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陳立耀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這個年代,企業沒有數字化、信息化就好像火車沒有動力一樣...跑不快。
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是21世紀企業的一場革命。
由于數字技術的重要性,近幾年,傳統農業企業紛紛抱團互聯網公司。比如,北大荒與阿里、京東、騰訊簽訂合作,中化農業與阿里簽訂合作,隆平高科與華為簽訂合作...信息化、數字化已經成為企業內部管理、外部競爭的武器。
近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與華為云簽署合作協議,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用大數據驅動科研、生產、管理、流通等環節的智能升級,加快了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圓夢步伐。
-010-
種業巨頭的“兩步走”
經過陣痛之后,2016年,隆平高科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中信的入主,隆平高科再度回歸種業國家隊,也從此踏上國際種業巨頭的征程。
隆平高科還提出“2025年進軍全球前五,打造民族種業的航母,護航國家糧食安全”的口號。
然而,目前全球種業進入新一輪并購浪潮,比如,拜耳收購孟山都,陶氏和杜邦合并,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行業進入快速整合階段,全球種業集中度和競爭門檻進一步提升。
所以,面對競爭,隆平高科走了2條路:1)數字化轉型;2)發力育種國際化。
要解決與外界競爭,數字化轉型成了隆平高科發展主要出路。這些年,隆平高科引入中信集團的全球化管理理念,加快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建設,快速提升管控體系建設和企業管理能力。
如今,隆平高科現在的信息化水平已經走在國內同行業前列,從研發、田間生產、工廠加工,再到營銷管理,都有了比較完善的信息化支撐。未來,隆平高科將進一步通過數據去貫通整個價值鏈,引領行業潮流。
作為一家高科技現代化種業集團,隆平高科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努力,是湖南農業企業把握時代風口,擁抱數字化浪潮的縮影。
除了信息化數字化之外,隆平高科還發力生物育種。目前,隆平高科公司旗下擁有隆平生物和杭州瑞豐兩大轉基因科研平臺。同時,隆平高科未來也會積極與全球種業巨頭加大合作,推進包括并不限于品種授權、開設商業化合作公司等方式,共同致力行業發展。
與此同時,隆平高科還積極“出海”淘金。早在2018年,隆平高科發布海外市場規劃,未來,公司一方面將著力聚焦雜交水稻核心海外市場,加快商業化運營平臺建設,將公司的研發優勢和產品優勢快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和商業回報,快速提升雜交水稻海外市場占有率,服務公司2025雜交水稻國際化戰略目標;另一方面,公司還將以巴西隆平為平臺,加快南美地區雜交玉米種子業務拓展,提升區域市場份額,加快將海外優良種質資源引入中國市場,助力國內玉米種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2021年7月,隆平高科還發布了其近年的項目規劃,包括育種基地的建設、種子產線的擴建、轉基因相關項目的研發、品種測試評價的升級和公司信息化的建設
目前,隆平高科憑借數字化、信息化,正奔跑在“國際化種業巨頭”之路上。
-020-
育種數字化勢在必行
“打好種業翻身仗,關鍵在于做好種質資源的搜集和應用,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最基本的材料就是種質資源。”隆平高科高級副總裁尹賢文說,種子行業是農業領域科技含量最高的,而強大的研發能力是支撐公司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眾所周知,種業首先是研發周期長,在國內種業界,要研發一代全新的品種,從確定研發方向到出臺商業化品種,一般至少需要8~10年時間,國際上甚至更長,需要12年以上。往往品種還未育出來,又被瞬息萬變的市場淘汰了。所以提高科研效率,跟上市場節奏非常重要。
這是問題也是機會。
業內專家告訴農業行業觀察,數字化育種新技術可縮短育種年限2—3年,節約育種成本30—50%。
面對育種困局,隆平高科希望借助數字化縮短育種周期。
現階段數據不能取代育種實踐,新種子的誕生依然要靠人完成。但大數據可以代替人工去試錯,預測雜交試驗結果,減少育種工作量,縮短育種周期,加快新品種面市。據悉,目前,隆平高科在華為云的幫助下正在梳理數據,搭建隆平高科大數據底座平臺,為未來的數據應用和分析打基礎。
“當然,現階段數據不能取代育種實踐,一顆新種子的誕生最終還是得靠人來完成。但利用數據能加快新品種的面世。”隆平高科信息總監楊佳表示。
除了在育種上發力之外,隆平高科還希望用數字化解決產業難題。
楊佳介紹,目前在制種領域,制種基地的土地與制種企業每年都在變動,關系松散,造成制種成本高,農民收入不穩定。在制種時,絕大多數企業在確定農戶土地面積、地塊方位、品種位置、播種去雄收獲進度等環節,還在使用人工方式進行丈量、畫圖、記錄、匯報等工作,不但效率低,且易出錯。同時,在土壤肥力狀況、病蟲害情況、氣象變化等方面不能及時監測、預警、處理,使制種產量和質量都面臨風險。
楊佳表示“而數字化轉型能給我們帶來的,是生產運營的優化、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質量的提高,能有效解決目前制種領域存在的痛點。”
對于未來,隆平高科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還有更長遠規劃,將來會與華為等擁有頂尖數字技術的企業在精準種植、分子育種、全基因組編輯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030-
不僅是追趕歐美,更是超越自己
數據顯示,我國一年消耗6億多噸糧食,其中1億多噸依靠進口,糧食自給率僅在85%左右。耕地存量有限,想要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種子的質量是關鍵。
在全球局勢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等背景下,糧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視,“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成為共識。以轉基因技術為代表的生物育種作為8個被“點名”的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之一,被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種子“芯片”性能如何,直接影響農業產量和品質。換句話說,種子是決定農業生產力的關鍵,在地區或國家農業競爭力中占據至關重要地位。
然而,目前,我國信息化育種平臺較少,嚴重制約了中國現代種業的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下,推動作物育種由3.0時代的設計育種,轉變為4.0時代的信息化育種。這是農業育種機構,近期面臨的關鍵問題。
數字化+育種正成為必然,中國巨頭企業紛紛布局。除了隆平高科之外,種業巨頭“先正達”也正在發力生物育種技術與數字化相結合。
目前,先正達積極發力商業育種業務,將上游的基礎研發和下游的商業化結合起來,推動中國在基因編輯等關鍵農業生物技術、綠色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控、土壤改良等新技術等領域的提升。同時,先正達還借助MAP與數字化現代農業服務平臺連接下游食品加工企業、渠道商、飼料加工企業等戰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產業生態,真正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
或許,中國農業的數字化,不僅僅是追趕歐美,更是超越自己。種業“數字化”,未來可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0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