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目前,養豬行業存在2大難點:1)規模;2)成本。這2大難題猶如兩座大山壓在中國養豬企業的身上,甩不掉,又不得不重視!
另外,從諸多豬企競爭手段來看,很多企業都希望用規模化來降低成本。然而,這招只有巨頭企業才能獲得一定效果,如果是散戶借助規模化來平抑成本,基本上是死路一條。至于原因,你們自己想吧。
除了規模化手段競爭之外,在養豬方式上的創新與變革逐漸成為企業聚焦的重點,尤其是,布局數字化。或許,未來30年,數字化一定會成為養豬企業競爭的重要工具與方式。
互聯網大佬看好的生意
一直以來,作為傳統農業之一的養豬行業存在生產效率不高、以及行業規模冗長的特點,已經很難適應時代的飛速發展。
“環境安全”、“節本增效”...這不僅僅是企業的呼聲,也是整個養豬行業的呼聲。當然,是問題也是機會。
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養豬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每年生豬出欄約7億頭,占全球總出欄量的一半以上。相比發達國家,中國的養殖成本較高,養殖產出效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互聯網公司看上這個行業!如今,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改變養豬行業正成為互聯網公司的重大布局。
早在2018年,京東發布了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其與中國農大與聯手打造的“豐寧智能豬場示范點”,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能力實現豬場精細化管理和科學自主智能化決策,讓農牧業實現萬物互聯。2019年,京東AI養豬交出答卷,“AI養豬”把生豬出欄時間縮短5-8天,把每頭豬的飼養成本降低80元,如果推廣到整個中國的養豬業,每年可以節約行業成本至少500億元,還可以幫助養殖企業節約30%以上的人力成本”。
除了京東之外,網易、阿里、華為等科技公司也布局養豬。2021年,華為公司就啟動一個自救計劃——“南泥灣”項目,并開始邁出第一步:實施“華為智慧養豬解決方案”。華為進軍的也是豬臉識別賽道,但是華為是希望幫助行業做加速,而不是親自下場養豬。
華為公司負責人表示,華為不養豬,只賦能企業用AI養豬!簡單地說就是利用科技為智能養殖賦能,通過“科技技術”對傳統養殖模式進行改造,服務更多的養豬企業,而不是自己去養豬。
農業行業觀察透視發現,互聯網公司除了網易親自養豬之外,京東、阿里、華為等科技公司都以技術+電商的方式切入養豬產業,以技術提升效率,電商解決銷售難題兩條腳走路,形成以技術賦能產業的方式。但是,這些大佬合作的企業均是頭部養豬企業,或許,對整個行業而言“僅為吸睛而已”。
畢竟,我國豬肉市場依舊主要依靠數量龐大的中小養殖戶,全國共有5000萬個養豬場,其中年出欄量50頭以下的散養農戶占了4800萬家。互聯網公司的入場,能否讓養豬這個古老的行業變得更加智能化,目前還看不到太大效果。
但是不可否認,互聯網養豬正成為趨勢。
虧損不斷,數字化是救命稻草嗎
這幾年,養豬企業的日子非常不順。負面、虧損、暴雷等不利消息頻出。
今天,溫氏股份披露業績快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15.44億元,較上年同期微增2.97%;凈利潤為虧損35.1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4.98億元。
其實,溫氏股份虧損養殖行業虧損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有媒體統計了23家上市農牧企業的半年業績,其中飼企+豬企共18家,家禽企業5家,其中盈利的豬企只有天邦一家盈利。其中,牧原今年半年出欄3128萬頭豬,虧掉63-69億元,新希望今年一季度虧28億、二季度虧10-13億;正邦科技今年半年虧損38-46億元,每頭均虧損約800元...
