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導語:深入南方糧食主產省的夏收一線,解碼基層農業現代化新發展趨勢。
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密不可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那么,如何通俗地理解“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用四句話進行了生動描述:
第一句話叫做旱澇保收。不光是灌排問題,也包括機械裝備、實用技術裝備等物質條件,表達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
第二句話是生活無憂。現代化不僅是吃飽穿暖,還包括醫療、社保、教育等方面有大的改善,這體現了農民“生活”的現代化。
第三句話是山清水秀。人居環境改善,面源污染治理,田園風光醉人,這表明了鄉村“生態”的振興和優良。
最后一句話叫做尊老愛幼。這既符合傳統美德,也是精神文明的一個綜合體現。
中國農業現代化到底長什么樣?
讓我們深入南方糧食主產省江西的夏收一線,從科技應用、農業服務、組織創新等角度,解碼基層農業現代化新發展趨勢。
01
一臺無人收割機賽過幾十位“老把式”
在江西南昌縣蔣巷鎮的金色稻浪里,收割機忙碌地穿梭作業,收割、脫粒、碎稈還田等工序一氣呵成。令人驚奇的是,農機駕駛室里竟然沒有操作員。
“這多虧了田里的‘哨兵’同志,它們為數字化、智能化種田提供了數據基礎?!蹦喜腔鄞筇镛r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田農社”)總經理鄒泰暉,指著田間一套集太陽能發電板、360度攝像頭、風速儀等于一體的物聯網設備介紹,田里共設有37個智慧農情監測站。這些布設在耕地里的傳感器,不僅能監測傳輸溫度、濕度、風速、光照等信息,還能依托物聯網技術輔助無人農機,設定其路線參數。
鄒泰暉說,一位種糧“老把式”單靠人力一天只能收割一兩畝水稻,農機手開收割機每天能收割50畝左右,而無人收割機每天能收割七八十畝。無人收割機不僅作業時間長、效率高,而且路線、株距更整齊,有利于降低糧食損耗。
無人收割機在大田農社并非稀罕物件。設置好點位就能沿著指定路線作業的無人駕駛旋耕機,用于噴灑農藥的無人飛機,外形酷似火星登陸車的無人植保機……得益于無人農機的推廣應用,這個智慧農場實現了機器換人,上萬畝農田只雇用26名職業農民就能完成管理種植。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進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笆濉睍r期以來,我國農機總動力達到10.56億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長17%。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25%,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4%。
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正在深刻改變農戶的種植理念和習慣。
“今年年成好,畝均干谷子產量有1000斤左右,估計能比去年多賺點。”大田農社職業農民劉春榮說,以前種田憑經驗,如今種田要學著看數據。
劉春榮坦言,現在當農民遠沒有以前辛苦,有工廠化育秧、數字化田管、無人機械收割等助力。不過,當農民越來越是一項“技術活”,必須不斷學習才能“種出”好收成。
他打開手機上的大田物聯APP,只見農田的氣象監測、土壤監測、巡田管理等數據一應俱全。劉春榮說,如今他一個人就能管530畝田,去年種田收益達到13萬元。
科技應用有效撬動了農業增效。
近十年來,江西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2.5%,提高到2021年的61.5%。農業機械化程度大幅提升,主要農作物和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從2012年的54%、59%,提升到2021年的76%、82%。在農業科技強有力的驅動下,江西省糧食產量從2012年的428.1億斤,提高到2021年的438.5億斤。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萬畝良田只需要26位職業農民的故事,折射出新技術應用正在深刻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只有不斷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才能將“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02
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
江西吉水縣醪橋鎮種糧大戶周小毛,今年種了600多畝早稻。但他本人卻如同當起了“甩手掌柜”,早稻收割時都沒下田,鞋面上甚至沒沾泥點。
“我和江西井岡山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簽了托管合同。育秧、耕地、插秧、施肥、收割和銷售都不用操心,平日管管溝渠供水就行。”周小毛說,如今種田“不用管”,糧食也不愁賣,每畝田有兩三百元的穩定收益。
江西井岡山糧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井岡山糧油公司”)副總經理馮小慶告訴記者,公司從2015年開始在吉水縣探索發展訂單農業,為農戶提供優質稻種、農資配套、農機服務、糧食收儲等社會化服務,如今訂單面積達到21萬余畝,占全縣43萬畝水稻種植面積一半左右。
相比以前,如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形式更為豐富。
馮小慶說,公司既提供全過程托管的“全職田保姆”服務,也有購買單項或多項農業服務的“鐘點工田保姆”,購買社會化服務如同看著菜單點菜。目前,井岡山糧油公司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已涉及全縣超過1.6萬農戶。
隨著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持續推進,依靠井岡山糧油公司搭建的平臺,農戶可以開展互助服務。
“收割時,我從平臺上叫了兩臺收割機來幫忙,和網絡打車一樣方便?!奔h楓江鎮種糧大戶劉霖說,他流轉了900多畝田,“雙搶”時收割機不夠用。如果再多購置幾臺收割機每年也才用兩個月,閑置成本高?,F在,他通過線上服務平臺“打農機”,農機問題迎刃而解。
劉霖所說的“平臺”,是井岡山糧油公司搭建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網。依托各鄉鎮建立的農事服務中心、村級服務站點、新型農機服務主體等提供服務,農戶只要注冊,就能免費參與。
目前,該平臺上農機注冊數量超過1000臺,還有20家融合農資供應企業,10家農資渠道商,以及1座具備萬畝級供秧能力的工廠化育秧中心參與其中。種糧戶可以隨時通過平臺獲得相關服務。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等各類主體大力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開展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提高種糧綜合效益。
在糧食種植實踐中,部分小農戶種植的田塊“小而散”,他們如何享受農業社會化服務?
