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生物育種如火如荼...
受政策助推,中國種業迎來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552億元,過去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2.3%,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618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73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5.8%,我國市場增速明顯高于世界其他主要農產地區,增長潛力較大。
近年來,我國政府推出多項關于種子行業的政策,目的是推動種業生物科技技術的發展,完善種業市場的監管體系,同時打擊非法轉基因等違法行為。從政府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看,政府對于轉基因種子研發企業的支持和保護的態度,生物育種技術是我國種業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
另外,未來五年,采用生物技術的作物種子市場規模有望快速發展.同時,隨著中產階級人數的不斷增加和飲食習慣的不斷變化,高端育種需求也將快速提升。盡管如此,但是,生物育種還遭遇產業化和商業化難題,未來到底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近期,農業行業觀察、農俠會策劃了一系列未來農業系列活動,邀請生物育種公司、資本方、行業觀察者等代表圍繞““芯”未來,生物育種商業化之路”主題,解讀生物育種新趨勢、產業化、商業化創新與變革,并且探討生物育種的新圖景、新商業、新模式,共同展望未來種業的可能性。
以下內容據嘉賓發言精華部分整理(略有刪減)
企業案例分享
01、分享主題、深耕生物育種,踐行筑農強國
嘉賓介紹:
劉繼強,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秉承“筑農強國”的使命和“面向農業、深入產業”的愿景,已形成科研、技術、產業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康普森擁有專業化檢測技術平臺、育種分析系統,具有全平臺優勢,搭建了不同密度、不同通量的基因檢測平臺,包括高通量測序平臺、基因芯片平臺、質譜平臺、KASP平臺、捕獲測序平臺。目前,康普森已聯合設計開發百余款產品,降低基因組的產業應用成本,為國內育種企業提供育種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華系品種陸續產出,實現科技自主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嘉賓分享:
劉繼強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技術的進步,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14億人糧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另外,國家也積極加大生物育種的產業化應用與推廣,強調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助力生物育種成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重要武器”。
劉繼強還談到,從2011年開始,康普森以生物技術為抓手,業務逐漸構建全基因育種服務、康普森農業大數據平臺、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種豬鑒定、自主研發育種芯片等特色服務。與此同時,康普森還積極探索育種產業化和商業化落地。2022年,康普森與新疆開展草飼畜一體化項目,為加快利用基因科技推動種業強國建設,將數據科學+合成生物學+基因組學+食品科學等技術相結合。該項目建成之后,將有力提升新疆肉羊產業的科技研發示范帶動能力,對于建設種業強國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02、加快人工智能應用,引領精準育種
嘉賓介紹:
吳昕博士,長沙百奧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長沙百奧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百奧云)是一家由海外高層次人才創立的新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百奧云立足于育種的前沿領域,針對我國商業化育種的生物數據快速增長的現狀,提出了育種"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路線。為推進該路線的實施,百奧云精心打造了包括育種軟件、硬件、數據分析、定制開發和戰略設計等在內的多款產品。百奧云已獲得10項軟件著作權、4項發明專利。2020年完成天使輪融資,2021年獲得PreA輪融資。
