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01 生豬養殖行業簡介
我國飼養的豬種按來源可劃分為地方豬種、引入豬種和培育豬種。目前,以從國外引進的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品種豬雜交獲得的三元商品豬,因其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等優勢,成為商品豬養殖的主流,也是目前全球雜交模式中采用最多的雜交組合。
根據生豬的代次繁育關系,可以將其分為純種豬、父母代種豬(二元種豬)、商品代肉豬(三元豬)。純種豬是指單一品種內配種選育的種豬,用于優良基因的選育和擴繁,包括曾祖代種豬、祖代種豬;父母代種豬指兩個不同品種純種豬雜交的種豬,用于繁育商品代肉豬;商品代肉豬指二元種豬與其他品種種豬雜交的生豬,育肥后用于食用。
豬肉是我國居民肉食的主要來源,在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消費市場,豬肉供應關系國計民生。因此,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對保障市場供應、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2 行業市場概況及發展趨勢
01、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消費市場,豬肉供應關系國計民生
我國現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消費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3 年我國豬肉產量為 5,794 萬噸,占全球比例約為 50%,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2023 年我國豬肉消費量為 5,743 萬噸,占全球比例超過 50%,也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
豬肉是我國居民肉食的主要來源,在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內市場對豬肉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發展生豬生產,對保障市場供應、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我國的人口數量和飲食結構決定了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豬肉在我國動物蛋白需求中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同時,我國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者對包括豬肉在內的動物蛋白需求量的增加。
02、受非洲豬瘟疫病影響縮減的生豬產能已逐步恢復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 年至 2018 年,我國生豬出欄量總體保持穩定,年生豬出欄量穩定在 6.5 至 7 億頭之間。受 2018 年 8 月爆發的非洲豬瘟疫病的影響,我國生豬產能嚴重受損,2019 年生豬出欄數僅為 5.44 億頭,較 2018 年大幅下降。2020 年之后,生豬出欄數逐漸回升。2023 年生豬出欄數已超過 7 億頭。
2019年年底,受非洲豬瘟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跌至約3億頭。之后,我國生豬產能不斷恢復,截至2024年3月末,我國生豬存欄量已達4.09億頭,已恢復至受非洲豬瘟影響前的產能。
03、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是我國生豬養殖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國是全球生豬養殖大國,但是與美國等生豬養殖大國相比,我國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程度較低,長久以來,散養戶、中小規模養殖場占據主導地位。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對肉類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國家環保政策倒逼,散養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行業發展要求,規模化養殖成為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規模化養殖有利于提高養殖戶飼料采購議價能力,降低養殖成本;其次,規模化養殖有利于衛生疫病防控、環境控制和食品安全標準的施行,促進生豬養殖質量的提高;再次,規模化養殖有利于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提高飼養效率。
尤其是“非洲豬瘟”疫病爆發后,規模化養殖場在資金、人才、技術和品牌的優勢更為明顯,而中小散養戶的疫病防控能力與規模化養殖場相比較弱,中小散養戶受“非洲豬瘟”疫病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等機會成本的增加以及環保監管等因素的影響,以及疫病的影響,散養戶退出明顯,國內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的程度持續提升。
從出欄量來看,2011-2020 年,我國出欄 500 頭以下的養殖場出欄量占比從63.40%下降至 43.00%,出欄 500 頭以上的養殖場出欄量占比從 36.60%提升至57.00%,顯示了國內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的程度持續提升。
04、我國生豬養殖呈現明顯的區域不平衡
我國生豬養殖呈現明顯的區域不平衡性,我國主要生豬養殖省份集中西南地區(四川、云南等)、中部地區(河南、湖南、湖北等)、華南地區(廣西、廣東等)。而受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限制,2023 年,浙江省生豬出欄量僅為953.23 萬頭,占我國生豬出欄量的 1.31%,占比非常低。
05、生豬流通環節由“運豬”向“運肉”轉變
因我國各省經濟發展、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等存在差異,我國生豬的主產區與消費區存在不匹配的情況,四川、重慶、河南、湖南、山東等傳統生豬主產區,在滿足本區域需求的同時,還要供應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等沿海省份;加之長久以來,消費者偏好生鮮,我國生豬跨省調運數量大、環節多、頻度高、范圍廣。根據中國畜牧網的統計,2017年,我國出欄生豬6.89億頭,其中跨省調運生豬就達1.02億頭,生豬跨省調運占比達14.80%。但是,由于活豬運輸過程中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薄弱,生豬跨省調運成為傳播動物疫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2018年8月,隨著非洲豬瘟疫病在遼寧、河南等地首先爆發并擴散至全國范圍,生豬跨省調運弊端凸顯,生豬流通環節的管控和規范已成為行業內的共識。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國務院、農業農村部等陸續下文,要求逐步減少活豬長距離調運,推進“運豬”向“運肉”轉變,推動“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運輸,冷鮮上市”。
03 行業競爭狀況
我國生豬養殖業長期以散養為主,行業集中度較低,散養戶、中小規模養殖場數量眾多。根據中國畜牧獸醫年鑒統計,2022年,年出欄生豬5 萬頭以上的養殖戶為993家,僅占總養殖戶數的0.01%,占比非常低。2023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居前的5家A股上市企業合計出欄生豬11,257.56 萬頭,CR5僅為15.49%。上述數據均顯示了行業集中度較低的行業競爭格局。
