入個性化、悅己化的體驗時代,民眾需求圈層化明顯,各個圈層的超級個體具備強大的話語權及消費引導力,從而帶動五大細分領域的持續繁榮。
哪五大細分領域?
① 陪伴經濟。
越來越快、越來越卷的生活節奏導致孤獨感、焦慮感倍增,從而催生出陌生人社交、寵物陪伴、心理咨詢、網絡算命等業務增長。
② 興趣經濟。
經濟進入低中速增長,民眾越來越淡化外在物質需求,轉而注重興趣及精神需求,興趣門類爆發增長。
③ 網紅經濟。
網紅并不低俗,相反對于年輕消費者網紅已迅速成為行走的廣告和可信賴的朋友。2021年提供網紅相關服務的公司數量增長25%至1.9萬家。MCN機構越來越獲得資本投資。
④ 創作者經濟。
隨著創作門檻的降低和流量平臺的崛起,熱門網絡小說、游戲、短視頻等優質內容更加成為粉絲們追捧的稀缺資源,未來元宇宙也有望帶來創作者內容的“寒武紀大爆發”。
⑤ 顏值經濟。
許多證據都顯示,不管人或者商品,高顏值會產生“溢價效應”,并能為其所有者帶來不少額外的好處。因此美妝及個護、潮流服飾、運動健身、醫美整容等領域近些年快速發展。
5、下沉市場
吳曉波在2023跨年演講中,建議企業“去下沉市場,感受上升熱浪”。根據統計,這兩年,三四線城市的新國貨消費增速為45.79%,比一二線城市的22.43%足足高了一倍。
在三四線以下,居住、生活成本比較低,因此人們對未來的消費增長有更高的預期。同時,對新國貨有更多的購買熱情和消費能力。
下沉市場,正在呈現這樣的幾個特征。
① 有錢有閑新城鎮青年崛起。
一、二線房價畸高,有錢、有閑的三四線城鎮青年崛起,帶來拼多多、海瀾之家、興盛優選等公司的崛起,自由攝影師、劇本殺、子女課外教育、旅游等精神文化消費愈發受歡迎。
② 利用新基建回鄉創業正當時。
北上廣深已經日漸成熟,而三四線城鎮及廣大鄉村還在發展中,回家鄉創業、農產品直播代言、鄉村題材內容創作成為熱點,類似抖音創作者“張同學”“川香秋月”等鄉村達人也會越來越多。
③ 資源互補、城鄉融合。
包括鄉村供應鏈+城市社區團購,城市供給+鄉村服務業升級,城市工作+鄉村自建房度假等多種新商業、新生活模式崛起。
6、生成式AI
2022年年底,ChatGPT突然爆火,這款聊天工具的智能化令人震驚。它無所不知,甚至能給你寫一段代碼。從目前來看,這款工具有顛覆搜索引擎的可能性。
推出這款工具的是OpenAI,而它的背后則是微軟。
微軟CEO納德拉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微軟正在迅速推進OpenAI的工具商業化,計劃將包括 ChatGPT、DALL-E 等人工智能工具整合進微軟旗下的所有產品中,并將其作為平臺供其他企業使用。
在阿里達摩院發布的2023年10大科技趨勢中,也提出生成式AI將進入應用爆發期。
因為它在2022年迎來了突破——不管是圖片生成,代碼生成還是開放域文本生成,在生成內容的質量,邏輯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
未來,生成式AI將成為一項大眾化的基礎技術,極大的提高數字化內容的豐富度、創造性與生產效率,其應用邊界也將隨著技術得進步與成本的降低擴展到更多領域。
未來的變量——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叫地理大發現時代。指15~18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
某種程度上說,未來商業的“大航海時代”,已經拉開了帷幕。但是由于目前技術的不完善,我們還需要較長時間來不斷去開辟“新航道”、尋找“新大陸”。
1、元宇宙
在商業的大航海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沉浸式互聯網、Web3.0、元宇宙。而且,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
總的來說,Web3.0將成為未來世界的基礎設施,而沉浸式互聯網就是生活形態,而元宇宙則是未來世界的模樣。
比如,目前技術的強化和感官的提升,已經讓人們具備了將現實世界融入虛擬元素的條件,比如在數字世界構建資產、構建新的數字文化,將現實世界的資產、文化、信仰掃描進數字世界,也可以完全構建脫離現實的Metaverse,短暫的在其中娛樂、社交和體驗。
但最終圖景的實現還要取決于沉浸式體驗技術、身體數字化、意識數字化以及底層算法、算力和帶寬、硬件等技術的突破,而目前最關鍵的一步是人類感官數字化,比如能支撐高精度人臉特征檢測和捕捉的算法和AI技術的發展,更深一步則是底層芯片的進步。
以制造業為例。制造業遭遇了疫情沖擊,當設備發生故障時,專家無法到達現場檢修,生產線只好停擺。為了減少損失,線上協同的需求開始急速上升。
這樣的情形下,AR設備成了最為合適的工具,在設備的協助下,現場維修人員將面前的視角傳輸給遠端的專家,而專家將解決方案的圖紙投送到現場人員佩戴的AR眼鏡屏幕上,虛擬圖紙和與實景零部件進行疊加后開啟維修,雙方協同、合為一體。
