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高層會議多次強調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并下決心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小小一顆種子,為何用“卡脖子”來描述?種業翻身仗又該怎么打?
摸家底:橄欖形態差異大
細摸中國種業的家底,可以用一個橄欖來形容。
位于橄欖頂部的是包括水稻、小麥在內的最基本口糧的種子,它們僅占整個種群資源的極小塊,卻最重要,是保生存的定海神針。
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我國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已形成比較健全的良種繁育和推廣體系,育種水平在國際上具有優勢。而像家庭常購的黃羽肉雞、蛋雞、鴨子、鯉魚、鯽魚等,國產育種也具有較強競爭力,能滿足國內基本消費需求。可以說,我國在口糧方面稱得上絕對安全。
位于橄欖腰部的是包括玉米、大豆、生豬、肉牛、肉羊、鱈魚、羅非魚以及諸多蔬菜品種的種子。對這類數量龐大的種子品類,我國具備一定育種能力,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但質量上仍不高不強。
比如,玉米、大豆的單產水平還比較低,不到世界先進水平的60%。像黃瓜之類的國產良種已占有大部分國內市場,卻在部分高端品種如無刺黃瓜方面遜于國外品種。
對于這類種子,目前主要目標在于提升市場競爭力。“十四五”期間,相關種子的繁育能力要對標世界先進水平,解決大而不強的問題。
特別亟待提升的,是少量位于橄欖底部的、幾乎完全依靠國外種苗的品類。我們常吃的快餐店炸雞所使用的白羽肉雞祖代種雞,家常菜常用的白色金針菇種子,部分專門適用于蔬菜大棚種植的種子等,主要依賴進口。國外一旦斷供,將對相關產業帶來較大影響。
工作人員查看玉米種子發芽實驗結果 楊青 攝
種業為何如此重要?
梳理過后,有人可能會想,既然基本口糧無虞,即使國外種企限制高端種子的對華出口,我們最多是可選的品類少一點,為什么仍要如此關注種業發展呢?其實,打好種業翻身仗,不止為避免在關鍵領域被“一劍封喉”,也是為提升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
作為重要的農作物,2020年,我國玉米單產421公斤/畝,美國為735公斤/畝。單產上的差異導致國內玉米在產量和價格上處于雙重劣勢。如果長期無法自行培育高產種子,我們就難以用更少投入實現更多產出,對進口玉米的依賴程度也會加劇,不利于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價格穩定。
“洋種子”價格遠高于國內種子,也增加了種植戶負擔。比如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白蘿卜,其洋種子價格是國內的20多倍,但因品相好,汁多渣少、耐儲藏,洋蘿卜比本地蘿卜品種更受歡迎。有的地方種植辣椒時,昂貴的進口種子一粒一粒擺,生怕浪費。這足以說明,打好種業翻身仗,不僅關乎“菜籃子”,更關乎種植戶降本增收。
打好種業翻身仗,還有助于保護本土種質資源。過去,由于自主創新能力弱,重改良輕育種,本土品種競爭不過進口品種,導致部分地方土種資源數量銳減,有的甚至面臨消失風險。據統計,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地方品種的數目,1956年有11590個,2014年則僅剩3271個,消失比例高達71.8%。可見,保種工作已關乎基因庫的完整性。
打好種業翻身仗,更是推動核心技術創新轉化的關鍵依托。一顆高附加值的種子背后,凝聚著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等眾多前沿科技,經由種子研發所積累下的新技術、新經驗,同樣可用于其他高科技領域,這有利于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找到技術突破的落腳點,促進基礎研究成果轉化落地。
工人在采收大豆 郭程 攝
謀定路線圖,翻身仗這樣打
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劃定了路線圖,其中第一條就是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
搞好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收集、保護好種質資源,是育種有米下炊的前提。1970年,袁隆平科研團隊在海南發現一株長相異常的野生稻“野敗”,方才逐步成功培育出三系雜交水稻。
我國是種質資源大國,但不是種質資源強國。目前我國保存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但完成資源精準鑒定的不到10%,真正有用的基因還沒被完全挖掘。未來3年,農業農村部將部署開展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摸清家底,開展搶救性收集保存,這是實現我國種源自主可控的根本要求。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立項,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已經開建。新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年8月份將建好,建成后保存能力達到150萬份,位居世界第一。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也是重要一環。一些學者耗費十余年心血研發出的新品種,剽竊者稍加模仿、修飾,就攫取了成果,這對科研人員積極性打擊極大。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就審理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司法解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一大目的就是在未來加大對知識產權違法侵權的執法力度,營造鼓勵創新和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如果說種質資源是育種的原料,基因編輯技術、相關裝備設備就是工具。原料與工具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在基因編輯工具、全基因選擇算法、合成生物元器件等關鍵核心技術原創不足,世界上主流的基因編輯技術均被國外控制,“家伙什”尚不在自己手里。下一步,我國要突破前沿高新技術,推動傳統育種技術改造升級,實現育種精準化、智能化和工程化,培養、打造本土龍頭種企,逐步參與國際競爭。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典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