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就像早先所預料的那樣,鶴壁市最大的民營農業龍頭企業河南中鶴現代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鶴集團”),還是沒逃過資金鏈斷裂的“地雷陣”,近期,其旗下多家公司的資產紛紛遭到查封。
而且有關法院在“窮盡財產調查措施”后,發現“被執行人暫無財產可供執行”,其法定代表人也已被下達“限制消費令”。
這是這么熟悉的一幕——近兩三年來,我們已看到太多的農業企業出現了類似情況——先是欠員工工資、欠供應商貨款、欠種植戶(養殖戶)原料款或工錢,而后銀行利息還不起、民間借貸停止償付,而后就是訴諸法庭,資產遭受查封,停產;再往后,如果結果好點,就是破產重整、債務和解。
所以,無論現實看起來多么光鮮、多么健康的企業,只要走的是傳統的農業發展路子,到最后都難逃此劫,只不過,有的只是在時間上多捱幾天而已。
在鶴壁,大用、永達、柳江禽業、秀田農牧、鑫坤農業等眾多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均已“淪陷”,繼中鶴集團之后,誰會是下一個?
01
1月9日,上海金融法院向中鶴現代農業發出執行令,執行后者逾1.6億元的貸款本息;而在此前的1月2日,中建投租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和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分別向中鶴集團及其下屬的中鶴純凈粉業、中鶴品鮮食品、中鶴牧業、中鶴農業發展,以及這幾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王學軍、亓現萍夫婦發出執行通知及報告財產令,對其財產、股權進行凍結、查封和扣押。
而在去年1月和7月,海通恒信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和黑龍江金聯云通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就已對“中鶴系”企業名下對應的3700萬元、1000萬元財產進行了查封。
此外還包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平安銀行等金融單位的金融借款、融資租賃糾紛。
比較令人關注的是,在以上執行案件紛紛訴諸實施后,法院已經“窮盡財產調查措施,被執行人暫無財產可供執行”。2019年7月和11月,“中鶴系”實際控制人王學軍兩次被限制高消費。同年12月,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亦對中鶴集團及法定代表人田京崗下達了限制消費令。
除下借貸案件,中鶴集團買賣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也呈現上升趨勢。比如去年11月發生了5件訴訟,全部為買賣合同糾紛。
在此之前,中鶴集團已出現多次欠發員工工資現象,最長一次發生在2018年2月,持續達近8個月。2019年1月9日,中鶴集團所在地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此事對中鶴集團下達《勞動保障檢查限期整改指令書》,指出中鶴集團拖欠品鮮、掛面廠、面粉廠、羊場、屠宰場等671名工人勞動報酬1397.22萬元。
之后,中鶴集團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明確承諾了對欠薪員工的還款計劃。但截至如今,許多員工表示工資仍未完全兌現。
內憂外患齊齊相加,中鶴集團已陷入進退維谷的發展困局之中。浚縣有關方面雖已成立工作組“積極解決問題”,但面對著中鶴集團巨大的體量和巨額的債務,許多問題解決起來注定將十分棘手。
02
中鶴集團的總部和生產基地位于農業大縣浚縣,其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河南淇雪淀粉有限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該集團已發展成為農業開發、集約化種養、糧食收儲與糧油貿易、小麥加工產業、玉米加工產業、豆制品加工產業、鮮食加工、零售業、環保與能源等于一體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這就是說,在農業種養的所有環節,沒有中鶴集團不去涉足的,因此,它也自稱為將“農業、加工、金融、商業”等產業形態融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全產業鏈”企業。
截至目前,該集團注冊資本3.9億元,員工4000多人,下轄淇雪淀粉、中鶴純凈粉、淇淇食品、中鶴食用油、中鶴營養面業、中鶴品鮮食品、中鶴地產、中鶴新城開發、中鶴新能源、地豐智能農業裝備、中鶴農業、中鶴制麥、中鶴谷朊粉、鶴飛農機、中鶴企業管理等20余家子公司。王學軍本人對中鶴集團擁有100%的控股權。
