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得冰鮮者得天下,您認可嗎?
在全球的肉類消費結構中,禽肉(雞肉為主)已穩居全球第一大類動物蛋白,產量與用量已連續4年超過豬肉。
大家的印象中,美國人吃牛肉比較多,但數據統計卻顯示,美國年人均肉類消費中,雞肉以44公斤超過牛肉(43公斤),成為美國人第一大消費肉類。
反觀中國,豬肉的消費占比仍然高達63%,雞肉只有不到25%,隨著國人對健康的重視,雞肉消費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豬肉一年的生意額可以超過一萬億,如果雞肉可以和豬肉持平,那雞肉同樣也是接近萬億的大生意。
這樣大的賽道,出現千億級別的養雞公司,并不會意外。
這是我們經過對養雞公司深入調研后得出的結論,而且養雞公司的未來,將是得冰鮮者得天下。
冰鮮雞將取代活禽,成為行業大趨勢,這是包括溫氏、立華、湘佳在內的養雞大公司的共同觀點。
除了政府因素,還有另一種重要因素,年青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后,更喜歡到干凈整潔的超市或者網絡購買,這些地方只有冰鮮雞(或者白羽雞凍品)出售。
這也給傳統的養雞企業指明了方向,今后不能只顧著把雞養大賣掉就萬事大吉,而應該圍繞冰鮮模式去養雞,思考是采用公司+農戶這種打游擊的方式,還是采用自建養殖基地,實施標準化、規模化的方式,要如何加大對下游屠宰、加工、冷鏈運輸、C端銷售等環節的投入,觸及、搶占到更多的終端市場份額,如何最強有力地保證食品安全。
盡管國內已經有大的養雞上市公司,但行業集中度還不高,黃雞中,最大的溫氏占比只有18%,立華為6%,湘佳1%,白雞的圣農也只有10%,意味著大量的中小雞企存在,因為目前從養雞公司的交易中,活雞交易比例仍然高達70%。
在冰鮮雞趨勢下,活禽交易逐漸減少,中小雞企會面臨兩難境地,如果要做冰鮮雞,就得投資屠宰場、冷鏈配送、開發渠道,這將是一大筆投資;如果不做冰鮮雞,就會面臨渠道商的壓價,損傷企業的盈利。因此,養雞行業的洗牌在所難免,最終獲利的就是大公司,當年的香港活雞市場和溫氏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活禽交易的毛利,溫氏和立華只有25%,而湘佳的冰鮮雞可以去到40%。
市場集中度和盈利能力的雙提升,最終會使得大型養雞公司出現雙擊機會。
目前,四大養雞公司的市值中,溫氏養雞業務(按營收比例計)500億,圣農322億,立華163億,湘佳109億,距離千億市值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在14億人口的消費群體下,隨著養雞企業不斷的產能擴張,觸及千億市值就只是時間問題。這四大養雞股個性鮮明,有區別也互相學習、融合。
1、溫氏
黃雞養殖規模和營收都是最大,每年出欄近10億羽,有十多年供港冰鮮雞的經驗,13年后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大力拓展國內的冰鮮雞業務,不過目前還是活禽交易為主。
2、立華
黃雞養殖規模和營收排名第二位,每年出欄近3億羽,只有溫氏的1/3,立華的冰鮮雞也在推進,屠宰場也在建設當中,總體轉型節奏偏慢,以活禽銷售為主,公司的戰略中心正轉向養豬。
3、湘佳
黃雞養殖規模和營收都是三者最小,每年出欄只有5000萬羽,產能瓶頸明顯,但冰鮮雞業務是國內最大。
4、圣農
國內最大的白羽雞一體化企業,全程引進美國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管理理念,年出欄5億羽,涵蓋養殖、屠宰、配送、食品加工、廢物環保回收再利用等全產業鏈,是國內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最高、圍繞雞產業鏈延伸得最廣的企業,是KFC、麥當勞等快餐集團、各大食品公司的白雞肉原料最大的供應商。
當中,重點介紹一下湘佳,這也是我們剛深度調研完的公司。到了湘佳總部所在地的湖南石門縣,一個明顯的感受就是,這種十八線縣城,還能跑出了一個全國冰鮮雞第一的企業,這與董事長的眼光和魄力有關。
2007年,湘佳還是名不見經傳的養雞公司,由于偏居內地,消費水平、養殖規模、銷售額都無法和溫氏、立華相比,要發展,只能走差異化路線,董事長請了個咨詢公司,為公司的戰略進行梳理,在經過了市場調研、參考香港和歐美的養雞銷售模式之后,確立了以冰鮮雞為主的發展方向。
這條路一開始并不好走,黃羽雞不像白羽雞,品種繁多,消費習慣千差萬別,不管是養殖還是食品,標準化程度都非常低,這也是黃羽雞一直是活禽交易的重要原因。
