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設施農業裝備憑借高科技、高度自動化、高投入以及高效能、高產出的特性,成為衡量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關鍵標志。至2019年底,北京市已有45個鄉鎮設施農業規模超67hm2,其中20個超200hm2,11個超333hm2。特別是大興、順義、通州、房山和密云五個區域,設施農業面積合計2.3萬hm2,占全市的88%,各區種植特色鮮明,如大興的瓜果蔬菜、平谷的大桃等,形成了特色化、專業化的種植布局。
至2020年,壽光市的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高達4萬hm2,年產量達450萬噸。其中,日光溫室為主要設施,約有18萬棟,大中拱棚2.3萬棟,兩者合計占設施面積的99%。連棟溫室雖僅占1%,但主要用于種植番茄、彩椒等果蔬,以及育苗和花卉栽培,形成了獨特的“壽光模式”,其日光溫室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壽光市設施農業發展概覽
壽光市,素有“全國蔬菜之鄉”的美譽,其設施農業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多年來,壽光市通過不斷創新示范、優化技術服務、打造典型示范片區等措施,大力推動設施農業向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邁進,有效提升了設施農業的整體水平,使其成為推動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產業輻射與融合。壽光市蔬菜產業以全產業鏈高效運營模式為核心,實現了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產業逐步從傳統的分散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化、品牌化轉變,形成了集育種、育苗、種植、加工、包裝、物流、市場交易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同時,壽光市還建成了亞洲最大的農產品物流園,實現了生產銷售一體化,產品不僅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還遠銷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創新與資源聚集。壽光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與國家級科研院所開展合作,聚集了蔬菜科技創新研發機構。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與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壽光市搭建了農業科技平臺,并建設了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為蔬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時,壽光市還自主研發了多個蔬菜品種,提高了國產種子的市場占有率,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種源。
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壽光市積極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通過聯合多家北京科研單位與高新技術企業,壽光市針對當地蔬菜產業發展特點,研制開發了一系列技術先進、性能穩定、簡便高效的溫室物聯網設備。這些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設施農業的生產效率,還降低了勞動強度,實現了設施農業的智能化管理。
人才振興與培育。壽光市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推動設施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動力引擎。通過深入實施桑梓人才計劃,壽光市積極引導本地人才帶資金、帶技術、帶資源返鄉支持家鄉發展建設。同時,壽光市還積極到國內高校院所集聚地區舉辦人才對接交流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前來發展。這些人才的加入為壽光市設施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壽光市設施農業發展局限
雖然壽光市設施農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目前壽光市設施蔬菜生產多采用土墻日光溫室結構,這種結構雖然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采光性,但占地面積大,土地利用率低。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需要進一步優化溫室結構,采用更加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智能管控決策系統需完善。目前壽光市設施農業物聯網系統存在與生產結合不充分的問題,缺乏能夠綜合判定植株生長狀態、環境因素的智能管控決策系統。這導致部分系統及裝備廢棄閑置,影響了設施農業的生產效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加快建設能夠實時監測、智能分析、精準調控的溫室智能管控決策系統。
連棟溫室冬季能耗成本高。連棟溫室冬季供暖方式主要包括燃煤、天然氣和電加熱等,這些方式能耗成本高且不利于環保。同時,由于缺乏高效太陽能等新型能源利用技術,連棟溫室冬季保溫效果較差。為了降低能耗成本并提升保溫效果,需要加快研發新一代節能溫室主動蓄放熱技術并推廣應用新型能源利用技術。
溫室專用品種依賴國外。目前壽光市連棟溫室專用番茄品種及部分蔬菜品種嚴重依賴國外進口,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約。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需要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溫室專用品種并推廣應用國產化種子。
北京市與壽光市差異對比
北京市與壽光市雖然同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但二者在自然條件上存在顯著差異。北京市的水分、溫度、風速普遍低于壽光市,而光照時間相對較長。這種氣候條件使得北京市的設施農業在冬季需要更高的保溫性能和在夏季需要更強的降溫能力。此外,北京市的凍土層厚度較厚,設施農業的設備要求更高、能耗更大。
