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隨著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種地,90后不懂種地,00后不問種地,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這是急需破解的問題。在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農民們把土地托管出去,只等秋收時節,迎接收獲,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農二代”不會種地,也不想種地
相比于父輩留守農村勤勤懇懇地耕田種地,中衛鄉澮史村35歲的“農二代”李鎖菊早就厭倦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背幾千年”的活法。
“外賣點餐連做飯、洗碗都省去了,誰還愿意去種地呢?”李鎖菊說,種一畝麥子需要忙活四五個月,刨去成本后純收入三四百元,還不如自己在鎮上飯店打工,一個星期就能賺這么多錢。
李鎖菊的丈夫李長軍在內蒙古當包工頭,見多識廣唯獨不會種地。和很多同齡人一樣,他希望通過奮斗,融入精彩的城市。
農機手李玉林活躍在田間,給遠程種地的農民們代勞農事。他駕駛自走式噴霧機進入農田,噴霧裝置伸展噴霧架后寬幅達15米,可以均勻噴灑農藥或液體肥,一臺機器一天可以打藥400畝,相當于40個人的工作效率 李虎威 攝
年輕的不想種地,年老體弱的種不了地。澮史村總共3400多人,常住人口1500多人,基本是老人、婦女和兒童這些“出不去的”。73歲的馬天云前幾年動了一次大手術,基本干不了重活。舍不得把4.2畝地荒了,勉強上地播種后,便不管不問,靠天吃飯。
愿意種地、能種地、會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根本原因在于糧食種植效益低,與農民致富愿望不符。”翼城縣農業農村局經服站站長張子峰說。
新興主體的困惑
有調查發現,玉米價格的下跌,讓不少新型主體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規模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經營壓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頭就隨之出現了。河南新鄉延津世紀富合作社理事長趙國換說,合作社共流轉1800畝地,合同簽了10年,雖然還沒到期,但預計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轉的速度也放緩了許多。
另一方面,銀行貸款更加收緊,讓新型主體日子更難。一家合作社負責人說:“過去5年都找一家銀行貸款,一筆錢要交雙份利息,貸完先存回去,再貸出來。但有錢就比沒有強,沒想到,去年銀行聽說種糧賠錢,今年不給貸了。”到現在,一說是種地的來貸款,銀行幾乎都不放貸。
如此一來,合作社運營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實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轉成本漲得太高了。如果是延津縣農戶間小規模流轉,每畝租金600—800元,但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種糧大戶流轉,每畝租金要到800—1200元。種地想掙錢?基本不可能。
然而,這些問題和結構調整比起來都不是大問題:小麥收完了種什么?某些方面的補貼政策什么時候才能出臺?原本要種的品種如果不能種了,農機成本又如何解決?
問題總是解決了一個,就又來了一個。
足不出戶下訂單,請來“保姆”把地種
眼下正是農民最忙的春耕時節,但李鎖菊很悠閑。躺在炕上往手機里輸入地理坐標,再微信支付140元,很快就有附近的農機操作手接單,趕到李鎖菊的4畝農田里打藥除草。
這種類似“點外賣”的操作背后,是農業生產托管,農民只需要在手機App上下訂單或電話預約,就會有職業農民上門干活,耕種防收等農活不再需要自己動手。
翼城縣政府建立了管理調度平臺,全縣600余臺農機、200架植保無人機全部安裝GPS數據傳感器,耕地角度、耕地深度、達標面積等各項衛星監測數據一目了然,既規范農機市場,也保證農業生產安全 李虎威 攝
農業生產托管既把農民從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又因為統一經營降低了種地成本。托管機構被農民們叫做“田保姆”,負責種子供應、耕地、播種、施肥、打藥、收獲、銷售等全過程。賣糧后,從售糧收入中扣除托管費用,剩余歸農戶自己。
“外出打工更安心了,再不用操心種地的事。”村民史學慧在新疆打工,家里2.8畝小麥地一度撂荒。農忙時也想回來種地,但2.8畝麥子的凈收入最多1000元,還不夠路費、誤工費。托管后,種地成本更低,收益更高,到了收獲季節,糧食就送到家門口,或者糧款直接進賬。
無人機飛手正在田邊校準農業數據 李虎威 攝
“從采購種子、化肥,到耕地、澆水,再到收獲,我們全都代勞了。”翼城縣縣級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新翔豐公司負責人李學峰說,縣級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鄉鎮農業生產托管中心、村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站這“三級體系”共同構成托管機構,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
農民穩賺不賠,鄉村振興添動能
“土地流轉改變了農民的土地經營權,而托管只是勞務托管,土地經營權還在農民手里。”翼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天柱說,土地流轉后進入大戶或合作社,什么收入高就種植什么,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附加值。而托管后,土地種什么農民自己說了算。
農業托管改變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方式,山西省翼城縣新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植保作業人員在田間進行除草作業 李虎威 攝
而且,托管不需要支付土地流轉費,目的是解決青壯年勞動力不會種地的問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了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現代要素對傳統農業的改造。
為防止天災或管理不善引起的減產或絕收,翼城縣將引入農業受益險,保證農民收入。即使糧食絕收,農民也能收到每畝400元的保險兜底。投保費由村集體向保險公司支付,每畝地80元保費,政府籌資72元,農民只需繳納8元保費,穩賺不賠。
農機手接單后,前往農田進行農業勞務服務。圖為給自走式噴霧機加注“除草劑” 李虎威 攝
2020年,翼城縣有21個行政村的1.3萬名農民將8萬畝土地做了托管,占全縣土地的14%。翼城模式也被列為全國農業生產托管的20個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我們將繼續擴大土地托管面積,給廣大農民當好‘田保姆’。靠科學種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安心打工致富,為鄉村振興添動能。”翼城縣委主要負責人說。
來源:半月談、人民日報等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