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馬云華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除了幫助貧困農民解決致富問題,還要解決產業落地問題。
尤其是產業扶貧,實現“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幫助貧困地區和農民實現致富的“內生力”,這才是扶貧的目標!
-010-
黨的十八大以來,產業扶貧方式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央布局的脫貧攻堅戰“五個一批”工程中,產業扶貧是處于第一位置的工程
所謂產業扶貧,主要是指在貧困地區或貧困群體中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通過產業發展讓貧困者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機會的一種扶貧模式。在中國的扶貧實踐中,產業扶貧已經成為最具活力的扶貧模式之一。
習主席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反映了農業農村經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快優化升級、促進產業融合的新要求?!?/span>
業內人士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因為要激活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關鍵和基礎舉措是要發展好產業,沒有產業,沒有經濟上的穩定后續來源,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全前段時間,習主席在寧夏考察時明確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span>
其實,在產業扶貧中,有很多案例值得借鑒。其中,廣西大化縣的“聯建聯養”脫貧產業模式可謂非常獨特,這個貧困縣的地方政府成為該產業模式模式的管家,全盤主導“聯建聯養”脫貧產業模式。
近年來,廣西大化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推行鄉村組織聯引、多戶合作聯建、共管輪值聯養、效益分配聯享的運行機制,積極探索打造“聯建聯養”產業扶貧新模式,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貧困群眾及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
截至目前,大化縣已累計投入9300多萬元建成“聯建聯養”扶貧養殖場409個,使每個深度貧困村有3個以上養殖場,全縣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3.34%。2016年至2018年,全縣貧困村從92個減至54個,貧困人口從103687人減至58152人,貧困發生率從25.63%降至14.38%。
從分析來看,聯建聯養模式或者聯建聯養聯種模式是一舉兩得的產業扶貧模式,該模式將直接發錢發物的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不僅激勵群眾通過勞動創收,還解決了村集體經濟增收問題。
-020-
根據媒體報道,“聯建聯養”模式興起,是直接解決扶貧中“造血不足”和農民技術或經營弱等問題。
據了解,2018年以前,廣西大化縣主要采取的模式是將產業獎補資金直接發放給貧困戶,由貧困戶自主支配使用。
比如,大化縣有養殖脂肪含量少、口感鮮嫩的七百弄雞傳統,2016年該縣正式啟動七百弄雞的產業化養殖。在產業化初期,曾把雞苗免費發給貧困戶,補貼資金也直接發到戶,但大石山區里的多數少數民族群眾缺乏養殖、防疫等技術,相關部門也很難全面培訓,導致雞容易生病、成活率低。同時,有些農戶養了一段時間后不養了,將雞舍拆除,造成資產流失。
于是,大化縣提出了“聯建聯養”的產業發展思路。
農業行業觀察從各大媒體披露發現,“聯建聯養”就是把群眾組織起來,走規?;?、集約化道路?!奥摻擆B”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四聯”上:
一是鄉村組織聯引。鄉(鎮)黨委負責組織各村黨組織深入調研,做好項目規劃,指導各村選準項目,加強扶貧種養場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各村黨組織結合本村資源優勢,選準產業項目,做好規劃布局。
二是多戶合作聯建。村屯黨組織強化農戶自主合作,以農戶自主聯建模式,帶動貧困群眾走市場化、規?;默F代農業發展之路,有效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三是共管輪值聯養。每個聯建聯養點聘請一名管理員,負責該點的建設管理工作,貧困戶在管理員的統一管理下輪流出工,若貧困戶因事因病不能出工出力的,可委托他人或出資請人代替其出工出力。