早稻豐收時節,吉水縣楓江鎮的生產服務站站長劉霖,忙著向各村的田長布置收割、收購工作。
為了讓農業社會化服務觸角延伸到小農戶,井岡山糧油公司設置了站長和田長等職業農民崗位。田長受公司委托與小農戶簽訂生產托管協議,組織農戶標準化集約生產。站長,則負責管理若干個田長。
從農戶到田長,從站長到公司,井岡山糧油公司的四級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讓小農戶實現抱團發展。公司通過提供集約化經營和規模化服務,以統一的標準開展施肥、打藥、收割等工作,使每畝水稻種植成本降了15%以上。
近年來,江西聚焦補齊工廠化育秧、機插秧、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等短板弱項,大力開展水稻生產關鍵環節托管服務,累計投入資金3.34億元,發展生產托管服務組織2.9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正成為江西糧食生產的亮眼名片。
03
激發農民種糧干勁
“今年早稻大豐收,平均畝產能達到950斤,比去年每畝產量增加了200斤?!痹诮靼擦x縣稻田里,頭發已經花白的凌繼河握著一把稻谷對記者說。
60多歲的老凌,流轉了5萬多畝稻田,實現了大幅增產。這得益于不斷完善的農業生產組織管理模式,有效激發了農民的種糧干勁。
14年前,凌繼河還在外做建材和手機銷售生意。2009年,眼看著不少農田無人耕種,他決定棄商從農,返鄉創辦了江西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能公司”),立志要讓農民有錢賺、有奔頭。
一開始,許多農戶認為“老板”種田不靠譜。凌繼河背著現金去村民家,談好土地流轉后當場兌現現金。2010年,他流轉了4700畝土地種水稻。
歷經十余年的發展,綠能公司已成為年產值上億元的綜合農業公司,凌繼河也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糧食生產組織管理模式。
綠能公司下設27個生產大隊負責土地管理,每個生產大隊由數位職業農民組成。這些種糧能手每月領取5000元工資,到年底根據產量領取獎金。
“農民變員工。產量越高,獎金越多,大伙的種糧積極性都很高?!绷枥^河說,公司已經連續11年以現金形式給種糧農民發獎金,累計金額超過3500萬元。不少跟著他種田的農民在城里買了房,開上了小汽車。
聶儀平是綠能公司的一名職業農民,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去年他們夫妻倆工資有十多萬元,加上六七萬元年終獎,一年收入近20萬元?!拔疫@個農民的收入,可不比坐在辦公室的白領低?!彼f。
當然,僅靠賣原糧,支撐不起職業農民的高待遇。從種田賣稻谷到打造品牌賣大米,凌繼河引入了糧食全產業鏈的組織管理模式。
按照“生產大隊+專業合作社+事業部”的組織框架,生產大隊負責日常田間管理,專業合作社負責農機服務,事業部負責加工、銷售、品牌建設,提升種糧各環節專業性和收益。其中,銷售人員不僅到全國各地跑市場,也搜集優質優價的水稻品種,反饋給種植端進行推廣。
比如,銷售人員在江西宜春市發現優質稻品種“野香優莉絲”高產、易管理,且銷量不錯,加工成大米每斤售價在3.7元左右,比一般大米價格高出約30%。僅這個品種的大米,綠能公司每年加工出售量就達兩三萬噸,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如今,這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年大米加工能力可達10萬噸,推出了多個大米品牌,有機大米售價達到每斤18元。
近年來,我國農村改革持續深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目前,全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超過610萬家,有效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糧食大省江西,培育了一批貫通產業上下游的鏈主型龍頭企業,目前共有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963家,其中包括了國家重點龍頭企業69家。
最讓凌繼河高興的是,農民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田間地頭開始出現年輕的新農人。在綠能公司的370多位員工中,有1/3是“80后”;28人的農機手隊伍中,大部分是“90后”和“00后”,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
今年剛入職的李福昌,出生于2002年,是云南省某高校無人機專業應屆畢業生。他告訴記者,跟小時候對農民的印象不同,如今種田不僅收入不低,無人機、傳感器等也成為常見農機,從事農業正成為一件很酷的工作。
“通過創新組織管理模式,提高種糧效益,用實實在在的收入讓種田農民看到希望,激發干勁?!绷枥^河說,他要把種田的信心傳遞給更多的年輕人,把自己的組織管理模式介紹給更多農戶。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