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近年來,數字化正在重構包括傳統企業在內的企業競爭格局,尤其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數字化在企業運營、連接、賦能等方面彰顯了更重要的作用,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同時數字化轉型也越來越多地被傳統企業視為核心競爭力。
新希望從創業之初,就意識到科技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創業初期,就建立了自己的飼料研究所。近年來,科技驅動更是成為整個新希望的主旋律,持續用數字化提高管理運營能力,用生物科技強化生產制造能力。劉永好董事長近年來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數字化及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認為“數字化是未來的大趨勢,現在企業必須擁抱科技,而對傳統企業來說,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在當前不是錦上添花的備選題,而是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必選題”。
經過近十年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新希望完成了對一個超10萬人、有40年歷史、處于極其傳統行業的龐大組織進行了數字化再造,并通過全面數字化轉型,提升了農牧食品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且支撐、賦能再造了一個全新生態體系。
組織再造
破解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困局
2011年,新希望的營業額超過800億元,但2012年卻未能如愿突破千億,反而有所下降。經過復盤反思,2013年,新希望提出年輕化、國際化、互聯網化、產融一體化的“四化”戰略進行變革轉型,也正是從這時起,新希望開始了系統化的數字化轉型探索。
任何轉型都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會一帆風順,甚至帶有一定風險。在啟動數字化轉型之初,劉永好就敏銳的看清,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組織基因完全不一樣,把兩個不同基因的物體并在一起會產生變異和抗體。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如果只是簡單加上數字科技,多半不會成功。他認為,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必須得經歷一個艱苦的組織再造、文化再造的過程,沒有組織再造,數字化轉型難以成功。
劉永好總結說,數字化不能只是一項工具、方法,而必須是一個原生的系統,包括產品業務、運營管理、系統研發的數字化。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之所以失敗,常常是請一些人,在產品業務或管理環節做數字化,但體系不變。所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絕不能停留于產品與業務,關鍵還要解決人的問題。
新希望組織再造的內涵,即是下大力氣解決人的問題,推動“五新”理念和“新十條”的落地。2018年,新希望提出了“四共”和“五新”理念。“四共”理念是“共識、共創、共享、共擔”,即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要共擔風險、共享價值、共同創造。“五新”理念是“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新責任”,即轉換新機制、任用新青年、探索新科技、布局新賽道、擔當新責任。
幾年下來,新希望大膽任用年輕人,2000多位中層管理者的平均年齡降到了大約35歲;發展合伙人公司,目前新希望已經孵化了100多家合伙人企業,約500位合伙人;布局生物科技、新消費領域等農牧主業產業鏈上下延伸出的諸多新賽道,一系列舉措為企業注入了極大的活力。在“五新”理念之外,新希望在2019年底還梳理出了十條價值觀作為公司的基本準則、組織精神、發展理念和對外態度,即“新十條”。
除了重塑理念,新希望還打出一套“組合拳”,配合組織再造的推進。新希望正式啟動數字化轉型后,數字化即成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和全體系的“一把手工程”,從董事長到板塊總裁,為第一責任人。
但新希望的數字化轉型,仍面臨著不少挑戰:一是產業和企業仍較傳統,員工結構復雜,二是跨度太大、鏈條太長,三是形態多樣,場景十分復雜。如何對數字化復雜問題“快刀斬亂麻”,新希望的辦法是,善用現有工具、以點帶面——先用一個統一的數字化工具統一全集團的交流方式、工作習慣。