四是效益分配聯享。產品出售后,扣除種苗、飼料、水電、藥品、管理員補助、場地租金等養殖成本,剩余利潤以“鄉村組織引導、參與群眾商議”按戶分配,并提留一定比例利潤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聯建聯養點維護資金,以保障聯建聯養點可持續發展。
因此,聯建聯養產業模式模式解決產業落地、農民參與、農民技術、農民自生動力等一系列問題,以農民真正參與,并從產業營收中分紅為主要目標。
-030-
廣西大化縣縣長藍勝表示,“聯建聯養”扶貧產業發展新模式就是貧困戶抱團發展、輪值輪養、利益共享,政府在生產組織、技術支撐、市場銷售等方面統一扶持,有效破解了產業發展瓶頸,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走上了市場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農業行業觀察來拆解一下“聯建聯養”創新扶貧模式:
1、資源整合者:鄉村組織
扶貧,離不開組織,尤其是縣、鄉、村三級組織的聯動。
“聯建聯養”產業扶貧模式關鍵是鄉村組織,鄉村組織除了干部績效考核之外,更核心是成為鄉村產業的資源連接者和整合者。
該縣在促進村民聯合共建的同時,各鄉(鎮)負責資金資源整合,確保扶貧車間投入;包村鄉(鎮)領導和工作隊員、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聯動共建,協同推進。
同時,還成立各個產業發展辦公室,從產業規劃、技術指導、宣傳推介、市場銷售等方面全產業鏈服務引導產業的發展。
比如,以大化縣雅龍鄉溫和村是探索聯建聯養模式較早的村之一。在土地少、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力的狀況下,鄉村黨組織穿針引線,利用扶貧產業獎補資金、社會資金等在弄仍屯建設肉牛聯養扶貧車間。采取“先養后付”的方式從富牛集團引進架子牛50頭,并達成保價回購協議,推動肉牛產業落地生根。
同時,通過鄉村組織協調,采取統一進種苗、統一培訓、統一防疫、統一保險、統一喂養、統一銷售模式,有效解決群眾養殖沒有資金、沒有場地、沒有技術等長期以來制約產業扶貧發展的問題。
2、參與模式;共管輪值聯養
產業扶貧必須要調動農民的參與,讓農民從產業扶貧中獲得技術和能力。
從該模式內部發現,大化縣以“1個固定管理員+每日1戶或2戶農戶輪流出工”的方式聯養聯種,若群眾不能出工出力,可委托他人或每日出資60元請人代替其出工出力,將有限勞動力釋放出來,節省了勞力成本。
另外,農民需要在聯建聯養或聯種扶貧車間工作或上班,并能從扶貧車間學習到種養技術。
該縣還規定,每個深度貧困村建設聯建聯養或聯種扶貧車間3個,一般貧困村建設2個、非貧困村建設1個,全縣計劃建設聯建聯養聯種扶貧車間457個,目前已開工建設345個。
3、分紅模式:勞動創收和共同分紅
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才是扶貧的核心,尤其在產業扶貧中,分紅模式一定要公平公正。
廣西大化縣摒棄“貧困戶將產業獎補資金入股企業領取分紅”模式,而是貧困戶直接參與建設、養殖和監督,提高了積極性,激發了內生動力,也提升了養殖技術。同時,也讓村里積淀了產業基礎設施,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極大地發揮了產業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
同時,還按照投工投勞、利益共享等相結合的分紅模式。
比如,沒有錢的投入的,只能用獎補資金入股,以“1個固定管理員+每日每戶農戶出1人”方式,只要按照值日表,每月到扶貧種養場喂牛1天至2天,就能得到分紅。
同時,該縣還推行效益分配聯享,實現農民與村集體經濟雙增收。
比如,大化縣貢川鄉清波村去年11月聯建聯養七百弄雞5000余羽,全部出欄后,預計營業額40多萬元,加上政府每只雞補助30元,貧困戶每戶可增收7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
-040-
眾所周知,產業扶貧是扶貧開發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是解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生存發展的根本手段,是實現穩定脫貧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
就產業扶貧而言,不必在乎什么模式,關鍵產業或項目能落地且能推動農民內生力的發展。
比如,京東一站式產業扶貧模式、阿里“一縣一業”扶貧模式、碧桂園“4+X”扶貧模式...這些扶貧模式有一個共同目標:從“輸血”變成“造血”!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年,中國舉國之力助力目標達成!但我們思考的是2020年之后,中國農村和農民、鄉村產業該如何發展...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