吳昕博士表示,種子是農業“芯片”,高科技育種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最重要的核心技術。隨著高通量自動化表型和基因型檢測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公共科研和私有育種將產生海量的表型和基因型數據,未來育種決策將越來越多地從個人經驗驅動變革為數據驅動,從手工化,藝術化轉變為規?;凸I化。育種大數據的管理和應用會成為我國農業種業領域的新基建項目,對數據的精準分析挖掘能力將成為育種的核心競爭力。
吳昕博士還談到,伴隨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檢測技術以及轉基因和基因編輯等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海量生物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分析、和最終由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育種決策的全鏈條能力已經成為現代育種的能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精準育種正式迎來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時代,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實現更短更低成本的育種周期以及更精準更高效的轉基因和基因編輯事件。自2018年開始,百奧云推出育種表型數據系統,2019年推出基于微信的田間采集小程序百奧e采;7月17日,正式發布全新的基因型大數據系統,并升級表型數據分析系統和百奧e采。三款產品間的數據連通,形成了一套集育種數據采、管、算為一體的百奧云智能育種平臺。百奧云智能育種系統中的基因型數據管理模塊,采用分布式架構,可以輕松管理和可視化大規?;蛐蛿祿?,輔助育種精準化。目前,百奧云的育種軟件系列產品已在隆平高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河北農科院等幾十家育種企業和科研單位使用。
03、如何打造全蔬果類育種平臺
嘉賓介紹:
呂亞清,中農美蔬(深圳)科技有限公司/CEO。中農美蔬(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成立的生物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美味基因挖掘,培育美味蔬果新品種,研發功能型蔬果產品,同時利用組學區塊鏈技術貫穿始終,致力于開創“從消費者出發,通過種子到田間再回到消費者”的全鏈模式,為大眾提供美味、新鮮、健康、安全的蔬果新品種。
呂亞清表示,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種業公司并沒有自主育種能力,中高端番茄種子基本依賴進口。與此同時,我國目前有育種能力的公司僅占3%。然而即便是這3%有育種能力的公司,也大多采用傳統的育種方式。另外,由于進口種子直接銷售也可以給公司帶來近千萬元的收入,與自主研發這個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過程形成了鮮明對比,大部分種業公司對于種子研發并沒有驅動力,這也就導致我國蔬菜領域的育種企業十分匱乏。
呂亞清談到,2021年,她和團隊瞄準中、高端番茄種子的國產替代機會,依托于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并正式創立了中農美蔬。在商業化上,憑借技術、團隊、資源為其核心壁壘,中農美蔬切入番茄品種研發,依托基因組所的胚快繁體系,能夠將番茄的育種周期大大縮短,傳統育種情況下,一個新品種的培育需要7-8年,而中農美蔬只需要2-3年時間,其可以在番茄果實還未成熟時便取出種子培育下一代,繼而鑒定下一代的性狀。目前,中農美蔬在廣西、內蒙古、廣東韶關、河源等地區建立了番茄基地,并已經與鑫榮懋和海吉星等建立了合作關系。
04、做賦能型新型產業投行
分享嘉賓:
陳晨,君屹資本 /合伙人。君屹資本為專注于農食科技、大消費領域的新興精品投行。 團隊成員主要來自上市公司、券商、投資機構。
踐行“用投資的眼光做投行”,“做賦能型新型產業投行”, 致力于做優秀企業的長期伙伴,為企業提供股權融資、 戰略規劃、上市咨詢和并購重組服務。
分享內容:
陳晨表示:順應大趨勢,君屹資本長期關注并看好食品科技和農業科技,以及涉及生物技術、數字技術在新的生產和生活中的創新與應用和帶給行業的創新與變革,其會聚焦于細分賽道,比如,育種、生物農藥、微生物肥、新型食品化妝品原料等。
最后,陳晨還談到,君屹資本將專注于農業食品科技賽道、大消費行業,希望成為一家賦能型FA機構。除了賦能之外,君屹資本還會協助合作伙伴做行業的調研,大企業POC驗證,希望幫助行業里搭建一個生態,更多地陪伴合作企業成長。