相較于規模化養殖企業,散養戶、中小型養殖企業受制于資金、成本等因素,難以投入充足的資金升級、改造環保設備設施、尋找適養的畜禽養殖土地、保持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此外,散養戶、中小型養殖企業受制于疾病疫病防控機制不全面、不完備,在面對非洲豬瘟等疫病突發事件時,難以有效地化解風險,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因此,環保壓力、疫病防控能力、土地、養殖成本和資金等因素均會不斷驅動我國生豬養殖業走向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散養戶、中小型養殖企業將逐步退出行業競爭,規模化養殖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承接中小型養殖企業(養殖戶)退出競爭所留下的產能缺口,并驅動整個行業的資源整合。而產能擴張速度、成本控制能力、疫病控制能力、污染物處理能力、食品安全控制能力等將成為優質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競爭關鍵。
04 行業技術特點及運營模式
01、育種是養殖業的基礎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為了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將生豬的遺傳潛力與營養、動物健康、環境因素和日常管理因素結合起來,以發揮出最優生產水平。然而,隨著養殖業整體飼養和管理水平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先進企業在生豬方面的生產水平已接近他們所飼養生豬的遺傳潛力極限。在此情況下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完全依賴于遺傳潛力的提高。
因此,育種作為養殖業的起始環節,是養殖業的基礎環節,也是未來養殖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
02、疾病防控能力是生豬養殖業的關鍵
疫病的爆發會給生豬養殖業帶來很大的沖擊,不斷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是生豬生產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科學的豬場選址與布局、良好的飼養管理、嚴格的疫病防控措施及疫苗的研究、開發等將會進一步提高生豬疫病防控能力。
03、食品安全控制能力是生豬養殖業的生命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將會越來越嚴格。保證食品安全、控制獸藥殘留是生豬養殖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生豬養殖技術將在合理用藥、開發生物疫苗、完善食品衛生標準、提高檢驗檢測技術等提高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方面不斷發展。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將成為生豬養殖企業持久發展的生命線。
04、大規模一體化經營模式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為穩定生豬供應,國家鼓勵生豬規模化養殖。大規模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品質控制體系,提升生豬的產品質量;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體系,提升企業疫病防控能力;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交易成本,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實施標準化、機械化和集約化養殖,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節約社會資源;有利于環保設施的實施,減少環境污染。因此,企業大規模一體化經營的模式,將成為生豬養殖業的發展趨勢。
05 行業的上下游情況
我國生豬產業鏈的構成情況如下:
根據上圖可見,飼料行業位于生豬產業鏈的上游,是生豬養殖的起點和基礎,其原料由種植業和飼料添加劑行業提供,產出的飼料產品供給生豬養殖行業做原材料;生豬養殖行業位于生豬產業鏈的中游,是生豬生產的關鍵環節,運用上游飼料行業的產出對生豬進行養殖和繁育,產出供給下游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做原材料;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位于生豬產業鏈的下游,是生豬產業價值以肉產品形式體現在消費終端之前的最后一關,其下游對接著豬肉消費的終端市場。
01、飼料行業對生豬養殖業的影響
飼料行業作為生豬產業鏈的上游行業,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基礎,同時連接著種植業與畜牧業,是農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此外,飼料行業的產品安全性、質量、價格等又直接影響著養殖的生物安全、養殖成本的控制、供給產品的安全與優質等,進而影響生豬養殖行業的利潤水平。
A、我國飼料行業市場概況及發展趨勢
我國飼料工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近年來一直保持全球飼料總量第一的地位。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的數據,我國飼料行業的年產量從2013年的19,340萬噸增長到2023年的32,163萬噸,增長幅度高達66.30%。近年來,隨著生豬產能加快恢復,水產和反芻動物養殖業持續發展,飼料工業產量快速增長,2023年全國飼料總產量已完成 32,163萬噸,較2020年增長27.25%,連續10年保持增長,其中,2023 年我國豬飼料已經完成產量14,975 萬噸,較2020年增長67.84%。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我國飼料工業正進入一個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穩步發展的階段。飼料加工企業開始加快整合和并購的步伐。我國的飼料行業正在逐漸從粗放型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方向轉變,行業的集中度迅速提高。2023年,我國10萬噸以上規模飼料生產廠1,050家,合計飼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1.10%。
B、飼料產品價格波動對生豬養殖行業利潤水平的影響
飼料成本是生豬養殖行業成本構成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這就決定了豬飼料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生豬養殖行業的利潤水平。玉米是生豬養殖的主要能量來源,豆粕是生豬養殖的主要蛋白來源。因此,豬飼料主要原材料為玉米、豆粕等,玉米價格、豆粕價格的波動會直接影響豬飼料的價格。
2020年以來,我國玉米價格、豆粕價格呈上升趨勢且持續處于高位。受此影響,我國豬飼料價格也呈上升趨勢且持續處于高位,進而增加了生豬養殖的成本,對生豬養殖行業利潤水平造成較大影響。
02、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對生豬養殖業的影響
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位于生豬產業鏈的下游。國家對于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日益加強及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一定程度上促使大規模一體化生豬養殖模式成為生豬養殖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此外,國家鼓勵、推動大型畜禽養殖企業、屠宰加工企業開展養殖、屠宰、加工、配送、銷售一體化經營,出于自身經營發展的考慮,大型畜禽養殖企業不斷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布局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業務;大型屠宰加工企業不斷向上游延伸產業鏈,布局生豬養殖業務。
內容來源:思瀚產業研究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