2021年3月,新希望開始實施“飛躍計劃”。引入“飛書”工具,作為全集團員工在線的統一門戶和協同辦公的唯一工具。飛書提供暢通溝通協作、有序日程代辦、無縫視頻會議、共享文檔編輯、聚合流程代辦、統一應用入口等能力,助力新希望全球十幾萬員工在一個數字化平臺上跨層級、跨部門、跨產業、跨地域地高效溝通與協同,在方方面面革新了新希望的辦公協作方式。更為重要的是,飛書的應用讓全集團員工對數字化所帶來的的效率提升有了透徹直接的感知。
與此同時,為了讓管理團隊更加深刻理解數字化本質,掌握數字化戰略,提升對于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經營的全面認知,2021年6月,新希望和哈佛商學院一起舉辦“新希望·哈佛商學院數字化戰略加速項目”,240名核心干部開展為期4個月的5大模塊培訓,進一步統一數字化共識,提高數字化能力。
新希望·哈佛數字化轉型戰略加速項目
優秀學員和優秀小組獲頒發證書
就這樣,對于組織的再造,新希望站在集團層面,從文化理念的重塑,再到明確戰略、建立一把手工程,從系統培訓、統一認識,再到統一工具和作業習慣,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組織再造工程體系,從點到面逐步推進數字化的落地。
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
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
新希望的初期數字化探索依舊堅持“快半步”原則。一方面在核心產業公司新希望六和,以試點的形式推動信息化和數字化,于2013年9月推出了“福達計劃”,希望通過云養殖、云金融、云動保、云服務、云學堂等數字化服務向養殖戶賦能,用云覆蓋的概念來做疫情控制,以養殖數據分析來提高養殖功效。
試點取得成功后,新希望開始把數字化轉型推向深水區,舉全集團之力,加緊推進數字化探索與轉型。2018年初,新希望提出生物科技的“6936戰略”和信息科技的“146N數字化戰略”,推動新希望向現代科技產業集團轉型升級,正式全面啟動數字化轉型。
2018年,新希望六和發布3S智慧豬場,同年,還推出了數字鄉村解決方案,以助力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地方政府賦能。該方案從“飼料-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冷鏈物流”的全產業鏈中,針對農戶和小業主的實際難點,打造了“六好”的“希望云”數字農業平臺,即:買好(“料你富”飼料交易平臺)——養好(“慧養豬”APP)——賣好(“聚寶豬”生豬交易平臺)——融好(“沃厚云”供應鏈金融平臺)——運好(“運荔枝”物流平臺)——追溯好(食品溯源平臺),讓農戶“買得放心、養得容易、賣得順暢”,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這一整體性的農牧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隨著技術、應用的不斷完善,持續在不斷進化中。
經過多年數字化轉型,通過將數字科技結合新希望豐富的生產場景,顯著提高了新希望主業的生產效率和企業競爭力。
在飼料生產方面,2021年,新希望六和完成飼料數字化工廠的試點,打造了廠區數字物流協同平臺,車輛入廠、過磅等過程實現自動化、無人化;同時公司通過采購平臺上線實現數字化采購,通過“料你富”全面上線加強數字營銷。10月,開啟“數字化糧倉”建設,與民生電商合作,建立供應鏈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民農云倉”,對新希望糧倉中150萬噸玉米、大豆、水稻等糧食,從溫度、濕度、氣體濃度、蟲害、水分等參數全面進行智能監管及資產數字化服務。
2022年初,新希望提出“節糧專項行動”,通過育種、飼料配方、養殖方式的改善等三個方式展開,其中數字化的應用起到極其關鍵的作用。例如,新希望已建成國內最大的線上近紅外監測體系,開展飼料添加劑的減量替代。通過飼料配方、制造、運輸、飼喂等各環節的精益管理,2022年全年,僅節省的豆粕使用量就接近30萬噸。
也是在這一年,新希望六和自主研發的鴻瞳·NHF配方系統正式在國內所有公司全面上線運行,覆蓋飼料產業148個工廠、四個料種、137位營養師,標志著公司在飼料技術體系數字化建設的道路上,再次邁出關鍵一步,新希望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配方系統并實現工廠全覆蓋的飼料企業。
在生豬養殖方面,新希望六和將數字化和智能技術用于空氣過濾、恒溫控制和各種各樣的自動化喂食喂料、檢測防御、清洗消毒、環境保護等,用數以萬臺的高清晰攝像頭、傳感器和物聯網體系,在云上進行管控,養豬所需人力、用地、用水以及污染程度和病死率都比傳統方式養豬大幅減少。
再比如,依托數字化技術,已初步建成了自有知識產權的本土育種體系:中新白羽肉鴨育種套系,還建成了全球首個肉鴨仿生消化能動態數據庫,克服了“洋種源”卡脖子的問題,將種業安全掌握在了自己手里。除此,新希望還自己研發了管理豬只的育種軟件“秀杰和普”,起算力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最近發現了豬重要經濟性狀的關聯位點,在種豬全基因組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中新白羽鴨
