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大食品戰略,是每一個養殖企業的終極目標。比如,溫氏、新希望、圣農發展都在布局與深耕。
根據報道,近日,“養雞巨頭”福建圣農集團的圣農肉雞加工六廠項目在金嶺工業園正式開工,該項目主要建設有宰殺加工車間、制冷機房、配電室、換熱站、污水處理廠、凈水處理廠等附屬設施。投產后年可加工白羽肉雞9000萬只,生產產品19.4萬噸,新增就業1700人。項目建設期一年,計劃于2022年3月正式投產。
這項布局,也是圣農集團十四五發展目標:預計,該公司肉雞出欄量從5億羽提升到10億羽。同時,食品公司熟食品年銷售收入達到130億元,實現圣農從肉雞養殖加工企業向食品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國內一流的世界級食品企業。
由此可見,Toc戰略將會成為圣農集團未來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布局。
-010-
養雞行業低迷 尋找新增長勢在必行
因受2020年疫情影響,養雞行業一片低迷。
從各大上市公司2020年的財報看到,圣農發展發布2020年三季報,該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99.50億元,同比下降3.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06億元,同比下降33.23%;仙壇股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8億元,同比下降9.77%;實現歸母凈利3.52億元,同比下降64.77%;益生股份預計,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約17.51億元,同比下滑51.14%;凈利潤約為9199.13萬元,同比下滑95.77%。
養殖業等待新一輪洗禮,新機會也孕育而生。
我們發現,這些年來,養殖行業發展較為飽和,時常出現產能過剩。但是下游的需求往往較為穩定,因此有的企業選擇了垂直一體化的策略,從飼料、自繁、自養到屠宰全程參與,以此來減少成本損耗,從而在標品市場擁有最低成本和規模效應。也有企業則不滿足只出售標品,而是繼續向下游發展to C品牌,直接觸達消費者以獲得品牌溢價和超額收益。
其中,圣農股份則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深耕垂直一體化(生產養殖),解決雞種源問題;另一方面努力繼續下游發展直接觸達消費者。
數據顯示,在生雞養殖收入不理想的情況下,圣農食品連續8年復合增長30%左右。2020年3季報披露熟食板塊收入已經達到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32.08%,成為2020年圣農集團唯一增長的產業。
因此,圣農“熟食化”戰略,幫助其帶來更大的信心,于是,圣農發展瘋狂興建食品工廠。
截止目前,圣農發展共有九個食品工廠,合計產能超過35.52萬噸(其中三個在建,在建產能約為11.52萬噸)。據了解,圣農食品七廠已完工并進入調試階段,食品八廠亦可在年內完工,兩者合計產能為6.72萬噸。產能為4.8萬噸的食品九廠將在2021年投產。
除了食品布局之外,還有就是C端渠道的拓展。
圣農發展表示,截至2020年11月,深加工板塊的C端渠道全年累計銷售額已超 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88%。同時,除頭部電商外,圣農發展已開始布局新興社區團購電商,2020年的直營和客營的社區團購渠道銷售額或將突破1億元。
另外,圣農集團發布了十四五發展目標:實現圣農從肉雞養殖加工企業向食品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國內一流的世界級食品企業。
-020-
養殖企業的重器:布局終端,深耕食品化
近些年,溫氏集團,新希望集團的布局“食品化”及C端市場成效顯著。
早在2018年,“溫氏食品”品牌正式發布,“溫氏食品”品牌涵蓋了溫氏集團旗下所有食品板塊業務,包括:活體批發、肉豬屠宰、禽類屠宰、熟食加工、乳業、蛋業以及營銷渠道。此舉,也彰顯出溫氏集團從生產型企業向食品和服務端型企業轉型升級的決心。
無獨有偶,新希望也深度布局終端和食品化。
自2012年,新希望開啟食品化化布局,在全國范圍內設立食品加工基地,冷鏈物流基地,產品目標直指終端消費體驗,并走精品化路線。目前,新希望集團業務已經形成飼料、屠宰及肉制品、養殖、貿易、金融、乳業等,已經轉型成為“基地+終端”為基本模式的國際化農牧食品企業。
其實,對于養殖企業來說發展食品終端是個順其自然的事情,但該布局有2個關鍵因素:供應鏈建設和品牌打造,而且二者都需要大投資。
比如,按照新希望的戰略發展報告計劃,新希望將轉型做中央大廚房,把中央大廚房生產的產品配送到餐館和商店和機關食堂,這中間的關鍵,就是冷鏈物流體系。因此,自2017年起,新希望集團投入近百億資金自己開發建設冷鏈物流體系。
另外,在品牌打造上,如何建設C端品牌也成為養殖生產企業的重要課題。
其中,溫氏食品的品牌是面向B端和C端,逐步樹立起“溫氏食品 自然好品質”的品牌形象。同時,溫氏股份還投入巨資塑造品牌與形象,比如溫氏食品成為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官方供應商;溫氏食品還發布了品牌首支暖心微電影《守味人》、并成為深圳衛視《粵菜大師》節目獨家冠名商。
在終端市場上,圣農發展的打法與溫氏非常相似,一手B端市場,一手C端市場,但是在業務下沉上,圣農發展更接地氣。
財報顯示,圣農發展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最大供應商;與此同時,圣農發展還是雙匯、太太樂、安井、海霸王、沃爾瑪、麥德龍、華潤萬家、世紀聯華、永輝等食品加工企業及大型超市的重要雞肉供應商;在電商新渠道上,圣農發展已經登錄京東和天貓生鮮。
或許,未來養殖企業比拼不再是生產能力,而是供應鏈及品牌影響力。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認為,養殖企業從生產企業升級成食品企業會遇到諸多問題,其中這2個問題比較突出,1)品牌定位問題,一個品牌只有一個品牌主張,不能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主張很難進入消費者心智;2)供應鏈建設問題,到底是做商超或電商的供應商還是自建渠道,這都需要戰略定位;另外,作為長期生產養殖的企業想要在供應鏈建設布局必須要資金和人才,更需要組織結構再造,否則多元化就是成為企業的“絆腳石”。
小結
農業的未來是標準化、食品化化、產業化,這個路子不會錯。
其實,對于傳統養殖企業來說,面對終端市場,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品牌打造能力、運營能力、供應鏈能力、商業組合、服務創新都需要傳統養殖企業商業體系搭建的要素。盡管有些企業擁有重金,但是玩法變了,社區團購、新商業模式等新渠道、新模式不斷涌現,如果養殖企業還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思維,那你終將會被市場與消費者拋棄。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