結合各類財報,農業行業觀察歸納發現,養豬企業虧損的原因有3個:1)豬價低迷;2)飼料價格上漲;3)養豬規模擴張...但是,核心的問題:養豬成本居高不下。
那么,如何降低養豬成本?這些年,養豬企業紛紛把希望寄托于數字化。目前養豬企業數字化的2條路徑:1)自建;2)抱團。
01、自建系統與平臺
目前,養豬的互聯網技術、數字系統已經不是什么行業壁壘;另外,外面也有很多科技公司都可以研發出具體的成品和技術。
綜合來看,企業自建數字化系統或許投入的成本會更低,同時,還能快速適應企業的發展。因此,自建系統也成為養豬企業布局數字化的主要途徑。
02、與互聯網公司抱團
在互聯網養豬業務上,京東、阿里、華為這3家公司的系統與產品非常成熟。另外,業內還有一些初創型的科技公司,比如,小龍潛行。這些科技公司的產品和系統已成為行業熱銷產品。
另外,這些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希望快速檢驗產品和系統的可行性,也加大了與養豬巨頭的合作,他們的相互抱團也推動了傳統養豬的數字化發展。
目前,牧原、唐人神、新希望、天邦股份、精氣神公司等傳統養豬企業紛紛加碼數字化養殖,除了技術之外,這些傳統養豬企業更多是如何結合新模式形成養豬新商業。
01、牧原:實現物聯網平臺+智能設備聯動
技術是牧原的核心競爭力。牧原養豬30年,從8大技術,裂變到現在20大技術,從育種、營養、疫病防控,到養殖場設計、養豬環保、智能養豬等,牧原養豬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生。
尤其是,牧原獨創的“新型智能豬舍”,有效阻斷病毒傳播,支撐生豬穩產保供。同時,牧原搭建牧原智能物聯平臺,實現對豬舍信息的采集、存儲、分析、管理。與此同時,牧原研發的智能化設備涵蓋了生豬飼料、養殖、屠宰等多個板塊,部分設備如環控器、智能養豬專家、板下清糞機器人、自動清洗機器、消毒彌霧機等已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累計服務豬群規模超6000萬。此外,牧原還與華為達成深度合作,雙方賦能養殖行業。
02、新希望:實現場景數字化、無人化
新希望董事長劉暢表示,新希望公司為了實現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業數一體、三全四化”的目標,即業務與數據一體,“三全四化”則是指:關鍵設備智能化、全業務場景數據化、全數據在線功能化、全過程管理主動化。
近些年,新希望在飼料生產、物流供應鏈上開始開啟數字化、無人化。另外,在智慧養殖方面,新希望持續致力于實現無人或少人化的豬場管理,以智能化和數字化助力生產的現代化養殖模式。目前新希望已建立了智能機器人的研發隊伍,開發了“慧養豬”、“秀杰和普”等系列養殖和育種軟件。
03、唐人神:企業管理+智能養殖相結合
早在2019年唐人神集團正式啟動了“TRS313追夢工程”:即用12年時間實現營收過1000億元、飼料銷量過1000萬噸、生豬年出欄過1000萬頭、肉品銷售過300億元、實現盈利30億的目標。
唐人神的養豬數字化是從企業管理端、養殖端聯動數字化,捆綁金蝶軟件,并提出“物聯網+大數據+智慧豬場”的養殖模式,同時還加碼樓房養豬,把數字技術與規模化養豬及產業深度融合。
04、天邦股份:募資28億發力豬場數字化
今年,天邦股份發力智能化養豬,提升養豬效率及養豬規模。今年6月份,天邦股份還擬定增28億重點布局“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
從其布局來看,天邦股份通過此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精細化管理水平,達到提高生豬養殖效率的目的;進一步改善豬場舒適度環境,提升豬只健康水平,達到降低飼料、藥品、人工成本投入,提高豬場產出的目的;進一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阻斷疫病傳播,達到降低疫病風險,減少經濟損失,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
“通過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的建設,將公司打造成為農牧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標桿企業”天邦股份負責人表示。
05、精氣神公司:全產業鏈嫁接數字化
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京東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且是利用京東的高科技技術布局到整個黑豬養殖產業鏈領域。
其操作方法,精氣神公司全面運用京東獨創的養殖巡檢機器人、飼喂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打通養殖全產業鏈,實現農牧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互聯網化,幫助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至10%,縮短出欄時間。
同時,依托京東物流領先的智能物流冷鏈技術,以及全國11個城市擁有的19個全溫層冷庫,實現山黑豬肉從產地到餐桌、從區域到全國的“快速新鮮直達”。
“隨著大佬或頭部養豬企業紛紛發力數字化轉型,未來5年,中國智能養豬將會迎來顛覆性發展,尤其是那些中小養豬散戶,通過提升養豬效率,提高養豬場安全,必將引發智能化養豬新需求。”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表示“另外,散戶的發力數字化不要去自建,而是直接與科技公司合作或者通過購買成熟的數字化產品,同時,散戶養豬千萬不要全產業鏈布局,核心要專注于生產端效率提升即可”。
小結
農業數字化一定是趨勢,核心的如何快速數字化。除了國家政策推動之外,關鍵就是科技公司能否設計出高效且價格低廉的產品或系統。
目前,中小養殖企業還沒大范圍普及數字化的原因就是投入與回報不對等,這也是為何科技公司紛紛與大佬企業合作,幫助有規模的養殖企業提升效率的原因。
除了系統的價格之外,智能化、數字化一定是依賴于規模效益而存在的,否則毫無意義。
因此,中國農業的數字化速度必將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有著必然聯系,養豬領域的集約化、規模化才是養豬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條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8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