北京市與壽光市的溫室建設條件差異明顯。北京市由于土地成本高、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中小棚結構的局限性,使得近年來中小型設施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呈下降趨勢。而壽光市憑借其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較低的建設成本,溫室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溫室類型、結構、材料以及配套設備等方面,兩地也存在顯著的差異。
北京市設施農業發展的策略與方向
優化溫室設計與成本效益。針對北京市的氣候特點和土地情況,應研發適合本地的大型智能化連棟溫室。通過模塊化、輕質化結構設計,降低建設成本,同時應用新型覆蓋材料,提高溫室的光照均勻性和保溫性能。此外,研究新型保溫材料替代傳統日光溫室磚墻和土墻,以降低能耗并提高溫室的使用壽命。
太陽能全光綜合利用技術。北京市應積極探索太陽能全光綜合利用技術,提高太陽能的集熱效率和儲熱能力,減少無效散熱損失。通過研發新型覆蓋材料和建筑結構模塊化,以及主動蓄放熱設備的應用,降低溫室造價和運營成本,同時提高溫室的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決策與管控系統。依托大數據、深度學習、時序預測、知識圖譜等先進技術手段,加快基于大數據的典型設施蔬菜智能決策系統與智慧管控平臺的研發。該系統應能夠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環境,預測作物生長趨勢,提供精準化的管理建議,并通過智能化設備實現自動化調控,節約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
高性能測控傳感器。研發針對國內環境傳感器在精度、可靠性、適用性、功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北京市應積極開展環境類農業傳感器和營養液多組分快速現場檢測傳感器的研發工作。通過提升傳感器性能,搭建設施溫室環境測控傳感器應用場景,為設施農業的高效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品種培育與引進。結合北京市的氣候特點和市場需求,開展適應長季節栽培、高產連棟溫室專用蔬菜新品種的培育工作。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蔬菜品種,豐富北京市設施農業的種植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
發揮首都農業科技人才優勢。北京市在農業科技人才方面具有全國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優勢。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整合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高層次國家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組織優勢資源開展科技攻關與應用示范。通過創新平臺和項目組織,集中人力物力資源對設施農業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攻堅克難,加快北京市設施農業的發展步伐。
北京市設施農業發展方向
北京市設施農業的發展,應緊密結合首都的定位與發展戰略,在深入調研各區域農業現狀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特別是山東省壽光市的成功模式,采取產學研融合的創新方式,強化場景驅動,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為此,應組織創新聯合體開展科技攻關,并在北京市相關重點區域進行示范應用,推動設施農業的創新發展。
政策是推動設施農業發展的關鍵。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聯合印發的《北京市設施農業發展以獎代補項目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為設施農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該實施辦法旨在通過獎補項目,優先盤活利用閑置設施,重點提升改造老舊設施,支持標準化、宜機化、智能化設施的新建和綜合生產水平的提升,促進全產業鏈的發展。基于以上背景和政策導向,北京市設施農業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盤活閑置設施,恢復老舊設施性能。重點支持設施主體結構的加固修繕、宜機化改造,以及機械化和智能化設備的配套。同時,對直接用于生產的水電氣暖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以恢復和提升存量設施農業的生產性能。
新建標準化、宜機化、智能化設施。鼓勵和支持有強烈發展意愿、建設條件成熟的經營主體,新建一批符合現代化生產要求的設施農業基地。特別是植物工廠、工廠化芽苗菜等現代化生產方式,應得到重點關注和支持。
補齊產業短板,打造現代化生產基地。利用獎補項目,支持集約化育苗場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設施配套、產后初加工能力提升、品牌建設等方面。集中打造一批集現代化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
提升綜合生產水平,優化品種結構。結合區域生產特色,支持設施品種結構優化、生產技術改進、高效種植模式推廣等措施。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和北京市的氣候特點,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溫室結構、裝備體系。
此外,政府應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加強規劃指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引導資源、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設施農業聚集,提供金融服務支持,開展專業化品牌推介、電子商務等高層次服務,全面提升北京市設施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