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甘肅有什么?
戈壁、沙漠?
莫高窟、河西走廊、絲綢之路?
小蔬要說: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菜籃子”!
意外!高原蔬菜大省 低調甘肅得第一
2022年底,全省優勢特色產業面積達4436萬畝,高原夏菜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2022年甘肅省蔬菜種植面積980萬畝,產量2940多萬噸,蔬菜種植面積在5萬畝以上的縣區有52個,人均蔬菜占有量700多公斤,已經超出全國平均水平,排全國前10位。
蔬菜產業發展十余年的時間里,甘肅省探索出了定西臨洮、平涼崆峒、張掖甘州、蘭州榆中等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省地方向一致、上行下效、抓住優勢、順勢而為,才成就了“蔬菜大省、低調甘肅”的盛名。
臨洮:連鄉成片、規模發展
清晨6點,甘肅定西市臨洮縣新添鎮崖灣村的楊新軍已經開始勞作。“行情看漲,頭茬白菜每畝賣了近萬元,可得細心管護”,得益于當地蔬菜產業發展,管理5畝多高原蔬菜,楊新軍實現年收入近10萬元。地處青藏高原東緣的臨洮,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按理這里該是苦寒之地,但2022年這里蔬菜種植面積達28.9萬畝,總產值達27億元,助力農民人均增收1350元以上。
天時地利,政策扶持——臨洮縣的高原蔬菜產業發展得益于氣候干燥、病蟲害少、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政府補貼和培訓支持農戶發展高原蔬菜種植,投資2.17億元改造提升菜地,建成雙層全鋼架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發展設施蔬菜7萬畝。與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作,推廣高原蔬菜新技術、新品種。
主動出擊,全產業鏈——為壯大產業,臨洮縣主動擁抱市場,建設蔬菜批發市場和果蔬保鮮庫,延長產業鏈條。如今,臨洮的11個鄉鎮、169個村的眾多農戶,聚集在高原蔬菜產業鏈上,“基地帶農戶、企業連市場,實現信息共享、錯茬種植,避免集中上市、菜賤傷農。”臨洮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宏智表示,去年當地高原蔬菜產量突破百萬噸,連鄉成片、規模發展,蔬菜產業逐步從“單兵作戰”轉向“聯動共贏”。臨洮高原蔬菜已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蔬菜加工轉化率達到56%。
崆峒:提質增效 打造品牌
崆峒區花所鎮光明村朱小娥和工友在高原夏菜基地里,一邊拾掇著菜,一邊拉著家常,“現在,這日子可不比城里差了!家里土地流轉了,只要勤快,家門口就能致富!”,崆峒區以“鏈式思維”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后,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在當地政府和龍頭合作社的奮斗下,打造了“打虎芹菜”、“崆峒辣椒”等特色蔬菜品牌。
龍頭企業有魄力——崆峒擁有全國第一座高規格、大面積設施種植串番茄的溫室項目,年生產優質串番茄2700多噸。該項目由平涼超越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引進,采用歐洲的先進標準和科技裝備,技術指導由荷蘭農業專家組成,特別是大數據系統的運用,為精準農業、智慧農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種植,一鄉一品——崆峒逐步形成“一鄉一品”特色種植區域布局,堅持連村成片、跨鄉成帶、集群成鏈,突出辣椒、山藥、芹菜優勢單品,擴大集約化種植規模,建成花所鎮2個千畝集中連片種植示范點,草峰、白水、白廟等5個百畝以上高原夏菜種植示范點。
數字賦能,電商助力——崆峒通過數字賦能流通、電商助力交易,建立蔬菜產品高效便捷的流通體系。打造“種、采、裝、銷”和數字化等為一體產業發展模式;依托冷鏈物流園區大數據平臺及物流公司,開展交易結算、分揀包裝、倉儲保鮮、物流配送等一體化服務。
甘州:有機蔬菜 蔬鄉庭院
“五號村因為鄰近張掖市城區,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里就開始發展設施農業,種植大棚蔬菜,是張掖市最早發展設施農業的村莊之一。”梁家墩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姚學煜說。
黨寨鎮馬站村,集中連片的日光溫室大棚里辣椒、西紅柿、娃娃菜長勢旺盛。“以前我們村種普通蔬菜,2021年,村集體公司和國內的幾家企業簽訂了有機蔬菜供貨協議,自此全面轉型進入有機蔬菜種植領域。”馬站村黨支部書記、張掖市兆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兆存說。
馬站村按照“片區黨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的模式,成立“兆田有機蔬菜產業鏈黨委”,由村集體公司牽頭,打造集有機農產品種植、有機肥生產、有機蔬菜加工、有機蔬菜流通銷售和休閑采摘為一體的有機產業鏈國家級和美鄉村示范村。
“蔬鄉庭院”,一個頗具鄉村韻味的名字在張掖成為現實,這表明當地蔬菜產業的發展為人民群眾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不算院子,我家房屋面積是89平方米,而且沒有公攤面積。”三年前回村的村民萬海霞介紹她的新家:一套三室二廳的房子,裝修美觀,與城里的樓房并無差別。
他山之石
蔬菜大省,低調甘肅,總結其蔬菜產業的發展經驗,小蔬覺得以下幾個建議可供各位參考:
利用地理和氣候優勢:依據當地地理和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種植模式,如甘肅選擇種植高原夏菜。
政策支持和培訓:政府應提供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加強農戶的技術培訓,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新品種。
發展設施蔬菜:投資于設施農業,如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以提高蔬菜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創建區域品牌,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如甘肅的“打虎芹菜”和“崆峒辣椒”。
全產業鏈發展:建立蔬菜批發市場和果蔬保鮮庫,實現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和規模化發展模式。
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和電商平臺,建立高效的蔬菜產品流通體系,如甘肅的電商助力交易。
信息來源:中國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中國新聞網、張掖農業農村、中國網三農、環球網等,長江蔬菜綜合整理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7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