但是既然確定路線,就必須走下去。湘佳以白羽雞標準化企業-圣農作為學習對象,開始一步步地探索標準化養殖黃羽雞、引進自動化屠宰線、冷鏈物流線,到全國各地進行終端市場的開拓、實施商超專柜銷售、派駐銷售人員,10多年一路走來,最終做到行業第一。
此次新冠疫情,活禽市場被關閉,在溫氏、立華這些養雞大佬都出現大幅虧損的情況下,湘佳卻交出了亮麗的一季報,銷售額同比增長42%,凈利潤同比增長230%,再一次證明老板提前布局冰鮮雞的獨到眼光以及常年的堅持。
對于未來的發展,湘佳除了繼續鞏固和開拓冰鮮雞市場,還計劃將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至黃羽雞深加工食品環節,對標美國食品巨頭--泰森公司,推出更多的熟食產品,擴展品牌影響力,搶占到更多的市場份額。
之所以選擇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這家創建于1935年、全球最大的雞肉、牛肉、豬肉生產商及供應商、年收入超過400億美元的知名食品公司作對標,除了泰森已被驗證過的經營模式,還在于泰森的核心經營--食品安全和品質控制,確保從雞蛋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的標準化,這些都是要走標準化養殖和食品加工路線企業繞不開的地方。
參考那些已經被驗證過的發展路徑,可以預見,中國的養殖企業,不管是養雞、養豬,還是養鴨、養鵝,都會出現數家全產業鏈巨頭,而這些公司,不應該只稱為養殖企業,而應該稱之為食品公司,因為食品這個賽道,需求最大、也最持久。
未來哪家養雞公司會跑得最快,必定是那些已經跳出純養殖框框,涉足各類標準化操作、冰鮮雞和深加工食品領域,一路堅持并已經看到成績的公司,在這方面,溫氏的供港冰鮮雞,湘佳的內地冰鮮雞,圣農的自建自養的全產業鏈模式,都是被證明的成功模式。
而那些還沒跳出來這個框框的企業,還是以活禽交易為主的企業,即使現在日子過得還不錯,大概率會被時代淘汰。
節選自:美銀基金 每贏會I閱讀號 ,版權歸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系刪
生鮮巨頭布局完成后,散戶還有競爭空間嗎?
近期,各大國雞上市企業的半年報陸續出爐,不少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和調研者互動平臺向溫氏股份(300498)、立華股份(300761)、湘佳股份(002982)提問,詢問行情、銷量、企業未來布局等方面的問題,新禽況摘錄部分回答如下:
溫氏股份:成本控制在6.2元/斤,生鮮消費比例不斷上升
投資者:請問公司上半年肉雞養殖完全成本多少?是否還有下降的空間?
溫氏股份:公司上半年肉雞養殖生產成績較好,多項核心生產指標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上半年肉雞完全成本6.2-6.3元/斤,在現行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成本控制較為理想。
未來成本仍有下降的空間,主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優化飼料營養配方、進一步提高上市率等多種渠道,持續降低生產成本。
新禽況解讀:一直以來,溫氏股份在肉雞養殖版塊的成本控制做到很好。據溫氏半年報披露,2021年上半年肉雞養殖版塊營收額為136.59億元,毛利潤為19.11億元,毛利率同比增加24.98%。
投資者:請問如何看待近期國雞價格?
溫氏股份:根據歷史數據來看,黃羽肉雞價格存在較強的季節性。今年8月下旬以來,雞價行情不錯,有上漲趨勢。近期學校陸續開學,對消費也有較好的提振作用,肉雞消費進入傳統消費旺季。
總體來說,預計今年的黃羽肉雞行情明顯好于去年,有合理的收益。但價格影響因素不斷變化,提醒投資者注意價格風險
新禽況解讀:隨著新冠疫情逐漸受控,今年國雞行情逐漸轉好,但雞價仍處低位。對中小型的養殖戶來說,養殖成本方面控制難度較大,今年的養殖效益直線下降。
投資者:公司如何看待社會上肉雞消費習慣的改變?
溫氏股份:以前的年份,年長有經驗的消費者往往偏愛毛雞,可以通過毛色、腳色和雞冠等外表特征,判斷雞的品質。
而隨著社會節奏加快,年輕一代往往不會宰殺毛雞,更加傾向于簡單方便的屠宰鮮品雞。鮮品業務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和習慣,從長期來看,鮮品雞消費比例將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
新禽況解讀:隨著市民消費習慣、政府政策的改變,未來生鮮雞的市場占比將會逐漸提高。據溫氏披露,公司現有單班屠宰量產能約為2.56億只,未來溫氏會持續推進禽業屠宰加工業務的布局和發展。
投資者:請問公司肉鴨業務發展情況?