中鶴集團突飛猛進的擴張肇始于2010年。從是年開始,中鶴集團本著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土地向農機合作社集中、人口向新城社區集中的“三集中”規劃原則,將自身生產基地所在地浚縣王莊鎮村民的9萬畝耕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手里,再將7萬村民陸續搬遷到新建的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的中鶴新城,所有加工業集中遷入綜合糧食加工園,“將工業、農業和城鎮有效進行協調統一”,憑此一項,王莊鎮耕地面積達到12萬畝,比規劃前凈增耕地3萬畝。
這樣一種破解工業化、城鎮化與保護耕地矛盾的方式被稱為“中鶴模式”。正因如此,2013年,以中鶴集團為龍頭帶動建設的浚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和河南省鶴壁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雙雙落地王莊鎮。
在此基礎上,中鶴集團開展起了萬畝良田“互聯網+智能農業”實驗,試圖通過大數據信息庫的建立,“讓農民從繁重的農業生產中得到進一步解放”。比如,為了解決玉米收獲后不能直接入倉的難題,該集團通過調整玉米的種植結構,把原來120天生長周期的籽用玉米品種調整成80天生長周期的青儲玉米品種,再飼養可以轉化青儲飼料的牛和羊;而牛舍、羊舍間種植各類蔬菜,靠光伏板利用太陽能發電,達到“動物與莊家和諧相處,種植加養殖渾然天成”。
這就形成了一句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土地流轉增收益,園區務工拿薪金,不出家門能就業,舊宅拆遷拿補償,不用拿錢住新房,集體收益有來源,群眾人人有收益”。換成中鶴集團自身的發展理念,就是通過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種好地,養好牛羊;發展大健康食品產業;推進縣域城鎮化;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打造農金商一體化企業集團,做中國農區一二三產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
2016年,中鶴新城榮獲聯合國頒發“最佳環境居住獎;而自2017年開始,中鶴集團被列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截至目前,該集團在國家關于鄉村的歷次綜合改革中幾乎都成為試點單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首批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項目” ……
據介紹,目前,中鶴集團已規劃打造生態高效農業12萬畝,由優質糧食生產區、標準化畜禽養殖區、優勢特色經濟作物和林果業種植區、生態觀光休閑農業區四大功能區組成,其中的肉羊養殖基地被譽為國內圈養羊的“航空母艦”,也被譽為畜牧技術人才培訓的“黃埔軍校”。
一些人到中鶴集團生產基地考察后,會為其壯觀的規模化種植和先進的現代農業科技應用嘆為觀止,直接稱呼為“中國現代農業前沿性應用的試驗田”。
03
但即便其規模化程度再高、技術水平再先進,這樣一種產業發展模式,投入產出周期長,注定需要大量資源投入,需要整合多個環節和鏈條,平時“過日子”,多數情況下離不開政策的各項補貼,所以,出現高度依賴政策資源和銀行貸款的情況,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為保持“快速的、良性的、可持續的發展態勢”,2013年,該集團將“上市”當作企業發展的“唯一出路”。為此,他們對集團上市主體進行了重組,規劃以中鶴純凈粉業有限公司為母公司上市,下轄中鶴純凈粉業(含谷朊粉業務)、中鶴農業、浚縣中鶴糧油貿易、浚縣中鶴營養面業、中鶴品鮮食品、淇雪淀粉等六家公司為主體資產項目。2014年,深創投和百瑞信托成為其戰略投資者,各自占股4.02%、3.24%。
這樣一個漫長的上市籌備進程,到最后也沒一個結果,對企業的損耗毫無疑問是巨大的。2017年,中鶴集團擬收購大連雪龍黑牛,在大連、山東、內蒙古地區的雪龍黑牛繁育基地開展大規模架子牛收購工作,計劃存欄3萬頭,但最后還是放棄了該項計劃,據稱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資金不足。
不過,這種說法也有待考證。因為同年4月25日,快消品B2B電商平臺“豫便利”獲得了中鶴集團1億人民幣Pre-A輪融資(后者以天宇地控股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資金用途即為“加速商品供應鏈、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終端門店升級等環節建設,進一步完善在便利店供應鏈服務體系的戰略布局”。
但是很可惜,“豫便利”目前經營慘淡、負債累累,并沒有給中鶴集團帶來預期的營收。
其他的地產、新能源、財務投資、養殖等產業板塊,情形與此類似。所以許多熟悉中鶴集團的人都認為,這樣一個做全產業鏈的企業,看似什么都做,但無論哪項產業都沒做精做透,都沒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優勢,都沒對集團形成有效的利潤支撐,因此,可以說其成在“大而全”,敗也在“大而全”。
至于再往深處的經營管理、企業治理等方面探究,問題可能更多——甚至可以說,這樣的企業有管理嗎?它們在管理上出現的問題,難道和鶴壁乃至整個河南、整個中國同類型企業出現的問題,或有什么兩樣?