一方面降低維護和溝通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遠程終端指導工人規范操作,杜絕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元宇宙將會成為互聯網的未來,而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演進,全新品類和形態的終端將不斷涌現,催生出無數令人激動的新用例。
元宇宙并不會一下子就像《頭號玩家》中所描述的那樣,直接被構建為一個完全脫離現實的虛擬世界,而是從交談的數字化、社交、工作的數字化,過渡到虛擬現實結合,最終才能抵達我們的幻想綠洲,這一切都需要技術來照亮前路。
2、醫療
從空間上來看,醫療行業未來的空間非常大。伴隨著人們對于疾病的理解從“治療”過渡轉向“預防”,醫療行業增量空間比較大。在這其中,也疊加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需求。
醫療行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它不僅是一門生意,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人類對健康生活和更高生命質量的向往。
疫情在對醫療行業造成一定沖擊的同時,也催生了一些長期趨勢。
其一,由于疫情阻礙了部分線下醫療場景,互聯網醫院網上診療的數量呈現出顯著提升的態勢。
其二,民眾對疫苗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
人們通過疫情對整個呼吸道疾病的認識更清晰,所以我們觀察到疫苗接種率,包括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在這兩年都有明顯上升。
其三,醫療新基建迎來快速發展。
過去兩年多的疫情讓我們意識到了醫療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比如ICU病床數不足,抗感染科室的數量也有限,所以在這些細分方向上我們也觀察到了快速增長的趨勢。
第四,疫情也極大地推動了對抗病毒抗感染方向的研發投入,包括新冠疫苗背后的mRNA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
第五,創新藥。
其中一個重要趨勢,就是中國的創新藥企在新藥研發時間等各方面正逐漸縮小與海外公司的差距,尤其在研發能力方面,中國公司正在快速追趕。
以往中國公司主要研發一些在海外已經上市的產品,而現在則開始涉足一些在海外還處于早期臨床階段的賽道。
眾所周知,創新藥的研發周期非常長,不到最后“撞線”(即獲得相關藥品監管機構批準),難言伯仲。
其實在某些細分領域中國公司已經走在全球前列,而且我們的研發競爭力仍在繼續增強。在未來5-10年的時間里,中國創新藥出海將是大勢所趨。
第六,消費醫療。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醫療的需求也呈現出了越來越多樣化的趨勢,其中消費醫療的發展尤為迅猛——例如醫美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抬升。
我國消費市場體量龐大,消費醫療將擁有長足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公立、私立醫療的區分來看,我國的醫療系統的主力軍——公立醫院首先需要滿足基礎醫療需求,并且受制于有限的醫療資源。
因此多樣化的消費醫療需求為私立醫院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這將利好私立醫療機構長期的快速發展。
消費醫療,主要包含眼科、牙科、醫美、毛發等,即是運用醫療手段提升外在形象的一種方式。
第七,中醫藥。
從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為中藥材種植;中游為中藥飲片加工和中成藥加工;下游則是通過醫院、零售藥店和電商渠道,最終銷售給消費者。
在國家政策層面,對于中醫藥的扶持力度很大。但是當下中醫良莠不齊,標準化比較欠缺。因此,中醫藥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產業化、標準化、規范化。
中醫藥的振興和發展,一方面需要暫時回歸傳統“道地藥材”和“道地醫師”,另一方面,則需要通過創新與時俱進,找出治病作用物,就像提取鹽酸小檗堿這樣現代化萃取生產藥用物;并對傳統驗方進行產業化及規范化操作。
復蘇的存量——后疫情時代
存量的復蘇,主要來自于被疫情壓抑了3年的大消費行業,比如航空機場、鐵路交通、影視文娛、旅游餐飲等。