圓桌討論:“芯”未來,生物育種商業化之路
出席嘉賓
李劍 農業行業觀察 創始人、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圓桌主持人)
劉繼強 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昕博士 長沙百奧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呂亞清 中農美蔬(深圳)科技有限公司/CEO
陳晨 君屹資本 /合伙人
分享內容
01、李劍圓桌分享
透視整個育種行業,發現育種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而且從事生物育種公司的創始人及團隊學歷都非常之高、以及其背景資質十分強大等特點。同時,近些年,生物育種是成為國家戰略性技術和國家戰略布局的重點,此舉也會助推中國商業化育種的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生物育種領域要杜絕偽需求,加強與產業、商業的結合和落地,并積極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助推以技術驅動轉變成產業驅動。另外,面對行業同質化競爭的難題,生物育種公司還需要積極探索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并且要跳出生物育種領域,尋找更廣闊的市場,以便提高生物育種的天花板。
02、劉繼強圓桌分享
1)關于問題:鑒于我國農業的分散性,目前我國的生物育種賽道程度不高,僅以常規制種業務為主;另外,在產、學、研環節難以形成合力,產業化和商業化尚待突破。同時,由于政策法規和評審機制等影響,導致從業者追求“短平快”的現象比較普遍。另外,生物育種領域的主體,還是以企業為主,這些主體存在資金不足和人才缺乏,還缺少國際知識版權的話語權,企業的競爭力不強等等問題。
2)關于挑戰:生物育種公司存在錢、時間、人才、資源等4大挑戰;同時,企業科研投入不足,成功轉化率較低,真正從事商業化育種的人才不多。另外,國家還對生物育種長線支持不足,導致整體效益保障不全。對此,康普森采用“商業帶動科研,用科研引領商業”的策略,積極申請國家支持,把長效變成短效,提高科研成果轉化,并利用產學研滿足市場需求,探索商業化育種的新機會。
3)關于融合:政府、企業是生物育種領域快速融合的助推器,但是,生物育種鏈條上參與者較多,企業需要建立在多方的利益基礎上,并通過政策引導行業融合,加大公關團隊建設。在國家層面上,需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創造良性的市場環境,建立法律保障,規范市場,有效防范侵權行為,不斷地構建利益共同體,帶領大家一起共享、共贏。
4)關于商業化:商業化的關鍵是價值創新。生物育種由企業主導,需要有回報、有效益,參與者才會越來越多;另外,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開發產品,力推產品落地與應用。近些年,康普森積極探索生物育種的商業化。比如,在新疆推動草飼畜一體化,推動行業與產業轉型升級,憑借生物育種技術助力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03、吳昕博士圓桌分享
1)關于問題:生物育種行業處處都存在問題,但是問題也是同樣是機會。我國生物育種育產業進度與國外存在大約15年,約1.5個代差。近兩年我國農業政策向好,特別是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商業化育種,這會給市場與行業帶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因為我國商業育種公司,尤其是中小創業型科技育種公司很難獲得政策和資金稅收方面的實際支持。政府,科研院所和企業需要理清楚每一方責權利,做好和配合好育種頂層設計,特別是商業化育種的制度設計和實施,否則很難突破現狀。
2)關于挑戰: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的商業育種是一個積極信號。所以,育種企業要把握政策信號,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積極主動擁抱最前沿的技術和市場,才能爭取彎道超車的機會。中小創新型育種企業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的將聚焦在育種本身做業務,圍繞種業市場做發展。
3)關于融合:生物育種公司生態融合勢在必行。種業行業存在上下游各級各類企業的生態位,特別是在智能育種時代,已經出現了跨行業融合,例如IT和育種的融合,并且出現技術細分市場,例如大量生物性狀公司的出現,因此需要大家跨行業融合、相互互補,強化合作,互惠互利,構建一個產業大生態。另外,企業還要在種質資源和知識產權上要形成制度和技術層面的互惠互利保障,最終才能實現共生共贏的局面。