04
中鶴集團集團的問題暴露出來,是好事,膿包擠破,傷口才會愈合。可想而知,和本土的大用、永達、秀田等企業一樣,它接下來要迎接的,是一件又一件法律訴訟和強制執行,如果債權人多了、債權金額大得足以驚人了,那么,相關各方也許會坐下來,商談債務和解的可能性和具體路徑。
這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解決難度可能并不比推動中鶴純凈粉業上市的難度要大,但也并不比大用、永達、秀田那樣的債務重整難度要小,一個基本事實是,中鶴集團涉及到的產業鏈、行業覆蓋面、股權架構、不同時期的政策對接等,復雜和多樣。
像國家開發銀行銀行這樣的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都“忍無可忍”了,可見中鶴集團的發展狀況已到了積重而難返的程度。
早幾年,中鶴集團曾頗有預見性地提出“踐行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發展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但頗具諷刺乃至悲劇意味的是,到今天,它恰恰成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對象——設若它能早點對自身真刀實槍地“改革”,何至于此?如果真的如其所說曾經“改”過,那么,我們將有理由懷疑這樣的改革到底是“真改革”還是“假改革”?
同城的大用、永達、秀田等農業企業的前車之鑒,怎么就不能成為它的“后車之師”?也許其中的秘密在于,所有人都在“捱”,都在盼望那個“靴子”能晚點落在自己頭上。
可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自然辯證法告訴我們,早出現問題比晚出現問題要好,因為,像大用、志元甚至金龍銅管、恒源這樣較早出現資金鏈危機的企業,近兩年都借政策和法律的“優先”紅利,擺脫了債務困境,重新輕裝上陣;而其他“后知后覺者”,在地方企業債務危急頻發而眾人慌擠“獨木橋”的情況下,要不被拖延,要不被擱置,重獲新生的路途漫長而遙遠。
中鶴集團出現債務困境,可持續經營受到挑戰,浚縣有關方面的第一反應就是成立工作組,協助解決相關問題,這種做法值得肯定。他們幫助度過難關的理由,不僅僅是中鶴集團在稅收、就業等方面的貢獻,還在于這樣一種理性認識,“中鶴集團為農業現代化工業化進行了嘗試,道路是艱難和曲折的,有成功的地方,也有挫折”。
不過,客觀而言,因地方政府的協調能力和整合資源能力有限,他們的所作所為只會在某些層面,比如涉穩、監控企業財務、安撫債權人、債務和解等方面發揮作用,企業如若徹底擺脫困境,取得長治久安,還需要引起更高層面包括金融單位的重視。
很可惜,2018年11月,我曾就農業龍頭企業出現的普遍的“龍頭斬”現象,呼吁有關方面高度關注和強勢介入,但時至如今,效果差強人意,大家秉持的一個普遍理由,似乎這就是供給側改革,這就是存粹的市場化行為,這是我們在這個歷史階段必須付出的代價,“要死要活隨他去”。
真的聽之任之嗎?去年以來,我打算列出的新的農業龍頭企業“陣亡”清單,要知道,可不止中鶴集團一個。
05
說中鶴集團的危機出現在全產業鏈上,這樣的教訓,并不是它一家企業獨有的“專利”。中鶴之后,誰會是下一個?這個問題,并不太難回答,因為如前所述,這個問題的基因,正潛伏在不少正在運行的看起來還不錯的企業身上。
去年最后一天,南陽市召開支持牧原集團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動員會,提出要“全力支持牧原集團建設牧原食品產業園等‘六大工程’”,“實現‘牧原模式’南陽全覆蓋”,并希望“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加快建設深加工產業基地,形成國際領先的集飼料生產、生豬養殖、生豬屠宰、肉食品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體系”。
此情此景,人們極為熟悉。聯系到近一年來隨著市值的提升牧原食品急遽的擴張行為,我們又不禁擔心,朝所謂的“全產業體系”進軍,而政府又傾全力予以支持,這真的是一種理智行為嗎?
我在朋友圈轉發此消息時,附了這樣一段話:“牧原,切忌頭腦發熱!雙匯30多年,我們也沒見萬隆頭腦發熱過。一種模式的成功,需要時間檢驗。近兩年,那么多規模型養豬企業倒下,有多少自身原因?有多少外部因素?發此問,并非唱衰,而是希望有關方面能冷靜。但能冷靜下來嗎?”
后面一個投資界朋友的留言是:“這個‘全覆蓋’‘全產業體系’之類,看著似曾相識啊”,一個做實體的朋友說:“南陽別再殺雞取卵了,低調做人踏實做事最好!”
當然一個曾在雙匯工作過的朋友則說:“個人認為,南陽市委市政府終于明白了,支持本土企業大發展,比支持水變油的汽車項目理性多了!”我私下里給他的答復是:“哪一個垮掉的企業,不是被扶植得過了頭?”
寫這篇關于中鶴集團的文章漸進末尾,我想起了牧原,回憶起了以上這段話。也許兩家企業沒有太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可是,也許是杞人憂天,我仍想把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那句知名的題記篡改一下:
在當今這個時代,“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才都是相似的”。
內容文章來源:鍵指財經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5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