但是,這只是被壓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而已,增量空間比較小,而且3年疫情,也使得很多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因此,我認為它們只是復蘇的存量。
這個春節,很多地方的旅游景點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正在閱讀本文的你可能也是其中一員。
諸如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市旅游景點的旅游人次和營業收入同比都是翻倍增長,甚至翻好幾倍。網上也能看到很多對于春節旅游的報道,西安、浙江、云南等地一些熱門景點還發布了限流預警。
1月21日,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首日,目的地旅游消費迅速回暖。同程旅行平臺景區門票預訂量比去年同期上漲76%,用車預訂量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5%,酒店預訂量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9%,均達到疫情以來春節預訂數據的峰值。
據了解,西雙版納近期迎來了旅游高峰,特別是春節期間,酒店住宿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目前西雙版納經濟型酒店的價格已經突破千元,以西雙版納告莊西雙景搜索為例,同程App上1月22日至1月23日,除了個別兩三家在千元以下,其余均在千元以上,而且絕大多數高于1500元,甚至超過2000元的也不少。
(圖片來自同程旅行App截圖)
而淡季時的價格,若是選擇3月1日入住,其余條件不變,搜索酒店的價格基本在每晚100多至200多元不等。
這也意味著,春節期間的價格至少漲了超10倍,而且已經預定滿了。甚至還有不少報道客戶提前預定,臨時被退單,人到了酒店沒有房間可以入住的窘境。
云南省房聯會會長趙天星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西雙版納酒店價格上漲是因為短期之內,大量的游客爆發性增長所致,而大理相比西雙版納旺季不在冬天,大理夏季的游客相對會多一點,西雙版納屬于暖冬型城市,是全國最具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旅居、避寒目的地。
節前,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新辦舉行的保障春節市場供應、促進節日消費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圍繞“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及早謀劃,把全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
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措施持續發力,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恢復,今年消費將呈現穩步發展態勢。
展望2023年,飛豬度假副總經理崔宇鵬判斷,旅游市場的復蘇將是一個震蕩向前的過程,其中重建與升級并存,結構性的機會大于爆發性的機會。
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沈佳旎判斷,隨著旅游業加速復蘇,接下來國際航班逐漸增加,跨境自由行部分可能會逐漸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甚至比2019年更高,今年五一應該就能看到爆發的需求。
后疫情時代,旅游強勁的復蘇態勢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伴隨著旅游的復蘇,影視、文玩、酒店、餐飲、戶外等相關性較強的行業也會大幅度復蘇。
結語
趨勢,就是這樣。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歡,或者懂不懂、會不會,它都會到來。
它是主流人群的期望,是人們對于未來的向往。
而在2023年,它是復蘇的存量、新興的增量和那些代表著未來的變量。
內容來源:筆記俠
參考資料:
1.《新年新氣象,處處“煙火氣”,熱門地區酒店一房難求,餐飲旅游滿血復活了!》,Wind萬得;
2.《別以為元宇宙冷了,其實離我們更近了》,虎嗅APP;
3.《探討疫情沖擊下醫療行業發展新趨勢》,中國證券報;
4.《2023年這7個風口行業來臨,新的財富機會來了?》,小灶能力派。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