溫氏股份:公司上半年肉鴨上市2700多萬只。受消費不振導致肉鴨價格較為低迷,上半年肉鴨業務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全球范圍內,養鴨行業有超2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從長遠來看,發展空間較為廣闊。
新禽況解讀:溫氏在養鴨業務上已有10多年的實踐經驗和技術積累,據溫氏股份披露,溫氏2020年3月正式成立水禽事業部,并將其定位為溫氏的第三大養殖產業。未來溫氏將不斷在育種、飼養和銷售等方面發力,提升肉鴨的市場份額。
立華股份:布局屠宰加工,未來開拓生鮮銷售渠道
投資者:往年7月份開始一般國雞價格都有一波明顯的上漲,今年國雞價格整體價格相對低迷,公司判斷主要原因是什么?
立華股份:今年7月份部分區域發生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影響了暑期旅游和聚會消費市場:豬價的回落也拉低了雞價水平。
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餐飲業將逐步恢復,加上傳統中秋國慶消費旺季的到來,消費端需求將逐步提升。
新禽況解讀:隨著“金九銀十”臨近,消費端對雞肉的需求逐步上漲,8月末開始,雞價行情開始轉好,未來兩月雞價或將達到今年頂峰。
投資者: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冰鮮雞及凍品1.11萬噸,同比增長17.63%。
屠宰產能的釋放是否能平抑一部分周期的波動?
立華股份:近年來國雞行業呈現活禽、熱鮮、冰鮮等各種消費形態并存的局面,公司順應國家政策的變化和消費方式的演變,在公司養雞一體化子公司規劃布局屠宰加工產能,開拓線上線下生鮮銷售渠道,以部分平抑周期波動。
新禽況解讀:由于近年來各地政府陸續推進“活禽禁售”及“生鮮上市”,市民消費習慣正在緩慢轉變,加上疫情促使生鮮電商行業快速發展,便捷、實惠生鮮平臺更受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青睞,企業也會根據消費者的喜好調整產品的種類。
湘佳股份:多因素影響雞價,下半年行情難定
投資者:上半年冰鮮業務收入的增速低于活禽業務,而且毛利率也同比減少,是什么原因?
湘佳股份:2021年上半年,公司冰鮮收入同比增速低于同期活禽收入增速,原因主要是冰鮮銷售單價同比下降,而活禽銷售單價同比上升,并且公司大力開拓冰鮮業務布局,開展較多促銷活動,導致冰鮮產品雖然銷量大幅增長,但收入增幅較小。
另外今年玉米、豆粕采購單價同比大幅上升的影響,雖然公司加大對小麥等玉米替代品的采購,但仍大幅拉高公司生產成本,導致冰鮮毛利率同比下降。
新禽況解讀: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活禽銷售受阻、活禽銷量及銷售單價均處于較低的水平,反而冰鮮業務銷量火爆,冰鮮銷售單價上升。2021年以來,疫情逐漸受控,冰鮮銷量、銷售價格下降。同時,由于大宗原料價格高企,飼料價格不斷攀升,企業養殖效益驟降。
投資者:公司對肉雜雞(817)發展的看法?
湘佳股份:肉雜雞會替代部分國雞的快速型黃腳類品種,短時間內對中速型三黃雞會有一定影響,長時間看影響不大,對慢速雞品種沒有影響。
未來,代表國雞的是快速型青腳類及中慢速品種。
新禽況解讀:近年來,肉雜雞817的發展迅速,由于其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因此深受公司企業、學校飯堂的青睞,一定程度影響了快速型國雞的銷量,但對中慢速型國雞影響較小。
投資者:公司對未來行業發展情況的展望?
湘佳股份:一般而言,國雞秋冬季節消費需求較大,春夏季節即各年3-8月一般消費需求較小,此時市場價格相對低迷。
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畜禽養殖行業行情相對低迷,尤其二季度受周期性和季節性因素疊加影響,價格處于低位。下半年市場可能會因季節性波動有所好轉,但具體行情需視屆時市場情況。
新禽況解讀:近兩年的國雞價格持續低迷,其中飼料價格高企、豬價下跌、肉雞養殖量過剩均是影響雞價的主要因素。隨著“金九銀十”的臨近,近期的雞價或將達到今年的頂峰,下半年的行情仍不好預測。
來源:新禽況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5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