4)關于商業化:生物育種的商業化是一個系統,需要政府、企業共同努力。生物育種公司,要秉承生物第一性原理,應該圍繞最終育種目標發力,借助平臺型的服務不斷地給自身賦能。對于生物育種服務類型的公司,核心是真正給育種客戶帶價值,不僅僅是當下的價值,還有未來的價值,商業模式需要從只賺客戶的錢轉變為幫助客戶賺錢,這樣的商業化才能持久,才能實現共贏。
04、呂亞清圓桌分享
1)關于問題:生物育種賽道是一個投入非常重要的一個行業,面臨收益難題,如何解決企業愿不愿意不斷地投入是個關鍵問題。另外,參與團隊一定要看到回報,并且考慮“如何活下去”,如何保障參與者的相互利益。與此同時,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是個難題,如何確保從業者獲得利益,如何保障育種產品及公司資產也十分重要。其實,破解以上問題的突破口就是產學研一體化。唯有行業相互配合、融合,才有利于推動中國種業3.0、4.0時代的到來;另外,還要積極支持原創性突破,才能積極助推生物育種生態鏈的發展。
2)關于挑戰:生物育種公司的挑戰無處不在,尤其是來自市場的挑戰非常突出。企業想要做好生物育種,就必須要加快推動產品落地,還需要積極培育團隊研發能力以及推廣能力。面對挑戰,企業需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的需求,落地產品,同時做好標準化、儲備種質資源,迅速戰略市場。
3)關于融合:面向市場的融合十分重要,尤其是企業間的生態合作、品牌、渠道、終端合作非常關鍵,并不斷地加強頂層設計,做大產業鏈。另外,面對知識版權的困局,企業間需要根據貢獻不同,分配不同的利益;同時,還需要積極尋找外界資源,約定知識版權界限,用技術來監測知識版權的應用。
4)關于商業化:生物育種的商業化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各級參與者需要順應市場需求,打破意識形態;引領一個需求,這是行業生存邏輯。近些年,中農美蔬積極順應消費升級新業態,把消費者看得很重,適應市場與用戶的需求,快速搶占市場,還積極探索農業品牌的賦能,助力消費市場升級與重構。
05、陳晨圓桌分享
1)從行業發展分析:生物育種領域基本上被巨頭公司壟斷,初創公司必須具備極大的技術及商業化競爭優勢才能夠生存。鑒于我國的農業特征復雜和環境跨度大、區域化差異明顯,我國的生物育種廣譜推廣難題加大,急需要分子設計育種、基因編輯、單倍體育種、轉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開創性、系統性科技投入驅動我國育種跨越式發展。
2)在國內外育種對比上,我國與國外發展種業創新的流程差異較大。國外育種由農藥化肥開始,定向改造種子。從整體方案破解,而不是簡單尋求單一環節最優化,達到農藥、植保和種子全鏈路體系解決方案。我國則是從科研院所作為技術及種質資源源頭,育種流程從制種及繁育開始,導致我國育種標準、流程不統一、分散性較大和市場適配性較弱等問題。
3)在行業創新上,由于我國育種面臨同質化競爭的難題,需要挖掘更多的精細化場景應用,并積極推動研發、制種、繁育一體化。同時,育種商業化需要大量影響力資金助力,尤其是國家政策性資金或國家債券的扶持。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高起點上,實現顛覆式創新、大跨度的差異化才能有突破、有市場、有后發優勢。目前我國也正大力加強基礎性平臺建設,強化科學育種底盤技術創新,開展基因編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投入,既要產學研也要育繁推,形成現代種業產業體系。
4)在企業布局上:企業需要加強商業生態閉環,育種目標以農業生產的實際推廣和市場應用為核心,并且在終端環節構建保護鏈條、形成自有品牌,與上下游合力降低行業社會成本。在育種賽道中,動物育種較植物育種難度更甚,急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實現種源自主可控,提升種業國際競爭力。種業核心群體需要構建,更需要企業充分發揮自主創新力量,國企與央企起到龍頭帶動作用,做優做強初創企業,各類主體完成這項艱巨的時代使命。
小結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人才、產業化、組織創新、政策等方面都需要突破,尤其是專業化的人才,成為生物育種突破的關鍵要素。
前些天,教育部印發《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面向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等五大領域,設置生物育種科學等12個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農業行業觀察相信,未來行業內將會誕生更多的生物育種的人才,推動育種產業的飛速發展。
另外,隨著企業紛紛布局,生物育種將會迎來百花齊放的時代。盡管還有很多問題待解,但是環境和生態健康有序,生物育種產業化、商業化的步伐必將將會加快,未來可期!
(10.13生物育種專場沙龍活動回顧)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8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