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搞農業,到底掙不掙錢?未來的機會點在哪里?
最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許定波稱,包括中歐校友在內的很多人,都很關心這一問題。
“現在農業利潤不但非常薄,而且波動比較大。”陜西石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常煒給出這一回應。他提到,盡管農業主體能夠通過農業保險、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抵御一定的風險,對收益起到一定的保底作用,但無法改變利潤薄的事實。不過,從規模化、研發投入、農業政策等方面的持續推進來看,未來農業利潤會比較平穩,深度虧損的話也比較難。
在河南省正陽縣縣委書記劉磊看來,通過接觸一部分從事土地規模經營的農業主體,可以發現農業是可以賺錢的,但要拉長農業鏈條,單純搞種植、養殖,沒有后面的加工、銷售,那么抗風險能力就比較差。
他認為,搞農業最好的兩個方向,一是對接龍頭企業,二是開辟專精特新路線。
以龍頭企業為例,近期劉磊帶隊外出招商,就被一家小麥加工企業所提的問題難倒。據劉磊介紹,這家企業生產一個產品,需要每年穩定供應100萬噸中筋麥。然而,正陽縣常年種植的180萬畝小麥中有30多個品種,分高筋、中筋、弱筋三種類別,無法滿足企業對統一品種的需求。這意味著,要發展農業必須有規模,并且要對接龍頭企業。
從平臺角度來看,京東集團副總裁曾晨稱,電商平臺通過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搞農業,也是可以掙錢的。只不過,線上銷售的冷鏈物流成本比較高,損耗比較大,這些方面存在成本壓力。
他認為,平臺在農業產業鏈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帶動農產品銷售。如果當地已經發育了較好的龍頭企業,那么平臺就相對比較省心。再比如,一二三產聯動,平臺鏈接產、銷兩端的供應商,就有可能催生新品,形成多贏局面。
“到農村的企業要想獲得好收益,需考慮是否具備這三個條件。”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稱,一、能否形成一定規模,否則不具備優勢;二、是否有核心技術,否則沒有市場競爭力;三、是否有供應鏈優勢。
關于農業未來發展機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在開幕致辭中提到,從整體來看,國內在智慧農業技術應用方面還不夠普及。對比來看,美國20%的耕地、80%的大農場已經實現了大田生產全程數字化,平均每個農場擁有50臺連接物聯網的設備。因此,農業在新一輪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浪潮中,也一定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與農業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的事業是農村現代化。
汪泓稱,在農村現代化方面,包括企業在內的社會各界,可以施展身手的空間有很大。比如,從農村道路、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到養老、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再到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人居環境改善、人才培養等,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再比如,在農產品物流、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休閑康養、生態旅游、文化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也都有大量機會,可以通過挖掘鄉村的生態、文化等優勢,進而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鄉村一二三產融合與協同發展,使鄉村振興更多更好惠及農民,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提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農業農村主題論壇,正是希望響應國家號召,引導企業家們“入鄉”。農為邦本,本固邦寧。“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聯。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不能忘記“三農”這一發展的根基,期盼農業與二三產業齊頭并進,城鄉融合發展,城鄉居民實現共同富裕。
在學習坊活動中,許定波稱,當前農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值得關注。
他提到,改革開放前,農業集體化解決了包括農田水利在內的基礎設施問題,但也出現了“大鍋飯”等問題;隨著安徽小崗村分田單干,我國進入家庭聯產承包階段。過去45年,生產關系的調整的確對生產力的提高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現在,農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不適應。“在我老家,農業機械已經普及,農業生產力發展到很高的地步,但每戶平均只有6.8畝土地。”
許定波認為,我們還是要尊重我國農業存在調整生產關系從而適應生產力發展、降低機會成本的現實需要。他建議,農業行業借鑒企業經驗,采用“共贏增值表”理念,打破政府、企業、農戶等各方邊界,形成合力,共同創造價值、提高效率。
劉磊也提到,要想調整農業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一是需要讓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實體化。比如,讓全村土地進入到村級平臺公司,農戶按照承包土地的面積在平臺公司占相應股份。下一步,搞規模化經營,既可以流轉給龍頭企業,也可以托管給專業化的社會服務組織。
二是按照“政府+市場”原則,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近些年,基層欠賬太多,尤其是農業大省。今后,國家也可以發揮市場的作用,讓專業的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優勢,也來承擔一部分。圍繞農業節水灌溉、集中晾曬烘干、農資倉儲等環節,動員各類市場主體,通過市場化原則與地方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協議,整體流轉或托管當地的土地。比如,在每年的高標準農田投入中,1畝需要4000元。那么,政府給1500元,市場主體融資2500元,按照投資、融資、建設、運營和管理“五位一體”的模式,持續經營農地20年左右,就可以補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而當地的農民,既可以在村集體組織同股同權分紅,又可以在城市就業。
內容來源:第一財經,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