過去近十年間,新希望正是這樣一個一個場景制定解決方案,站在全產業鏈的戰略定位上做通盤考慮,朝著“業務、數據、管理一體”的數字化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邁進,主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得以提升。
賦能生態和行業
支撐打造全新產業體系
在主業進行試點的同時,新希望還成立了草根知本等立足于消費品升級的產業投資控股平臺,作為大膽嘗試數字化、互聯網、合伙人等新機制的試驗場。
2018年10月,草根知本成功孵化“我行我數”消費者大數據合伙人公司,試點落地消費者大數據雷達產品,幫助消費品企業實現營銷的全渠道、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進而打造以“數據+算法”為核心的企業大腦,全面提升企業的決策能力和決策效率。
在物流配送領域,2019年5月,鮮生活冷鏈旗下自主研發科技物流平臺“運荔枝”正式上線,并獲取無車承運人資質,助力鮮生活冷鏈科技化、智慧化轉型。“運荔枝”制定出一體化的供應鏈交付解決方案,使得調度時效從 4小時縮短至10分鐘,平均油耗下降8%,庫存周轉天數下降20%,實現了降本增效、運力品質升級的同時,客戶體驗也得到提升,極大的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鮮生活冷鏈
2020年初,為了把數字科技對外賦能也作為一項業務,新希望將旗下的數字農業研究院、數字戰略咨詢服務公司、智慧水務公司、智慧鄉村公司、智慧智能養殖公司等13家專業公司,以及大約2000位數字科技人才整合為了新希望數字科技集團,用于探索鄉村場景的數字化業務。到2020年底,新希望旗下已經擁有三家研究院、17家數字科技合伙人公司,幾十家數科投資生態公司。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發起“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共同搭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服務機構-中小微企業”的聯合推進機制,在更大范圍內、更深程度地帶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希望數科集團成為首批成員企業之一。
新希望養殖、冷鏈、固廢處理等數字化應用,未來還將與批發市場、城鄉數字化管理體系連接,形成“智慧城鄉”。新希望數科集團的一個使命,就是努力朝這個方向提供各種解決方案,最后形成服務網絡和生態。
劉永好一直強調社會賦能。過去是賦能養殖業上下游,后來是賦能農牧、食品產業鏈,之后是依托大樹、培養草根形成“森林”,今天則是依托企業和農牧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對外進行賦能。
新希望聯手騰訊創立的智慧城鄉數字平臺——新騰數致,迅速在抗疫中大顯身手;農業供應鏈金融公司——上海厚沃成立,專注為中小微企業服務,致力成為泛農業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傳統農牧產業領域,有著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新模式、新生態。
新希望的數字化轉型與建設,也越來越受到各方的認可。2022年1月,新希望申請的“基于工業互聯網的乳品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正式納入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11月,新希望旗下的“生鮮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被授予“四川省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是四川省2022年度認定的唯一一家農牧食品領域的中心。該中心基于新希望數字化轉型燈塔項目進行建設和打磨,成熟后將向全四川省相似中小行業主體,輸出數字化轉型服務,為全省生鮮供應鏈數字轉型提供樣板。
2022年,新希望數字化轉型仍在持續深入,制定“六大數字化燈塔工程”,由“理論學習”換擋升級至“實戰演練”,包括:新希望六和的智慧豬場、新乳業的“‘鮮活GO’+食品安全+數字工廠”項目、川娃子的智慧供應鏈、鮮生活冷鏈的數智化產品矩陣、化工板塊的數字化運營體系,以及新希望地產的“項目管理+全面預算+數字品質”項目,在總部管理、核心板塊優選項目先期探索、建設數字化全體系。
新希望六和豬場內部照片
目前,燈塔工程各項目都在有序推進中,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作為燈塔工程之一的食品溯源項目已經能在肉制品、乳制品、休閑食品、調味品四大領域將全鏈路溯源時間從原來的4小時縮短至現在的3分鐘。
當前,數字化技術仍在不斷發展演進,重塑著各個行業的格局和前景,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新希望的數字化建設仍處在起步階段,未來將持續向時代學習,向優秀企業學習,向年輕人學習,推動數字化轉型的落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企業向現代科技產業集團轉型升級。
內容來源:養豬派,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