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豬周期下行,養豬企業必將亞歷山大,資本離開也是必然,未來的日子必將越來越難。
這段時間,新希望董事長劉暢也多次提及豬行業目前所面臨的壓力,不過她也多次表示雖然“壓力大”,但“信心足”。
劉暢的信心來自哪里?來自新希望產業的廣度與厚度。資料顯示,新希望六和目前主要是四大核心產業,占比最高的是飼料,其次是豬、禽、食品。如果生豬業績不理想,新希望還可以靠養雞、食品來化解。
但是,單純依靠生豬產業鏈的正邦科技來說,前路必將坎坷。
資料顯示,正邦科技主營業務范圍:畜禽飼料、預混料的生產和銷售;飼料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畜禽及水產品養殖、加工和銷售;糧食收購;飼料原料貿易。
一旦生豬產業不景氣,正邦科技業績必將遭遇“暴擊”。
根據各大財報顯示,2021年一季度各大養豬上市公司凈利潤嚴重下滑,其中溫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的凈利潤同比下降71%、91%、76%;天邦股份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也同比下滑近60%。
為了提振股價,正邦科技連夜發聲強調,對于豬價走勢要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但是,正邦科技公司儲備有抗擊風險或極端環境的資金、土地、人才等,這些戰略儲備和布局都使得公司能夠穩居行業前列。
對于不景氣的行業,正邦科技是否真的有實力應對?
-010-
現狀:過去很美好,未來很殘酷
2020年,正邦科技是可喜可賀的一年,財報非常亮眼。
正邦科技財報披露,該公司2020年度凈利潤約57.62億元,同比增加249.84%,其中,正邦科技的主營業務為養殖、飼料、食品、獸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64.73%、33.92%、0.89%、0.26%。。
由此可見,生豬產業鏈是正邦科技最賺錢的大市場。2021年,只要行業景氣,正邦科技依然會賺得缽滿盤滿。
眾所周知,養豬行業賺錢與否,除了大環境,還有就是養殖成本,其中,養殖成本主要成本來自飼料、育種。
就養殖成本而言,“豬茅”牧原股份豬肉豬完全成本為11.6/公斤,全行業最低;然而,正邦集團養豬成為21-22元/公斤,該價格高于新希望集團、溫氏股份、唐人神、大北農等養殖企業,未來的壓力也非常之大。
在破解成本難題上,近幾年,正邦科技發力3個層面:1)銷區建廠;2)引進種豬;3)工廠化養殖。
根據報道,正邦科技公司產能60%以上布局在銷區,無太多跨省調運需求,在飼料供應和運輸上擁有一定的變數。
除了建廠之外,正邦科技還把目光聚焦到:種豬和工業化養殖。
近幾年,種豬也是正邦科技重點發展戰略之一,該公司計劃通過萬頭引種計劃擴充種豬資源。正邦科技集中精力打造“豬芯片”,預計未來1-2年,該公司的仔豬成本預計明顯低于非瘟前水平,會利好企業養殖成本降低。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月底,正邦科技已擁有能繁母豬123萬頭,后備母豬81萬頭?;蛟S在種豬資源上,正邦科技能贏得競爭的主動性。
除大力發展種豬外,養殖模式轉型也是正邦科技主要發展戰略之一。
近些年,正邦科技不斷加大工業化養豬。比如,在底層經營模式上,正邦將從農業化管理思維轉向工業化管理思維,從農業化生產轉向精益化工業生產。在管理模式上,正邦將從根本上改變管理系統,從數據分析轉向過程管控落地,從結果管理轉向過程管理,清晰每個層級的核心指標、核心任務。
據悉,正邦科技構建了涵蓋邦繁寶、邦養寶、邦才寶、邦建寶四個過程管理APP的標準化管理系統,實現養殖標準化、流程化,管理精細化、扁平化。在標準化、流程化基礎上,正邦科技計劃快速復制養殖模式。
或許,2020年的漂亮業績,正邦科技在養豬上正“自信滿滿”,于是,該公司還不斷地擴大養豬產能,通過產能優勢提升企業賺錢的能力。
早在2017年,正邦集團就提出5000萬頭生豬布局目標。目前正邦科技已在全國22個?。ㄊ?、自治區),組建了近120個養殖子公司,100多個養豬服務部,全面開展“公司+農戶”養殖模式。2020年正邦科技公司實現了900—1100萬頭生豬出欄目標,躍居上市養豬公司第二。
因此,正邦集團董事長林印孫更是提出1億頭生豬布局目標,并且宣稱:進世界500強。
就競爭格局來看,正邦科技的1億頭是機會更是挑戰;過去很美好,但未來必將很殘酷。
-020-
問題:行業下行,債臺高筑
數據顯示,自今年的2月份中下旬,我國豬肉均價出現“斷崖式”下跌,豬價已連跌18周,累計跌幅超過60%,未來豬價或將會跌回2年前。
盡管,有人說豬價下跌不利于散戶,但會利好養豬巨頭;因為這些巨頭擁有規模效應、吸金能力。
但是,養豬行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養豬特別費錢!在養豬領域,沒有源源不斷的資金,誰都扛不住的。
比如,號稱“養豬第一股”的雛鷹就因為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其市值曾高達70億元,在股價下跌、盈利大降之后,資本紛紛撤退,最后導致“退市而終”。
農業行業觀察發現,目前,養殖巨頭吸引資本的主要方式——募資。
一組數據顯示,這些年養殖巨頭紛紛募資養豬。比如,正大股份募資150元養豬、羅牛山募資25億養豬、神農集團募資21億擴大生豬項目,正邦集團募資75億加碼養豬業務。
根據報道,正邦科技將把75億元募集資金用于生豬養殖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募集資金將用于沾化正邦存欄10萬頭生豬的育肥場“種養結合”基地建設項目、生豬養殖項目(漣水正邦育肥二場)、陳莊育肥場“種養結合”基地等14個種養項目,并有約46.81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我們不難想象,由資本市場支撐的生豬領域,一旦資本逃離,企業風險必將大增,或許還會走上雛鷹的結局。
據媒體梳理券商對農林牧漁行業2019年投資策略報告發現,生豬養殖板塊成為農業板塊內機構普遍看好的細分領域。
然而,好景不長!
進入2021年初,伴隨著豬肉價格持續下滑,不僅生豬養殖龍頭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市場的各大基金機構也開始“用腳投票”,紛紛減倉生豬養殖板塊的上市公司。
市場分析人士稱,“看到生豬養豬行業景氣度確定下滑的機構投資者,早已紛紛撤離?!?/span>
上圖顯示,新希望作為豬肉板塊中的龍頭企業之一,其下跌也導致了豬肉板塊中其他股票跟跌。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集體走軟,資金紛紛逃離。
除了資本逃離之外,正邦科技負債也成為懸在頭上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根據《新京報》報道,正邦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導致其資產負債率過高,截至2020年3月末,正邦科技資產負債率為69.57%,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正邦科技公司的抗風險能力,限制了該公司的融資能力,使其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
-030-
破題:搶時間,而不是搶市場
牧原股份的營收和利潤的優勢都均來自于養豬成本的“全行業最低”!所以,在豬周期階段,誰擁有成本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
這幾年,正邦科技一直對外表示,成本管控、致力于快速降成本,是正邦科技的重要工作。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目前,正邦科技遭遇2座大山:1)負債;2)時間。面對豬周期,正邦科技要跑贏的不僅僅同行,更是如何短時間降低綜合成本;否則,未來生存或市場空間必將會被擠壓,1億頭的目標實現也將是個大大的問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